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約戰陳友諒

沐英帶着騎兵們打掃戰場歸來,見到常將軍,趕緊過去問候,常遇春一把拽住沐英的手,說:“小傢伙,這次乾的不錯,以少擊多,足足將陳友諒阻住了二個月,很不錯的。”

常遇春將吳國公北上後的情況,給馬伕人和衆將們,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此一戰,劉福通戰死,北方義軍羣龍無首,大家感念朱元璋的大義,共同推舉朱元璋爲頭領,朱元璋深知當前的局勢嚴峻,沒有推脫,只說今後如有合適的人選,再讓賢。

馬伕人深知丈夫的一生的抱負,當聽到北方諸將推選了吳國公爲主後,才放下心來,至少,民心盡歸了。

馬伕人心裡也很高興,知道自己夫君的深謀遠慮,這一趟北上,終於將北方安定了下來。要知道,當年朱元璋在郭子儀的賬下,面對韓山童、劉福通的手下,受盡了白眼,這些人想着法子陷害他們,最後被排擠出彭城一線,郭子儀不得不帶着朱元璋他們,離開了劉福通的隊伍,自己回到濠州、定遠一帶另謀發展。

這才幾年啊,形勢急轉,僅僅這一次北上增援,贏得了諸將的愛戴,將淮南、淮北一帶原韓山童的義軍將領盡收麾下,這需要多大的魅力啊。要知道這班久經沙場的大將們,都是些身經百戰的良將,平時是誰也不服誰的,何等的桀驁不馴,經過長時間的品鑑,現在都認可了吳國公。

這對吳國公朱元璋來說,相當於如虎添翼,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三人,多年來一直是實力相當,現如今,憑空多了北方的這支重要的力量,此消彼長,即便是張士誠和陳友諒聯手起來,其實力也不是朱元璋的對手了。

這就是當初朱元璋不顧衆人的反對,執意要北上救援,這種長遠的戰略眼光,不是張士誠、陳友諒之輩可以相提並論的,也就有了劉伯溫的自嘆不如。吳國公朱元璋如今已是衆所歸望,其大勢已成,定鼎天下,指日可待了。

沐英、常遇春以及巢湖水師的衆將們,都暫時留守在宜城邊,等候吳國公朱元璋的歸來。

十幾天後,吳國公朱元璋率徐達、郭英、湯和等大將們歸來,二十幾萬大軍也隨着一起回來了,宜城將軍府內,朱元璋召集了軍情議事會。

朱元璋先向衆將們,通報了此次北上救援的結果,緊接着開始佈置如何解決陳友諒。

北方的諸將們是不能動用的,他們面臨數十萬的元軍主力,壓力更大,所以,朱元璋只能靠自己的嫡系軍隊,來解決南方的問題。

劉伯溫代表朱元璋進行了派兵遣將,徐達元帥率所部,沿長江北岸向西推進,再次攻克,梅城、黃州,切斷陳友諒的退路後,渡江南下潯陽城,封鎖鄱陽湖西岸;

湯和鎮守涇江口,嚴防陳友諒再次進入長江,威脅應天城;

郭英鎮守黃梅,防止陳友諒逃回江夏城;

常遇春所部沿長江南岸收復沿湖的彭澤、湖口、都昌等地,封鎖鄱陽湖東岸。

巢湖水師修整後,由吳國公親率進入鄱陽湖,尋求與陳友諒主力決戰。

爲了激怒陳友諒,吳國公親自給陳友諒寫了一封書信:“公自稱水軍六十餘萬、戰艦千餘艘,於水中無敵。如在陸地上將你打敗,是仗着我軍陸地上的優勢,恐你不會心服。今朱某親率水師二十萬,幾百艘小艦船,準備以寡敵衆,將你擊敗於水上,讓你敗得心服口服。”

