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鄱陽湖大戰一

陳友諒手下的工匠發明的,一種內河使用的平底船,下邊寬大,上面相當於三四層樓,就好比是一座水上的樓房。底層是水手室,船的兩邊各放有一行大木槳,通常得六人才能操動的木漿。

二層則是囤兵室,水師士兵再次層待命,到達目的地後,打開木門,士兵就衝出來進行戰鬥。三層則是弓箭手射擊用的,周邊開了無數的方孔,弓箭手從裡面向外射擊。四層只有一間指揮室,大部分爲露天甲板。

當上千艘的這種船,從遠處推近時,那種氣勢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震撼!整個陳軍艦隊,連綿數十里。所以,當陳友諒的艦隊由遠而近時,朱元璋的官兵們都被這種氣勢嚇到了,相當於一個窮人進了皇宮,被皇宮中的金碧輝煌所折服,坐立不安,有種自卑自棄的感覺。

而且,所有的樓船,全部用鐵鏈、橫木連在一起,成了個水上大世界了,當這種巨無霸來到跟前,朱元璋的小戰艦在陳軍的眼裡,居高臨下,一覽無餘,還沒開戰,從氣勢上,陳友諒就佔盡了優勢。

朱元璋站在旗艦上,與衆將一起觀看陳友諒的艦隊,剛開始,自己艦隊出來時的那種、浩浩蕩蕩的感覺沒有了,隨之而來的是沮喪,漢軍的戰艦不能用太大形容了,應該是巨大,水上的龐然大物。

對比起來,自己的戰艦實在是小的可憐,不但戰艦小,而且數量也少的太多。

朱元璋對大家說:“我們先將敵軍的優勢、劣勢一一列舉出來,其一、敵軍戰艦龐大,可以直接撞翻我艦;其二、敵艦高於我艦,可以居高臨下,壓制我軍的火力;其三、敵艦巨大、厚實,很難攻破。”

“敵軍艦的劣勢爲:其一、速度慢,沒我軍艦速度快;其二、敵軍艦過於龐大,掉頭、轉向很慢,缺乏靈活機動性;其三、敵軍艦串聯在一起,最忌火攻。”

“我方的優勢是:其一、戰艦靈活;其二,速度快;其三,我軍士兵從北方征戰到南方,久經戰陣,士兵的對敵經驗豐富。”

“根據以上敵我雙方的優、劣勢對比,我方則化整爲零,以二十艘戰艦爲一隊,各自尋找戰機,襲擾、分化敵人,尋找戰機,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敵軍來追時,我軍則退,保持距離用火炮、重弩猛攻一處,搞沉一艘是一艘,就這樣零打碎敲,讓陳友諒暈頭轉向。”

這種打法,相當於一羣老鼠跟一頭牛鬥,看起來牛是佔盡了優勢,身強體壯力大,一羣老鼠圍住水牛沒轍,時不時還被踩死幾隻,可老鼠頑強啊,死纏爛打,一次咬不開厚厚的牛皮,就慢慢的咬,等咬破了一小塊牛皮後,大家就拼命的攻擊這一塊,將創傷口逐漸撕大,剛開始水牛佔着力大無比的優勢,但時間一久,體力就跟不上了,老鼠體小身輕,逐步將牛的創口撕大,最後在牛的精疲力竭時,給予致命的一擊,這就是朱元璋的打法。

這樣,巢湖水師一下子就散開了,以二十艘戰艦爲一個作戰體,各自爲陣,開始了襲擾陳軍。

繆永忠將軍率一支二十艘戰艦的編隊,向敵艦靠攏而去,快十來丈遠時,船隊的大小火炮一起轟鳴,炮彈出口的強大噴射,將大量的鐵砂子噴向了對方的戰艦,迎面的幾艘戰艦的水手艙壁,被鐵砂子打折了一處,鐵砂子將裡面的水手掃了一片,死傷上百,再連續幾炮,最前面的兩艘戰艦開始下沉了,另外的四艘戰艦,帶着破爛不堪的船體,急忙後退,被後邊自己的戰艦阻住了。

