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

兩個人不知不覺走進了一間禪房,皇嗣使了個眼色,其他人都退了出去。長孫無忌說:“殿下,你有什麼話要說嗎?”皇嗣說:“我有一個想法,以後就讓玄奘法師來這裡主持吧!畢竟翻譯經書是一件天大的功德,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慈恩寺,皇后泉下有知一定會非常高興的。”長孫無忌說:“雖然你娘生前並不幸福,但有了這天大的功德,他應該會感到欣慰吧!”皇嗣立刻朝長孫無忌行禮,說:“那我就在這裡謝過舅舅了。”長孫無忌說:“殿下,這件事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主,爲什麼要謝我呢?”皇嗣說:“樑國公爲了輔佐陛下,耗盡了最後的心力。鬼神聽了大概也會動容,如今舅舅挑起了比他還要大的擔子,我想救救行禮又有什麼不妥呢?更何況你我不是簡單的君臣關係,希望舅舅能鼎力相助,把貞觀朝的基業延續下去。”一聽這話長孫無忌頓時有一種意氣風發之感,說:“不只是延續而已,還要把它發揚光大。”

長孫無忌說:“殿下對於如何弘揚貞觀朝的基業有什麼想法嗎?”皇嗣說:“實不相瞞殿下我並沒有具體的想法,還希望舅舅能多提一點。”長孫無忌說:“陛下贈於殿下的書,不知道是不是仔細的讀過了。”皇嗣說:“讀是讀過了,不過書裡面的道理不是很明白。”長孫無忌說:“首先對於書裡面的內容要爛熟於心,至於裡面的道理,只有日後在處理一件一件公務時慢慢的去領悟了。”皇嗣說:“陛下的功勞是如此巨大,如果不是大德之人,怎麼能夠擔得起這樣的擔子呢?”長孫無忌說:“殿下能這麼想實在是好兆頭,古往今來,被那些史書所記載的明君聖君,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無論在繼位之初,還是在繼位之後都始終保持對大位的敬畏之感,天命加於身,千千萬萬百姓的生計也附加在陛下的身上,如果沒有天大的德行,是沒有辦法勝任的。”

皇嗣說:“舅舅追隨阿爺這麼多年,經歷了無數風雨,舅舅有什麼感悟呢?”長孫無忌說:“我的感悟有很多,但我覺得陛下說過這樣的話,爲政之要,首在得人。帝王想要實現自己的心願,最重要的是物色到能夠幫助他實現這些心願的人。而推行政令,最重要的也是要能夠找到能夠執行這些政令的人。治國的成敗不是取決於起草政令的人,而取決於執行這些法政令的人。不好的政令下來了,那些執行的人在其中打一些折扣,危害也就沒有那麼大。如果是好的政令下來,要是執行的人在其中大打折扣,最終出來的結果一定會走樣。甚至可以這麼說,從古至今,最後執行出來的結果,很少有完全符合施政者心願的。”皇嗣說:“你說的很對,怎麼樣才能物色到舅舅所說的這類人才呢?”長孫無忌說:“人主越是謙下,人才就會像百川歸海一樣依附於他,爲他出謀劃策。人主要是驕傲,人才都會避而遠之在他的身邊就會出現一大羣小人,他們取悅於上,而千千萬萬的黎明百姓,就要深受這些人所帶來的苦難了。”

皇嗣說:“舅舅不愧是跟着陛下一起創造貞觀治世的人,不過是寥寥數語,道理就已經說的如此透徹。”兩個人從禪房出來,來到了大殿。皇嗣說:“本來我打算把慈恩寺的佛像一律用純銅打造,最好外邊再鍍一層黃金,這樣纔可以顯示對佛陀的虔誠,但是舅舅卻不贊成這麼做。”長孫無忌拱手說:“第一、李家的聖祖玄元皇帝乃是道家的創始人,我們若是那麼虔誠與佛教,殿下將來如何面對自己的列祖列宗呢?第二、皇室不治生產,每一分錢都來自於民脂民膏,爲了鑄造鎏金的銅佛而加重對百姓的盤剝,皇后知道了一定會不高興的;第三、對於佛陀來說,不管佛像是用什麼鑄造的,只要虔誠的禮拜就沒有什麼不同。”

皇嗣說:“我只是覺得供奉泥土塑造的佛像會不會顯得太過於寒酸?”長孫無忌說:“殿下真的認爲泥土比黃金要卑賤嗎?”皇嗣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長孫無忌說:“過去五帝有對應的五行五個方位,可在這五行當中,唯獨以土德王佔據中間的位置,也就是被華夏後人推爲始祖的軒轅黃帝。泥土是這世間非常珍貴的東西,百姓因此而得生,帝王因此而富貴。”皇嗣說:“話雖如此……”長孫無忌說:“殿下用泥土塑造佛像真正能夠顯示帝王對佛陀的崇敬。”皇嗣說:“舅舅說的在理。”不知不覺已經走出了大殿,這個時候他們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寺院裡的一座浮屠,長孫無忌說:“這一座浮屠氣勢雄偉,希望能夠爲陛下帶來好運,因爲殿下開一個好頭。”皇嗣說:“舅舅覺得阿姨的病能痊癒嗎?”

