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

允熥就這樣在蘇州城遊玩了數日,爲後世留下了無數傳說,也讓導遊們的導遊詞充實了不少。

一直到九月十二日,允熥來到蘇州府的第七日,這一天伴晚允熥走進行在,對昀芷說道:“蘇州城中有名的景色都已經看遍了,明日爲兄就不出門逛了,你若是還想出門,吩咐曹行給你準備護衛。”曹行是這次護衛副統領。自從八年前的那一戰以後允熥對曹行極爲信任,這次特意將正在後軍都督府當都督僉事吃閒飯的曹行調過來爲護衛副統領。

“找曹行?我看他自從出行已來心情也不太好,雖然事情很利索,見到我們也很恭敬,但就是能看的出來心情不太好。”昀芷說道。

允熥當然知道他爲何心情不好。曹行雖然少了一條胳膊,若是小兵自然只能退伍了,但作爲武將,還是高品格的武將,仍然可以繼續爲將。曹行雖然殘疾了,但身殘志堅,想要繼續爲大明效力。他身份也夠,又立下過大功,就是外出爲都指揮使分量也夠;可允熥卻非要將他留在京城。

允熥想了想,強扭的瓜不甜,曹行現在這樣,強留在京城又有何用?遂吩咐黃路道:“你去對曹行說,過了年朕就派他到邊關爲將,給他加驃騎將軍銜,至少是一個總兵。”

然後轉過頭對昀芷說道:“你再去找他,他的心情就好了。”

昀芷大概也明白怎麼回事,卻也不多說,聞言說道:“既然如此,明日妹妹想看看蘇州府的集市,聽宮中蘇州府出身的宮女說過,蘇州城的集市非常熱鬧,還在京城的集市之上。”

“可是集市不比名勝,若是大張旗鼓的去,就沒得看了。所以妹妹想讓皇兄允許妹妹微服去看集市。”

“這,”允熥很猶豫。公主微服出宮,讓文官知道了還不使勁上奏摺?他也無可辯駁。

但是,允熥可一直想要踐行男女平等的,就這樣不平等了?

允熥思量一會兒,問道:“你身邊可有會武的女官?”

昀芷聽允熥這話分明是要答應了,忙高興的說道:“有的!”

“那,皇兄就許你微服逛集市。但,身邊時刻不得離人,另外着曹行點出行的侍衛中懂一點吳語的人護衛。”允熥說道。

“妹妹記得了!”昀芷說道。

“還有,賢琴和寶慶年紀太小了,不得跟着你出去。”允熥想了想,又道。況且若僅僅是昀芷一人逛集市人們未必會聯想到公主,但若是一個半大姑娘帶着兩個小姑娘,太惹眼了,被人聯想到公主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那,讓她們兩個單獨出去逛集市呢?”昀芷想再爲她們爭取一下。

“不可!寶慶和賢琴都才六歲,小孩兒心性萬一做出什麼,怎麼得了?萬萬不可!”允熥說道。

昀芷見此,也不再爲她們爭取了,向着給她們準備殿閣走去,琢磨怎麼和她們兩個說此事。

允熥吩咐完了就不再關心,返回寢室。他洗了個澡,又換了一身衣服,來到書房。

黃路對他說道:“陛下,當地的錦衣衛爲首之人來了。”

允熥點點頭說道:“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一個年約三十許人、身體健壯的男子走了進來,見到允熥後馬上跪下說道:“臣錦衣衛千戶銜、蘇州錦衣衛主事馮先章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話說錦衣衛雖然演變成了一個特工機構,但編制是屬於上十二衛。既然是衛所,那麼各級軍官就有定數,雖然因爲上直衛的身份編制大,有十個千戶、五十個百戶,但錦衣衛人也多,所以正值官位十分搶手,一般分駐一省的主事也不過是一個百戶的官職。這種時候具有華夏特色的加銜制度就可以起作用了,各地的錦衣衛主事都會得到加銜。這個馮先章就是千戶的加銜。

允熥和他答禮完畢之後,也不廢話,直接問道:“朕問你,蘇州知府向寶此人如何?”

“啓稟陛下,向知府實乃君子,對蘇州府的教化之事十分關心,還曾經親自去府學爲生員講課。此外,蘇州府這些年的錢糧也是毫無拖欠。”馮先章說道。

這兩句話當然是對向寶的稱讚。但馮先章說了這兩句話之後並沒有其它的話,允熥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向寶除了教化和錢糧之事以外一無是處。

“那刑名,他是如何處置的?”允熥問道。

“啓稟陛下,都是推脫給師爺。”馮先章說道。

‘現在才大明初年,就已經有師爺這個職業了?’允熥感覺很不好。

要說師爺,明代之前歷朝歷代也不是沒有,但都是大官纔會僱傭師爺當做智囊;可是大明因爲朱元璋大規模減少了官員人數,使得地方官員數目很少,各地的掌印官除非是朱元璋、海瑞這樣的工作狂,否則都要自己花錢僱傭師爺替自己幹活。以至於到了滿清,在官員數量足夠的情況下還有很多官員會僱傭師爺。

允熥之前在京城改革,有一個目的也是想讓掌印官的工作少一些,省的僱傭不在編制之內的師爺。

允熥趕忙問道:“向寶僱傭了幾個師爺?蘇州府其它的官員,不管是下屬各縣還是府裡的佐官,可有僱傭師爺的?”

