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

阿根廷總統府,已經七十餘歲的阿根廷臨時總統米特雷一邊在在房間內開回跺着步子,一邊不時的回頭望向牆面上的地圖。

牆面上懸掛的地圖範圍包括阿根廷全部的領土面積,不過地圖上面用紅、白黃三種顏色標註出來的三塊區域表明,阿根廷並不是構成一個國家的統一整體。

用紅色標註的北部六省區域屬於被漢國佔領的地區,中西部用白色標註的區域則爲以烏爾基薩爲代表的地方反對勢力,而黃色區域則爲聽從聯邦政府命令的地區。

三塊區域中,白色區域面積最小,黃色區域面積最大,不過黃色區域涵蓋的地區很大一部分是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雖然被米特雷劃分爲聯邦政府控制範圍,但是由於當地印第安人的存在和漢國勢力的滲透,阿根廷聯邦政府對那裡的控制力度有限,而且巴塔哥尼亞氣候乾燥,貧瘠的土地和稀少的人口也不能爲米特雷提供有效的幫助,所以,排除控制力度薄弱的巴塔哥尼亞地區,阿根廷聯邦政府直接掌控的區域面積並不比地方勢力高出多少。

阿根廷國內不斷惡化的分裂趨勢源於1870年戰爭失利,在這次戰爭中,中央軍隊與漢國國防軍的交戰中遭遇慘敗,阿根廷前總統不僅因爲戰爭失利丟掉性命,也丟掉了藉以上位的根據地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省位於阿根廷中部,是阿根廷重要的工業基地與經濟中心,在阿根廷國內,經濟和政治地位僅次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正是由於科爾多瓦省具有的特特地位,米特雷辭去總統職位後才選擇薩米恩託擔任他的勢力繼承人,但是米特雷沒有想到的是,一向被自己看中的薩米恩託遇到了更加強大的對手,不僅失去了支撐他權利地位的軍隊,而且還把根據地給丟了。

在米特雷心中,薩米恩託被刺殺是件不幸的事情,而丟失科爾多瓦省導致的後果則更加嚴重。

薩米恩託死了不要緊,米特雷手下親信衆多,再挑選幾個人作爲薩米恩託的替代者同樣能夠接受,但是當米特雷的老對手趁着薩米恩託被刺殺、中央政府權威削弱的機會出手佔據科爾多瓦省,米特雷面臨的局勢便更加惡劣。

烏爾基薩和他的親信費爾拿佔據阿根廷兩省之地,而隨着阿根廷第二大省份科爾多瓦落入他的手裡,烏爾基薩一舉獲得與米特雷分庭抗禮的資本,再接着,阿根廷的局勢朝着米特雷不願意看到的局面發展,科爾多瓦周邊的門多薩、聖胡安等省份紛紛改換門庭加入烏爾基薩一方,並且藉助戰爭失利的藉口不斷向他施壓,搞得米特雷籌劃恢復阿根廷經濟、和人口增長的計劃一直得不到有效實施。

1870年戰爭以前,阿根廷國土總面積約爲27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爲180萬,而八九年時間過後,因爲北部六省領土的丟失和持續不斷的國內混戰,即使國內白人家庭保持較高的生育水平,阿根廷的人口數量也只是徘徊在150萬到160萬左右的水平,遠遠沒有達到米特雷目標中的200萬以上的人口規模。

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歐洲人口大規模遷出的第一個爆發期,但是阿根廷國內動盪不安的局勢使得它錯失了接收移民的最有利的時機,絕大部分有意向移民阿根廷的白人因爲擔心自身安全等因素放棄了移民阿根廷的打算,轉而選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區作爲移民的目的地。

而與阿根廷人口增長緩慢形成對比的則是漢國持續涌入的人口,十年前漢國人口只是阿根廷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十年後的1878年年末,漢國華人人口達到五百六七十萬人的規模,比阿根廷總人口的三倍還要多。

人口數量是國家潛在軍事實力的重要表現,漢國迅猛增長的人口已經讓米特雷感受到巨大威脅,而漢國剛頒佈的政策法令則直接讓他放棄了心中最後一絲僥倖,使他明白,決定阿根廷命令的最大挑戰已經到來。

漢國對阿根廷的野心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米特雷一直爲與漢國的大決戰做着準備,但是在米特雷的認知中,兩國間的大戰最少在三五年甚至十年後纔可能展開,他還有許多時間慢慢做準備,可是鳥糞戰爭的突然爆發和漢國一方的動作嚴重打亂了米特雷的部署,

聯邦軍隊數量還沒有恢復到1870年之前的水平,聯邦政府的實力也不足以壓服烏爾基薩等地方反對勢力,這個時候與漢國開戰對阿根廷十分不利。

米特雷當然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準備時間迎接與漢國的決戰,但是西方白人信奉的上帝他老人家顯然無法滿足他的願望,因此,在戰爭即將爆發的時候,米特雷只能依靠聯邦政府本身具有的實力直面漢國帶來的挑戰。

