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

皇上聽完了太常寺和尚書省官員的彙報,說:“太常寺認爲應該給他諡號爲德,尚書省認爲應該給他示好爲肅,朕以爲德與肅都不能夠很好的形容他一生的所作所爲,此人雖有文韜武略,也算爲人端正,但他刻薄,沒有胸懷,不如就貞諞公吧!”一聽這話,在場的人無不側目。太常寺一位官員說:“陛下曾經親自作詩贈予宋國公,詩中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給他這樣一個諡號,會不會影響陛下的名聲?”皇上說:“比起公正,朕損失一點名聲又有何妨呢?”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皇上說:“你們也知道房先生也已經過世了,他的諡號怎麼取呢?”太常寺卿說:“其實在這一次翻閱典籍的過程當中,我們也順便對考慮到了房先生的事,房先生有驚,天偉地之才,正所謂曰文,他的爵位是樑國公,應該叫他樑文公。”尚書省在場官員說:“當年燕昭王築高臺招納天下賢士,而房先生也爲大唐舉薦了很多的人才,不如就叫做樑昭公吧!”皇上捋着鬍鬚點點頭說:“房先生就叫樑文昭公吧!”

話說房喬病故之後擺在他們家面前的事情,第一件就是如何辦喪事,這其實並沒有多難,因爲朝廷會根據成例給予指導甚至資金方面的支持。第二件就是。在沒有房喬的情況之下,如何繼續維持這個家族在朝中的影響。高陽公主當着衆人的面說:“希望有的人能夠識時務,給皇上遞一份奏本,放棄繼承樑國公的爵位。”本來房遺直已經打算這麼做了,可以聽高陽公主這麼說,着實有些惱火,說:“我若是不這麼做會怎麼樣?”高陽公主說:“你要是不這麼做,那就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房遺直說:“能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呢?”在房家高陽公主不論碰到誰對方都會俯首帖耳,看到房遺直敢這麼對她說話,着實有些忍不了,說:“我告訴你,你要是不聽我的勸告,我們二房就不跟你們一起過了。房遺直氣的瞪圓了雙眼,高陽公主堅決拒絕退讓說:“你不用這麼瞧着我實話告訴你,惹毛了我,我能讓你們家族滅。”

事後房遺愛被叫了過去,進門之後看到房遺直臉色鐵青坐在那裡,說:“你就那麼想得到這個爵位嗎?告訴你,大人生前早就留下過話,讓我把爵位讓給你,因爲高陽公主遲早會惹出大禍,如果你們提出分家,他讓我也答應你們,將來有一天,高陽公主惹出什麼禍事,也不會連累到房家。但我告訴你,如果我不遞這個奏本,你就不會得到這個爵位。”總而言之一席話說的王一愛非常的慚愧,灰頭土臉回到駙馬府。陸一蟬說:“駙馬,你看上去臉色不大好,到底出了什麼事?”房遺愛說:“說實在的,我並沒有多想得到父親的爵位,可公主非要跟大哥爭,我也沒有辦法。”陸一蟬說:“說實在的就是大公子得了這個絕味,日子也不好過,這就好比把一大筆金銀存放在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手裡,他的處境是非常微妙和兇險的。”

房遺愛說:“我記得苗山幽曾經說過,沒有了大人,房家就不再是從前的房家了,不久之後就會有人找房家的麻煩,就算是家裡人一團和氣,也未必逃得過這樣的難關,更何況是眼下這種情形了。”陸一蟬說:“關鍵還是取決於公主,怎麼看怎麼想?”聽說房遺直訓斥了防疫愛公主勃然大怒,來到大內見到皇帝,一邊抹着眼淚一邊說:“陛下,有人欺負駙馬,你一定要爲我做主。”皇上說:“除了你,誰還敢欺負你的駙馬呢?”公主說:“自從房先生病故之後,房遺直儼然就成了家長,竟然當着衆人面訓斥了駙馬,爲了不讓我們二房被人欺負,請陛下讓駙馬繼承房先生留下的爵位。”

聽到這裡皇上心中一驚,他看着公主,似乎看到了公主隱藏在內心的秘密。公主心裡也在發毛,皇上說:“不讓長子繼承爵位,這可是大事,這如果貿然這麼做,朝廷一定會有議論。”公主說:“玄武門之役的時候,陛下可從來沒有害怕過朝廷的議論。”皇上說:“玄武門之役的時候,處在生死關頭不得不做非常之舉,現在天下太平,朕怎麼能爲了你一個人而置倫理綱常與不顧呢?”公主還要繼續說下去,皇上從龍書案上拾起來一份奏本遞到公主的手裡,打開一看,原來房遺直已經上書請求把爵位讓給房遺愛。公主興奮的手舞足蹈說:“太好了,你趕緊準了吧!”皇上說:“你不是說他欺負了駙馬嗎?這個要做怎麼解釋呢?”公主說:“房遺直就是欺負了駙馬,現在算他識時務知進退,自己放棄爵位,要不然阿爺就把他全家都送上刑場。”一聽這話皇上被氣的,不知道說什麼好,那個時候空氣就像是凝固了一樣,高陽公主也漸漸感覺到皇帝的反應有點不大對。