下沉的戰艦的鐵鏈,將其它幾艘戰艦固定在了水中,繆永忠將軍命令自己的戰艦跟敵艦保持距離,繼續炮轟,將另外四艘戰艦轟沉。附近的敵艦羣,放開鐵鏈,儘自追來,繆永忠將軍見好就收,二十艘戰艦完好無損的將追兵甩掉。

郭興將軍率二十艘戰艦,繞道側面,與敵軍迎面而戰,距離十丈時,敵軍艦上大小火器、弩箭齊射,郭興將軍指揮戰艦保持距離而退,邊退邊開炮,所有火炮集中轟擊迎面的三艘戰艦,三艘戰艦上部被火炮的轟擊,着了火,敵艦看見着火了,一邊命令滅火、一邊逃串。

郭興將軍下令追趕,衆敵艦來救,郭英將軍下令撤退,邊撤邊開火,接連轟沉兩艘戰艦後,分離甩開了追兵,再次尋找戰機去了。

陳林將軍率二十艘戰艦,一路向北,繞到了北側,離敵艦隊一里路就不動了,在水面上遊弋。陳軍艦隊中,李力氣憤不過,率三十艘樓艦來追,陳林將軍見敵艦來追,便起航開始後退,敵艦速度慢,我艦也慢,就這樣吊住了這三十艘艦樓,遠離了艦隊,陳林將軍開始停止後退了,待敵軍艦追近,集中火炮、弩箭轟擊前面的幾艘戰艦。

前邊的三艘艦中彈嚴重,水手艙被轟掉了三分之一,失去控制的三艘戰艦,只能漂浮在水面上,任意遊動。

後邊的戰艦超了上來,與陳平的戰艦接上了火,李力指揮後邊的艦船將三艘戰艦,先一步拉回大營去,自己率旗艦與剩下的近二十艘戰艦,繼續咬住陳平的艦隊不放

陳平將李力的艦隊越引越遠,到了離徐達元帥的大營不遠處,陳平開始下令攻擊,火炮、弩箭,火銃同時開火,再次擊沉了敵艦四艘,並死死的將剩餘敵艦纏住,不讓其脫身。

徐達得到消息,率三十艘戰艦,從左右包抄過來,將敵艦合圍在這一片水域,徐達命令大小火器一起開火,幾艘敵艦中彈後,失去了抵抗,慢慢下沉。

李力這才知道上了當,被牽着鼻子走的太遠了,率領剩下的十來艘戰艦,在沒有救援的情況下,只好下令投降了。

徐達讓李力將落水的陳軍官兵救上來,分別安置在剩餘的戰艦上,隨着大隊一起回營。

各艦隊相應在出擊的同時,陳友諒的主力艦隊,一直在朝着朱元璋的旗艦所在的方位逼近。朱元璋則下令緩緩的後退,與陳友諒的主力艦隊保持距離,不遠不近的距離,讓陳友諒很惱火,再加速也沒用,船大有船大的優勢,其劣更明顯,就是慢,沒有機動性。

眼看着天色已晚了,陳友諒決定先停下來,向後撤退十里,下錨休息,明日再戰。

次日上午,雙方雙方的艦隊,在水面上再一次的展開了攻擊隊形,各艦隊繼續採用前一天的打法,以二十艘戰艦爲一隊,各自尋找戰機,朱元璋則率主力戰隊,繼續牽制陳友諒的主力,給各戰隊創造殺敵的機會。

徐達元帥親率百餘艘戰艦,盯上了陳友諒的左翼艦隊,徐達派出了一支艦隊,前去引誘,剩餘的艦隊在周邊地區,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包圍圈。

