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成都應對

諸葛亮在漢中稍微逗留了幾天,目的是爲了跟法正商議一下,這次回到成都後,對蜀中世家和東州派之間的事情,該怎麼處置。

畢竟法正是東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法正在劉備集團內部的影響力也很大,諸葛亮不可能不跟他通個氣的。

而法正呢,在得知劉備並沒有要徹底清算李嚴的事情後,最後的擔憂也沒有了。

劉備沒打算徹底追究李嚴的責任,那就代表着東州派的利益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那法正也算是對得起東州派的其他人了。

至於李嚴,當他決定和益州本土世家們聯姻的那刻起,他就必須做好會遭到劉備反感的打算。

法正相信,李嚴本人也是有這個覺悟的,而且只要劉備沒有要清算李嚴的想法,那麼以李嚴的能力,這點損失並算不上什麼。

諸葛亮和法正之間相談甚歡,沒用幾天的時間就達成了一致,而之後,諸葛亮雖然還在漢中停留了幾天,但大多屬於是視察類型的,看看漢中對長安的支援工作準備的怎麼樣了。

關中三輔的戰鬥剛剛結束,百姓又流失了一半左右,今年的收成是沒有指望了。

而以關中三輔之地,數十萬百姓丁口,如果沒有劉備集團其他區域的救助,是不可能快速恢復生產的。

而距離關中三輔最近的涼州,那個窮的.自己都沒有恢復過來呢,怎麼可能有餘力去支援三輔地區。

因此啊,第一批的救援物資,肯定是要從漢中這邊運出的。

這也是大事兒,以諸葛亮的性格,他必須親自看看才能放心。

就是這麼耽擱了幾天,當諸葛亮打算離開漢中,啓程南下的時候,成都留守的楊洪,董和一起發來了奏報。

漢嘉郡黃元叛亂。

諸葛亮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楞了一下,因爲諸葛亮實在不明白,這種情況下,那個黃元到底是哪裡腦子不對勁了,居然敢叛亂?!

但隨即,諸葛亮腦子稍微轉動了一下,給楊洪,董和回了一封信後,就在漢中重新停留了下來。

是的,諸葛亮不打算急着回成都去主持平亂的工作了,他現在就想看看,蜀中世家到底對這個事情怎麼看,這場叛亂裡,到底有沒有蜀中世家的身影。

同時,他也想看看,李嚴在這個叛亂裡,到底充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劉備的想法是對的,只有當他離開成都的時候,才能看清楚,有些人的真正想法是什麼。

因此,諸葛亮根本不着急回成都去,他就是故意的在漢中不走,看看接下來的事態發展。

至於漢嘉郡的叛亂,諸葛亮是真的沒有太放在心上。

就算這幾年大漢的精力一直是放在北伐上,大軍也大多出徵在外,但成都好歹是大漢的都城,太子劉禪還留守成都監國呢,怎麼可能一點留守軍隊都沒有。

再加上,這兩年重建了大漢南北兩軍,北軍是隨劉備北上征討魏賊了,但南軍的職責,本來就是護衛京畿,大漢南軍一直都在成都。

至於留守人才方面,董和,楊洪兩人,不僅是政務嫺熟,而且也頗有軍略,更別說劉備還專門把姜維留在了成都。

姜維雖然年輕,但膽識軍略都不差,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領軍經驗。

可話說又回來,你讓現在的姜維去對戰曹真,郭淮等人可能要吃虧.區區一個黃元,怎麼可能是姜維的對手。

因此,諸葛亮根本不擔心成都能不能平叛,甚至,現在諸葛亮最擔心的,是成都快速平叛,讓他無法看清蜀中世家的嘴臉,將來回成都後,不好藉此機會整頓一下蜀中世家們。

事實上,關於這一點,蜀中的世家們,其實也很急。

雖然吧,以李禹爲代表的蜀中世家們,多少有些放縱張參去搞事兒,他們也想借此試探一下劉備的底線但張參這個蠢貨,一如既往的沒啥眼光,幹事兒的效率倒是挺高。

這才幾天啊,就把那個黃元給嚇的直接樹立起了反旗?!

你好歹等到諸葛亮回到成都後,在咱們的眼皮子底下,這樣至少咱們還能看清諸葛亮的應對,藉此搞清楚劉備的真正想法啊。

現在倒好,諸葛亮拖着在漢中不回來,而朝中對此事一直吵吵嚷嚷的看似沒個頭緒實際上大家都不是蠢蛋,誰還能看不清這是諸葛亮在釣魚呢?!

