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

朱祁鈺是大明皇帝,久處九天之上,難道就真的一點點看不到最底層的百姓的生活嗎?

朱祁鈺看得到,而且經常看到,這些被很多朝臣們、勢要豪右們視爲蒿草的百姓,纔是大明的主體,纔是大明的根基,他謹記這一點,行至今天。

所以他知道柳七這幾年蓋了房子,又有了一個還在地上爬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有六斤六兩那麼重,胖頭小子一個,可是要把柳七給吃窮了。

大明之幸。于謙看着陛下指向的方向,那裡是一片磚瓦房,雖然並不奢靡,雖然並不是宏偉,可就是這麼一間普通的磚瓦房,卻是百姓們遮風擋雨的家。

于謙的這句大明之幸,到底是在說柳七的命運是藉着大明的幸運而改變,還是說陛下的存在是大明的幸運,或許兼有。

明天跟着朕體察民情如何?朕最近又聽聞了一個熱鬧,頗感興趣。朱祁鈺對着石亨和于謙說着話,語氣卻冷冰冰的,如同這京師的天氣一樣的寒冷。

于謙敏銳的察覺到了,陛下起了殺心。

就連蕭暄設下了如此的陰謀詭計,陛下的語氣都沒有如此的陰寒,甚至都沒有現在的火氣大,可見陛下這次去看熱鬧,絕對是奔着殺人去的。

石亨猛地打了個哆唆,他是最瞭解陛下的幾個人。

在很多時候,陛下都是很好說話的人。

比如這次蕭暄的陰謀,害的襄王深陷不義的漩渦之中,鄭王更是因爲無法克己最終死在了自己的憤恨之下,在朝中少保、少師和武勳已經表明態度,支持陛下將此獠送入解刳院的情況下,陛下仍然給了蕭暄一絲絲的體面,陛下都沒有如此冷冰冰的說話。

陛下的內心裡有幾樣是不能碰的,比如泰安宮、比如錦衣衛、比如夜不收、比如大明百姓,顯然有人觸怒了陛下的逆鱗。

臣明日得空,陪陛下一起看看這熱鬧!石亨站直了身子,略顯冷峻的應和道。

陛下的劍指向哪裡,大明軍就犁向哪裡。

臣一道。于謙知道自己得想辦法勸仁恕了,否則陛下動了真火,那就是真武大帝在世的雷霆大怒,這京師不翻出滔天巨浪纔是奇怪。

這大過年的,一個蕭眶已經讓人足夠的不省心了,這又出了幺蛾子,到底還讓不讓人過年

于謙走在最後,和興安耳語了幾聲,興安守口如瓶,就是對明日體察民情之事,一言不發。

平日裡興安總是會提前透露一些消息,今日沒有透露,顯然是明日的事兒,陛下真的很看重。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起了個大早,一身常服,非綾羅非綢緞,裡面穿着一個夾襖,打扮倒是像尋常百姓。

石亨和于謙一早就來到了講武堂候着,他們的打扮亦如陛下如同尋常人等,但這一行人,無論怎麼掩飾,都蓋不住貴氣。

就石亨以爲尋常的一件掛飾,那就是尋常百姓家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才能買的起,就是賺得到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

朱祁鈺帶着石亨和于謙走過了朝陽門,來到了朝陽門外的民舍附近,纔開始說明今日的熱鬧。

朱祁鈺一邊走一邊說道:這朝陽門外草廟張屠戶,祖祖輩輩都做這等折陽壽、損陰德的血肉買賣,他們家都被人稱之爲張屠戶,爹叫張屠戶,兒子也被人叫做小張屠戶。

這本來孫子應該叫小小張屠戶的,可是這意外來了,正統十四年,土木天變,五十萬成丁啊,就這麼沒了,這京師,就沒幾個成丁了。

這小張屠戶就被徵召入了京營,送到了城門外的民舍裡抵抗瓦剌人的侵擾。

這小張屠戶雖然做的血肉買賣,殺的豬多,可是沒殺過人,這戰場上也是嚇得直哆嗦,但

終究是拿起了朕從武庫調撥的軍備,隨大流的出城和瓦剌人搏命去了。

今天這個熱鬧本身,即使大明的百姓,也是大明的軍卒,這都是皇帝心裡萬萬不能碰的兩種人。

朱祁鈺繼續說道:這小張屠戶運氣好,在戰場上活下來了,畢竟京師之戰,咱大明,打的很漂亮,贏得乾脆。贏的那一方,活下來的機率就大,這小張屠戶就活了下來,還拿了一塊頭功牌。

一晃十多年了。

這小張屠戶這些年跟着京營走南闖北,去過河套,也隨咱南下平叛,到過貴州平定了播州楊氏的作亂,最近一次還去了交趾,攻打升龍的時候,他因爲資歷,成了第一批入城維持升龍秩序的軍卒。

這樣的軍卒,是不是稱得上百戰老兵?能不能說他爲大明立過功?