皇上提起硃筆在房遺愛的奏文上寫了不準兩個字,看到這一幕,高陽公主氣呼呼的說:“阿爺你怎麼能這麼自私呢?只顧着自己爭皇位,卻不爲自己的女兒考慮呢?”皇上說:“你太不知足了,今天你能掙房先生留下的爵位,明天你又會爭什麼呢?朕還活着的時候,你可以鬧騰,有一天朕不在了,你怎麼辦?”高陽公主說:“你放心,阿爺,這日子離了誰都一樣過。”皇帝實在是氣不過,就讓人把高陽公主轟了出去,不久之後長孫無忌到了,看見皇帝眉頭緊鎖,一臉憂慮,長孫無忌說:“什麼是讓陛下如此的心煩意亂?”皇上說:“爲什麼他要拿玄武門之役說事呢?難道朕真的錯了?過去二十餘年,朕兢兢業業,不但恢復了華夏的基業,還讓成千上萬的百姓得到了實惠。難道非得讓朕被建成和元吉殺了纔是對的嗎?”

щщщ▪ тт kΛn▪ ¢ ○

說這番話的時候他的眼睛裡閃着淚花,長孫無忌說:“陛下,高陽公主如此不孝,陛下爲什麼就不能懲戒一下呢?”皇帝說:“我去真不想承接她,是因爲總覺得她還小,現如今她是房家的兒媳,朕擔心這麼做上了房家。”長孫無忌說:“他要是這麼放縱下去,他要爭的可就不只是王先生的爵位了。”皇帝嘆口氣說:“事到如今,朕也是沒有辦法。”高陽公主回到家裡越想越覺得氣憤難平,不久之後內官來到了房家向房家的子弟宣讀了上諭,房遺愛特意過來聽旨,只聽內官說:“上諭,朕聽說,家和萬事興,家不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禍事,希望房家人牢記長幼有序,也希望房遺愛,不要總想着繼承父輩留下的爵位,爲什麼不想着自己建功立業呢?”與此同時,皇帝又派另一位官員去公主府申斥高陽公主。

不等對方把話說完,高陽公主就已經氣的摔盤子摔碗,硬生生的把那位內官給轟走了。正所謂沒有不透風的牆,長孫無忌已經暗地裡給御史們打過招呼,要多打聽房家的醜聞,不久之後,一位姓蕭的於是來到了長孫無忌的府上,見禮之後對方說:“我們聽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消息,只是暫時還沒有辦法證實。”長孫無忌說:“不一定非得是真實的,只要編得合理就可以。”於是各種彈劾房家的奏本像雪片般的飛來,看着這些奏本,皇上的心情非常的複雜,說:“據我所知房先生爲人謹慎,怎麼會突然多出來這麼多彈劾他們家的本章呢?”長孫無忌說:“房先生應該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可能是因爲他疏於管教吧!他的三個兒子都不成器。特別是房遺愛,有消息說他在駙馬府養了兩個美人,而這二位美人是由高陽公主贈送的,對高陽公主,臣不知道陛下了解多少,但臣心裡清楚,讓一個男人的心裡沒有任何嫉妒心,其中一定有非同一般的緣故。”

也是皇帝傳令大理寺調查此事,這個時候白肥爾帶着手底下的不良人先是來到了駙馬府,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之後根據這些東西又去了公主府,公主自認爲以她的身份白肥兒想要見她還不夠格。白肥兒也着實惱火,於是完全不顧及公主的顏面,把公主府翻了一個底朝天。發現了更多有意思的東西,他興奮的摩拳擦掌,而公主卻只能站在角落裡磨牙。前晌,陽光灑在窗戶上,把屋子裡照的格外明亮。辯機法師坐在那裡不動聲色的翻譯着經書,就在這個時候一夥不良人衝了進來,之後白肥兒來到衆人的面前,說:“不要放過任何地方給我仔仔細細的搜。”一開始遍及法師還比較坦然,但不久之後有人從他的臥室發現了一個枕頭。拿給白肥兒一看,他瞬間睜大了雙眼,說:“乖乖,這可是宮裡的東西,爲什麼會在你這兒?是不是你偷來的?”