這時候,必然要謹言慎行,誰跳的歡,誰最後倒黴。

但是呢,這個事兒,總得有個收尾,拖的時間越長,越容易生變。

真的,沒人看好黃元的造反,根本不可能成事的。

你別看漢嘉郡就在蜀郡的南邊,看着離成都很近,感覺好像很有威脅的樣子,但以漢嘉郡的人口,郡兵數量,根本無法跟成都這邊相比。

而且世家們也不會願意看到黃元真的領兵攻向成都。

他要是在叛亂起事後,獲得了一定的聲勢,然後直接難逃入南中,說不定這幫世家們還真的不介意幫他一把.他要是敢進軍成都,那鐵定是死路一條。

但.蜀中世家們,誰還不知道黃元這個人是個什麼德行的人。

一個眼高手低的蠢貨而已,如果不是大家看在巴郡黃氏的面子上,就黃元這貨,根本當不上漢嘉太守。

黃元必然是不會南逃的,這貨現在指不定就憋着要進攻成都呢。

你還真別說,現在的黃元,在看到自己起兵反叛後,朝廷內部紛紛擾擾的沒個主意,成都軍隊根本沒有調動,甚至諸葛亮都還在漢中一直沒有南下.這貨真的覺得,如今是個好機會。

真要殺進成都,抓住了劉禪,那麼別說諸葛亮,就是劉備都得向他低頭。

甚至,如果弄好了,趁着劉備北伐在外的機會,自己襲取了成都,再憑藉黃家和蜀中各世家的關係,說不定還能自立爲成都之主。

這就是黃元現在的真實想法,也不知道該說這個人是真沒腦子還是飄了。

不管怎麼說吧,黃元如今真的在籌備着,要進攻成都的事兒。

這事兒鬧得吧,張參都看不下去了。

雖然張參比起其他幾個世家的家主來說,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比起黃元來說,張參都算的上是目光長遠的人了。

特麼讓你鬧事是爲了逼天子回都,不是讓你真的攻打成都張參趕緊的讓自己的三兒子再去見黃元,給他出主意,讓他領兵南下,只要進入南中,以南中如今魚龍混雜的局勢,躲過一時還是很容易的。

只要黃元沒有進攻成都,那麼事情的性質完全可以兩說。

等到事後劉備回了成都,世家們再幫着黃元求求情,就說黃元是被小人矇蔽,反叛只爲保命,沒有進攻成都就是明證雖然不可能再讓黃元官復原職,但保住性命還是不成問題的。

可如果黃元真的進攻了成都,那事情的性質就徹底坐實了是叛亂了,根本沒得洗。

順帶的,張參也在考慮,這事兒萬一不成,自己到底該怎麼脫身的問題.現在張參也發現了,跟一個蠢蛋合作,到底是多麼的蛋疼的一件事。

爲此,張參不得不秘密上門,拜見了李禹,請李禹出面幫忙,儘快結束這場叛亂鬧劇。

而李禹呢,真的不想趟這個混水,但現實是,這個黃元真就是個腦殘,他要是真的進攻成都,那就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了。

雖然不想管,但現實的問題卻是不能不管。

爲此,李禹聯絡了楊家的楊充,通過他,讓楊洪出面,勸說太子劉禪,早日平滅賊寇。

理由有兩點。

一,黃元終究是反叛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不能放任他繼續禍害漢嘉郡百姓。

二,太子年幼,又擔當監國大任,本就威信不立,如果放任黃元肆虐,對太子的威望是一個打擊。

這兩條理由,從明面上來說,都說的有理有據,你找不出任何的反對理由出來。

而劉禪呢,聽着也覺得很有道理.尤其是第二條。

今年的劉禪,纔不過十八歲,雖然被封爲太子兩年了,但這次留守成都,是他第一次正式的接觸到朝政.十八歲的劉禪,可不想讓自己的監國生涯上,有這麼一個污點。

劉禪確實不是什麼有雄心的君主,但他也不是一個蠢蛋,而且十八歲嘛,正是極力想要證明自己的時刻,跟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並沒有什麼關係。

再加上楊洪的勸說確實在理,又是站在百姓的立場,又是站在劉禪的立場上,鬧得董和雖然明知道楊洪有私心,但他真沒有立場來反對這些。

董和這人,是這個時代少有的世家出身,但心存百姓的人,早年董和在劉璋手下當成都令,他就一直在懲治豪強,幫着百姓維護自己的權益。

因此,董和雖然明知道這事兒楊洪有私心,但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漢嘉郡百姓是無辜的。

再讓黃元這麼鬧下去,漢嘉郡肯定要錯過春耕,一年必然歉收,到時候最倒黴的,還不是漢嘉郡的百姓?!

因此,董和採取了默認的模式,他沒有贊成楊洪的話,也沒有反對楊洪。

至於姜維有一說一,姜維的軍事能力確實優秀,但政治思維嘛,呵呵,也就那樣了。

三個留下來輔佐劉禪的人,一個建議儘快剿滅叛亂,另外兩個人默不作聲.決定權,就在劉禪手裡。

而劉禪的決定就很簡單了——出兵征剿。

шшш•тTk án•c○

絕對不能讓父皇認爲自己是一個無能的太子。

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594章 輪班制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254章 冠禮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584章 失敗第1027章 一箭第148章 出巡第556章 諸葛誕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1159章 分工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1159章 分工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576章 截擊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187章 治病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888章 巡江第233章 佐官第705章 女兒事第263章 忙碌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301章 收降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563章 圍堵第702章 託孤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902章 折中第357章 東三郡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739章 私宴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458章 設伏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315章 退敵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1004章 邀約第1044章 議罪錢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767章 安撫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59章 諸葛出山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458章 設伏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989章 戰備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156章 曲轅犁第115章 察覺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374章 滇馬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151章 趙累第1100章 撤軍第270章 江東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90章 聲東擊西第478章 爭論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039章 周瑜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