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

1881年2月27日,南洋軍團主力部隊抵達北寧省,先頭部隊行進到距離河內城不到20公里外上青坊。

“司令官閣下,我們的士兵在城外發現了華人軍隊的偵察兵,他們應該是得到安南政府徵召,前來支援河內省的援軍。”

城外軍營中,海軍陸戰隊指揮官可加拉德克少校向李維業彙報最新得到的軍事情報。

“他們有多少軍隊?”

“先頭部隊大概有兩百多人,大部分人裝備着火繩槍,只有四十多人裝備着老式的德萊賽步槍。”

可加拉德克補充道“職下猜測這支部隊應該是華人軍隊中的主力,在安南地區,普通的安南軍隊和華人武裝可沒有這麼高比例的後膛步槍裝備率。”

“總督閣下昨天傳來電報,廣寧、諒山兩省出動了3000多名武裝人員支援河內守軍,安南北部靠近河內的河西、興安等省份,也在安南中央政府命令下,派出數量不等的軍隊趕往河內,我們留在城外的警戒部隊已經與七支安南地方武裝勢力交上火,不過這七支安南地方武裝全都不是共和國軍人的對手,我只是派出六十名士兵,就消滅了他們四百人,僥倖活下來的安南人不敢繼續和共和國軍隊作戰,已經撤離了河內省。”

自從進軍安南北部以來以來,李維業僅率數領不到500名白人士兵和1000餘安南土著士兵,卻將人數高達四五萬的安南官軍視爲草木,

進軍河內途中,但凡遇到安南軍隊阻撓,未嘗有失敗的戰例,逢戰必勝,遇城必克,軍事素養平庸,靠着按部就班熬資歷,以及其他法國海軍軍官看不上交趾支那海軍分艦隊司令職位的雙重因素,李維業得以出任安南北部法國最高軍事指揮官的職務,因爲前期在與安南地方軍隊的交戰中,法國軍隊輕而易舉的取得了勝利,使得軍事素養本來就

不很高的李維業逐漸滋長了驕傲輕敵的情緒,很快就拋棄了剛進軍北部地區時,小心謹慎的作法。

他認爲有關華人軍隊英勇善戰的情報與事實不符,南洋軍團駐紮廣寧、諒山兩省十年時間,期間並沒有與法國白人軍隊交戰的事例,按照李維業的推測,如果南洋軍團的整體戰鬥力真的像法國情報人員吹噓的那麼厲害,他們又怎麼可能在共和國軍隊的步步緊逼下,忍卻退讓,這根本不符合常理。

沉溺於對安南軍隊勝利建立的自信心,李維業並不擔心華人軍隊的增援會對進軍安南北部的軍事行動造成阻礙。

“先生們,我對共和國在安南地區的情報工作很失望,共和政府每年撥付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交趾支那的情報偵查方面,但是你們看看,交趾支那總督府招攬的都是一些什麼情報員,那些花幾塊法郎就能夠招募到的安南土著、華人難民們,他們什麼都不懂,只是根據半路聽來的謠言,就向交趾支那總督彙報說,華人軍隊擁有先進的步槍、火炮,他們的戰鬥力意志很頑強,是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殖民政府不應該輕易招惹他們…………

可是實際上呢?

根據我們在進軍途中真切觀察到的情況看,那些和廣寧、諒山駐軍外貌差不多安南軍隊、華人流民武裝,他們只不過擁有幾桿、幾十杆老舊的火繩槍和生鏽的鐵炮,他們只是一羣由地痞流氓組成的烏合之衆,根本算不上軍隊!”