陳友諒收到這封信後,氣得火冒三丈,爲何?陳友諒自稱六十餘萬水師、戰將近五十餘人,樓艦千餘艘,水澤中無敵手,現在朱元璋在水上跟他叫板,他當然生氣,這還不是主要的,這次圍困洪都城損兵折將,涇江口遇到阻擊,又是損兵折將,前後損失了十幾萬士兵,近兩百艘戰艦,大將都死傷了好幾個,數量嚴重減退。

現在朱元璋卻忽視了他的傷亡數量,仍然稱他還有六十餘萬大軍,千餘艘戰將,分明是在嘲諷他,所以他才氣急敗壞。

陳友諒決定與朱元璋在鄱陽湖決戰,基於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後路被切斷後,陸路由北封鎖,糧草已經不多了。他想借用這場大戰,來解除朱元璋的封鎖,軍隊可以上岸籌糧籌餉。

陳友諒下令陳友富撤兵洪都,與大軍合併,準備決戰。陳友富一撤軍,洪都城的朱文正長吁了一口氣,朱文正已經快要奔潰了,整整兩個多月的攻城,洪都城快要失守了。老將軍趙德勝、大將薛顯、李繼先、牛海龍等均戰死,活着的人都已是傷痕累累,朱文正經受了一生中最爲險要的一次守城戰,日後每次回憶起這段經歷,心裡每次都是不寒而慄,不願意再次回憶它。

洪都城的圍解了,朱元璋的命令也到了,告訴他,封鎖鄱陽湖南岸,張興武的二萬大軍配合他的行動,不使陳友諒在鄱陽湖南岸得到一顆糧草。

馬伕人迴應天城前,夫妻二人晚上有段對話,朱元璋問:“你就那麼狠心,標兒與你一起站在槍林箭雨中,萬一死了怎麼辦?”

馬伕人說:“那時敗局已現,敗了,我們孃兒倆能當俘虜嗎?讓陳友諒拿我們孃兒倆來做籌碼,來要挾你?還不如一死,古人說哀兵必勝,我就賭這一把,敗則死,勝則生,結果我賭贏了。”

朱元璋愛憐的撫摸了馬伕人的臉:“這輩子我最得意的,就是娶了你這位賢內助,好幾次讓我化險爲夷,夫人,苦了你了。”

馬伕人說:“這次是對不住標兒了,小小年紀腿就瘸了,雖然不是很嚴重,可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將來你要是登上了大統,肯定不會傳位與他了,我這做孃的沒臉見他啊!”

朱元璋說:“放心吧,他雖然身子有了缺陷,但我會傳位給他的兒子啊,也就是我們的孫子,夫人,你多慮了。”

馬伕人:“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這樣我也就不愧疚了。”

朱元璋一生很敬重馬伕人,他今天的承諾,在馬皇后去世後,最終兌現了,立長孫即朱標次子朱允汶爲太子,就是後來的建文帝,建文帝最後被自己的四叔燕王朱棣給廢了,這是後話了。

沐英得到義父朱元璋的嘉獎,他沒想到自己走後,局勢變得如此嚴峻,陳友諒瘋狂的反撲,超過了當初劉伯溫與自己的想象,辛虧有沐英的拼死一戰,阻止陳友諒的幾十萬大軍。

還有侄子朱文正的奮力守城,拖住了陳友富的二十萬大軍,纔有了今天的結局,否則,應天城一破,後果不堪設想。

朱元璋這次明面上沒給沐英派任務,讓沐英自己行動,沐英苦笑了,當初義父說的陳友諒必死,這句話必須要開始行動了。

雙方都在排兵佈陣,嚴陣以待,吳國公完成了陸地上的封鎖後,將巢湖水師佈置在了康郎山一帶,另派徐達等將領率本部將士們,分散在水師的船上,隱藏在巢湖水師的兩翼,隨時準備策應。朱元璋自己親領巢湖水師,準備迎敵,沐英在每條艦船上配備了二十多架重弩,五百多支弩箭。

