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

允熥出了戶部,想了想,朝應天府衙而去。應天府離着皇城比較遠,所以叫了一輛車坐車去;侍衛們騎馬跟隨。

這次開展糧食兌換,京城是第一重點。蘇州、杭州在元末都經歷了大規模戰亂,大明與張士誠在這一代反覆交戰十幾年,百姓死傷十之**;再加上朱元璋嚴厲的禁海令,沿海地區沒有生意可做,商人也不來,蘇、杭一代又不像京城這裡有朱元璋遷移安置過來的人口,所以一直到現在洪武末年,蘇、杭一帶人口也不多,又是魚米之鄉,所以糧食的總需求兌換量會比京城少得多;而人多意味着出亂子的可能性大,所以需要應天府派人維持秩序。

現任京城的應天府尹是王興福,曾擔任吏部尚書,因受到別人牽連貶爲西安知府,後來又因功升爲正三品的應天府尹。

這時王興福也正在督辦秋賦徵收工作。對於明代這麼一個農業稅佔到總稅收的百分之八十的國家,一年兩次的糧食賦稅的徵收是非常重要的,上至中央,下至各縣,都不敢不重視。應天府領縣八個,上元、江寧二縣是府縣同郭縣,沒有多少農村,更沒有多少耕地,倒不需要多注意;但是其他六個句容、溧陽、溧水(齊泰就是這裡人)、高淳、江浦、**等縣與別的州府的縣沒有任何區別,都是以農村爲主,農稅爲主,也在這個季節很忙。

王興福正在與正六品的溧陽知縣說話。王興福說道:“今年的秋賦你一定要注意,上一任的溧陽知縣就是在今年春賦徵收的時候差事辦的不利索,被撤職查辦了。你可千萬不能再犯他的錯誤了。”知縣答應着。

正說着,跑進來一個臉上混雜着驚訝、害怕和興奮的衙役,沒等王興福呵斥,就行四拜禮,下跪說道:“府尹大人,外面,外面來了一夥人,說、說、說是三殿下來了。門口的看門人不敢攔,已經進來了。”

王興福面露疑惑之色:不是宣佈三殿下負責寶鈔的事情嗎?應該紮在戶部啊,來我應天府衙幹什麼?但現在也沒時間疑惑了,先讓衙役起來,然後與溧陽知縣說道:“待會兒我再跟你接着說,你先在這裡稍待一會兒。”溧陽知縣也知道輕重,行兩拜禮,王興福回禮,知縣退下。

王興福趕忙出去迎接。不過這時允熥已經走進府衙大門了。王興福沒走幾步路就在院子裡迎上了允熥,忙行四拜禮,說道:“見過三殿下。殿下今日前來,是有何事用得着應天府嗎?”

允熥回禮,說道:“關於寶鈔,我有一個處理方法,需要應天府的協助,還望府尹大人不要推辭。”

院子裡不是說話的地方,王興福把允熥往待客廳引去,同時心中不解:‘這鈔法變革怎麼和我應天府有了關係了?’

到了客廳,允熥坐在正北,王興福坐在正南,楊峰和陳興兩位侍衛侍立在一旁,其他的侍衛在屋外守着。允熥說道:“是這樣的,我提出了用允許寶鈔換兌糧食的方法來維持寶鈔的價值,……(省略部分是介紹過程)……,所以需要應天府的協助。”

王興福一開始聽到允熥介紹的方法時,是在心中喝了一聲彩的,因爲這個方法確實不錯。但是隨着允熥的介紹逐漸明白,因爲寶鈔行量太大,所以也存在風險。不過這個風險和應天府沒多大關係。王興福雖然是一個心懷‘濟世救民’偉大理想的讀書人,但是在經歷了幾年以前的貶鏑經歷以後明白了,還是需要先把眼前的工作幹好,等到了最高層再考慮‘濟世救民’的事情吧。

他說道:“殿下的意思是,差不多整個十月份都需要應天府派出衙役到兌換糧食的地方維持次序,防民生亂?”