“啓稟陛下,向知府僱傭了一個師爺,幫助他處置刑名、治安、錢糧等事。蘇州府內的其它官員,均無僱傭師爺之事。”馮先章說道。

同時他在心中暗道:‘向寶還能僱傭幾個師爺?就以正四品官的俸祿,還要負擔一家老小的生活,僱傭一個師爺已經很吃力了。蘇州府的各縣掌印官的俸祿根本僱不起師爺;府同知沒必要僱傭師爺。’

允熥心下稍緩。可見此時僱傭師爺還只是特例。但也要引起注意,等到僱傭師爺的風潮起來以後就難以阻止了。

‘推動府州縣官制改革看來已經刻不容緩了,必須儘快實施。’允熥想到。

既然向寶是這樣的官員,那也沒必要在意了。找個藉口任命他爲京城的某個清水衙門的主官,打發了他就行了。

‘不過若是他不願意怎麼辦?他可是有過力辭通政使的前科。如果那樣,就任命他爲副都御史,他總該願意了吧,一般這樣的大臣都願意當御史。’允熥想着。

之後允熥又問道:“府同知左貴寶爲人如何?”

“啓稟陛下,左同知自從到任已來,甚少爲事。臣不曉得。”馮先章說道。

‘果然和朕猜測的一樣,尸位素餐的官員,過幾日找個由頭免了他。’允熥想到。

“那蘇州府的兩個附郭縣的知縣呢?”允熥又問。

馮先章頓了頓,說道:“吳縣知縣白文選的風評甚好,爲人周正,只是也不太願意沾惹刑名之事;長洲知縣慕天顏的風評也不錯,雖然及不上白知縣,但也深得百姓支持。”

嗯?白文選也就罷了,這個叫做慕天顏的知縣,竟然在縣內的名聲也不錯?真是奇怪。按理說以他的名字,應該是一個十分喜好拍馬屁的人吶?

‘或許是因爲知府向寶爲人正直不吃馬屁,而其他官員也不值得他拍馬屁,所以表現的一本正經。’允熥想着。

允熥既然對於慕天顏有了固定的印象,就不會隨便改變。

他又問了馮先章幾句有關於這幾個官員的事情,最後問道:“這蘇州府內,產業最多的商人到底是哪一家?”

“啓稟陛下,蘇州府內產業做多、買賣做的最大的商人當然是城西的李家。”馮先章說道。

“這李家產業如何?”允熥問道。

聽了允熥的問話,馮先章心下惴惴不安。他作爲蘇州府的錦衣衛主事,雖然現在身份並不公開,不過稍有勢力的人都知道他是幹什麼的。因爲錦衣衛偌大的聲望,雖然在允熥命令下錦衣衛轉變了工作職能,不再直接插手事物,但大家還是很害怕錦衣衛。更不必提他加了千戶銜,正五品,在蘇州府僅次於知府和三個衛指揮使。

所以本地的大戶人家都會給他一點兒孝敬,尤其是商戶。李家身爲蘇州第一大商家,未必怕了他一個地方的錦衣衛主事,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每年三大節(過年、端午、中秋)都會給他孝敬,其它節日也有一份禮品。

若是陛下想要除掉這李家,萬一牽扯出來他收錢的事情,可就完蛋大吉了。

可天子問話,他又不敢不答,說謊話也不敢。

“陛下,李家明面上擁有千畝良田,和生絲、絲綢的買賣,但私下裡的買賣可不止這一點。”

“李家還以他人的名義在蘇州府有五百畝薄田,只種植桑樹餵養蠶蟲;與他人合夥,在上滬市舶司的生絲、絲綢的鋪面中佔了一半多,行銷海外;此外他們還經營茶葉。”

“陛下應該也知道,我蘇州有著名的洞庭茶(碧螺春)。雖然茶田由我蘇州另外一個專營茶葉的商戶太湖尚家所有,但李家在府城內的勢力大,要求城中的茶葉必須由他們家來販賣。尚家勢力不及李家,只能認了。”馮先章說道。

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251章 讀書第399章 朱榑異變第177章 端午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76章 走進科學第1489章 路遇色目——前因後果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931章 客棧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1019章 趕路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1403章 偷屍體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979章 要不要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675章 出診第158章 李芳遠第286章 酒爲媒介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1136章 上陣第11章 文官反撲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1209章 賢才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29章 子澄入彀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579章 舅爺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600章 三家第474章 第三次第1271章 教子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1185章 什麼菜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1673章 三日後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535章 重見陽光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120章 拿人第133章 大雨落幽燕第264章 路遇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963章 鋼鐵廠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362章 從兩輪到三輪第1359章 爲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1492章 蘇州驚變——親情與籌錢第493章 猜到心思的人第996章 玉佩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405章 德州城外之戰(一)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584章 奴僕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第1409章 接見——託兒所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311章 楊栽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1137章 決心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359章 議進兵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104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三)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