不當辯機法師作出回答,玄奘法師就在一邊說:“不可能,貧僧的這位徒弟一直悶在寺院裡翻譯經書,也不認識宮裡的人,怎麼會有宮中的東西呢?”白肥兒說:“是不是公立的東西找個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了。在事情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勞駕辯機法師跟我們走一趟。”說着就讓人把辯機法師給鎖了,這可觸怒了高陽公主,他氣呼呼的來到大理寺,找到白肥兒甩手就給了兩記耳光。白肥兒瞪圓了雙眼咬着牙說:“這裡可是大理寺,你居然敢在這裡咆哮,我一定會讓陛下主持公道。”高陽公主冷笑着說:“你快算了吧!陛下是我的阿爺,再怎麼着他也會向着自己人。”白肥兒說:“陛下是人盡皆知的明君,他一定不會讓我受委屈。”

不久之後大理寺把消息報告給了皇帝,大理寺卿來到御前說:“陛下,臣已經安排人已經進行了突擊審訊,辯機法師已經全部都撂了,高陽公主與辯機法師可能有染。”一聽這話皇帝大吃一驚,大理寺卿接着說:“陛下,事情還沒有公開,如果陛下沒有什麼異議的話,臣願意把所有的證據都焚燒掉,就當這件事情沒有發生。”皇上說:“先不要着急這麼做, 朕還想跟高陽公主說一說這件事。”不久之後,高陽公主接到旨意來到了大內,一見高陽公主,皇上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說:“朕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女兒?竟然能夠幹出這樣的醜事,你讓朕怎麼能對得起死去的房先生,朕真的很後悔把你嫁到房家,實在是害了房家的人。”高陽公主一點也沒有害怕的意思和心虛的感覺,反而直截了當的說:“阿爺不要這麼說,當初杜公死了,實際上就是剪除了房先生的羽翼,如今房先生死了,算是消除了陛下的心腹大患,既然如此又何來對得起對不起呢?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在別人的眼裡,房喬曾經是一位權傾朝野的宰相,可在我們這一家人的眼裡,他不過是一條狗罷了。”

皇帝氣的把手裡的茶杯都摔了過去,說:“事到如今,你打算怎麼處置?”高陽公主說:“請陛下殺掉大理寺卿,殺掉那個白肥兒,把房遺直也殺了。”皇帝說:“你好大的口氣,自己做下醜事,還讓朕殺掉朝廷命官。”高陽公主一聽這話也氣壞了說:“阿爺也不要把話說的這麼難聽,阿爺也曾經把齊王妃納入自己的後宮裡,我不過是有樣學樣罷了。”一聽這話皇帝更是氣的手腳無處安放,說:“朕之所以娶她,是因爲在她嫁給齊王之前,我們就已經互生情愫,可太吾皇帝還是硬生生的,把她賞給了齊王。”高陽公主說:“不管阿爺怎麼狡辯?都沒有辦法把這件事情洗乾淨,阿爺竟忙着數落別人了,爲什麼不反思一下自己呢?”

不久之後,長孫無忌來到了御前,對之前發生的那一幕爭吵,長孫無忌剛好聽到了。高陽公主走後,長孫無忌來到御前,看見皇帝被氣的臉色煞白,長孫無忌用輕柔的聲調說:“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果再不管教,日後必爲朝廷大患。”長孫無忌的話是很有分量的,畢竟皇帝打算把嗣君託付給他。於是說:“那好,那朕就準殺便辯機,爲了以儆效尤朕決定腰斬辯機。”找出武器心滿意足的走了,不久之後,玄奘法師來到御前,說:“爲了皇室的聲譽,爲了公主的清白,請陛下留下辯機一條性命,讓他在嗣君裡好好懺悔。”皇上說:“法師實在對不住了,朕不能留她。”三天之後辯機就被拉到西市腰斬,與此同時,皇帝決定有生之年不再見高陽公主,這樣她原本可以進入大內的腰牌也被收了。

不僅如此,玄奘法師因爲辯機一案的牽連,皇帝不能讓玄奘繼續在弘福寺譯經,而是在長安城以北的地方,另外找了一座寺廟給他使用。這件事在皇帝的內心形成了巨大的震撼,也因爲這個長孫無忌,恨透了高陽公主。深夜裡,一輪圓月高懸在中天!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一邊飲酒一邊賞月,長孫無忌咬着牙說:“這個高陽公主實在是太過分了,他不但沒有半點孝心,而且貪得無厭,豪無人婦之節,這個人將來必定會謀反。”褚遂良知道這番話的分量,說:“司徒的意思我明白,可我現在擔心的是一旦要處理高陽公主勢必就會牽連到房家。”長孫無忌說:“你放心,我知道分寸。”褚遂良說:“這樣怨不得別人,只能說高陽公主不知輕重、自尋死路。”自從辯機伏法之後,高陽公主整個人就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嘴裡不停的說要爲辯機復仇。

