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

抱琴對彩雲說道:“怎麼,陛下還真的許了四公主去隨着王爺們上學?”

彩雲說道:“可不是真的!今日有人看見四公主去聽武定侯爺的課呢!”

抱琴說道:“陛下還真是,哎,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算了,橫豎和咱們無關,別操那個心了。”

彩雲說道:“是,娘娘。只是明日是方先生的課,也不知四公主會不會去聽;要是四公主去了,並且被方先生現了,那可不好說了。”

“我聽侍衛們說過,方先生是現在的大儒,好像比他名聲更大的人沒有了。要是方先生鬧起來,陛下估計也會頭痛的。”

抱琴這時好像是想起了什麼,說道:“彩雲你馬上去三位公主住的春和殿那邊,告訴四公主這件事情,讓她明日避開方先生的課。”

彩雲馬上心下了然:‘娘娘這是在賣好給昀芷呢!不管昀芷明日打不打算去上課,抱琴告訴她這件事,她都是欠了抱琴一個人情。一個人情,以後說不定就會起到大作用。’

彩雲說道:“是,娘娘。”然後轉身出去,帶着幾名小宦官去了春和殿。

然後沒過一會兒允熥就來了。抱琴當然是帶着文垚到門口迎接允熥。不過他也跟了允熥這些年了,雖然還是有着這些禮儀,但是因爲允熥不喜歡所以也就是意思一下。

允熥與抱琴二人一起先與文垚一起吃了飯,然後派宦官把文垚送回他的寢殿。

之後就是允熥來到抱琴宮中的保留節目了。抱琴現在手已經好了,親自給允熥彈琴。

允熥和往常一樣閉着眼睛坐在座位上聽着。不一會兒,抱琴下來,讓紫妍彈箏給允熥聽,自己做到允熥身旁給他剝栗子。這個時節北方的栗子已經成熟了,因爲允熥喜歡吃栗子,在他當皇太孫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了,所以當地的官府在第一批栗子打下來之後馬上就送到京城。

抱琴一邊剝栗子,一邊讓宮女拿過來一幅畫。然後抱琴說道:“陛下,前幾日臣妾的母親買到了一幅畫,說是已故的危素危大人親筆畫的。陛下看看,可是我母親被騙了。”

允熥這一世對於書畫也是有些研究的,並且也喜歡華夏的傳統書畫,算是一個重度票友級別的。聞言睜開眼睛從宮女手中接過這幅畫。

允熥一看是畫了三隻羊,笑道:“這是《三陽開泰圖》吧。”

抱琴也笑着說道:“確是《三陽開泰圖》。因爲‘三陽開泰’寓意吉祥,這畫畫的又好,所以臣妾的母親纔會買下來送給臣妾。”

允熥看了一會兒,說道:“應該是危素的真跡。危素書畫都是很好的,洪武初年皇爺爺還讓危素畫過年畫,寫過吉祥字。”

“只不過因爲他是前元的降臣,所以聲名不顯。現在宮裡還藏着幾幅危素的書畫,我都看過,和這幅畫的筆法風格都類似,這幅應該是真的。”

“不過也保不準,明日讓御用監的太監掌掌眼,我再讓翰林院的人看看。”

“不過就算不是危素的,這幅畫也是精品,掛在牆上也可以。”允熥可是知道,有哪些古代人造的假古董,比如明代人造的唐代的假古董,到了滿清時期也是值錢的東西了,所以這些東西都留着也沒什麼。

然後允熥突然想起了什麼事情,要把畫重新遞給宮女的手都停在了中間。因爲他想起來了楊士奇這個名字在哪裡見過了。

楊士奇,這是大明曆經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五朝的官員啊,三楊內閣之一的人,朱棣歷史上很信任的大臣。

允熥心下竊喜:就這麼就撿了一個牛逼的大臣,自己的運氣還不錯。然後又想起了三楊內閣中的另外兩個,其中有一個叫做楊子榮,又叫楊榮的,好像是歷史上建文二年的進士,到不太擔心;還有一個允熥連他叫什麼都忘了,更忘了這個人的出身了。要是這第三個人也是進士出身還好,要是從朱棣藩底出來的就不好辦了。

算啦,允熥又想着:沒有朱棣對於朝堂的一番清洗,現在大明的著名文臣還有不少,也不差他一個。

允熥在想着事情,其他人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一旁的宮女彩霞本來已經打算接過這幅《三陽開泰圖》了,但是允熥的手突然停在了半途,彩霞也不知道要不要接過來,更怕打擾了允熥,所以手也伸在半空不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麼。

抱琴也在一旁不敢輕易有所動靜,一直到允熥的面色稍緩,才輕聲說道:“陛下?”

