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

朱祁鈺清楚的知道政治餘地的重要性,因爲政治餘地有太多太多的好處了,學蘇穗宗那種全盤否決,會把大明帶到絕路上去,尤其是朱祁鈺在大刀闊斧的對大明改革的時候。

但是,有些問題,是不能講餘地的,比如裡通外賊、通敵叛國、在大明的地頭上忽悠親王造反,每一條都是罪不可赦需要從重從嚴。

朱祁鈺本來打算讓蕭眶一死百了,但是連蕭眶的舉薦之人胡濙,都懶得爲蕭眶求情了。

若是事成,這將是大明第一個送入解刳院的正二品大員。

朱祁鈺思慮了許多,纔開口說道朕仍然以爲,應當斬首示衆,看再說,他要是負隅頑抗,就送解刳院去,要是老實伏法,就誅了吧,讓襄王繼續督辦吧。

陛下寬仁。胡濙只能無奈的說道。

陛下的心還是不夠狠,陛下已經被罵成了暴君,亡國之君,凌遲幾個朝中大員,那不是暴君應該做的事兒嗎

畢竟,是朝中正二品的大員。朱祁鈺點了點桌子,最終還是沒有決定奔着送解刳院的辦,當然還是得看看拿了蕭暄之後的審訊。

蕭暄要是搞什麼小動作,朱祁鈺一點寬仁,真的只有一點點。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是法家至高無上的追求,可提出這個觀念的法家,在執行的時候,仍然只能讓他人代受刑罰。

律法本身就不公平。

襄王殿下拿到了陛下繼續督辦的敕諭,也就是說,蕭暄要辦,蕭暄的同黨也要辦,蕭暄背後站着的豪戶們,更要辦。

得到了酌情偵辦的敕諭之後,襄王也是對着敕諭思索着查辦的力度,才通知了錦衣衛,準備拿人。

朱瞻博帶着一衆緹騎來到了官邸,找到了蕭暄的官邸,這是陛下在蕭暄進京之後,特賜正二品宅邸,屬於官邸內上好的位置。

按照胡濙對蕭暄的安排,蕭暄年事已高,幹不了幾年就要退休,那姚夔就會接掌禮部,而蕭眶也能功成身退,死後配享皇陵,這是何等的殊榮?

這官邸好久沒有這麼大的動靜,雖然陛下的鷹犬,被朝臣和家眷們戲謔爲看門狗的錦衣衛,真的在看護着官邸,但是錦衣衛進退有據,官邸這十年來,一直風平浪靜。

這麼大的熱鬧,自然有不少人在自家閣樓眺望遠觀,朱瞻博和盧忠雖然帶了幾十緹騎,但是踏門侵戶的只有不到五人。

我家老爺知道諸位要來,請諸位到正廳稍待。門房倒是不卑不亢的打開了門,蕭暄也沒有帶着家丁負隅抵抗,而是選擇了束手就擒。

在官邸鬧起來,不體面,更有辱斯文,蕭暄到底是讀書人,就是要走,也要走的體體面面。

朱瞻繕走進了蕭邐的官邸之內,在正廳等了片刻,就看到了蕭暄拿着一個帳本,而身後帶着幾個家僕,擡着數十個箱子。

拜見襄王殿下,襄王千歲。蕭暄行禮,他還沒有被敕諭剝奪官身,那就還是大明的禮部尚書。

看來你是早有準備了。朱瞻博語氣不善,這就是個徹頭徹尾、道貌岸然的僞君子

蕭暄長相頗有正氣,雖然老邁,看起來卻不失風骨,就是這麼個人,從入京開始,從彈劾、誇耀李賓言開始,這一切一切背後的元兇和主謀。

蕭暄面色略微有些痛苦,俯首說道∶不瞞殿下,在陛下敕諭讓襄王殿下主持的時候,臣就知道到時候了。不,確切的說,當初開始受賄之時,臣就想到了今天,此情此景。

既然知道!爲何仍不思悔改,設下如此毒計,離間孤與陛下至親之情!既然知道爲何要鼓譟聲勢,害孤二哥遺恨!朱瞻博怒不可遏的看着蕭暄,聲音極大的質問着面前的儒學士。

蕭暄知道緹騎們

尋他所爲何事,也知道要面臨的什麼要的懲罰,更知道做這些後果,但是他仍然這麼做了,明知故犯,這是何其的可惡!

