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

允熥坐着車向皇城趕去。天籟小說等允熥到了皇城外,就把車放在承天門外,帶着侍衛們走到了謹身殿,此時已經是中午了。謹身殿的管事太監馬上滿臉笑容的走上來行禮拜見。允熥看了看殿門口的人員數量,覺得不像是老朱在的樣子,但他還是問道:“皇爺爺現在在殿內嗎?”

謹身殿的掌事太監腰彎的更低了,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回稟殿下,陛下在一炷香之前離開了謹身殿,回乾清宮去了。”

允熥隨即向乾清宮走去。沒幾步就走到了皇城和宮城之間的乾清門。過了乾清門就到了宮城範圍,就是俗話說的後宮。後宮當然是侍衛不能隨便進去的地方,所以允熥在謹身殿的時候就叫了個小太監去文華殿。允熥在乾清門等了沒一會兒,王喜和王恭就一路小跑着過來了。允熥把侍衛們放在乾清門外,帶着王喜和王恭和另外現點的幾個小太監往乾清宮走去,王進按照慣例在東暖閣留守。

ωwш _ttκǎ n _C O

王喜一邊跟着允熥往乾清宮走去,一邊疑惑地說道:“今天殿下半天時間就回來了兩次,有什麼事需要反覆找陛下商量的?”

不要說王進和王喜本身在宮裡就有相熟的人,就算他們兩眼一抹黑出了文華殿一個認識的太監也沒有,也知道今天允熥回來這是第二次了。允熥現在還沒有封皇太孫,出行儀制按親王制,但是那全套儀制也有好幾十號人呢!現在允熥爲了出行方便省略了那些不必要的儀仗,但僅僅是侍衛就有二十多人,除非是瞎子,不然這麼大一夥兒人在承天門進進出出不可能看不見。

允熥拍了一下他的腦袋,笑道:“你又不懂,問這麼多幹什麼?今天上午我出宮後,呂妃有什麼動靜嗎?”

王喜揉揉腦袋,說道:“今天殿下出宮後呂妃一直沒有出文淵閣,我們暗地裡詢問文淵閣裡相熟的太監,說呂妃沒有什麼特別的動作,只是拜菩薩的時間多了些;對了,今天上午有一名文淵閣的女官告假了。”

允熥聽了,也沒在意,說道:“你今天回去了叮囑王進繼續盯着就行了。讓你對於新補進來的小太監篩選,篩選完了嗎?”

王喜回道:“就這麼一天半的時間,哪裡弄得完?還得再過幾天才行。”

允熥道:“你多注意吧,要是在三十之前弄不完,看我怎麼收拾你。”

王喜笑道:“殿下打算怎麼收拾我?把我按在地上打板子?”二人均笑起來。

就這麼說說笑笑,不一會兒就到了乾清宮(本來也沒多遠)。允熥看着通傳的小太監小跑着進去,站在乾清宮門口候着。

老朱此時正在休息。這人上了歲數,就容易累,老朱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身子骨比不了當年打仗的時候了,現在每天中午都得休息。此時老朱正在牀上躺着閉目養神。李進忠悄悄地走進來,低聲說道:“三殿下現在在乾清宮外候着呢。”

老朱睜開眼睛。作爲一個很有本事的皇帝,他雖然也好奇允熥有什麼事情需要又跑一趟來找他請示,但是他知道一定是允熥自己不方便乾的事情。

老朱從牀上起來,吩咐李進忠:“吩咐傳膳吧。另外吩咐御膳房今天加兩道菜,馬上就做;讓允熥到東暖閣的膳房去。”然後慢慢的向膳房走去。

允熥接到讓他去膳房的命令倒不感到意外,畢竟現在都已經午時二刻(12:oo,一刻3o分鐘)了,也到吃飯的時間了。但是允熥回頭看着一串從乾清門和謹身殿臨時徵的小太監,覺得應該當時就從文華殿東暖閣多叫幾個人來。他想了想,還是覺得不要這麼使用現在還不屬於他的太監了,於是跟他們說道:“這也到吃飯的點兒了,你們幾個派兩、三個人去文華殿東暖閣找一個叫王進的太監讓他派幾個人過來,然後你們就散了吧。”說完,又吩咐王恭和王喜:“你們兩個也找地方去吃飯去吧;和這裡的管伙食的太監要點吃的。”然後止住了王喜要說的話,獨自一人走進了膳房。

這些太監大喜過望啊!本來他們已經做好不能吃飯的準備了,沒想到允熥竟然讓他們回去了。衆太監一邊在心中感謝着允熥,一邊跪下來謝恩。然後大家爭搶去文華殿的機會。開玩笑,允熥可是確定的下一任繼承人了,老朱現在都六十多了,指不定哪天就死了,能在允熥面前露露臉是多大的榮耀。並且就算允熥沒記住他們,跟王進打好關係就行了,等以後允熥繼位王進上位就可以去套關係了。