“是的,司令官閣下,我認爲華人軍隊實際上,只不過擁有幾十門停留在十八世紀鑄造技術水平的平滑小炮、七八百杆偷偷從海外購買的老式德萊賽步槍,他們的火炮、步槍都是從海外購買而來,火炮炮彈和步槍子彈缺乏,根本不可能支撐一場近代戰爭的彈藥消耗,身爲驕傲的法蘭西共和國軍人,我們沒有必要過分擔心一個落後的難民軍隊的威脅。”

可拉加德克呆在安南的時間比李維業更久,在安南地區長達三年的服役經歷,讓他比李維業更加輕視東方國家軍隊的戰鬥力。

“司令官閣下,下命令吧,我願意帶領300名法蘭西勇敢的小夥子們,向北寧省方向挺進,消滅支援河內城的華人軍隊!”

“少校,耐心等候一段時間,等到我們佔領河內城之後,會有和華人軍隊交戰的機會。”

李維業沒有同意對方的冒進建議,解釋道“華人軍隊雖然沒有像外面誇張的那般實力強大,不過南美漢國能夠佔領拉普拉塔地區,那麼他們在安南北部控制的二流華人軍隊,與安南政府軍相比,戰鬥力應該更強一些。

支援河內省的華人軍隊總數量加起來有三千餘人,僅僅帶着三百陸戰隊士兵與他們作戰,獲勝之後,恐怕也會損失幾十名勇敢的法蘭西小夥子們。這對於我們來說,付出的代價,已經超過戰勝華人軍隊所取得的回報。不值得我們去冒險。”…………

安撫住同樣野心勃勃,想要在安南建立功勳的可拉加德克少校,李維業正要回房休息,養精蓄銳等待明天河內城的最終答覆,這個時候,手下士兵向他彙報了一個重要的情報。

“報告司令官閣下,愛德蒙特神父想要見您一面。”

“請神父進來。”……

“上校先生,野蠻的安南人正在河內城內抓捕忠誠於主的信徒,願您看在上帝的恩典上,拯救那些可憐的信徒們!”

“法蘭西共和國的公民不是已經撤離到城外的教堂裡了嗎?難道河內城裡還有人沒有收到撤離通知?”

“不,共和國的公民都撤離到了教堂裡,但是那些接受洗禮的安南信徒還留在城內,是他們遭到了安南軍隊的迫害!”

“抱歉,神父,他們不是共和國的公民,我們的軍隊沒有義務爲他們提供保護。”

“那些人也是主的子民,他們爲法蘭西共和國在安南的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他們生命遭到威脅的時刻,共和國的軍隊不應該站在一旁看着慘劇的發生。”

神父急切道“保護他們就是保護法蘭西在安南的利益,已經有逃出來的信徒告訴我,河內總督下定決心拒絕閣下的最後通碟,城內的安南軍隊正在搜查抓捕爲共和國效力的情報人員,您不應該被安南人的狡猾所矇騙,白白在河內城外浪費一天寶貴的時間!”

“您確信剛纔的話來源可靠?”

“是的,我親自爲那個報信的信徒舉行過洗禮儀式,而且他也一直暗中爲交趾支那總督府提供情報。”

“愛德蒙特神父,我相信您的話,一個小時後,共和國軍隊會按時向河內城發動進攻,在此之前,還請您聯繫滯留在城內的信徒,請他們在共和國軍隊攻城的時候,配合我們的進攻。”

“上帝保佑,我一定會將上校的話轉告給他們。”

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軍成軍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三百零七章 無題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四百六十四章 變動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軍事造船廠第三百零九章 整頓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亞里卡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棧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二十七 激戰完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一百零三章 解決男女失衡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六十三章 海上戰鬥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相見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險者的天堂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八十九章 接見信使第三百一十章 整頓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英和談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叢林槍聲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設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遠征結束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門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業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匯聚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十七章 掃蕩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將 下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鳥糞戰爭爆發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騎兵之殤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前第一百八十章 戰後影響第二百八十五章 灘頭第一百一十五章 掃蕩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一百八十九章 貸款博弈二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九十三章 戰後分配第三十五章 物資清單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納西翁 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波再起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隊第一百八十三章 後續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覺醒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四百一十章 英國政策轉向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