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

朱瞻墡抓到了一條大魚,這條大魚當然不是在他書房裡鬼鬼祟祟的傢伙,這是襄王府的書吏,平日裡就咋咋呼呼,一副要爲襄王府死而後已的模樣,可到了利益面前,出賣襄王的時候,速度比府裡其他人還要快。

但這根藤也能摸出不少的瓜來,錦衣衛順藤摸瓜的本事,可是出了名的細緻,這沒過幾日,過年前,錦衣衛便把這條大魚給摸了出來。

而朱瞻墡抓到的這條魚,通過錦衣衛稟報給了大明皇帝的時候,朱祁鈺愣住了。

繞來繞去,居然繞回了禮部。

這條大魚,正是有太子少師胡濙舉薦的新任禮部尚書蕭晅,朝中正二品大員。

案子辦到這裡的時候,就連襄王都察覺到了一些棘手,並沒有公佈摸出來的這個瓜,而是稟報給了陛下,讓陛下親自定奪。

查出了蕭晅,還要不要往下辦?

朱祁鈺看完了手中的案卷,抓着案卷,襄王覺得棘手,朱祁鈺就覺得不棘手了嗎?

如果只是蕭晅,朱祁鈺自然可以直接公佈案卷,讓蕭晅過不了年,可是蕭晅還涉及到了胡濙。

自漢代察舉徵辟之初,察舉徵辟舉薦都有連帶責任,被舉薦者立了功,舉薦人也會被一同褒獎賞賜;反之,若被舉薦者名不副實或有違法犯罪行爲,舉薦他的人也要牽聯受到處罰。

漢順帝時候,河南尹田歆,按照制度舉薦了六名孝廉入朝,結果還沒開始舉薦,田歆就收到了勳貴們遞來的條子,上面寫滿了名字,田歆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名額,剩餘的都按着權貴們遞的名錄察舉,果不其然,這些被他舉薦之人出了事兒,田歆被連累了。

處罰蕭晅,要不要連坐胡濙?連坐胡濙又用什麼罪名?

而且,蕭晅是胡濙舉薦的,蕭晅所作所爲,那這件事裡是不是如同興安所言,背後的主謀是胡濙?

畢竟這次的連環計,那是環環相扣,嚴絲合縫,絲毫沒有任何一點點的錯漏之處,手段之高,倒是很像胡濙的手法。

「絕對不是胡尚書主謀,胡濙要是給朕下圈套,朕決計不會發覺就中招了,事後只能懊惱了。」朱祁鈺對着興安說道:「你去叫胡尚書過來,朕要問問他這蕭晅到底如何處置,畢竟是他的人。」

的確很像胡濙的手法,但是和胡濙的手段相比,還是差了那麼一丟丟,差若毫釐失之千里,就是這一點點,就是得逞和失敗的結果。

胡濙很快就到了,仍然是十分恭敬的行禮。

朱祁鈺也沒有猶豫,直接將案卷交給了胡濙,讓胡濙自己看蕭晅的手段。

胡濙看完了案卷,立刻明白了,皇帝陛下叫他來,就是爲了讓他陳情,給他一個坦白從寬的機會。

胡濙可是有一塊奇功牌的,那是《預防與衛生簡易方》得到的奇功牌,若是胡濙真的是主謀,那奇功牌就可以用了。

朱祁鈺念在過往的情分上,不會讓胡濙晚年不保。

「臣不是主謀。」胡濙放下了案卷,有些平靜的說道,便沒有再多的申辯,靜靜等待着陛下的反應,亦或者緹騎進來將他押走。

胡濙來之前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看完了卷宗,這怎麼看,這蕭晅的背後,都像是站着一個名叫胡濙的人在指使。

這手法,連胡濙都覺得像自己,不過也就是像而已,仍然極爲粗糙。

「嗯,朕相信。」朱祁鈺看着胡濙的略微有些渾濁的眼睛和佈滿了溝壑的臉,確信的說道。

胡濙很明顯愣了愣,忽然笑着問道:「臣說不是,陛下就信?不應該把臣拿了,過一遍堂嗎?」

無論怎麼講,他都擺脫不了嫌疑,這進一趟詔獄,怎麼看都是在所難免。

可是就一

句我不是,就過關了?