沐英將神機營五十多人和鐵血衛的二十幾人,全部換上了普通水師士兵的服裝,隱藏在其岳父的一艘戰艦底層,沐英則帶着二十多親衛兵,五十重型弩箭手,二百弓箭手,在戰艦上指揮。

這艘戰艦外觀上和其它戰艦一樣,很不起眼的,隱入己方的戰艦羣中。

朱元璋率二十萬巢湖水師、幾百艘戰艦,沿着東岸展開向前方平穩推進。右翼爲爲徐達,率領百來艘戰艦,遠遠地跟在中軍後方;左翼爲常遇春,率領百來艘戰艦,遠遠地跟着中軍前行。

朱元璋親率中軍五百來艘戰艦,統領繆永安、繆永忠、俞通海、張德勝等將領,攜二十萬水師,浩浩蕩蕩的向前推進,尋找陳友諒的主力作戰。巢湖水師的戰船屬於內湖木船,比尋常百姓的貨船要大得多,但是跟陳友諒的樓艦比起來,就好比小朋友碰上了大力士,那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了。

朱元璋除了在戰艦上配備了重型弩箭、輕型弓箭手,還有火炮,就是一個大鐵筒,裡面灌上  和鐵砂子、鐵蒺藜,加上引信,點上火後就可以發射,射程只有十來丈遠。

還在每艘船上安排了一隊火銃手,就是鄧愈將軍在洪都城使用過的,那種漁民打獵用的火銃。

幾十艘小快艇被放了出去,沿着水面四處搜索,尋找陳友諒的主力。其中不時有快艇回來稟報消息,朱元璋根據反饋回來的消息,不時調整船隊前行的方位,最近的一次消息顯示,陳友諒的主力艦隊離此不遠了,朱元璋命令艦隊放慢速度,注意警戒。

行至中午時分,遠處的水面上,出現了黑影,黑影慢慢的越來越大了,茫茫的一片,自遠方橫推過來。

第一百零三章 籌募資金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二十章 整軍第四章 一身膽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十第一百八十六章 佔領鴻基城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四章 一身膽氣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一百九十章 和談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寧德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談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殲滅戰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衛戰二第七章 山村慘案第一百零七章 膨脹的馮谷寶第一百五十二章 繼續打臉第八十章 再見林忠豪第三十九章 渡江第一百二十一章 夾擊寧德城第一百零六章 閩西突變第二十九章 肅清外圍第五十七章 應天城外的激戰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四十一章 趙德興的悲哀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講禪師的身世第一百九十二章 獲救第二十三章 一箭三雕第十四章 再戰張家第一百九十章 和談三第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滅李部 殺雞嚇猴第三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師十一第九十章 懲治惡少第三十七章 大戰滁州五  鏖戰滁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滅李部 殺雞嚇猴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衛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南海戰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師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寧德第一百二十七章 福州之戰五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應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十章 明安小鎮第六十六章 洪都保衛戰三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衛戰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機衛的移交第六十八章 宜城保衛戰二第三十六章 大戰滁州四  合圍滁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講禪師的身世第八十五章 青青姑娘的禮物第二十六章  再次告捷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場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場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謀略第七十八章 初入平江城第九十章 懲治惡少第七十章 宜城保衛戰四第五十八章 重挫陳友諒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戰三第九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六章 閩西突變第四十六章 囤田墾荒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第二十一章 濟貧貧不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水師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十第六十章 涇江口阻擊戰一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第九十一章 驕兵悍將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九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佔領鴻基城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二十六章  再次告捷第九章 暫藏山裡第三十九章 渡江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惟庸的尷尬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一百五十九章 琉球三國求和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七十九章 平江城的五大家族第六十二章 涇江口阻擊戰三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福州之戰二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爭奪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閩西大捷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三章 少年的磨礪第九十六章 皇蒲山下的夜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機衛的移交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水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