長孫無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過了好一會兒才說:“我與陛下相知一場,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天,你就沒有長孫家的今天,我是真心希望他能夠痊癒。”皇嗣說:“舅舅我也是真心希望阿爺能夠痊癒,現如今無論是天下的士子還是百姓都非常的愛戴他……”長孫無忌拍了拍皇嗣的後背說:“你能夠如此的孝順陛下,一定會非常的欣慰,可天下終究有一天會落在你的頭上,希望殿下能夠重視修德,嚴於律己。”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一陣陰風襲來,長孫無忌從這一股陰風當中感受到了一股寒意,按說他即迎來一個漫長的春天,他將是天下真正的主宰,他會向伊尹、周公一樣名垂史冊。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沒有了,皇嗣卻對這一股陰風狠狠的提醒了一把,其實每次見到長孫無忌的時候,他都感覺戰戰兢兢,但他又絕對不能把這種感覺表現出來,所以每次長孫無忌離開之後,他都如釋重負。

在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夠與他分享內心真實想法的,是侍奉在皇帝身邊的一位才人。這位才人姓武,皇帝把她稱作是武媚娘。這個女人很不簡單,家裡接到皇帝的詔書,要把她選進宮的時候,家人圍在她的身邊哭泣,她卻笑着說:“去侍奉天子,焉知不是我的福分,或許我有機會施展平生的抱負。”按說說出這樣的話,家裡的人應該非常的吃驚,實際上並沒有。在她年紀很小的時候,袁天罡就來過了,說她有伏羲之相,將來必定貴爲人主。進攻之後,一度得寵。可後來不小心在皇帝的身邊顯露了自己的本性,從此就失去了得寵的機會。可在之後的日子裡,雖然沒有得到冊封,卻有機會一直是放在皇帝的身邊,親眼目睹皇帝如何處理公務,如何運用帝王之道。再加上她天生就喜歡讀書,悟性又好,對於權謀也能駕輕就熟。

皇嗣戰戰兢兢,需要一個人作爲他內心的支柱。舅舅表現的像霍光一樣,一個十足的權臣,這樣的人怎麼能讓他有安全感呢?於是這位武才人就很自然的,用皇嗣湊到了一起,一開始只是眉目傳情,後來兩個人就開始嘗試進行交談,結果聊得非常的投機,從此一發不可收。皇嗣不斷的從她那裡得到幫助,對她的依賴也不斷的增強。到最後一旦沒有他在旁邊給皇嗣出主意,皇嗣就像是丟了魂一樣。他在長孫無忌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樣子,有七成得益於武才人的設計。對於這一切長孫無忌渾然不知,從慈恩寺出來之後,回到東宮他就開始寫信,然後用飛鴿傳書傳給行宮的一位小太監,再由這名小太監把書信交給武才人。名義上是給皇帝的,實際上是給武才人的。皇嗣告訴武才人,每次舅舅靠近他的時候,他都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意,今天去慈恩寺又有一股莫名的陰風打擾他們,不知道是吉是兇。

不久之後,武才人的回覆來了。她告訴皇嗣,長孫無忌所倚重的只是關隴一系,殿下可以多跟那些出身寒微的庶族官員多多交往,從他們當中尋找可以遏制長孫無忌的人。然而皇嗣這麼做的時候,並沒有引起長孫無忌的警覺,在他看來,那些出身漢武威的庶族官員職下位卑、不足爲道,而他的門客卻感覺到有些不對勁,說:“司徒,皇嗣最近的一些動向有些不對勁。”長孫無忌臉色鐵青說:“你想要離間我們甥舅之間的關係嗎?”門客不慌不忙的說:“皇嗣最近借鑑了很多出身庶族的官員,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他打算培植一隻可以遏制司徒的力量。”長孫無忌反而笑着說:“他要是真有這樣的想法,我反而倒放心了。”門客說:“果真如此,咱們關隴一系就危險了。”長孫無忌說:“能有多危險呢?從西魏以來一直都是如此,誰能夠得到關隴勳貴的支持誰就能夠擁有天下,皇嗣需要學習一段時間纔會明白這個道理。”