米特雷在房間內苦思冥想了一個上午,中午時分,大致整理出應對漢國進攻的方案後,米特雷吩咐隨從邀請烏拉圭總統洛倫索·拉託雷前來商議要事。

漢國政府發佈具有戰爭信號的法令後,最爲着急的並不是阿根廷臨時總統米特雷,而是烏拉圭總統洛倫索·拉託雷。

烏拉圭國土狹小,十七萬平方公里的總國土面積中,已經有六萬多平方公里落在漢國手中,一旦戰爭再次打響,首當其衝受到侵略的必然是烏拉圭這樣的小國。

烏拉圭只有區區幾十萬人口,要想保衛國家安全只能尋求阿根廷的幫助,所以洛倫索·拉託雷得知漢國方面的消息後,立刻乘船來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準備與米特雷共同商討出如何對抗漢國的方案。

“洛倫索·拉託雷總統,漢國發布的政令是什麼意思,想必閣下已經十分清楚,我就不多說了。”

米特雷看到匆匆趕來的洛倫索·拉託雷,直接道“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緊密聯合起來,共同應對漢國的武力威脅,在這一點上面,閣下應該沒有疑問吧?”

“沒有沒有,烏拉圭上下國民願意與阿根廷人民一道,共同抵抗東方黃種人的入侵。”

烏拉圭總統洛倫索·拉託雷立刻表態道。

“大戰在即,阿根廷、烏拉圭兩國確實需要緊密合作。”

阿根廷、烏拉圭原本都屬於西班牙統治下的拉普拉塔擁堵區,在兩國的外交關係中,阿根廷佔據主導地位,因此對於烏拉圭總統願意處在從屬位置與阿根廷共同對抗漢國的表現,米特雷沒有感到意外。

就確定兩國合作關係的主導權取得一致後,米特雷接着闡述應對漢國威脅的具體方案:

根據漢國的地理位置,我推測漢國的進軍路線主要有三種,

一是從南里奧蘭德出發,從貴國境內行進,先進攻貴國首都蒙得維的亞,再以蒙得位的亞爲前進基地,進飯布宜諾斯艾利斯。

二是沿巴拉那河南下,沿途佔領聖菲、巴拉那、羅薩里奧,最後再圍攻布宜諾斯艾利斯。

三是利用其海軍力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部拉普拉塔登陸,從背後威脅布宜諾斯艾利斯安全。”

“閣下認爲漢國部隊會選擇哪條進攻路線?”

“沿巴拉那河南下是最快捷的一條進攻路線,不過漢國部隊要是選擇這條路線的話,需要佔領沿岸的聖菲、羅薩里奧等沿岸要塞,難度很大。

而從南里奧格蘭出發以貴國爲跳板,最後進攻布宜諾斯艾利斯,漢國政府需要爲進攻部隊提供大量的後勤保障,物資耗費量巨大,不利於長久作戰。

如果漢國軍隊選擇海上登陸作戰,雖然能夠避開我方部署在北部的防禦部隊,但是登陸部隊同時要面臨物資補給困難,運輸人數有限的困境。”

米特雷分析完漢國部隊每一種可能的進攻方案後,解釋道“三種進軍方案各有利弊,依據我的判斷,漢國部隊可能採取三路齊進的進攻策略,然後在三路進攻部隊中,指定一路或者兩路部隊擔任主攻,另一路擔任佯攻任務。當然,漢國也有可能三路進攻部隊都是主攻,不過這種可能性很低,我不認爲漢國部隊指揮官會這樣做。”

米特雷根據蒐集到的情報判斷出漢國部隊可能的進軍路線後,接着便開始着手進行鍼鋒相對的部署:

首先增加巴拉那河流域武裝巡邏船的數量,加強對漢國方面的警戒工作。

wωω● тt kǎn● ¢ o

其次派兵駐紮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巴拉那河沿岸重鎮聖菲、羅薩里奧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部城市拉普拉斯

第三頒佈減稅、加強地方自治法令,號召青壯國民參軍

第四……

感謝海華帝國大帝同學100幣、思澈同學500幣、無幽15同學100幣、流年似水歲月無情同學100幣打賞支持!

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騎兵之殤第七十章 港口見聞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與民同樂第二百六十九章 聖菲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變故 二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發展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一百八十章 戰後影響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體系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一百八十章 戰後影響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門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見二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灘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第二十九章 佔領阿雷基帕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備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南移民安排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三十二章 召見盧斯圖亞特第三百九十八章 發展與改革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鷹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業第四百一十章 英國政策轉向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叢林槍聲二第三十章 秘魯軍馬場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隊第三百四十二章 閱兵與大婚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導權的爭奪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九十章 作戰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五十一章 熱血宣言第五章 動員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亞 完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險者的天堂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河內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國 上第九十三章 戰後分配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二百五十八章 應對與佈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七十八章 誤判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化工體系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