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

十二月十七日早上,當第一縷陽光投過窗戶射進書房裡面時,李明遠剛剛整理好衣服準備出去。

“殿下,李將軍傳來消息,運輸船隊已經行駛至河套縣近海海域,預計於今天中午抵達新京港口。”

劉樸走到書房外面,看到剛出來的李明遠,開口道。

“嗯,從禁衛旅中抽調一個連的部隊到港口執行警衛工作,我就不親自去接她了。”

李明遠停頓一下,補充道“智利和玻利維亞、秘魯三國間的戰爭比預料中提前了幾個月,國內事前做的作戰計劃要改一改,和吳小姐成親的日子也要再推遲一段時間。”

“殿下是不是擔心玻利維亞和秘魯擋不住智利人的海上攻勢?”

“有這種擔心。”

李明遠將袖口的袖子鬆了鬆,繼續道“智利、玻利維亞、秘魯三國戰事的影響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的清楚,你先跟我到研究所去一趟,戰爭的事情稍後再慢慢解釋。”

李明遠做出提前開戰的決定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召集國防軍主要軍官開會部署作戰任務,而是到位於新京城外的漢國皇家科學研究院,查看一批科研項目的研發進程。

漢國的科學研究項目研發起始於1870年,到1878年年末,總共持續了約八年時間,在八年時間內,大部分的研究項目因爲科研人才匱乏和當前技術水平落後等原因,並沒有取得明顯進展,不過在幾個關鍵領域,依靠提前截胡的那些還未成名的科研人才,使得漢國在某些特定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曼尼斯特、耶德利克、艾斯特洛姆三人是皇家科學研究院中最重要的科研人員,三人中,耶德利克負責研究旋轉磁場型交流發電機和弧光燈項目,艾斯特洛姆負責電解法制備金屬單質,而曼尼斯特則負責鋼材煉製和生產工資改進。

單論出身而言,艾斯特洛姆和耶德利克雖然比不上那些大科學家,但也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物理學家,而曼尼斯特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鋼鐵技術工人,在專業學識方面,曼尼斯特和其他兩人根本在同一個重量級上,但是,科學研究發明的事情有時候並不以個人的綜合科學素質決定,特別是十九世紀下半頁,人類在科學知識體系上面有太多未發現的真理,而很多科學技術的發明與改進並不是沿着先有科學理論,然後根據科學理論應用於實際,發明出各種先進的技術。

而是科學研究人員或者工業技術人員根據幾年幾十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在偶然或者必然的實踐操作中發現的現象,再根據現象總結出普遍適用的科學理論。

所以,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技術發明都是超出人類當前認知水平以外的科學技術,而新發明的科學技術之所以更加先進,也是因爲人們對這一技術領域的尚未了解。

曼尼斯特就是一個理論知識有所不足,但是實踐經驗豐富的人,他在鋼鐵冶煉廠中有幾十年的工作經驗,被李明遠挖來漢國以後,根據李明遠提供思路,並且依照他在工作中長久培養出來的經驗,花費三年時間,終於在1877年研製成功一種新的鋼管軋製方法。

以曼尼斯特命令的鋼管軋製法提前八年時間發明出來,單是這一項技術發明,便使得漢國在鋼鐵領域取得巨大的進步,但是,單一的技術進步雖然能夠補足漢國工業發展中的短板,卻無法將漢國的工業水平整體提高一個等級。

鋼鐵工業是由無數個分支技術領域構成的工業集成系統,從煤炭開採、鐵礦石冶煉、特種金屬電解分離以及最後的製作成品,哪一個階段出現短板和不足,都會導致最終生產出來的產品失敗。

漢國的工業發展整體而言起步較晚,1869年年建立的鋼鐵冶煉廠和軍工廠是最早的工業基礎系統,而經過近十年發展,漢國在一些日常生活領域和重要的軍事工業領域實現了自產自足,但是和英法德三國相比,漢國的工業體系卻是比較低級粗糙的一種。

比如紡織製造方面,漢國雖然有不少生產布料的製衣廠,但是卻沒有生產製衣設備的機牀。

同樣的事情在鋼鐵冶煉和武器製造行業也一樣,

漢國的軍工廠和鋼鐵冶煉廠性能能夠達到一般的國際水平,但是如果這些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漢國仍然需要從歐洲國家購買設備零件進行修理。

因此,能夠看出來漢國的工業體系是建立在買買買的基礎之上,而要想把生產機械設備的機牀買下來,不好意思,歐洲國家不是笨蛋,即使你給出大價錢,人家也不會把核心的機牀以及配套的機牀技術交給你。

機牀被稱爲工業的母機,其他工業的發展都建立在機牀生產之上,所以漢國的藉助龐大的資金投入也只是建立了工業的發展的基礎,要想更進一步便要朝着自主掌握機牀生產以及製造的相關技術。