這顯然出乎了胡濙的預料之外。

朱祁鈺頗爲肯定的說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向來如此,人心試不得,越是試探人心,越試離心離德。」

「陛下…」胡濙一時間不知說些什麼,愣了許久才說道:「陛下聖明。」

胡濙已經年過九十,自問這天下世事早已經看的明白,看的透徹,看的通透,可是此時此刻,胡濙感觸極多,一時間神色不動如山,可是這手抖的有些厲害。

在朝爲官,有很多種做法,有渾水摸魚,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遇到了陛下,是他的幸事,大明有陛下,也是幸事。

故此聖明。

胡濙斟酌了片刻,組織好了語言纔開口說道:「若是臣來辦這件事,決計不會如此做,蕭晅辦得還是略顯粗糙了些,功敗垂成。」

「因爲臣比旁人更清楚,陛下與襄王殿下不止親親之誼,離間陛下不應從燕王事兒入手,更不應該從鄭王入手,而是從襄王的兒子入手。」

「嗯?」朱祁鈺打了個激靈,猛地坐直了身子,看着胡濙問道:「胡尚書細細講講?」

胡濙微眯着眼說道:「蕭晅此番作爲到底是有些本末倒置了,要離間陛下和殿下才是主要目的,可是這做着做着,就背離了初衷,想要更多。」

「鄭王殿下是襄王殿下的二哥,但說到底自宣德年間各自就藩之後,這往來就少之又少,這感情深厚與否,就藩了,也就分家了。」

「殿下悲憤歸悲憤,可是還能找人報仇泄憤。」

「可是襄王的兒子那就不同了,最好是王世子,若是逼得襄王逼自己的兒子體面。」

「那陛下就是想用襄王,也要心裡翻嘀咕,這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那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果然是胡尚書啊!」朱祁鈺聽完之後,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皇帝只感覺後怕,論陰狠,即便是如同蕭晅這等從官僚這個人精窩裡,爬到了正二品位置的政治怪物,還是比胡濙差了那麼一些。

胡濙這陰毒的勁兒,得虧沒使壞,要不這景泰年間,決計不會現在這番模樣。

胡濙依舊不肯罷休,陛下就是再信任他,他也要洗脫自己的嫌疑,他不求別的,只求不要走到晚節不保的地步。

胡濙死後要埋在金山陵園的,不能王直埋進去了,他卻沒有資格配享皇陵。

胡濙繼續說道:「陛下,襄王殿下訓子有方,襄王世子素有賢名,可也不是沒有弱點的。」

「這襄王世子養了一房小妾,還有一個兒子,就在城西定西候街起司衚衕,好像是第七個門。」

「嗯?!」朱祁鈺瞪大了眼睛,眉頭緊蹙的說道:「確有其事?」

「確有其事。」胡濙十分篤定的說道:「襄王世子做的隱蔽,連襄王殿下都不知道,可是臣卻是知道的,臣知道,那就代表着有旁人也知道。」

「胡尚書是怎麼知道的?」朱祁鈺有些好奇,既然問,那就打破砂鍋問到底。

胡濙解釋道:「京師裡有不少走街串巷的三姑六婆,臣喜歡醫術,這些三姑六婆四處接生,消息自然靈通些,臣以前倒是教過一些個三姑六婆一些醫術,臣便是知道了。」

「這三姑六婆知道了,那不是整個京城都知道了嗎?怎麼會如此機密?」朱祁鈺略微有些想不通,這件事風聞言事的錦衣衛和番子們,都沒有奏稟過。

事涉大明親王,而且是嫡皇叔襄王之事,錦衣衛真的探聽到了絕對不會錯漏上報。

胡濙想了想解釋道:「陛下,人生百態,貓有貓道,鼠有鼠道,道不同便不相爲

謀,三姑六婆的確喜歡四處宣揚他人家事,進而招致反感,但是對於一些機密之事,她們反而會守口如瓶,把秘密爛在肚子裡。」

「因爲有些事,一旦開口,那遭殃的不是她一個人,有些人她們招惹不起的。」

「只需要拿住了這個小妾,拿住了小妾生的兒子,那就夠了,從襄王府出去的盟書,和從鄭王府出去的盟書又大不同,這案子辦下來,襄王殿下百口莫辯。」

胡濙總是知道很多很多的秘密,這和他這個人的性格有關,總要知道些機密,才能自保,才能在朝堂上屹立不倒五十年。

朱祁鈺沉默了片刻搖頭說道:「襄王世子朕見過,不是個是非不分,輕重不明之人,拿了小妾和小妾所出的兒子,不是什麼好辦法。」

「陛下,此言差矣。」胡濙滿是感慨的說道:「色字頭上一把刀,難道陛下以爲拿了這小妾和這孩子,是說直接扣押,威脅?非也,這麼辦,不斯文,很粗糙。」

「找人在這小妾耳邊唸叨,潛移默化,悼念襄王功德,而後讓小妾再跟王世子唸叨,潛移默化,雖然日久,可得奇效也。」

「啊這…」朱祁鈺直接被沉默了,啞口無言。

和胡濙這一整套連環計比起來,蕭晅做的可不就是顯得有些粗糙了嗎?不是有些,實在是太粗糙了!