這個時候一位御史來到皇帝面前,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皇帝,皇帝有氣無力的說:“她想爲辯機報仇?”御史說:“陛下這樣的人留着,遲早是禍害,爲了皇家,爲了大唐的長治久安,請陛下大義滅親。”皇上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說:“爲人父母含辛茹苦,怎麼能夠忍心殺掉自己的骨肉呢?朕死之後隨他們處置。”御史把皇帝的話告訴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點點頭說:“有了他的這番話,我也沒什麼可擔心的了……”話還沒有說完,他又想到了一個人,說:“陛下有沒有提到另外一個人,比如吳王李恪。”御史一臉吃驚說:“不敢隱瞞師徒,皇上沒有提到吳王李恪,不過這件事跟人家也沒有關係。”長孫無忌說:“看起來毫不相干的兩件事,其實彼此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只不過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罷了!”御史笑着說:“聯繫這種東西只能用心去感受,誰能拿肉眼看得到呢?”

經歷了這一陣折騰之後,皇上實在是有些心煩了,於是決定去玉華宮散心。一路之上,輕車簡從,到了玉華宮之後的第二天皇帝就要見玄奘法師。見面之後玄奘法師低着頭,皇上說:“殺掉辯機真的實在是無奈之舉。”玄奘法師說:“都是臣教徒無方。”皇上說:“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做馬牛!可作爲父母,誰又能爲兒女操心呢?法師雖然是出家人,但是對待愛徒與人作爲父母的心情是一樣的。”玄奘法師說:“陛下,臣還是想去少林寺集中精力譯經。”皇上說:“這裡已經比較偏僻了,再說你爲什麼一定要去少林寺呢?難道是爲了躲開朕?”所以說皇帝有反問的口氣,說起這句話,可玄奘法師心裡的想法確實如此。皇帝根本就不信佛,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每次硬着頭皮跟皇帝聊天對於玄奘法師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因爲動不動皇帝就讓他還俗,並且表示不會吝惜高官厚祿。

玄奘法師說:“臣年紀大了,雖說臣已經離開了長安城,可這裡仍然有太多需要應付的人情世故……”皇上說:“這樣吧!朕頒佈一道上諭,不許他們打擾法師。”月光之夜,長安城一處工地上,大家正在連夜趕工。長孫無忌陪着皇嗣來到這裡,皇嗣說:“陛下爲自己的生母鬥竇氏了一座寺廟,我也爲皇后修建一座寺廟,希望這裡的和尚能夠每天堅持爲她禱告,以安她的在天之靈。”長孫無忌說:“你的母親如果知道你有這樣的孝心,一定會爲此感到欣慰,陛下也會高興的。”皇嗣說:“舅舅覺得這座寺廟應該叫什麼名呢?是請阿爺提名比較好呢,還是……”長孫無忌說:“還是殿下自己提名吧!請殿下想一想,給皇后修了一座寺廟,表達了對母親的孝心,相比之下,是不是對父親有一份虧欠呢?”

皇嗣說:“既然如此,那就由舅舅來提名吧!舅舅已經認可了我對皇后的孝心。”長孫無忌答應了,幾天之後寺廟正式落成,長孫無忌題寫的匾額正式掛在了門樓上。皇嗣和長孫無忌來到這裡,皇嗣說:“慈恩寺,這個名字取得真好,甚至比弘福寺聽起來還要好。”長孫無忌說:“我可不敢做這樣的比較。”皇嗣說:“舅舅深究天理、洞察人心,有舅舅這樣的良臣輔佐,難怪陛下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功業。”長孫無忌說:“可不是我一個人在輔佐陛下。”皇嗣說:“其他人怎麼能跟舅舅相比呢,誰不知道舅舅是貞觀第一功臣。”長孫無忌心裡樂開了花,嘴上卻說:“其實房杜二公的功勞也是很大的。”皇嗣說:“他們的功勞雖然很大,可他們能夠爲陛下效力,也能夠爲別人效力,而舅舅不同,與阿爺起長大,一起經歷了諸多的風雨,不僅是賢臣,更是忠臣。”

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325崔仁師論律從輕罪魏夫子言道說治平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233賢居士佳節飲寡酒張鄉紳良辰解憂愁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第61回孫思邈廬中語病理苗山幽林間聞箴言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207南路軍穿越邏真谷賊偏師大敗寺海平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61回孫思邈廬中語病理苗山幽林間聞箴言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209太上皇崩於垂拱殿李承乾臨朝少陽宮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蕭相公病死入冥國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211李大亮揚威蜀渾山侯君集揮師取柏海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346孫伏伽六條察四方李衛公小心答上問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263習觀想浮生得圓滿飲苦芥片刻養歡愉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