允熥說道:“大概就是這樣的。從下月初一開始。爲了不至於亂成一片,還望府尹大人多多派上幾個衙役。”

王興福對於允熥的話受寵若驚啊。允熥說話太客氣了;王興福也是和懿文太子交談過得,懿文太子雖然爲人很謙和,但是說話仍然帶有皇家的口吻,居高臨下;而允熥則非常接近普通人的說話方式,讓人毫不感覺有任何倨傲的口吻(這當然是因爲來自後世的記憶導致的結果啦)。

但是,他還是說道:“現今正值秋賦徵收時節,衙役大多派下去幫着稅吏收秋賦去了,想找幾十個衙役去維持次序恐不容易。”

允熥道:“江寧、上元二縣俱是同郭縣,能有幾個田稅可收?既然府衙的衙役不夠,就叫江寧、上元兩縣的衙役來。”

王興福還要再說,允熥又道:“現在京城裡,除了你們府縣的衙役,能派出來的只有京城四十八衛的兵丁(此時還沒有五城兵馬司)了。這維持京城的治安,本身就是你們應天府縣的差事,若是你們應天府派不出人來,我和皇爺爺說調派金吾左右衛的兵丁,你們應天府的臉上也不好看吧。”允熥這話其實是有點威脅的意思了。

但是威脅還是有用啊。剛纔想說話的王興福馬上把剛纔要說的話嚥了回去,尷尬的沉默一會兒之後,回道:“殿下放心,十月初一,應天府必會派出足夠的衙役去維持次序。”

允熥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既然府尹大人已經答應了,貴府事物繁忙,那我就不多打擾了。”

王興福不管心裡怎麼委屈,也趕緊起身行禮送允熥出門。出了府衙後院的門後,允熥說道:“應天府事務繁多,府尹大人就不必送我出府了,到這裡爲止吧。”

王興福也確實還有好多事情,推讓一番,也就在這裡與允熥拜別。然後王興福回到後院,溧陽知縣還在那裡等着呢!王興福強打精神,與溧陽知縣又說了幾句,就把溧陽知縣打走了。他也沒心情處理別的事情,就坐在座位上盤算怎麼在十月份騰出幾十個人來。

而允熥此時又往皇宮行進。允熥是想到,要散播流言,增加老百姓對於寶鈔的信心,最合適的衙門非錦衣衛莫屬了。但是現在錦衣衛雖然被剝奪了抓捕、審問、關押犯人的權利,但仍然是老朱手裡的情報機構。作爲皇位繼承人,貿然接觸情報機構的人可不是什麼好主意,所以允熥還是決定要先回皇宮和老朱彙報一下再說。

朝皇城行進的路上,陳興和楊峰跟隨允熥久了還不覺得,其它的侍衛都在心裡暗暗思考着。戶部的對話他們在外頭等着沒聽到,但是剛纔允熥同應天府尹王興福的對話他們都聽到了,都覺得允熥說話太客氣了。作爲皇孫,即使不是太孫,跟大臣說話一般直呼名字即可,就算表示尊敬,稱呼他爲王府尹也就罷了;允熥竟然稱呼他爲府尹大人,這真的是不符合此時的禮節。但是允熥自己現在還沒有意識到。

第1305章 徐家商議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626章 好馬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308章 反應第145章 卡廷——截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279章 杭州事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124章 傅安(一)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060章 最終決戰——‘施法’第304章 水師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62章 二十八日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1250章 副校長第1752章 炮灰第1763章 現代科學體系的建立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13章 初到兵部第45章 武德衛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019章 趕路第1691章 倒是十分關心旁人的婚事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847章 贊儀領兵第195章 新位置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544章 聽到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359章 議進兵第105章 殉葬第244章 向父親求助第359章 議進兵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775章 醒來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1054章 最終決戰——猛獸夜襲第595章 應對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977章 兩地第626章 好馬第586章 五皇子第1797章 強調科學的重要與倒數第二次改革第1669章 從一個小消息看到的第1251章 反應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479章 科舉(完)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958章 拜祭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646章 衛徽第696章 孩子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412章 合圍番外13:大辯論上第171章 上朝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772章 大案——特別的時刻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61章 祖制第768章 大案——猜測進展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2章 太子將死第1229章 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