蕭眶面色更苦的說道殿下,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陷了進去,這一陷進去,就是牛入泥潭,不由自主了,之前臣的主人是大明,後來啊,臣這主人就是一羣眼裡只有錢,渾身銅臭味的勢要豪右。

臣這些年一直活在惶恐之中,這臨到了,見到了殿下帶着緹騎過來,反倒是心安了幾分。

等死最是熬人,死是等死的解脫。

當貪官會陷入一個循環之內,越是貪腐就越是惶恐,越是惶恐,就越發貪腐來一時滿足,撫慰這份惶恐,事後,便愈發悔恨和惶恐,就只能貪更多來滿足。

人的私慾是無窮無盡的。

就像地主們始終在兼併土地,就像勢要豪右家裡的銀幣幾十輩子都花不完,仍然在撈銀子。

你拿的什麼?朱瞻博略顯憤怒的說道你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憑藉你爲大明效力這麼多年,陛下還能把你殺了不成!

景泰年間畢竟不是洪武年間了,貪幾十兩銀子就被剝皮撞草,景泰年間的貪腐查的很嚴,但是正經因爲貪腐死的官員其實並不是很多,多數都是流放,大部分都達不到被殺的程度。

四川戥頭案涉及到前戶部尚書張鳳的死,若不是引起了民變,也不會死的那麼難堪,最少也能得個體面。

殿下,還記得陛下當年在邸報上畫了四副簡筆畫嗎?就是一個貪官越貪越多,背後的手就越來越多,臣當初看到那幅畫,就像看到了自己。蕭眶將手中的賬本遞了過去,這是他的罪證,不用緹騎們翻箱倒櫃,費盡心思去四處搜查了,他自己拿來了。

朱瞻博從羅炳忠手中拿過了賬本,翻開一看,眼睛猛地瞪圓指着賬本說道∶這這多!三百三十餘萬銀幣!你,你這也太多了吧!

朱瞻塘驚呆了。

正統年間一年四省折銀不過才一百萬兩出頭,這蕭暄一個人就貪了大明三年的歲銀!

這麼多的銀幣能養於少保的九重堂整整三千六百六十六年!

胡濙家裡有三萬銀幣,胡濙都要稱讚兒子持家有道,覺得很是富裕,不用給兒孫們留下些什麼,他們能看顧好自己。

這錢多到朱瞻博都驚詫的地步,他襄王府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的現銀。

這是何等的國之巨蠹!

所以說,罪臣已經沒有回頭路了,這裡面還不算那些古玩字畫的實物,以及各種塞到家裡來的妾室。蕭暄面色苦楚的說道臣這些年其實頗爲節儉,所得贓款,花銷不過百之一二,這些是一部分,其餘皆在京師別苑。

待會兒走的時候,殿下差人帶走吧。

懊悔嗎?非常的懊悔。

害怕嗎?非常的害怕。

有用嗎?沒有用,該貪還是貪。

蕭暄跪在地上,繼續說道∶罪臣當時聽說盧都督上奏說襄王殿下有把罪證帶回家的習慣,也多少猜到了是個圈套,但是思前想後,還是想看看,到底有沒有查到罪臣。

現在想想,不是這次也是下次,這次查不到罪臣的頭上,下次鍘刀該落下也會落下,早晚的事兒。

朱瞻博將賬本交給了盧忠,他只是和盧忠在演戲,他並沒有違反錦衣衛條例,把罪證帶回家的習慣。

你知道你要面臨的懲罰嗎?貪腐加上通敵大罪!朱瞻博指着蕭暄厲聲問道。

知道,要送解刳院。蕭暄跪在地上沉默了許久才說出了這句話。

朱瞻博猛地站了起來,憤怒無比的說道∶陛下寬仁,讓孤酌情偵辦,知道什麼意思嗎?

就是不要牽連廣衆,不要泄私憤隨意牽連,對你,陛下也是網開一面,斬首示衆,一死百了!

你知道爲什麼嗎?就因爲你是大明的正二品大員,是我大明的明公,是我大明的臉面!臉面你懂嗎?你不懂,你要是懂,能犯下如此大錯?

這就是你們口口聲聲的暴君!亡國之主!

看看你們,再看看陛下!深受皇恩,不以國家社稷爲重,爲了一己私利,至國家公利不顧,什麼東西!

這…蕭暄擡起了頭,震驚的看了一眼朱瞻鱔,而後低下了腦袋,顫抖不已的說道罪臣,罪該萬死啊!愧對聖恩,愧對陛下,愧對天下,罪臣,罪該萬死。

朱瞻塘一甩袖子,憤恨無比的說道:押走!

把銀子也一併帶走!