自然稱得上!石亨立刻回覆到,如此資歷的老兵,石亨的腦海裡劃過了幾個人名,立刻就模糊的尋找到了幾個模糊的人影。

有這份履歷的人在京營本身就不是很多,就連京師總兵官的石亨,都未曾參與交趾之戰。

大明京營清汰數次,每次選拔銳卒,都有一些人退出軍伍,留下來的老營軍士,石亨還是能記住的。

這些人在京營都被稱爲老家人。

那既然爲大明立過功,朕見見他,也是理所應當。

現在,張屠戶前不久死了,小張屠戶呢,也打不動仗了,今年秋沙場點兵清汰的時候,小張屠戶也在了退伍名冊之上。朱祁鈺的語氣愈發冷厲。

大明的戶籍不應該是子子孫孫無法更易,爺爺是獄卒,重孫子也是獄卒嗎?

在正統十四年之前,的確如此,但是在土木天變之後,於少保曾經主持過軍戶轉民戶,當時留守京師的老營就有百餘人選擇了軍戶轉民戶,選擇了怯戰。

大明的皇帝和少保沒有爲難他們,而是給他們賺了民戶,放歸依親了。

而後這些京營清汰的軍戶,都會轉爲民戶,若是從軍則是民戶轉軍戶,這便成了大明軍隊衆多變化裡面的一個。

這個制度的改革,最開始是因爲要把民戶變爲軍戶,抵抗虜入的亡國之疾,後來繼續執行主要爲了兵源素質。

這種祖祖輩輩都是軍戶,不是祖祖輩輩都適合從軍,也不是祖祖輩都適合上陣殺敵。

朱祁鈺終於講出了今天的熱鬧內容,一步步的走向了一片磚瓦房說道∶這小張屠戶,這從京營出來了,就變成了黑戶,並未能如願從軍戶轉爲民戶,軍戶沒了,民戶也沒落下,這就黑了下來。

小張屠戶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小張屠戶確實是張屠戶的兒子。

這張屠戶都入土了,難不成要爬出來,告訴大老爺們,這人真的是我兒子,然後再爬回去?

那多不合適。

豈有此理!石亨立刻憤怒了,大明軍開拔北伐在即,這頭出這等事兒,石亨怎麼能不憤怒呢?

但是處於石亨這個層級的軍將,又很難了解這樣的事兒。

陛下怎麼知道的

陛下顯然是一直在着京營這些退伍軍卒,這才知曉。

去年就有四個退伍***民沒轉成,咱給戶部遞了條子把事兒給辦了,今年就這朝陽門外到通州,這不到二十里的地界裡,就有一百三十多人。朱祁鈺把熱鬧的前因後果解釋了一下。

去年就有,朱祁鈺以爲是偶發事件,今年直接從四人變成了一百三十人。

朱祁鈺走進了小張屠戶的家中,小張屠戶從軍歸來仍然是從事的是屠宰牲口,在軍營裡,學的都是殺人的本事,這選來選去,不殺人只好繼續殺豬了,小張屠戶的家中,

幾把利刃掛在那兒,寒光閃閃,顯然小張屠戶這刀磨得極好,一看在京營就沒少磨刀。

只是那幾把殺豬刀前面站着幾個壯漢,緹騎們爲了防止小張屠戶驚擾聖駕,打了個前站,把這些能傷人的利器都看了起來,防止發生意外。

陛下不讓緹騎們動百姓家裡分毫,他們只能站在那兒,擋住這些利器。

你們真的是,弄這麼大陣仗作甚,嚇到他們了。朱祁鈺看着緹騎們的樣子,就只能嘆了一口氣訓誡了一句。

小張屠戶和他的妻兒都躲在屋子裡,小小張屠戶瞪着大大的眼睛扒着門縫往外看,眼睛裡充斥着好奇。

朱祁鈺對那個小娃娃笑了笑,那小小張屠戶跟見了鬼一樣,嗷嗚一聲,消失的無影無蹤。

朱祁鈺略微有些愁眉苦臉,他長得有那麼嚇人?

