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鳥糞戰爭爆發

ps:感謝各位書友的打賞,前些天有事情耽擱了,很抱歉。

時間進入1878年年末,在南美大陸,歷經多年和平的玻利維亞、智利兩國因爲一場早有預謀的偷襲行動,不可避免的走向戰爭的邊緣。

1878年十二月七日,智利政府不宣而戰,突然派兵佔領安託法加斯塔,次日,玻利維亞政府對智利宣戰,與其同時,秘魯政府根據與玻利維亞簽訂的同盟協議,宣佈進行軍事總動員,並與十二月十日,正式宣佈對智利開戰。

歷史在這一刻拐了一個小彎,因爲南美地區各方實力對比發生的變化,一方面與智利敵對的玻利維亞、秘魯兩國背靠巴拉圭、漢國,整體實力比歷史上增強不少,另一方面,受到漢國異軍突起的影響,英國政府爲了保障其在南美洲的商業利益,加強了對智利軍政府的扶持力度,使得智利的軍事實力、尤其是海軍實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智利國土面積狹長,缺乏與敵對國家長久對抗的戰略縱深,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家的海上威脅,因此,爲了消除國土面積分布帶來的不利影響,智利政府將發展海軍作爲軍事建設的主要任務。

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起,智利海軍一直對秘魯、玻利維亞兩國海軍保持優勢地位,1868年之前,智利海軍主力軍艦噸位維持在超越秘魯、玻利維亞兩國軍艦總噸位之和的水平,而1868到1878年十年間,英法兩國建造鐵甲艦的技術越發成熟,智利政府靠着出口礦產資源獲取的充裕財政資金,大規模從英國定製鐵甲艦以及與鐵甲艦配套裝備的重型火炮等軍艦和武器,到了1878年年末,智利海軍的主力軍艦噸位達到秘魯、玻利維亞兩國海軍總噸位之和的二點五倍,比原本歷史上的數據高出零點五倍,在海上實力對比中,智利海軍毫無疑問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智利政府先發制人,利用玻利維亞、秘魯兩國戰備不足的優勢,搶先佔領安託法加斯塔,獲取戰術上面的主動權,同時趁着秘魯、玻利維亞宣戰後集結軍隊的勢力真空期,智利海軍於十二月十二日,炮擊封鎖秘秘魯要塞伊基克,迫使伊基克守軍龜縮在要塞內,無法對駐紮在阿塔卡馬沙漠北部的秘魯軍隊提供支援。

十二月十四日,智利海軍留下一艘老式鐵甲艦繼續封鎖伊基克要塞,主力艦隊南下配合智利陸軍登陸託科皮亞,而得知智利海軍主力南下的消息後,留守託科皮亞的玻利維亞海軍艦隊指揮官與要塞守軍司令商議後,於當天夜裡帶領艦隊離開託科皮亞,並且很幸運的逃脫智利海軍的圍堵,在第二天成功撤離到秘魯秘魯南部港口莫延多,與那裡的秘魯海軍艦隊匯合。

玻利維亞海軍艦隊實力弱小,而失去港口基地的玻利維亞海軍對智利海軍的威脅有限,因此,錯失笑着玻利維亞海軍艦隊的機會後,智利海軍主力艦隊沒有繼續搜尋對方的下落,而是按照原定計劃繼續向南行駛,於十五日早上抵達目的地。

託科皮亞位於玻利維亞和秘魯交界處,是阿塔卡馬沙漠主要的銅礦和硝石產區,而且在安託法加斯塔失陷後,託科皮亞成爲了玻利維亞最後一個出海口,因此,面對智利陸海兩軍的進攻,玻利維亞政府一方面嚴令託科皮亞守軍死守待援,一方面命令鄰近部隊迅速弛援,而智利陸軍一方雖然得到海軍艦隊的炮火支援,但是因爲託科皮亞要塞堅固的防禦工事和玻利維亞守軍的頑強抵抗,使得軍隊雖然不記傷亡的發起數起進攻,卻沒能攻下對方的核心陣地,戰鬥在經過初期的順利進展後,很快進入殘酷的流血僵持階段。

十二月十六日,智利、玻利維亞、秘魯三國戰爭爆發九天後,瀏覽完從各方蒐集彙總的情報,李明遠臉上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