停在蕭暄京師別苑的馬車,排了兩條街,才把蕭暄府中的銀子全部擡走。

正如蕭暄所言,他真的很是節儉,這贓銀點檢之後,剩餘了三百二十九萬八千四百三十二餘現銀,有銀錠,也有銀幣。

蕭暄自己主動承認不僅僅有賬本,還有一本日記手札,將這些年,什麼時候,因爲什麼事兒,收了誰多少東西,又爲這些銀錢財貨辦了多少事兒,用了多少力氣,一起辦的還有誰,都寫的一清二楚。

錦衣衛照着日記手札審訊了一邊,都需要細細查補,防止蕭眶在胡亂攀咬,但事實證明,蕭暄在主動交代,並沒有遺漏的地方。

甚至還有一些因爲經年已久,根本無法查辦的事兒,蕭暄都交待的一清二楚。

大明景泰十年的最後一次廷議,就是議蕭暄大案,二十七位廷臣,二十六位都到了,蕭暄人在詔獄,已經沒辦法參加廷議了。

特別出席的還有襄王朱瞻博,以及太子少師胡濙,二人是跟着陛下一起來的文華殿,朱瞻博是督辦此案之人,文華殿在朱瞻塘監國的時候,朱瞻塘也常來。

而胡濙過來,蕭暄是他推薦的人,他自然要參加這次的廷議,蕭暄倒了,這禮部的一些事,他還得照拂一二。

諸卿請坐。朱祁鈺環視了一圈,正色的說道∶前些日子蕭暄還在這裡,爲朕張羅着北伐事由檄文,看着是忠臣賢德,沒想到私底下居然是這般模樣。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朱祁鈺這句話,如同一陣刺骨的寒風掃過了整個文華殿,桌上稽戾王那被燒燬了半面的龍旗大蠹,都看起來刺眼了許多。

陛下許久沒殺人了,朝臣們都忘記了陛下這亡國之君最開始的由來,就是親手殺了自己的兄長,大明的前任皇帝得來的。

陛下是個極其暴戾的人,這才陛下本來的面目。

商輅猶豫了下,硬着頭皮說道∶陛下,臣倒是以爲,蕭暄認罪伏法如此順當,也未作什麼抗爭,不如八議其賢、功

商輅這話必須要說,太常寺就是幹這個活兒的,明知道可能會忤逆陛下,他也要講出來。

臣本來建議陛下把蕭邐送解誇院的,陛下不肯,只是斬首示衆,商學士,陛下已經很寬仁了,怎麼商學士的意思是,讓陛下寬縱?胡濙立刻睜開眼,平靜的說道。

送解刳院?商輅猛地坐直了身子,往後仰了仰,驚駭無比的看着胡濙。

果然最狠辣的還是胡濙,爲了撇清自己的關係,居然要把自己舉薦的蕭暄送解誇院裡以證清白,那送解刳院裡,連祖宗十八代的問題都會交待的一清二楚。

陛下不肯,陛下覺得將蕭暄死的影響降到最低,最好不要過年,從速從快,這樣對大明最好。胡濙解釋着陛下這麼做的原因。

一個正二品的倒臺,那可不是一家倒黴,是一整片的

官吏跟着倒黴,涉及到的利益團體極大,若是真的把蕭暄送到解刳院裡,圍繞着這個展開長時間的朝堂狗鬥,纔是對大明最大的戕害。

斬首好啊,斬首好,臣沒有什麼疑問了。商輅見狀,也沒有什麼抵抗,給他個臺階他就下,不在上面站着。

提議蕭暄走八議流程是太常寺的職責,他盡忠職守,可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做再多那是絕無可能了。

進詔獄沒問題,於少保都進去過。

但是要看因爲什麼問題進去了,要是****,那就需要積極進言搭救,若是貪腐、挑唆親王謀反、裡通外賊,這就是罪不可赦該死之人。

不是每個人都是進獄系人才的。

朕來講兩句吧。朱祁鈺頗爲嚴肅的說道皇叔在提審蕭邐的時候,朕其實在側室旁聽了,他其實早已悔恨,但是已然悔之晚矣。

戒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賭,有些事兒,只要一開始,就只能永墜阿鼻地獄了,那就是個出不來的圈套,希望諸位愛卿,能夠共勉。

謹遵陛下聖誨。諸多臣工恭敬無比的說道。

好了,現在開始廷議北伐之事吧,蕭暄這事兒,莫要再說了,朕意已決。朱祁鈺萬萬沒想到,朕意已決這句話有一天得用到寬宥罪臣這件事上。

到底,朱祁鈺沒有把蕭暄送到解刳院去。

于謙欲言又止,最後沒有說話,他其實更贊同胡濙的說的那般,送解誇院,但是陛下已經決定了,不是什麼大事兒,沒必要爭論不休。

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百九十七章 發財的大好良機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寫在十月末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