核心的機牀技術有錢也很難買到,李明遠花費資金買到的少量機牀大部分是比較落後的設備,而要從歐洲國家獲取機牀技術並且成功消化,本國的科學人才培養是一方面,而用先進的工業技術換取對方的機牀技術則是另一個有效途徑。

曼尼斯特製管法經過實踐驗證有效後,李明遠便囑咐劉樸等人與德國接觸,最後以共享曼尼斯特製管法技術加上支付一部分資金的條件,順利從德國人手中引進生產步槍、75毫米火炮機械設備的工業機牀及技術,然後在隨後的一年半時間內,利用先前招聘的歐洲技術人才和華人留學生,逐步消化了機牀設備的生產使用方法,使得漢國在機牀方面的短板得到第一次的有效彌補。

曼尼斯特雖然是在李明遠的指點下發明出新式鋼管軋製法,但是李明遠卻沒有因此虧待他,相飯的是,爲了留住從歐洲招聘的科技人才,李明遠第一時間提高了曼尼斯特的工資水平,將其提拔爲皇家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並且在對方決定留下來後,李明遠還透漏出不出三年,便會授予他世襲男爵爵位。

君主制國家中獲得爵位無疑是對個人的最高鼓勵,而漢國的爵位制度因爲李明遠的刻意延遲,直到1878年下半年才確立下來,根據李明遠制定的標準,漢國的爵位制度分爲皇室和貴族兩種。

皇室後裔根據遠近親疏和其功績的大小分爲親王、郡王、封君、公主、郡主,

親王爲皇室成員的最高爵位,一般分封給君主直系後續,在君主直系後裔去世後,由其繼承人降爵一等繼承。

郡王、封君(爲春秋時期爵位,如武安君白起,)爲世襲爵位,不需要降等繼承。

公主、郡主爲皇室女性成員爵位,非世襲。

而貴族體系則分爲世襲制的公侯伯子男和非世襲的男爵、士爵兩等。

非世襲的男爵和士爵一般授予有貢獻的科技人才和未達到分封世襲爵位的有功將領,而世襲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則是授予傑出的科學家、軍隊將領以及官員。

皇室和貴族兩種爵位制度雖然體系不同,但是在授予標準方面卻統一要求,凡是授予爵位的個人必須具有巨大的功績,不能因爲他的身份地位優勢有所偏頗,而在繼承爵位時,所有繼承人必須在軍隊中服役三年,經過部隊主官和爵位監督委員會審覈通過後才能繼承爵位。

同時貴族作爲國家各階級的表率,必須保持良好的個人素養,不得倚仗貴族的身份欺辱弱小,否則將免除他的貴族繼承權,嚴重者將廢除他所在家族貴族封號,然後將其交給司法機構進行定罪處理。

從古至今,貴族的授予標準一直很嚴格,而隨着時間進入十九世紀下半葉,傳統貴族的權利越來越小,李明遠在順應時代潮流,削弱貴族權利的同時,爲了保證貴族的榮譽性,將採取更加細緻的措施,嚴格限制貴族的數量,按照與主要將領及官員商議的結果,成功佔領阿根廷、烏拉圭兩國以後,第一批世襲貴族的數量會控制在三十人以內,而非世襲貴族的爵位也會控制在一百人以內。

三十名世襲貴族和日本、德國等國動輒一兩千名適宜貴族相比數量十分稀少,而相對應的,人數稀少的貴族更證明了他的珍惜性,因此,當李明遠承諾三年內將授予曼尼斯特世襲男爵爵位後,對方沒有猶豫,當場便答應下來,並且主動要求將他的妻兒老小接到漢國居住,國籍變更爲漢國。

曼尼斯特的決定讓李明遠很是欣慰,歐洲白人也不全是眼高於頂之輩,只要狠下心來用足夠的利益引誘他們,還是有人願意留下來爲漢國效力的。

因爲曼尼斯特的帶頭效應,有四十多個聘請而來的歐洲白人技術人才選擇定居下來,爲漢國的工業事業添磚加瓦,由此,當初法國人達爾芒拒絕李明遠的挽留,執意工作合同結束後,返回法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消散大半,連帶着李明遠繼續招攬歐洲科技人才爲己用的信心也增加了幾分。

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軍成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潛水艇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軍事造船廠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個十年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騎兵之殤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四章 軍火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飛龍島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棧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個十年計劃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納西翁 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島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五十一章 熱血宣言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國聯盟第一百零六章 俘獲鐵甲戰艦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永福歸順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二百三十一章 剛果四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八十一章 繳械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永福歸順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一百七十五章 貧民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二百九十章 戰後發展第三百零九章 整頓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南洋勢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頓 完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亞開發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擊炮和商談購買工業機械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第三百五十四章 支援河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八十五章 後續部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