南美漢國的崛起撬動了歷史發展的大勢,因爲南美漢國的存在,鳥糞戰爭的爆發提前了兩個多月,智利海軍在戰爭爆發的初期便取得了絕對的海上優勢,雖然玻利維亞海軍逃脫了智利海軍的圍堵,但是在整體實力上處於劣勢的玻利維亞海軍,即使再加上秘魯海軍仍然不是智利海軍的對手。

海軍存在的意義便是維護一國的海上生命線,而秘魯、玻利維亞兩國海軍與智利海軍相比,不僅軍艦性能落後,而且軍艦總體噸位遠遠低於對方,在這種情況下,智利海軍隨便派出一半的軍艦,便能夠將兩國海軍堵在港口內出不去,而一支無法出海作戰的海軍失去了它應有的存在意義,既不能配合陸軍保衛沿海地區的安全,也不能對敵方的海上運輸形成威脅,這樣的艦隊要麼困在港口內等待戰爭結束,任由對方處置,要麼冒險出擊,在與智利海軍的戰鬥中全軍覆沒。

玻利維亞、秘魯兩國海軍無論哪種下場都不是李明遠希望看到,在原本歷史上,正是因爲秘魯、玻利維亞海軍落敗,智利一方完全掌握了制海權,使得智利軍隊可以通過軍艦隨意進攻秘魯、玻利維亞沿海任一地區,才導致秘魯、玻利維亞的戰敗。

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智利海軍順利消滅秘魯、玻利維亞海軍艦隊,迫使兩國提前投降認輸,抽出身來的智利很可能在英國人的支持下,與阿根廷結成同盟,抵抗漢國對阿根廷的進攻。

脣亡齒寒的道理智利人不會不懂,而且因爲有英國人這個幕後老闆撐腰,智利甚至巴西都有可能在漢國攻打阿根廷的時候,給漢國背後捅上一刀,導致漢國佔領阿根廷的行動產生巨大變數。

拉普拉塔平原是成就大國的根基之地,佔領阿根廷和烏拉圭雖然風險巨大,但是隻要漢國成功吞下兩國,漢國就擁有了騰飛的資本,南美華人也擁有了一個穩定的後方,所以,攻略阿根廷和烏拉圭的行動不可能因爲外界因素的改變而取消,而要想解決智利提前開啓鳥糞戰爭帶來的挑戰,擺在李明遠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等到一切戰備工作完成後,按照原定計劃發起進攻。

第二:提前執行攻略阿根廷行動,趁着智利、玻利維亞、秘魯三國間的戰爭未分勝負的機會,佔領阿根廷。

兩個選擇各有優劣,如果選擇第一個方案,國防軍可能要面臨阿根廷、智利甚至巴西三國的部隊,而選擇第二個方案的話,國防軍的戰備工作尚未完成,提前發動進攻可能導致戰事拖延,國防軍實力遭受重大損失。

李明遠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如果提前發動戰爭,即使國防軍死傷慘重,只要能夠達成戰略目的,他也會毫不猶豫的下定決心去做,但是,如果國防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那麼迎接李明遠和漢國的就將是家破國滅的噩運。

真正處在國家君主的位置上,才明白做出一個重大抉擇前的艱難,李明遠坐在書房裡呆了整整一夜,直到天色放亮,他才從凌亂的書桌上面拿起一張寫滿作戰計劃的紙,然後堅定的在紙上畫上叉號,隨着李明遠最後的下筆,意味着原有的作戰計劃被取消,而漢國進攻阿根廷的行動也被提前啓動。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勢突變,巴西求和!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二十七 激戰完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雲動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永福歸順第三十九章 秘魯緊急會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三百零九章 整頓二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河內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四百三十八章 巴拉圭危局 完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十三章 秘魯反應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個問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長與融合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國干涉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靈萱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十章 軍中比武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九章 實力擴增第七十七章 殲滅小股敵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灘頭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亞開發第二百九十九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三百章 被封鎖弊端第二百六十七章 開戰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門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五章 動員第三百九十八章 發展與改革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四百二十三章 潛水艇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四十二章 穩定人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叢林槍聲二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六十七章 會見威斯特上校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一百零二章 斷巴西聯軍後路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三十五章 物資清單第一百零三章 解決男女失衡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亂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國公使 完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門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使 完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島第三百零七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貧民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