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

就這樣過了好一會兒,一直到下午申時二刻(下午4點),李進忠才小步、慢步走進來輕聲說道:“陛下,錦衣衛指揮使郭洪濤在乾清宮外候着呢。”

老朱看了看刻漏(古代注水的時間計量工具),輕聲嘀咕了一句:“郭洪濤這是幹什麼去了,現在纔到?”然後說道:“傳郭洪濤來這裡見我。”

李進忠出去,沒有讓小太監去傳郭洪濤,而是自己走到乾清宮門口,對候着的郭洪濤說道:“陛下傳你到東暖閣見駕呢。快跟我走吧。”

郭洪濤謝了李進忠,跟隨李進忠向東暖閣走去。一邊走,郭洪濤一邊小聲的和李進忠說道:“李公公,陛下剛纔在召見我之前,說什麼了嗎?”

郭洪濤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老朱下令取消錦衣衛的司法相關權利之後才由錦衣衛指揮僉事直接提拔爲指揮使的。他親眼看着之前鮮衣怒馬、飛揚跋扈的前任指揮使、指揮同知從錦衣衛鎮撫司被上十二衛的兵丁拖到五軍都督府審判然後被處斬。所以他上任之後一改之前幾任的風格,謹言慎行,行事低調。除非老朱吩咐,否則絕不對大臣進行調查;另外,極其重視與朱元璋身邊的太監的關係。他認爲,雖然現在朱元璋身邊的太監不要說干預政事,只要是對不該問的事情多句嘴,就是徹底消失的下場,但是他們在皇帝身邊仍然可以獲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對自己可以生存下去而不是死無全屍很有用。所以郭洪濤上任五年來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討好老朱身邊的太監。李進忠是第三個了,也是在老朱身邊時間最長的一個了,所以郭洪濤這兩年以來努力接近李進忠,包括小幅改善他家裡人的生活等。所以郭洪濤和李進忠關係很好。

李進忠聽到郭洪濤的話,眼神四處掃了一遍見沒有人對他們注意着,一邊保持勻行進,一邊小聲說道:“陛下在召見你的時候,小聲嘀咕了一句,‘這是幹什麼去了,怎麼現在纔到’,你多注意吧。“

郭洪濤悄悄謝過,到了東暖閣門口,李進忠走進去,對已經收起摺子與允熥正在談論寶鈔事情的朱元璋說道:“陛下,郭洪濤到閣外了。“

老朱看了他一眼,說道:“那就傳他進來吧。“

被老朱眼神掃過的李進忠神色正常的起身出去傳郭洪濤進來。郭洪濤進來跪下拜見。老朱等他行完了禮,說道:“起來說話吧。“郭洪濤謝了恩,起身站在一邊。

允熥還是第一次見到郭洪濤。允熥並不會相人術,對於朱棣、朱權等人完全看不出有什麼牛b之處。但是允熥看到郭洪濤之後,覺得他很有特點;他就站在那裡,渾身上下沒有絲毫的動靜,連一絲一毫的顫動都沒有。允熥這些日子也見了不少人,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會完全沒有動作:緊張會有小動作,會出汗;激動肌肉會顫動,會臉色變紅;就是平靜的坐着或者站着,也很少會完全沒有動作;更別提一般人見到老朱都會害怕了。所以允熥一下子就記住郭洪濤了。

就在允熥正在觀察郭洪濤的時候,老朱開口說道:“今天我午時初刻(中午12點半至下午1點)就叫人去找你,這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了,雖然錦衣衛鎮撫司不在承天門外,但是也不太遠吧,怎麼現在纔到?”

