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

允熥等着方孝孺下去了,對王喜說道:“快把昀芷叫過來。”然後自己走向寶慶她們讀書的側殿。

允熥心不在焉的看着寶慶她們讀書,不時還有些生氣的表情,惹得敏兒提心吊膽的:莫不是我想要戲弄先生的事情被父親知道了?現在父親就等着待會兒教訓我呢吧?

不一會兒,昀芷走了進來,對允熥行禮說道:“見過皇兄。”她看出來允熥的心情不太好,所以用了比較正式的稱呼。

允熥帶着她來到旁邊的一個側殿,讓下人們都退到門口,然後伸出手擰着昀芷的耳朵。

昀芷馬上叫道:“疼!疼!疼!皇兄輕一點兒。”

允熥又擰了一會兒,然後才鬆手。昀芷馬上用手捂着耳朵淚眼汪汪的看着允熥。

允熥其實鬆手的時候氣已經消了,本來對他來說也不是太大的事情,只不過作爲國內儒家的代表人物,並且因爲推崇周禮而允熥也可以接受的方孝孺進諫了,所以允熥也只能做些樣子。

但是允熥還是裝作生氣的樣子說道:“你今日怎麼去上方孝孺的課了?我不是讓人囑託你避開他的課嗎?”

昀芷說道:“怎麼沒有避開?我可是沒有想去聽方先生的課的。但是我聽完了前一節黃淮先生的課之後,還沒有來的及走就被方先生現了。”

好吧,允熥覺得昀芷的運氣不太好。然後允熥說道:“這也罷了。那你爲何要去學兵略?莫非你還想着以後領兵打仗不成?”

昀芷說道:“女子就不能領兵打仗了?李唐的平陽昭公主就打過仗嘛!”

允熥笑道:“怎麼?你還真想用兵打仗?”要是她真想,允熥也不是完全不能給機會的。

結果昀芷說道:“那倒不是。聽說打仗會死很多人的。我母妃年幼的時候經歷過打仗,可害怕了,所以我也是不太喜歡打仗的。”

“但是文學這些東西我都沒什麼興趣,詩詞什麼的都不喜歡,也就是兵法什麼的我還有些興趣,還有治理地方什麼的我也覺得還行。”

‘這是一個幼年期武則天類型的女子啊。’允熥想着:‘可惜沒有一個叫做李世民的國王或者皇帝能把你納入後宮了,之後的才人-尼姑-皇妃的事情更是完全不可能。’

允熥想了想,說道:“我還是不能允許你去學習兵略和理政。”然後允熥看着有些不高興的昀芷接着說道:“但是你可以去偷偷學習嘛!”

“那課堂又不是不讓你進的。頂多我每隔幾天就要批評你一頓罷了。”

昀芷明白了允熥意思,高興的說道:“嗯,我明白了。三哥最好了。”

允熥也笑着說道:“那就是以前的三哥不怎麼好了?”

昀芷嘻嘻笑着,並不答話。

允熥又問道:“怎麼昀蘭和昀蘊沒有和你一起學習?”

昀芷說道:“三哥,二位姐姐都覺得與兄弟們一起學習有失體統,所以不願意。當然也是怕先生們不同意,惹出事情來。”

允熥接着問道:“那你們平時都在自己的寢殿幹什麼?”

昀芷答道:“和自己的侍女說說話,學習刺繡,看看唐傳奇和宋代的詞話什麼的。”

允熥覺得其實還行,對於他來說只要有小說看能一直在家裡憋着待着不出門;但是這顯然不是合適的成長方式,所以允熥說道:“你回去了和昀蘭、昀蘊說,說是做兄長的命令她們去學習的。”

昀芷說道:“知道了,兄長。那沒什麼事兒了我先退下了?”

允熥點點頭,昀芷轉身回去了。

允熥接下來又回到了寶慶她們上課的地方,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坐在一旁。這讓敏兒十分難受,一直到結束今日的課程她都很難受。

第二天上午正在批答摺子,實際主編《太祖實錄》的解縉來見允熥。

允熥見到他,問道:“解卿,怎麼,《太祖實錄》編纂好了?”

解縉行禮答道:“陛下,現在已經編寫到了洪武二十八年的事情,快要完成了。”

“臣今日前來,是想請示陛下,這洪武二十八年的卡廷之戰,是按照史官對於此事的記載來寫嗎?”

聽他提起了卡廷之戰,允熥頓時有些恍惚,直到現在,他有時還會夢到那一戰就在他身邊戰死的人,包括陳興、藍璉、秦楠等人。那血與火的情景,恐怕他這輩子都忘不了的。

允熥先是躊躇片刻,然後對一旁的中書舍人說道:“擬旨,凡京衛曾參與洪武二十八年卡廷之戰的兵丁之家屬,一律賞賜上等綢緞一匹;外地衛所之兵,一律九月份放雙俸。”

“陽和侯藍璉,獨女藍思齊益祿五百石;陳興之子陳永華,賞賜上等綢緞十匹;秦守山賞賜上等綢緞八匹。”

“另擬一聖旨,在承天門外設立英靈廟,所有爲大明立功戰死的兵丁,都可以在英靈廟設立牌位。朕每年拜祭功臣廟之後拜祭英靈廟。”

解縉作爲文官,當然反對這樣的旨意;不僅是他,允熥剛纔的聲音不小,暴昭等人也都聽到了。

暴昭站起來說道:“陛下,對於這些爲大明戰死的兵丁賞賜即可,何必如此厚待?陛下還親自拜祭。”

允熥說道:“這些爲大明戰死的英靈,難道不應該紀念嘛!他們與名列功臣廟的功臣,不過是有立功大小之不同,都是爲我大明獻出生命之人,爲何功臣廟朕可以拜祭,英靈廟就不可拜祭!”

然後他不等暴昭等人繼續說話,斬釘截鐵的說道:“愛卿不必多言,朕意已決!”

開玩笑,允熥是絕對不可能放棄自己的主意的。這除了讓自己的良心安定一些外,還是要收攏軍心。

華夏人大多不信什麼漫天神佛的,就是信也大多是淺信,允熥之前的宗教體系就是針對極少數虔誠的信徒的,大多人用不到那玩意。

但是華夏人大多還是相信死後的鬼魂存在的,這其實也是華夏傳統的祖宗崇拜的一部分。在華夏,只要是家裡有些餘錢的,哪怕家裡吃得、穿得差些,也要買好東西祭祀祖先。

這下子對於這些爲大明獻出生命的軍士的祭祀由皇帝承擔了,各地的軍士必然十分感謝允熥,並且知道了自己死後有皇帝親自祭祀,更加願意爲大明賣命了。所以設立英靈殿和皇帝親祭的事情必須執行。

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492章 閱卷第1747章 答應索菲亞與陛下的密旨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565章 道理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179章 又是回京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01章 玻璃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1232章 敏兒和賽兒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931章 客棧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021章 **主義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1195章 何爲人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519章 發現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208章 用方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1464章 光榮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1019章 趕路第1393章 擊鼓鳴冤與快速審理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250章 副校長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396章 濟、青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486章 惦記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143章 戰——安全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125章 傅安(二)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1791章 再次設立市舶司與另外兩件事第132章 挖人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213章 發福利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199章 四輔官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472章 賽兒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1217章 接媳婦第184章 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