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

允熥問道:“張卿,當初爲了便於養乞請出京爲地方官,你不是有兄弟,爲何還要自己帶着父母?”

張彥方說道:“回殿下,臣爲家中長子,當負起贍養父母之責,豈是外出爲官能逃避的?臣的兄弟在鄉下種地爲生,一年到頭只有冬季有空。臣的父母也是農戶出身,在鄉下雖然年紀大了也閒不住下地幫忙。”

“但是臣豈能自己爲官而看着父母下地?是以帶着父母。”

這個理由把允熥驚到了,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可是很孝順了。不過允熥的疑心病很重的,除了齊泰、練子寧等被老朱點評過或者史書上有記載的人物之外,並不會很信任其他人。

允熥又問了幾個問題,張彥方一一作答,並無前後矛盾之處。最後允熥問道:“我看你從滁州到京城只走了二十里地,到晚上纔到京城北邊的驛站。但是從上一個驛站到滁州的驛站也是走了一天,卻是走了三十里地,這是爲何啊?”

張彥方臉紅了一下,才說道:“稟殿下,臣家窮,若是下午就到京城,就要自己負擔一晚上的開銷;而晚上到了京城附近,可以省下一晚上的住宿的錢,所以故意走的慢了些,請殿下責罰。”

允早就猜到是這種情況了,聞言也不稀奇,但是他對於張彥方的態度很欣賞。其實在他有很多的理由可以搪塞,比如路上遇上熟人聊了半天,或者遇到了其它什麼事情耽誤了,反正也很難查證。但是他就這麼說出了真實的理由。

這說明要不陳彥方確實是實誠人,要不就是聰明人,但是不管他是那類人,允熥都可以用,只要他還有孝順這麼一個弱點。

允熥這次確定他就是提舉的人選了,然後才和他說起市舶司開海的事情。允熥說道:“……。現在要做的就是等你到了上滬縣,選一個地方爲讓商人交易的地方。然後還要和當地衛所的官兵商量清剿海盜。孤會給當地的衛所下令讓他們配合你。”

“還有不必你選出差役來,孤自有安排。”他對於官吏分流的政策覺得很不好,既然暫時無法改變,打算上滬海關全部都是官員,哪怕是未入流的官員也成,沒有一個世襲的吏員,這樣容易保證清廉。

“並且,你既然是兼着兩個差事,那俸祿也是雙份,足以補你家用的不足。”這時的規矩是,如果兼差都是按照官位高的那個給俸祿,除非是有世襲的世職還有流官纔多給一份俸祿。允熥這要打破這個規矩。

陳彥方一一聽着,聽到最後的時候拱手對允熥說道:“臣謝殿下恩典。”

允熥說道:“不必,孤是覺得既然有兩個差事最好還是有兩份俸祿纔好,倒不是專門給你的恩典。”

又說了一會兒,允熥覺得現在可以安排下去的都安排下去了,和陳彥方說道:“孤現在想到的就是這些了,沒有別的安排了。”允熥看了看時間,已經是申時了,對陳彥方說道:“天色也不早了,你就在這兒幫着孤來處理事情吧,明日再去吏部領文書告身。至於今晚,”

這時楊任說道:“今晚讓陳兄在我那裡歇息吧,我租賃的屋子還是可以再撘一張牀的。”陳彥方也沒有拒絕,這事就定下了。

然後陳彥方就見到了大明現在的第二中樞是如何運作的。從通政司來的摺子已經都分好了類別,允熥隨機把某一類的摺子交給某人,這個人看過摺子之後就拿出一張紙,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建議,然後夾在摺子中給允熥看。

允熥看過摺子再看建議,然後要是覺得建議不錯,就抄到摺子上,如果不贊同,就找到這個人在討論一番,然後寫上建議。

不過所有關於番邦的摺子都是允熥自己處理,寫上建議。

所有的摺子最後在允熥這裡彙總,然後允熥派人送到老朱那裡。如果有重要的摺子——正常情況下重要的摺子不會來到允熥這裡,都是老朱自己處置——允熥就會親自帶着摺子去老朱的寢殿。當然最後一條是楊任告訴他的,今日並無這樣的重要摺子。

一直忙到天快黑了,才停下。允熥留他們吃了頓飯,然後讓他們走了。現在有老朱分擔政事,允熥一般晚上不用忙。

回去的路上陳彥方對楊任說道:“你們平日就是這樣處理政事?”

楊任說道:“這怎麼了?”

陳彥方說道:“這豈不是和丞相差不多了?”

楊任笑道:“怎能和丞相相提並論?我們只不過是代殿下擬下條陳,最後用不用全憑殿下自己主張。丞相可是很多事情不必稟報皇上,可以自己處置的。”

“並且丞相禮絕百僚,有自己的屬官,政令的上通下達全是經過丞相,不可繞過。現在殿下用我們,我們纔有機會參與政事,若是哪天殿下不用我們了,我們就不可參與,與丞相完全不同。”

陳彥方聽了楊任的話,也意識到了這件事,於是不再說話。

============================================================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到了三月底,陳彥方也去了上滬縣就任了。

這一天快到午時的時候,昨日的奏摺全部處理完了。允熥想着和老朱多親近親近,所以親自帶着奏摺前往謹身殿。

剛走到華蓋殿,忽然有一騎飛馳過去,把馬停在了謹身殿門口,然後飛奔入謹身殿。

允熥頓時疑惑起來:“在皇城騎馬,這是多大的事情生了?”然後快步走向謹身殿。

走進老朱所在的殿內,允熥見到老朱一臉悲慼之色,眼淚還流了下來。允熥急忙問道:“爺爺,生了何事?”

老朱說道:“允熥,棡兒過世了。”

允熥大驚失色!棡兒就是朱棡,朱元璋第三子晉王,就藩太原。他竟然現在病逝了!他可是才四十一歲啊,雖然比朱樉多活了一歲,比朱標多活了三歲,但是這個年紀病逝也太年輕了吧。

不過允熥馬上做出一副悲傷的表情,並且讓所有的人都下去,然後上前安慰老朱。六年前後病死了三個兒子,老朱一定非常不好受,很需要家人的安慰。

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385章 與平叛有關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53章 麪館以及徐家初出場第1333章 漢洲攻略(五)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29章 子澄入彀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981章 本第737章 色目後裔735章 兩方說話第11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語言與國家第1539章 答應第732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一第517章 律法嚴苛麼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317章 內宮貪腐案(一)第515章 管稅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1464章 光榮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698章 說湘王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651章 岷州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1219章 軍事改革——五合一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629章 檢閱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688章 商議與後患第178章 祭祖第1434章 [免費]處置第979章 要不要第1439章 白蓮與內外王子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939章 鑄炮第75章 常母密談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1475章 恭賀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249章 解釋第1388章 會面三件事第207章 ‘西征’與‘東征’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776章 解惑(一)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495章 殿試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1411章 接見——自行車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573章 巧合敵襲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792章 敏兒的選擇第1234章 足球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222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中)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100章 後續第1515章 目的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304章 水師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73章 關於常家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589章 湘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