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繼續召見

其實李家的產業遠遠不止這一點兒,還涉足了其它極爲賺錢的行當,但馮先章害怕自己將李家的產業說的太大了,讓陛下生出不好的心思,所以沒有多說。

並且他說的都是實話,一點兒假話也沒有,就算事後陛下發現李家的產業不止這一點兒,他也毫無問題。錦衣衛在地方上的職責並不包括統計當地的商人產業如何,嚴格來講,允熥今晚問他蘇州府商人的產業完全搞錯了錦衣衛的職責。

而允熥首先注意到的,是馮先章竟然說自己‘應該’知道蘇州有洞庭茶(碧螺春)。

允熥是有一個喝茶的小愛好,並且也頗喜歡碧螺春,但從未讓地方上進貢過茶葉,都是找鄭國公府要,至於鄭國公府的茶葉從哪裡來他就不管了。若說京城的勳貴和錦衣衛知道他愛喝茶也就罷了,但蘇州的錦衣衛也知道了?

然後他纔想到:‘這李家主營絲綢買賣在上滬市舶司佔了一多半的絲綢生意的鋪面?杭州、湖州、蘇州這一帶都出產生絲,附近的嘉興等地也有少量養蠶的,他們一家就能佔了一多半的鋪面?’

遂問道:“他們是和湖州、杭州等地的其他絲商合夥,還是和上滬的地頭蛇合夥?”

馮先章斟酌片刻後說道:“未曾聽聞李家與其他的絲商合夥。”

“那李家可有人在朝爲官?”允熥又問道。

“啓稟陛下,李家在京城無人爲官,但有一族人在浙茳寧波府爲知縣;有一族人爲舉人,今年去京城參加會試未中;還有數人有秀才功名。”馮先章說道。

‘李家的運氣不錯嘛,去年底清查江浙謀反逆黨的時候京中無人爲官,要不然少不得被牽連。況且一個族人在寧波爲官,說不定就是想方設法活動了吏部文選司得到的。寧波也是沿海貿易重地,多半以前李家的絲綢銷往海外就是從寧波走私。’

‘況且還有販賣茶葉霸道之事,說不準還因此出過人命。’允熥想着。

不過允熥不會因爲他們有走私嫌疑,以及販賣茶葉霸道而懲治他們家。資本的原始積累沒有不血腥的,真要一味的講究公平公正爲民做主,那就等着幾百年以後發達了的西方國家打上門來吧。

允熥又想了想,說道:“你可與李家有聯繫?”

“陛下,臣作爲錦衣衛蘇州主事之人,萬萬不敢公開在蘇州露面,臣明面上的身份不過是普通的士紳,豈會與蘇州第一大商家有聯繫。”馮先章馬上說道。

“你真的與李家沒有聯繫?”允熥平靜的又問了一句。

馮先章聽允熥的語氣,覺得一味裝傻下場定然非常悽慘,說道:“陛下恕罪,臣確實與李家有所聯繫。臣之錦衣衛身份蘇州的大戶人家大多知道,但也不過是逢年過節有一份禮品贈送,絕無其他。”

允熥這才舒緩了表情,說道:“既然如此,朕有一事交給你來辦。……”

馮先章聽了允熥的吩咐,連聲答應。

允熥吩咐完畢後,忽然問道:“擬每年爲鄭國公府奉多少茶葉?”

馮先章順口說道:“臣每年爲鄭國公府在蘇州採買三十斤茶葉。”等他意識到自己剛纔說了什麼,馬上跪在地上說道:“請陛下恕罪!”

“你身爲錦衣衛,每年爲鄭國公府採買茶葉,豈是應當做的?況且這中間也少不得上下其手貪腐之事吧。”允熥說道。

馮先章不敢說話,只是不停的磕頭。

允熥思量片刻,說道:“看在你剛纔還算恭敬且蘇州府的事情還算熟稔的份上,朕就不當場處置你了,朕傳信給秦鬆,讓他依照錦衣衛的規矩處置。行了,滾吧。”

馮先章說道:“謝陛下開恩。”然後站起來‘滾’了出去。

允熥又提筆打算寫一封信,但寫了幾個字之後卻停住了筆,自言自語道:“還是回京之後親自和舅舅們說吧,讓地方的衛所親信武將幫着買一點兒茶葉也就罷了,竟然動用錦衣衛,絕對不行。並且回去之後也要讓秦鬆整頓一下錦衣衛的紀律。地方的錦衣衛依仗勢力貪一點錢兒杜絕不了也就罷了,絕對不能和朝中的官員有所勾結。”

……

……

允熥休息了一會兒,抿了口茶,叫道:“黃路!”

“是,陛下。”黃路馬上鑽了出來,侍立在一旁。

“這茶已經涼了,去再燒一壺熱茶來。”允熥吩咐道。

“是,陛下。”黃路頓了頓,又道:“陛下,先前派往京城的侍衛已經回來了,陛下可是現在召見?”

“常瑞江已經從京城回來了?馬上宣他覲見。”允熥又責怪黃路道:“怎麼不在他回來後第一時間告知朕?”

“陛下,常侍衛回來時陛下正在召見蘇州錦衣衛主事,奴才只能讓他等着;等陛下召見完了錦衣衛主事,現在已是戌時,陛下也該安歇了,所以奴才想着明日早上再和陛下說。”黃路忙辯解道。

“罷了,念在你有心的份上,這次就不處置你了,但記住,以後這樣的事情不許擅自做決定,除非朕已經睡下了,不然必須報之朕。”允熥說道。

“謝陛下恩典。”黃路答應一聲,忙下去召常瑞江覲見。

過不多時,常瑞江走進來,行禮道:“臣常瑞江見過陛下。”

“免禮平身吧。”允熥說道。

待常瑞江站起來後,問道:“從國子監帶人回來了麼?白文選和慕天顏在國子監的風評如何?慕天顏可曾改過名字?”

“陛下,臣從國子監帶來一名蔣姓官員,已在國子監爲官十一年,歷任學正、助教、博士、監丞,現爲司業。”常瑞江說道。

‘在國子監當了十一年官,從九品一直當到六品,十足十的官場撲街貨,洪武年間能有這樣的人很不容易啊。’允熥想着。

“至於風評,白文選和慕天顏在國子監中的風評都不錯,當年也是以較爲優異的成績從國子監畢業,選爲官員的。”

“並且,根據國子監和吏部的檔案,慕天顏此人在入國子監讀書之前就名爲現在這個名字,並未有改名之事。”常瑞江說道。

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1267章 七月第675章 出診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720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江州第198章 伴隨着發生的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987章 不得不應酬啊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814章 雷州第1519章 發現第135章 宣府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張無忌第1333章 漢洲攻略(五)第219章 技術發明第532章 縣試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678章 岷寧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811章 戰安南——演講第1427章 長大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番外23:我說了真話你也不會相信的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83章 告一段落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896章 我來也原來是這個身份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第1473章 對峙第258章 車軌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16章 兗州事件——分析第6章 尋找後宮支持者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第851章 忘了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102章 考試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64章 各種事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517章 律法嚴苛麼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