粗糙到連皇帝都察覺到了陰謀。

「得虧胡尚書不與朕爲敵,要是胡尚書給朕下套,那朕和襄王,這是一個也落不到好去。」朱祁鈺只能感慨的說道。

他的判斷是對的!胡濙真的跟他玩陰謀詭計,他真的不會發覺,只會事後懊惱。

「臣是諂臣,無德尚書做了五十年的諂臣,安敢以下犯上?」胡濙倒是滿不在意的開着玩笑,他到現在依舊揹着諂臣的名號,歷史大約也會給胡濙一個諂臣的位置。

不過無所謂了,人死腳朝天,是非功過,青史論斷。

「那這蕭晅又爲何般?!」朱祁鈺說到了蕭晅就有些怒不可遏:「朕可曾薄待與他?」

「他年歲已高回京爲官,他做的不夠好,朕留下胡尚書爲他找補,他還如此生事,所爲何般!」

胡濙略微有些悵然若失的說道:「陛下,人,都會變的,蕭晅當年也是德高望重之人,可是這臨到老了,就糊塗了,錢財動人心。」

「陛下,人的墮落,沒有陛下想的那麼困難,一旦開了頭,就會一直墮落下去。」

人老了,總想爲子孫後代留下些什麼,顯然,臨到了蕭晅沒抗住誘惑,倒在了金錢的面前,成了金錢的奴僕。

奇怪嗎?

一點都不奇怪,相反非常的普遍。

「胡尚書不想着給自己兒子留下些什麼?」朱祁鈺頗爲無奈的說道。

「各家人各家事兒,臣的兒子,自己顧得上自己,不用臣太操心。」胡濙眼前閃過一幕,之前他在小閣樓燒匣子裡的信札,胡長祥說家裡銀子很多,有三萬餘銀幣。

大富大貴談不上,可絕對可以保他衣食無憂。

胡濙看着滿是英氣的陛下,似乎是意有所指的說道:「開創了開元盛世的是唐明皇,弄出了安史之亂把大唐攔腰打斷了脊樑骨的也是唐明皇,人的墮落可能就是因爲一件小事,一個女人,一次酒宴,一次閒談,或者一些金銀這些阿堵之物。」

「甚至連墮落的開始,自己都不清楚何時開始,發現時,已經悔之晚矣。」

朱祁鈺聽聞,也聽出了胡濙話裡話外的意思,滿是疑惑的問道:「胡尚書的意思是,要朕警醒,莫要學了唐明皇?畢竟李隆基住在興慶宮,朕住在泰安宮,都不住皇城。」

「面刺寡人之過者,賞銀幣百枚,興安去取些銀幣來

「謝陛下厚賞。」胡濙也是有趣,陛下給,他就真的要,還謝恩,他的意思很明確,人都會變,他不希望有一天陛下成了李隆基那般模樣,大明成了大唐後期那般模樣。

朱祁鈺終於笑了出來,打趣的說道:「你這老師父,當官的時候,整日裡不直言上諫,搞一些讒諛之術,卸了任,反而開始直言上諫了?」

「說正事,這蕭晅,當如何處置?」朱祁鈺說起了正事,便極爲嚴肅,這畢竟是胡濙舉薦的人。

胡濙閉目片刻,睜開了眼說道:「送解刳院吧。」

「胡尚書,朕以爲還是斬首示衆,暴屍三日比較妥當,畢竟是當朝正二品的大員,也在八辟範疇之內,等閒送解刳院,不合適。」朱祁鈺點了點桌子,認爲不妥。

駙馬都尉趙輝,連斬首都沒有,在牢裡自縊了。

死還是該死,但是送解刳院這等刑罰,鄭王是八議之內,去不得;朝中正二品大員也在八議之內,也去不得。

「到底是大錯未成,若是要把蕭晅送解刳院,鄭王府那邊也要追究下去了。」朱祁鈺又解釋了一下原因。

合適不合適,皇帝說了算,根本原因,還是朱祁鈺要兌現給襄王的承諾。

「陛下!他們在造反,進解刳院,乃是罪有應得,裡通外賊,通敵賣國,理應入解刳院耳。」胡濙立刻反駁說道:「送解刳院,天公地道!」

「那鄭王府呢?」朱祁鈺略微有些頭疼的問道。

胡濙作爲禮部尚書,對禮法之道極爲精通,禮法豈是不便之物?

他立刻說道:「有人給蕭晅掏一塊奇功牌保他,蕭晅也能體面,既然他沒有,也沒人幫他拿出來,他就不能體面。」

「當年石景廠總辦徐四七的兒子貪腐,連累了徐四七,徐四七也是拿出了自己的奇功牌抵過,才勉強去了遼東,至今未歸。」

朱祁鈺只能感慨,他是不想送蕭晅去解刳院的,畢竟給大明忙了一輩子,可是胡濙說的很有道理。

胡濙不保她,而蕭晅沒有奇功牌。

-

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