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劍指……

朱芳遠見他的表情不像是作僞,也有些迷糊,問道:“既然如此,大明皇帝想要做什麼?除平靖禍難、恢復秩序之外。”

“陛下自然不僅要恢復表面上的秩序,更要恢復朝堂秩序。”朱允熞繼續說道:“此次變亂,是由上王堅決要求處置金家而起。陛下認爲,金家所作所爲並無錯處,不僅不應處置,反而應當予以嘉獎纔是。”

朱芳遠的神情微微一動,但隨即恢復平靜。他都已經最好了最壞的打算,當然不會因爲這點兒折他面子的事情而動怒。他內心反而略有些高興,因爲既然明軍這樣處置,顯然真的沒有罷黜他們家族國君之位的想法。‘不論這次明軍撈走多少好處,都罷了,以後更加小心的侍奉大明就是了。我以後也完全不再理會朝堂之事。’

他正想着,朱允熞又說了幾件要做的事情。當然,在將這幾件事情說完後,朱允熞說道:“這些事情本應由你們處置,但既然明軍暫且接管了朝鮮,這些事情就由陛下直接吩咐。我等會將所見所聞寫作奏摺送至京城,由陛下下旨。”

“陛下親自下旨處置朝鮮的暹粒小事,臣十分惶恐。”朱褆說道。

“陛下乃是天下萬民之天子,朝鮮百姓也是陛下子民,陛下親自處置雖說是你等的失職,但倒也合乎禮儀。”朱允熞道。

聽到這話,朱褆再次行禮,表示惶恐。之後他說道:“不知二位殿下還有何事要說?若是並無其他事情,我就吩咐戶曹的官員準備犒賞大軍的錢糧。”

“還有一件事情,十分要緊。不過此事不宜在此處說。”朱允熞說道,而且撇了一眼朱芳遠。朱褆只得引着他來到旁邊的一間書房。待走進書房關上門後,朱允熞從懷中拿出一份文書遞給朱褆,同時說道:“這份文書,到底是不是你派人送到京城的?”

“這是那份文書的原本?”朱褆一邊接過,一邊隨口答應。

“自然是原本。”朱允熞回答。但其實這份文書並不是原本。原本的文書上蓋的章印使用蘿蔔刻的,只要是見過真章的人都能認出這個印記是假的。爲了更真實些,允熥不得不命精擅模仿他人字體的親信之人將文書又抄寫了一遍,又命人刻了一個足以以假亂真的朝鮮國王大印,蓋在上面。

“這並不是我派人送至京城的,我也完全沒見過這份文書。”朱褆略微看了幾眼,說道。

“既然如此,還請將王妃請出來,我要向她詢問此事。這份文書若是你命人寫的,那理所應當,並無錯處;但除你之外,朝鮮任何人無權請求大明派兵靖難,寫這份文書還着人送到京城,乃是大逆不道的罪過。必須查清到底是何人所爲,嚴加懲處。”朱允熞道。

“此事絕對不是王后做下的!”朱褆語氣堅定的說道。

“是否爲王妃做下的,在下會着人查證。還請將王妃請出。你放心,不會對王妃如何,只是詢問幾句話,王妃也可帶上面紗。”朱允熞語氣溫和,但態度同樣堅定的說道。

朱褆深感屈辱,堅決不願答應。朱允熞漸漸的也不耐煩起來,出言威脅,又派人將朱芳遠叫來。朱芳遠同樣感覺屈辱,但也知道此時不能不低頭,勸說朱褆答應。朱褆不得不同意,但又要求朱允熞必須親自詢問,而且事後不得透露被其他人。朱允熞也答應了。

隨後由宦官將金墨玉帶來,接受朱允熞的詢問。出乎朱芳遠預料,金墨玉只是隨便問了幾句,並沒有追問什麼,得到否定的答案後就離開了王宮。

朱褆當時鬆了口氣。但他沒想到的是,過了幾日,明軍查到了書寫這份文書並且送至大明之人到底是誰:金家的金成復。

聽到這話,朱褆當時腦袋就蒙了。回過神來後他立刻找到朱允熞,要求查看證據。朱允熞的態度依舊溫和,答應了他的請求,拿出證據,還派人將證人帶來。朱褆認真的翻看了證據七八遍,又聽了證人,也就是金成復的一個下人的話七八遍後不得不承認此事證據確鑿,同意抓捕金成復。得到朱褆的同意後,早已將漢城四面封鎖的明軍派出幾十人前往金家府邸緝拿金成復。金家不敢反抗,只能交出他。

金成復對於書寫這封文書之事供認不諱,但不承認用的印是從宮裡偷得,而說是自己模仿旨意上的印章着人刻的。但明軍又派人去搜尋這個蘿蔔刻的印章,卻找不到,翻遍了金家府邸也找不到。

這時又有另外一個被抓起來的金成復的下人招供,說大印是從宮裡拿出來印的。兩個證人都說印是從宮裡拿來的,又找不到金成復所說的蘿蔔刻的印,只能相信大印是來自宮裡。

此事很快傳遍漢城,衆人驚訝之下都覺得大印是王后偷出來給孃家兄弟用的,或者將文書拿進宮裡蓋得。還有人冷笑道:“王后這一招可真妙,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說自己不知此事,只是將大印借給孃家人用了用。”

朱允熞則再次找到朱褆,同他說道:“既然已經證據確鑿,金氏金成復僞造文書,理當處斬,奏摺已經派人送去京城。不過陛下多半會感念他之前的功勞,減免他的罪過,或許會將他流放到某地。”

“這也罷了。”朱褆不在意的說道。他心中也對金成復感到惱怒,對他被流放認爲罪有應得。

但他隨即就打起精神,目光直視朱允熞。朱允熞的態度依舊溫和,但說出的話卻十分鋒利。“除金成復外,此事還有另外一人需要被懲處。朱褆,你的王正妃擅自將大印借出王宮,足可以稱得上謀叛,乃是十惡不赦之罪。自然,身爲王妃需留些體面。我會在奏摺中請求陛下斟酌。不過,她多半會被廢除王正妃之位,之後或是打入冷宮,或者,會被賜死。”

第1297章 殿頭殿尾周農中間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621章 艱難的訓練第129章 過山東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851章 忘了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1554章 印度之戰——夜殺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464章 前高後允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292章 過年了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575章 回 道第469章 坤寧宮夜話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535章 初到蘇州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206章 目的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196章 新問題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1558章 增兵!第472章 賽兒第231章 比武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417章 前世第850章 總之效仿就對了第1752章 炮灰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227章 帖木兒和生孩子第344章 人選與目的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432章 猜不透與想隱瞞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1251章 反應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1062章 決戰——踐踏第1486章 不公平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1292章 蕭涌和昀蘊的心思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