只有一名小太監沒有去爭搶。一半是因爲他年紀小沒有搶到機會的可能,一半是因爲,他比較內斂,對於別人的恩情不會表達在外面。當然允熥這個並不算什麼,但體現了他還注意着這些太監,眼裡有這些太監,這是所有的皇子皇孫都沒有過的,這也是太監們感動的原因。‘如果可能,我會報答你的,皇太孫殿下(不是筆誤)。’這名叫做鄭恩的太監如此想着。

允熥走進膳房,老朱已經在座位上坐着了,湯已經上來,主食和菜還沒有上,老朱正在喝湯。允熥對老朱行禮,並說道:“給皇爺爺請安了。”

老朱擡頭看他,溫言說道:“允熥來了?坐下,陪爺爺吃飯;國事雖重要,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

允熥看着老朱旁邊的位置有一副碗筷,覺得應該是給自己準備的,就走上前去,在老朱身邊坐下,也盛了一碗湯,陪着老朱慢慢的喝起來。然後主食和菜6續上來,爺孫倆兒就像是正常富貴人家的祖孫一樣,一邊閒聊,一邊吃着飯。

明初的皇傢伙食還是很簡樸的,倆個人不過是六個菜一個湯,與後來的六十四個菜的制式完全不一樣。

等老朱吃完了,允熥也‘正好’吃完了。老朱扶着允熥,來到東暖閣,這纔開始正式話題。老朱在椅子上坐下,問道:“又有什麼自己決定不了的事情來找爺爺討注意了?”

允熥侍立在一邊,回道:“稟皇爺爺,這回不是要找您討注意的。是這樣的,我不是打算散步些流言好讓老百姓少兌換些寶鈔嗎(關於這部分沒有和戶部的官員說),我在應天府的時候想到,要散佈這些流言,最適合的就是錦衣衛的暗線了,所以來和皇爺爺說叫錦衣衛指揮使過來,我好吩咐他這件事。”

老朱果然已經知道今天允熥去過應天府了,沒有對此有任何疑問;同時他也明白爲什麼允熥不直接和錦衣衛的指揮使接觸了。老朱於是說道:“那就叫郭洪濤過來,來這裡你們當面說吧。”然後讓太監傳郭洪濤到乾清宮見駕。

然後老朱問道:“剛纔你走進膳房的時候,我注意到你一個人進來的。你沒有帶隨身的太監來乾清宮嗎?怎麼一個人?”

允熥回道:“稟皇爺爺,現在正是中午吃飯的時間,我讓隨身的兩個太監去吃飯了。”

老朱搵道:“在皇宮裡行走身邊怎麼能不帶太監呢?幾個太監而已,關心他們做什麼?”

允熥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辦法與老朱溝通,實在是價值觀的根本區別,於是“嗯”了一聲,想結束這個話題。

不過老朱繼續說道:“你手底下的太監,又不是違背了你的意思,我也不願直接去處置,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不可對於底下人太寬縱,御下要嚴。……”允熥又“嗯,嗯”而過。

但是最後老朱說道:“你今天回到文華殿以後,找個理由打今天跟你過來的兩個人二十板子,讓他們長長記性。”

允熥大驚。二十板子下去可是能出人命的。他組織了一下措辭,說道:“皇爺爺,是孫兒讓他們去吃飯的,對他們是不是處罰有點兒過重了,還望皇爺爺減輕處罰。”

老朱看着他的神情,過了半晌,一直到允熥都快承受不住朱元璋的強大氣場時,才說道:“那就改爲二十鞭子。但,你以後決不可如此寬縱手下人。”

允熥見狀,估計取消處罰不可能了,只能罷了。心裡暗暗記住此次的教訓。

接下來的時間尷尬了一會兒,不過老朱抽出摺子來批改,又叫允熥來看,並給允熥講解,允熥也認真得聽,剛纔的不快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524章 收糧借地第1226章 來京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865章 在廣州過年(二)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449章 二十八個番國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1355章 漢洲攻略(十六)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611章 馬匹與徐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43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西南之人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1469章 攤牌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二五零章 兄妹出宮第13章 初到兵部第1737章 索科特拉島大海戰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648章 糧食第795章 諸事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565章 道理第660章 攻緬——破阿瓦城與傷員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195章 何爲人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671章 經緯西南——回師田地與佛第371章 打虎親兄弟第158章 李芳遠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596章 瞭解第260章 鍊鐵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168章 海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悼念金庸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162章 撫慰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983章 獲得了人民羣衆的支持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498章 任官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1273章 家話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感謝和求訂閱第1155章 出征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336章 縮短孝期與浮現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68章 四名太監第626章 好馬第11章 文官反撲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095章 更加瘋狂的計劃第1486章 不公平第55章 ……陰謀——誤事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