允熥緩過神來,把畫遞給彩霞,說道:“噢,剛纔想到了什麼事情。”又對抱琴笑道:“你這幅畫不錯,很不錯。”

抱琴也不關心允熥到底想到了什麼,見到允熥的心情不錯,也就跟着笑道:“陛下喜歡就好。”

====================================================

第二天上午與平時一樣,都是先上朝,然後下了朝允熥批答摺子。

不知道怎麼回事,今日的摺子比往日要多些,中午休息過後允熥還是得繼續批答摺子。

好不容易批答完了這些摺子,允熥伸伸懶腰,想要去隔壁看看四個小孩子讀書。允熥怕今日他不在,寶慶、敏兒這兩個她們給欒偉搗亂,所以想要時不時的去檢查一下。

但是就在這時,方孝孺怒氣衝衝的就衝到了大殿之上。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從他的臉上看出他的怒氣,一旁協助允熥批答完了摺子的四位輔官和幾位中書舍人本來正打算告辭,但是此時也都停了下來盯着方孝孺。

方孝孺走到允熥面前,大家感覺他的怒氣是對着允熥來的,但是方孝孺本人仍然壓住怒氣,對允熥行禮。

允熥不是很清楚他爲何這樣生氣,等他行完了禮問道:“方卿怎麼如此?”

方孝孺說道:“陛下,可是陛下允許四公主殿下與諸位皇子一起上學?”

允熥頓時知道怎麼回事了,他心中暗自責怪昀芷。他明明都已經派人去告訴昀芷要避開方孝孺的課了,怎麼她還是去了。

允熥只能說道:“方卿,確實是朕讓四公主去暫時跟隨他們讀書的。朕並非是讓她們長久的在皇家學堂讀書,而是現在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先生,所以暫且如此的。”

方孝孺又行了一禮說道:“陛下,臣並非是僅僅因爲四公主在皇家學堂讀書而來進諫。”

“臣並非認爲女子無才便是德。想那先秦諸國王后、王太后,莫不是各國國君悉心教導出來的。”

“列國王子,即使另有先生,但是父母的言傳身教豈是其他人所能代替的!若是母親不學無術,又怎能培養出好的王子。”

“雖說跟隨幾位王爺一起學習不太妥當,但是暫且倒也無妨。陛下另行尋找適合的先生教導,在找到之前先讓公主殿下在皇家學堂學習也可。”

“但是,”方孝孺提高音量說道:“公主殿下學學臣等教導的文學即可,怎能去學兵略?臣今日聽聞,昨日四公主殿下去上了武定侯所教授的兵略課,這豈是皇家公主該學的東西?”

“臣還聽到四公主與高陽郡王議論,要高陽郡王教導武藝。陛下,若是爲了安全,尋找民間懂得武藝的民婦、民女服侍公主殿下也可,怎能公主殿下親自習武!”

“不論是學習武藝還是學習兵略,都並無前朝的例子,怎能如此。”

允熥下意識辯駁道:“方卿,商代的商王武丁之王后婦好,還有李唐皇室唐高祖之三女平陽昭公主都曾領兵出戰,何謂無此先例。”

方孝孺楞了一下,說道:“李唐皇室乃是胡人之後,尤其是李唐初年滿是胡人遺風;我大明漢家江山,豈能以李唐爲先例。”

“至於這商王武丁王后婦好之事,臣從未聽聞,不知陛下是從何處看來的?”

允熥也是一愣,這纔想起來婦好的事情是記載在甲骨文上的,《史記》無載,而甲骨文是直到清末才被人現的。允熥前世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都博物館看到過的那些商代的文物,特別是都博物館進行的‘婦好專場’展出的文物,大多都是清末以後才被現的。所以現在的人還不知道商代的許多事情。

想到甲骨文,允熥的思維頓時就散開來了:要不要派人去掘了甲骨文?這可是證明華夏文明歷史悠久的有力證據。但是現在能不能保存好……

這時方孝孺說道:“陛下,陛下”,這讓允熥的思維返回現在。

允熥咳嗽一聲,說道:“朕大概是記錯了。”他也不願意與方孝孺繼續爭辯,說道:“那朕和幾位公主說一聲,讓她們不再去上兵略課了。”

方孝孺是很好奇那個婦好的事情的,但是允熥顯然不願意多說,並且允熥已經答應不讓公主們去學習兵略了,也就罷了,行禮退下。

等他下去了,允熥馬上對王喜說道:“快把昀芷叫過來!”

第1815章 最後的囑託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1811章 新的軌道列車第758章 南巡——風景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悼念金庸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722章 文坻第1457章 怎麼猜到的和爲什麼要猜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850章 總之效仿就對了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1471章 打臉第1472章 類比第1250章 副校長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1155章 出征第1470章 大吵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671章 經緯西南——回師田地與佛第616章 齊步走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271章 教子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249章 烏龍第145章 卡廷——截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525章 促商二旨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394章 燕軍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473章 親子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1136章 上陣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784章 大案——抄檢高家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195章 何爲人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625章 體育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634章 橫濱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第1487章 路遇色目——不要西傳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708章 昀葉徐徐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