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

2月27日傍晚,留守部隊全殲一支意圖向下龍方向挺進的黑人軍隊,俘虜黑人士兵八十餘人。

2月28日中午,連同在下龍郊區俘虜的黑人在內,總共五百餘名法國非洲殖民軍士兵在經過審判後,全部以戰爭罪的名義判處死刑,隨即立即執行。

3月1日,南洋軍團所部出動優勢兵力包圍河內城,同時,梅東興以廣寧、諒山兩省總督的名義,向安南政府上書,建議趁着法國殖民軍遭遇慘敗,主力部隊被南洋軍團圍困在河內、海防等幾個孤立據點中的機會,召集北部地區主力部隊,收復被法國人侵佔的土地,斬斷其伸向安南北部地區的侵略觸手。

南洋軍團的捷報傳到順化,安南政府主要官員大受鼓舞,3月5日,順化朝廷下達嘉獎文書,任命梅東興爲正二品宣扶使,賜爵忠勇男,賞銀一萬五千兩,兼管廣寧、諒山、北江、北寧四省防務。…………

南洋軍團校級以上軍官皆接到安南政府升官、賞銀的獎勵,但是對於梅東興提出來的建議,安南政府卻以此事茲大,容後從議的回覆拖延了下來。

隨着時間的推移,安南戰事的影響迅速擴散到世界其他地區。

大陸方面,最初聞知李維業率法軍攻破河內的消息,就有翰林院侍講學士上奏,擬請旨特派知兵大員出關節制粵、桂、滇三省防軍。

滿清政府考慮了手下大臣提出的意見,在2月28日下旨給沿邊沿海各大臣,提出“在我保護屬邦,固守邊界,均關緊要“的設想。並派丁優回籍的李鴻章前往節制督率粵、桂、滇三省軍務,因爲“此事操縱緩急,必須相機因應,亟須有威望素著,通過事變之大臣前往籌辦,乃可振軍威而顧大局,三省防軍進止亦得有所稟承”。

清政府爲避免安南被法國侵略佔領,被迫做出一些虛張聲勢的部署,擺出一付對法強硬的態度。

但是,面對滿清政府的急切命令,身當其事的李鴻章卻接連上奏,對清政府的上述決策提出不同意見。3月3日,李鴻章上奏《密陳越南邊防事宜折》,指出越南今日之禍,源於當年私自與法國訂立1874 年條約,從而淪爲法國的保護國,無形中也就割斷與中國長期存在的傳統宗藩關係。因此,中國欲要“保護屬邦”,於理於勢皆不相宜,主張中國袖手旁觀,讓越南自取其昝。

3月5日,他又致函總理衙門,重申上述主張:越南是“自取危亡,無從報救”。據此,李鴻章主張中國放棄“保護屬邦“政策。對於“固守邊界”的決策,李鴻章倒是贊成的,但他認爲北圻地理環境複雜,“道路崎嶇,水毒風惡,煙瘴終年不解“,加上又有太平軍餘孽盤踞北部,帶領華人軍隊在那裡抗法,法軍不會那麼容易併吞北圻,擾及滇、桂邊境。因此,只要繼續執行原來的部署,派遣滇、桂兩省軍隊威懾邊境即可,他還特別強調,根據當時滿清政府的軍事力量和國家財政情況,滿清不應該爲助越而與法國開戰。

“各省海防兵單餉匱,水師又未練成,未可與歐洲強國輕言戰事,想在高明燭照之中。所冀鈞衡在握,勿感浮議,激成禍端,致誤全局,實爲至幸。”

李鴻章的建議與滿清貴族的真實想法不謀而合,3月6日,清政府採納了李鴻章的意見,取消其節制督辦三省軍事的任命,命其即回北洋大臣署任,這意味着清政府實質上從“助越抗法,保護屬邦“的立場上後退了。

3月9日,得知南洋軍團在安南北部全殲法國殖民軍,將法國白人軍隊包圍的消息後,

滿清政府一反常態,

一方面因爲擔心南洋軍團的舉動惹怒法國人,致使法國政府惱羞成怒,派遣大軍侵略大陸的緣故,命令張兆棟、劉稟樟等南方沿海地區官員,加強海防建設,預防法國軍艦攻擊,

另一方面,訓斥安南政府,不得放縱太平軍餘孽在北阪地區挑釁法國人,否則滿清朝廷將不再爲安南安全之地位背書。

與滿清政府忍讓退卻的做法不同,當安南戰事失利的消息傳回本土,法國議會一致通過了增派援軍,解救被圍困法軍的提案。

發生於1871年的普法戰爭,讓法國人在歐洲丟進了臉面,爲了挽回國家形象,法國人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不顧前來交涉的漢國外交官的解釋,惡狠狠的回覆道“現在的情形不是1871年,漢國政府必須立刻撤離你們在安南北部地區的軍隊,停止對法蘭西軍隊可恥的偷襲、敵對行動,…………”

1881年3月12日,法國外交部長沙梅拉庫指示正在南美與漢國談判的外交官:“漢國軍隊的戰鬥力超出我們的預料,以前得到的有關漢國在安南地區軍隊戰鬥力低下的情報,完全與實際不符,你們應該利用多方渠道,儘快獲得漢國軍隊真實戰鬥力的情報,以爲中央政府制定對漢國政策,提供參考。”

爲了迎合法國議會輕視漢國、好大喜功的狂妄自大心理,駐南美的法國外交官回覆道:“漢國軍隊所謂的戰鬥力強大是十分誇張的,他們本土的正規軍戰鬥力,頂多與法蘭西二流的殖民地軍隊戰鬥力持平,

而且漢國陸軍部隊主要集結在本土,駐紮在安南的軍隊數量有限,補給依賴遠洋運輸,不具備持久作戰能力,如果共和國軍隊能夠派遣兩到三千本土正規軍,支援交趾支那總督府,漢國南洋軍團那虛而不實的戰鬥力神話,就會被捅破。“

法國駐外使館官員的報告,極力貶低漢國的軍事實力說:“漢法兩國在陸海方面的實力差距,奇異地爲我的前任所誇張了。如果我們在安南作出強力的行動,我們必將看到華人匪徒在我們面前退卻。如果我們決定作一種海軍的牽制行動,我們將能華人軍隊使遭受最嚴重的損害。”

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二百三十一章 剛果四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三百章 被封鎖弊端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續二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九十三章 戰後分配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國干涉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遊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續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勢突變,巴西求和!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題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四章零五章 蘭芳、宋卡發展情況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勢力收縮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三百九十八章 發展與改革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華人武裝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五章 動員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島嶼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軍艦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棧第二百二十章 留學生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一百一十章 大勝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掃蕩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八十七章 戰鬥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國將隕落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七十九章 俘虜逃跑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靈萱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統一阿根廷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一百七十五章 貧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營地失守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頓 完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三百四十章 無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見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八十六章 進攻失利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二百三十一章 剛果四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軍事造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