這一大早一羣緹騎就衝了進來,一言不發,把那些個兇器都看了起來,着實嚇到了小張屠戶。

不過小張屠戶畢竟是打過仗的軍卒,走南闖北多年,見過世面,看到來了正主,便走出了屋舍的門,來到了院子裡。

來着何人?往日無冤近日無仇,若是報復,禍不及妻兒纔是。小張屠戶中氣十足,雖然只有一人,但卻有着千軍萬馬般的氣勢。

陛…陛…陛下?小張屠戶第一眼就認出了朱祁鈺,愣了許久,這打扮雖然與往日陛下操閱軍馬那一身不同,但是這眉宇間的英氣,小張屠戶還是認出來了。

草民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小張屠戶身上的氣勢立刻收斂了起來,剛想跪下行禮,但又知道陛下不喜人下跪,只行了個半禮。

你是怎麼認出咱的?朱祁鈺奇了怪了,他常服行走那麼多年,這第一眼被瞧出識破身份的居然是小張屠戶。

草民天天看到陛下,自然認得。小張屠戶頗爲誠懇的說道。

石亨在旁,那是長鬆了口氣。

他最怕的就是一進門這小張屠戶認出了他石亨,沒認出陛下來。

那這件事就麻煩大了!

這京營到底是陛下的京營,還是他石亨的京營?

陛下在看熱鬧之前,不說熱鬧,這臨到跟前才說明,是不是抱着有棗沒棗甩一杆,釣一釣他這個京師總兵官、武清侯?

無論怎麼講!

結果就是到現在小張屠戶眼裡也只有陛下,還沒意識到陛下身後跟着的是石亨和于謙。

小張屠戶這三言兩語的效果,比刻意安排的馬屁,不知道強了多少萬倍,日後有人污衊他石亨如何如何擁兵自重,如何如何威脅皇權,那石亨絕對是不動如山。

開什麼玩笑,也不看看他帶的兵到底吃的誰家的糧,穿的誰家的衣,領的誰家的俸

平日裡在京營裡,一口一個大都督的叫着,其實這軍卒心裡,陛下還是他們心裡唯一的那一片天。

雖然看似是件小事,但對石亨而言,那就是天幸!

若不是陛下在此,他一定上去稱兄道弟,以後有事,儘管到武清侯府找他,他能三更解決,絕對不會拖到五更去。

自古,軍將領兵在外,最怕的是什麼?

最怕的就是皇帝擔心軍將們擁兵自重學了那趙大,走到了陳橋驛,披上了黃馬甲就入城當皇帝了,這樣的懷疑,會讓軍將們在遠征的時候,顧頭不顧脆。

這小張屠戶一張口,解決了這個千古難題,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

阿剌知院要是知道這麼一出,一定會給小張屠戶磕頭,感謝小張屠戶的大恩大德。

石亨又縮了縮腳,往陰影裡躲了躲,最好這小張屠戶沒認出他來,可石亨這體型哪裡能躲得了?

小張屠戶也認出了石亨來,趕忙見禮說道:見過大都督。

陛下今日要來,是陛下帶着我一道來的,你與陛下說話便是,有什麼委屈跟陛下說,陛下給你做主!石亨火氣很大的對着小張屠戶說道。

這一句話表明了是陛下來給你主持公義,他石亨之前並不知情,有恩給陛下結草銜環。但是石亨也給小張屠戶站了臺,有什麼話放心大膽的說,他這個大都督今天給他兜着。

咱瞧你這氣勢,這怎麼就被欺負到了黑戶這等熊樣了?朱祁鈺說了句玩笑話,緩和氣氛,小張屠戶顯得太緊張了,他是皇帝又不是妖怪,又不吃人。

小張屠戶也是個壯漢,五大三粗,等閒三五個人對付不了,一看就是銳卒的底子,這橫眉豎眼,居然受欺負到這地步還在忍氣吞聲。

小張屠戶趕忙俯首說道:稟陛下,草民是軍伍出身,不能壞了規矩。

朱祁鈺聞言愣了片刻纔對石亨說道:武清侯這兵,練得好。

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