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開戰

步步推進、穩紮穩打是李明遠制定作戰計劃時着重提醒的內容。

影響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國家的綜合實力,在國家實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佔據戰略優勢的國家只要不犯下輕敵冒進的錯誤,依照穩妥的辦法步步消滅對方的有效軍事實力,便不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漢國已經度過立國之初最艱難的時刻,經過十年埋頭苦幹的發展,漢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已形成對阿根廷的絕對優勢。因此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中,李明遠首要考慮的便是穩固本方的戰略優勢,不給阿根廷部隊鹹魚翻身的機會。

漢國政府頒佈備戰法令後,漢國和阿根廷政府都在緊鑼密鼓的做着最後的準備工作,在緊張的備戰氛圍下,時間緩緩推移到1879年三月四日,這一天,影響南美歷史發展大勢的進程因爲一場戰爭而發生改變。

漢國與阿根廷間的戰爭正式爆發,李明遠在新京練兵場舉行誓師大會後帶領國防軍主力部隊十六萬人先行出發,吳鳳典、陳尚髮帶領六萬警備軍作爲戰略預備軍延遲四天出發,劉樸、趙延、胡金鐘等人則留在漢國本土,負責爲前線部隊運輸物資給養以及維護國內領土安全。

十六萬國防軍和六萬警備軍的責任不包括運輸物資給養與武器彈藥,這些任務統一交給組織起來的民兵部隊與自願支援前線的華人青壯負責。

阿根廷戰爭是決定漢國未來命運的國戰,在李明遠和政府官員的號召下,三線民兵和自願支援前線的華人青壯以各自所屬的定居點不同,劃分爲一支支規模不等的後勤運輸隊伍,然後在每個定居點的退役老兵以及政府公務人員的帶領指揮下,自備乾糧或者是醃製好的肉類食品,沿着國防軍主力部隊走過的路線行進,爲部隊提供必需的糧食物資支援。

漢國青壯華人數量在150萬人以上,除去參加國防軍和警備軍的人數,自願報名支援前線的青壯人數爲50萬,人數規模超過作戰部隊的兩倍還多。

漢國華人青壯踊躍參與支援前線的任務,不僅因爲阿根廷戰事的成敗關係到每個漢國百姓的利益,更直觀的是參與後勤運輸任務可以得到足夠的好處。

漢國政府規定,參加後勤運輸的漢國百姓將授予他們支前義民的身份,等到戰爭結束,那些有支前義民身份的華人百姓可以憑藉後勤部門簽發的支前功勞本,領取規模不等的田地或者是金錢獎勵。

一般而言,一個華人支前義民最少能夠領取五畝土地,多的能夠領取三十畝土地,如果在執行後勤運輸的途中立下其他功勞。獎賞土地的面積還會提高。

以佔領區的土地爲報酬鼓勵華人青壯支援前線是李明遠主動提出來的建議,在建議交付政府官員討論的時候,一些官員反映獎賞土地的數額太多,應該削減獎賞土地的規模,還有一些官員則建議節省政府開支,採取強制措施無償徵召百姓支援前線。

官員們的意見反饋回來後,李明遠並沒有採納,因爲根據後世經驗,發起一場重要決戰,只有讓普通百姓分享到戰爭帶來的好處才能團結大部分人,使得政府的統治基礎更加穩固,而那些將戰爭所得或者國家發展紅利私吞的統治階級,即使在一段時期內能夠維持他們的統治,最後也一定會被廣大民衆拋棄。

不患寡而患不均,將個人或者集體上升到國家的高度,一個利益分配均衡的國家更具有競爭力,在與其他國家競爭或者發生戰爭時候,整個國家更容易凝聚成一個整體,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

李明遠是個有原則的人,他更傾向在保證本身的統治地位下,保障國內普通百姓的利益,政府官員只是統治國家的工具,真正能夠維持他手中權力的是軍隊和普通百姓的支持,因此,即使施行的許多政策不利於官僚階級,李明遠仍然一力支持將政策擴展到國內的每個角落。

三月九日,李明遠帶領國防軍主力出發五天後,一支支擔任後勤運輸的華人隊伍排成十多里長的隊伍,沿着烏拉圭河行進。

“陸大哥,過了前面鎮子就出了國界,這幾天烏拉圭河上不太平,經常有被打散的阿根廷士兵襲擊運輸隊伍,咱們是不是要小心一點?”