郭洪濤神色不變,用非常適當的音量說道:“稟陛下,昨日哈梅里(西北藩國,在今天的甘省)的貢使到京,進貢了三十匹西域寶馬請陛下赦免他們在洪武二十三年的罪過。臣之錦衣衛掌管訓馬司,理藩院今日將寶馬交至訓馬司,臣去查看馬匹的好壞,看其可否供陛下、各位王爺騎乘。”

允熥一聽這話就覺得他這個回答真的太好了。不僅解釋了爲什麼過了這麼長時間纔到,而且表現了對於皇家事務的重視。如果他真的是去看馬匹的好壞了也就罷了,如果他沒有去而是聽到老朱的問題後現編的,那太有才了。(他不知道李進忠提醒的事情)

允熥都能想到的事情,老朱能想不到?怎麼可能!但是高明的馬屁在於你明知道是馬屁但還是忍不住接受。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老朱現在找不到別人能接手錦衣衛。情報機構不是誰都能幹的,既要信任又要適合。郭洪濤現在乾的不過不失,爲人又低調,老朱用着也比較順手,所以就暫且讓他繼續幹着了。

老朱問過問題,郭洪濤答得簡潔得體,這事暫時就這麼過去了。老朱用眼睛示意允熥,允熥會意,上前說道:“郭指揮大人,其實是我有事兒要找你協助。”

郭洪濤同樣疑惑,情報頭子要是不知道允熥在負責什麼就很失職了。但是面上一點不顯,表情和煦,躬身行禮說道:“不敢當殿下‘大人’的稱呼。殿下有什麼事兒要找我就直接吩咐好了。”

允熥回禮,然後把事情和郭洪濤說了一下,最後說道:“這次是要維持老百姓對於寶鈔的信心,所以散佈流言一定不能讓百姓看出來是朝廷的人乾的;但是又不要是外地人,以防百姓不信。其中分寸,還望郭指揮好好拿捏,不要出了岔子。”

郭洪濤還是面帶和煦的、淡淡的笑容,躬身說道:“殿下放心,我錦衣衛必定不會有問題的。”

允熥因爲這段時間看的內部檔案,所以對於錦衣衛的辦事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聞言點點頭道:“那就好。郭指揮你還是多費心。”

然後老朱又詢問了關於朝堂上一些大臣的動向,也沒有讓允熥迴避。允熥在一邊旁聽,聽得是冷汗直冒啊!老朱對於大臣的監視竟然到了如此詳盡的程度。《明史》上的‘朱元璋連大臣們請客吃飯到底上了幾道菜、上菜的順序還有飯菜排放的位置都記錄’的記載居然不是滿清的史官爲了抹黑明朝的皇帝瞎編的,竟然是真實的。

過了一會兒,郭洪濤退下。老朱又批了幾個摺子,並且給允熥講解了之後,就已經快到酉時(5點)了。老朱伸伸懶腰,對允熥說道:“允熥,扶着我,到坤寧宮後邊兒去。”允熥聞言上前扶起老朱,爺孫倆兒朝着那裡走去。後邊一大串太監跟着。

==============================================================

¸тtkan¸¢ ○

ps:把要說的話放在這裡是爲了防止某些書友讀者注意不到,反正是免費章節。寶鈔戰爭的標題要暫停了,因爲我覺得離真正開始寶鈔保衛戰還有十天時間,這十天我會安排他生好多事情,相當一部分是很重要的情節,並且按照故事情節的展也沒法向後推,所以安排在之後的幾天更新中。等到書中的時間到了十月初一會回到寶鈔戰爭的。

第168章 海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1733章 海盜們第711章 要求第1007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下)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167章 曙光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971章 年輕人第498章 任官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番外1:四百年後的世界第525章 促商二旨感謝和求訂閱第164章 各種事第82章 抓海盜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010章 焦急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1437章 閒聊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343章 安王府第1292章 蕭涌和昀蘊的心思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958章 拜祭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1349章 漢洲攻略(十三)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170章 砸玻璃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168章 海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1273章 家話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1281章 安排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160章 祖陵第235章 做什麼買賣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384章 秦與浙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13章 初到兵部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44章 卡廷——開始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1042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沙迷查幹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6章 尋找後宮支持者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1141章 善後第74章 拜訪常家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963章 鋼鐵廠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長遠利益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1338章 南洋風雨——分析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625章 體育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第579章 舅爺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