門客說:“司徒,我的意思是皇嗣或許將來會失控。”長孫無忌說:“周公主政的時間只有七年而已,我自認爲才幹不如周公,只要殿下將來真的能夠獨自面對天下大事,我又何必費心呢?”一聽這話門客焦急的說:“司徒,現在三省事務司徒都可以過問,沒有人可以制衡司徒了,如果不能及時採取行動,就有可能重蹈霍光的覆轍。”長孫無忌說:“你不會想讓我反吧?我要是真的反了,有一天我們地下兄妹相逢,我跟她說什麼呢?陛下對我有知遇之恩,我又將來如何面對陛下呢?”門客一聽這話不禁搖頭嘆息說:“司徒如果沒有這個想法,現在所擁有的權力對司徒有害無益。”長孫無忌說:“現在不是距離皇嗣真正掌權還有一段時間嗎?在這期間我一定可以想出明哲保身的辦法。”

門客說:“如果這一切都是殿下一個人的謀略,其實還好,如果在殿下的背後有另外一個人在指揮,那就另當別論了。”長孫無忌捋着鬍鬚說:“你的意思是陛下這麼安排?”門客說:“當然不是,要是那樣的話,又怎麼會讓你當師徒呢?”長孫無忌說:“如果不是陛下,還有誰具備這樣的見識呢?”門客說:“李淳風不是說過嗎?唐三代後,女主武皇,距離現在三十年後,陛下的子孫有可能被她屠戮待盡,三十年後,算一算時間,她現在也該有所動作了。”長孫無忌說:“術士的話有時候可以信,有時候不應該相信。我就不相信宮中一個沒什麼顯赫名分的女人,她能夠把天翻過來。”門客說:“司徒有沒有聽說過殿下與侍奉在御前的一位才人走得很近。”長孫無忌說:“年輕人嘛,火氣大,我不想把這件事情公開,是怕皇上再一次動了廢立的念頭,要真是那樣的話,我們長孫是就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了。”

門客說:“關鍵是那位才人也姓武,我也打聽到很多關於她的傳言,據說袁天罡曾經給他看相說她有人主之相。”長孫無忌笑着說:“三代以來從來沒有女人當皇帝的記錄,我就不相信武才人有這個本事,她不過是憑藉滋色有寵於陛下的人,她如果真的那麼厲害,到今天不至於只是個才人。”門客說:“司徒有所不知,也許你從來不是皇嗣真正的貼心人,而真正與他貼心的是那位武才人。”門客的話說的長孫無忌心裡也發毛,於是寫信給在御前伴駕的褚遂良,讓他多留心皇帝身邊的武才人,有什麼發現趕緊告訴寫信寄到長安來。褚遂良揹着沒頭腦的心整的一頭霧水,不過他覺得長孫無忌既然這麼做,必有緣故,不久之後就有信,從玉華宮寄到長安來了。拆開一瞧,上面詳細的記錄了武才人一天的行程。

而且還有褚遂良的評語,他覺得武才人是一個兢兢業業的人,她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照料皇帝的生活。長孫無忌說:“我覺得還是你想多了。”門客說:“想多一點有什麼不好呢?總比事情發生了事先沒有任何防備要好的多吧!”長孫無忌卻說:“如果事情註定要發生,我怎麼能阻止得了呢?陛下不是也沒有殺她嗎?”這件事就這麼擱置下來了,皇嗣武才人之間的書信往來,越來越頻密,皇帝病重,對此渾然不覺,皇帝身邊很多人都清楚這件事,但不敢把這件事告訴他。因爲皇帝已經病重,而皇嗣得到長孫無忌的支持,所以一旦把這件事情告訴皇帝,就算是徹底的得罪了皇嗣,甚至有可能被皇帝直接幹掉。因爲皇室的醜聞最好,根本沒有人知道。

一開始皇嗣在給他寫信只是單純求助而已,後面內容就越來越豐富了,不僅是求助,還有溫暖的問候,甚至還派人捎禮品過來。表面上是孃家人送的,實際上卻是皇嗣送的。武才人精神頭越來越好,照顧皇帝也越來越用心,以至於皇帝,病情大好,於是說:“馬上快十月了,長安應該沒有那麼熱了。”於是鑾駕返回了長安,鸞駕抵達之日剛好進入了十月。皇嗣親自帶着人到近郊迎接,皇上說:“朕不在的這些日子,功課沒有耽誤吧?”皇嗣說:“有舅舅在一邊督導我怎麼敢耽誤呢?”皇上說:“有你舅舅這樣的忠臣,有一天你做了皇帝也不用擔心。”皇嗣說:“舅舅和我都希望陛下早日康復。”皇上說:“玉華宮非常的簡陋,幸虧天氣涼了,要不然真可能熬不到這個冬季。”皇嗣說:“我這就讓人擴建玉華宮……”皇上說:“朕如果真有這個心思,輪不到你來忙活。”長孫無忌說:“陛下,外面風大,還是趕緊回去吧!”