騎在一匹棕色毛髮大馬上面的王士珍對着同行的陸榮廷問道。

“是要小心一點。”

陸榮廷點點頭,吩咐道“楊兄弟,通知後面的兄弟加強戒備,別讓白皮蠻夷鑽了空子。”

“是,隊長。”

剛滿十六歲的楊光宗應答一句,接着調轉馬頭向後面跑去。

“陸大哥,聽送回來的傷兵說,阿根廷、烏拉圭兩國的軍隊抵抗很激烈,陳旅長的部隊花了兩天時間才攻下派桑杜城,您認爲咱們有沒有機會上前線?”

楊光宗離開後,王士珍開口問道。

“應該不會,陳旅長的第二混成加上其他部隊有一萬多人,這兩天陸陸續續運回來的傷兵只有七八百人,不到陳旅長手下部隊總人數的十分之一,所以第二混成旅仍然具有完整的進攻能力,暫時不需要民兵部隊的補充。”

陸榮廷的判斷與前線的真實情況大致吻合,李明遠領兵出發後,先是沿着烏拉圭河南下行進,然後在攻克烏拉圭河右岸城市薩爾託後,便留下陳宗柏的第二混成旅、一個騎兵團、一個加強偵查營以及一個105毫米炮兵團繼續沿着烏拉圭河前進,而李明遠本人則帶領十五萬餘人的主角部隊跨過烏拉圭河,一路向南前進,將第一個進攻矛頭指向巴拉那河沿岸重鎮聖菲。

聖菲市是阿根廷省份聖菲省首府,同時也是巴拉那河和薩拉多河交匯處,是巴拉那河流域重要的戰略樞紐。

聖菲市戰略地位緊要,一旦國防軍成功佔領那裡,將隔斷阿根廷西北部省份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交通聯繫,同時佔領聖菲市以後,隔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前方的大型要塞便只剩下羅薩里奧一個,而且失去聖菲市的相互掩護,聖菲市南部的巴拉那城的整天防禦便出現一道不可代替的漏洞,因此,只要國防軍在計劃時間內拿下聖菲市,巴拉那城的得失便在李明遠的一念之間。

國防軍主力的進攻重點轉向聖菲及巴拉那河流域以後,巴拉圭方向的進攻便成爲了由陳宗柏主持的佯攻。

佯攻並不意味着作戰任務的輕鬆,與普通人認知不同的是,陳宗柏擔任的佯攻任務某種程度上,困難程度不下於主力部隊的對聖菲的攻堅戰。

首先佯攻需要擺出主力進攻的架勢來,因此,攻打派桑杜的第一天,陳宗柏便把加強給第二混成旅的105毫米炮團拉出來,連着對準派桑杜城打出兩個基數的彈藥量,同時炮擊結束的第一時間,派出六個營三千餘人的部隊發動不間斷攻擊,最後硬是靠着猛烈的炮火攻擊和連續的輪換戰術把六千人駐守的派桑杜城打了下來。

其次,陳宗柏要保證佯攻部隊的虛實不提前被敵人探查出來,在主力部隊達成既定戰略目標前,將前方的阿根廷部隊拖住。

最後,在可能的情況下,直接從烏拉圭方向突破,進軍至布宜諾斯艾利斯城下,與主力部隊匯合後,形成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圍困。

攻克派桑杜城是執行佯攻任務的開始,如果戰局惡化,陸榮廷等部民兵和後勤隊伍也要加入部隊,用以憑藉人數迷惑敵方軍隊。

不過以陸榮廷的眼光看,這種可能性很小。

他們所在的民兵部隊和運輸隊伍很大可能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機會參與到前線大戰中。

感謝海華帝國大帝同學500幣、冊覽同學100幣、kylie同學1000幣、海龍義鳴同學100幣、雲海書遊詩同舟同學100幣、風飛和無痕同學100幣打賞支持!

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軍哨探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剛果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芳來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一百九十章 貸款博弈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國政策轉變 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潛水艇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務安排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靈萱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華人武裝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見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九十章 作戰計劃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一百零三章 解決男女失衡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魯士與增援華人海盜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貸款博弈二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應對與佈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組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三十章 秘魯軍馬場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465章 無題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二百九十章 戰後發展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國公使 補第三百零八章 整頓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發現奸細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國干涉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六十八章 演習開始前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飛龍島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華與覺醒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四百五十章 戰啓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個問題第九章 實力擴增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四章 軍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