當這支艦隊出現在陳友諒的左翼艦隊視線中,陳友諒的左翼艦隊指揮是大將餘椿,餘椿站在旗艦上,看見了這支二十艘戰艦的編隊,向自己的艦隊攻擊過來,上來就是一陣火炮的轟擊,集中轟擊最近的兩艘戰艦,這兩艘戰艦立刻進行了還擊。但對方的火炮專門轟擊船體的吃水線處,一下就將兩艘戰艦的外船體轟開了,大量的湖水涌入艙內,船體迅速傾斜,開始下沉,陳軍其它戰艦火了,在餘椿的指揮下,向徐達的二十艘戰艦包抄而來,徐達戰艦的指揮官馬上下令撤退。

餘椿心裡很惱火,媽的,得了便宜還賣乖,想跑?沒門!於是上百艘戰艦追了上來。

餘椿指揮戰艦追出了十里地,對方戰艦太靈活了,左跑右躲的,仍是沒追上,結果一頭撞進了徐達的包圍圈。

徐達一聲令下,一百多艘戰艦向餘椿艦隊合圍而來,餘椿見對方的戰艦數量跟自己的戰艦數量差不多,但自己的戰艦比對方的戰艦優勢多,冷笑一聲,下令所有戰艦向自己靠攏,任對方來攻擊。

徐達指揮戰艦將對方包圍後,邊展開了攻擊,還是以二十艘戰艦爲一個團隊,各自展開戰鬥。隨着時間的推移,餘椿艦隊的戰艦被擊沉了十幾艘後,餘椿開始明白了,自己的船體大其實並不佔優勢,這時候反而是麻煩了,想撤退,還走不了。儘管如此,餘椿命令留下二十艘戰艦掩護,自己則率幾十艘戰艦,慢慢的離開了這片水域,回營去了。

徐達也不下令追趕,直接先吃掉這二十艘戰艦再說,此戰一直進行到黃昏,纔將二十艘戰艦擊沉了十六艘,繳獲了四艘,便下令回營了。

朱元璋的中軍主力艦隊,在陳友諒的步步緊逼中,一直在後退,陳友諒向拿下朱元璋的旗艦也很困難,因爲自己的艦隊航速太慢。

在後退中,朱元璋的旗艦在水下碰上了泥灘,擱淺在這裡了,陳友諒的前軍大將張定邊在旗艦上看得分明,下令加快速度,拿下朱元璋的旗艦,活捉朱元璋。

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十章 明安小鎮第一百八十章 安南海戰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師進入安南海域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師十一第四十九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七十章 宜城保衛戰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琉球中山國應戰第七章 山村慘案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清流之圍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九章 組建閩西四府第二十七章 張千千的煩惱第十四章 再戰張家第四十九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爭奪戰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全殲張山部第一百章 天倫之樂第七十四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九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十一章 趙德興的悲哀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一百六十八章 敬香紫林寺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講禪師的身世第一百八十五章 鴻基戰役第一章 輪迴第一百二十八章 福州之戰六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師五第五十章 一院不掃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零七章 膨脹的馮谷寶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水師六第二十六章  再次告捷第二十九章 肅清外圍第八十章 再見林忠豪第九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一十七章 閩西大捷第二十二章 劫富富不離第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衛戰一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五十六章 降服中山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夾擊寧德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福州之戰六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一百二十七章 福州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州新任知府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十九章 練兵第三十八章 大戰滁州六  滁州告捷第一百零七章 膨脹的馮谷寶第一百八十六章 佔領鴻基城第二十一章 濟貧貧不去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一百零九章 利慾熏天第九十章 懲治惡少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一百二十一章 夾擊寧德城第二十六章  再次告捷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衛戰二第七十八章 初入平江城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二十二章 劫富富不離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衛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福州之戰一第四十九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十章 明安小鎮第一百八十六章 佔領鴻基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水師二第四章 一身膽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九十二章 除惡務盡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機衛的移交第五十九章 劉福通的求救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崇安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組建大明水師第十章 明安小鎮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四十九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謀略第十一章 葉集鎮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兩國臣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戰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講禪師的身世第一百三十二章 經略閩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師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一百零七章 膨脹的馮谷寶第一百一十九章 組建閩西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