在回程的路上,天上飄起了細細的雪花,皇上皺着眉頭說:“這到底是好兆頭還是不好的兆頭呢?”褚遂良說:“陛下,天降瑞雪,當然是吉兆。”皇上說:“你也盼着朕早日康復嗎?”褚遂良說:“陛下說的哪裡話?陛下已經讓臣做了中書令,臣以爲自己會修一輩子史書,沒想到會位列臺閣,干擾徒弟都不足以報答陛下的恩情與萬一,怎麼會不希望陛下康復呢?”皇帝到了寢宮之後,羣臣散去,按照之前的慣例,皇帝返回宮中會舉行宴會,如今皇帝病重,宴會自然是免了。沒想到在第二天皇上讓皇嗣替代他宴請羣臣,宴會之上、樂聲大作,在場衆人,無不歡樂,皇嗣舉着酒杯說:“如今陛下病重,我們就盼望着陛下能夠早日康復。”這個時候朝議大夫王玄策說:“殿下, 陛下病重,作爲臣子心裡十分難過,再加上臣被殿下的孝心所打動,所以臣打算給殿下獻上一件寶物。”

皇嗣說:“前些日子,我與長孫司徒同遊慈恩寺,長孫司徒說爲政之要、首在得人。貞觀朝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爲陛下物色到了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賢相,李靖、李世勣這樣的名將,有有魏徵、王圭這樣的諫臣。昨天夜裡我讀史書,當年漢高帝在宴請羣臣的時候也說過,項羽之所以失天下,自己之所以能得天下,最關鍵的原因在於用人。你身爲朝議大夫,如果能夠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把自己的才幹用在爲朝廷辦差當中,陛下一定會非常的欣慰。至於你說的寶物,我看就不用獻上來了。”皇嗣這一車的話,說的在場的大臣們無不感到鼓舞,長孫無忌更是熱淚盈眶,他覺得自己爲皇帝舉薦了一位賢德的儲君。王玄策不慌不忙的說:“臣早就知道,貞觀朝不以財貨爲寶,而把人才視爲珍寶,所以這一次臣爲殿下獻上的就是一位人才。”

皇嗣說:“既然如此,既然如此明天帶他到東宮來見我。”明日一早,王玄策帶着一位天竺僧人等在東宮門口,經過通報之後兩個人來到銀安殿。皇嗣仔細的打量着這個天竺僧人,說:“朝議大夫,這就是你舉薦給我的人才,他能爲大唐做什麼呢?”王玄策說:“雖然他看起來只是年近四十,實際上他已經足足活了一千年……”不等他把話說完,皇嗣就已經大怒,說:“王玄策,你欺我太甚,你知不知道這是嗣君?念在你是有功之臣,不予追究,趕緊帶着這個人走。”王玄策說:“此人經過千年修行,擁有不壞金身,擅長煉製不死之藥,所以我才特意把它帶來獻給陛下。”這個時候皇嗣猶豫了,如果他說別的皇嗣可以直接把他轟走,說能讓人長生不死,是絕不能把他趕走的,不然皇帝就會懷疑他,盼着自己早死。

於是他把這位天竺僧人帶到了御前,出人意料的是,皇帝竟然龍顏大悅,說:“你只管放手去練制仙藥,不管出多少錢朕都認了。”皇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事後趕緊來找長孫無忌,說:“我覺得這個人一定是騙子,哪有什麼不死仙藥?哪裡就是什麼活了一千年的人。”長孫無忌說:“既然陛下都相信了,我們也就無能爲力了,你應該還知道漢武帝晚年都做了什麼吧?靜觀其變。”於是這位天竺僧人就在皇宮裡鑄造了一個巨大的丹爐,然後蒐羅各種名貴金屬碩士煉丹的需要。碰巧這個時候,袁天罡來到了長安,苗山幽慕名去拜訪,問他來長安何干?袁天罡說:“我來勸陛下把那個天竺僧人趕走。”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改朝換代的時候要到了,房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我曾經苦勸陸一蟬,趕緊離開房遺愛,他說:“我在艱難的時候,他賞給我一碗飯吃,我絕不會離他而去。”

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第34回魏夫子諫止伐嶺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讓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脫危險到年底諸事盡繁忙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第98回李孝恭上奏乞封禪蕭少傅請旨行冠禮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297國子監名儒行講論華清池上諭訪大德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207南路軍穿越邏真谷賊偏師大敗寺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