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明升暗降

PS:電腦出了點毛病,現在纔開下來,實在是不好意思了。

庚子年間的事變讓慈禧這個老太婆明白了,現在這個時代不改革已經是不行的了,於是從1901年到1906年間這段時間裡面,袁世凱一直督六年並且舉辦了一系列的新政。

在這段時間裡袁世凱的北洋勢力也進一步坐大:袁世凱以自己的武衛右軍爲基礎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六鎮,除了京旗常備軍由滿洲親貴鐵良控制外,其他五鎮全由袁世凱操縱。

之後北洋常備軍便改稱爲北洋陸軍重新編制,總兵額達7萬人,但是這個時候袁世凱的實力還沒有達到最大。

說起來,這個時候的北洋系確實是太過於惹眼了,袁世凱所掌握的北洋新軍已漸漸超越舊軍,成爲全國首屈一指的軍事力量。

特別是在1905到1906年之間,國內兩次組織秋操,在這兩次規模宏闊的秋操中,新軍都引起了國內外輿論的密切注意。

特別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看完秋操後,在會見清廷大臣時直言不諱:“我看中國之軍事,唯有新建陸軍,而中國之軍事統帥,也唯有袁總督大人了。”

特別是在當時清廷設立了練兵處之後,由袁世凱來任練兵大臣,隨後又以袁世凱的心腹徐世昌爲總提督;王士珍爲軍政司正使;馮國璋爲軍學司正使;段祺瑞爲軍令司正使。

況且練兵處既是新軍編練的最高領導機關,又是新軍編練的督察機關,職權非常廣泛,而袁世凱卻將練兵處一家獨大,完全是由自己人掌控所以自此,新兵只知有袁宮保,不知有天子。

到了1904年之後,袁世凱改“武衛右軍”爲“北洋新軍”,成立三個鎮,計六十三營,擴兵到兩萬五千人。

到了1905年改爲“北洋常備軍”,又新建三個鎮,軍隊擴充到八萬人。

除第一鎮是在由滿人鐵良統率外,其餘五鎮都是袁世凱的嫡系,主要將領均是袁世凱一手提拔的,包括王賓在內,於是著名的北洋六鎮就此形成,這是清末新式陸軍的基礎力量,也是後來北洋軍閥的淵源,同樣也是袁世凱的權力來源。

而袁世凱此前在淮軍多年,深知軍權的重要性,於是袁世凱一心想要把軍隊變成他自己的私人武裝,除他之外,任何人不能指揮北洋新軍。

於是新建陸軍各營均供袁世凱長生祿位牌,每天上下操集合時將領都要問士兵:“咱們吃誰的飯?”士兵回答:“咱們吃袁宮保的飯!”又問:“咱們應該爲誰出力?”士兵口答:“替袁宮保出力!”而將領唯袁之命是從。

更加之在1904年的時候,清廷設立練兵處,任命袁世凱擔任練兵大臣,以袁世凱的心腹徐世昌爲總提督;王士珍爲軍政司正使;馮國璋爲軍學司正使;段祺瑞爲軍令司正使。練兵處既是新軍編練的最高領導機關,又是新軍編練的督察機關,職權非常廣泛。

自此,這些新兵們只知有袁宮保,而不知有天子。

當然這樣的情況只是出現在三個鎮當中,鐵良的京鎮和王英楷的第二鎮以及王賓的第五鎮並沒有這樣的情況出現,第五鎮的士兵們只知道他們的所有好處都是王大人給的,王英楷的第二鎮雖說原來是忠於袁世凱的的,但是後來隨着王賓擔任了盛京將軍,王英楷便開始着手清除袁世凱在第二鎮的影響力了。

至於京鎮就更不用說了,那是朝廷養着的,袁世凱或許在初期的時候能夠將掌控住京鎮,但是在鐵良接手之後就不可能了。

特別是在袁世凱一系將瞿鴻禨和岑春煊排擠出去之後,袁世凱的權勢頓時達到了巔峰,但是在這巔峰後面同樣存在着很多的忌憚和危險。

現在的袁世凱便面臨着這樣的情況,在瞿鴻禨和岑春煊排擠出去之後朝廷隨即便剝奪了袁世凱的多項差事。

在朝廷出這一招的同時,慈禧還順勢成立了陸軍部將袁世凱原本的統軍權也給剝離了,可以說慈禧的這一招打了袁世凱一個措手不及。

隨後更是將將第一、三、五、六鎮的新軍交給陸軍部管理。

所以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慈禧太后怕君權旁落,加之對袁世凱已生疑忌,不同意設立責任內閣,保留了軍機處。

至此袁世凱不僅沒有撈到副總理大臣,反於還因爲官制改革被迫辭去兼職,並將北洋軍交陸軍部直接管轄。

不過在這之前袁世凱多多少少還是看出了一絲的苗頭的,所以到了1906年,原本熱情推動政治改革的袁世凱反而成爲被改革的對象,在看到這一絲的苗頭後的袁世凱於是主動請求清政府免去他的所有兼差,並交出北洋軍隊的統帥權,支持設立陸軍部。

袁世凱的這一招正好走到了慈禧的心坎之上,但是袁世凱的退讓並沒有換來滿洲貴族統治集團中少壯派的信任,他們之間的較量角逐和暗中較勁越演越烈。

當然,袁世凱處於被動狀態,少壯派則採取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他們暗中煽動言官、御史彈劾袁世凱權重勢高,貪私誤國,甚至惡意預言袁世凱遲早要像歷史上的曹操、劉裕那樣,篡位奪權。

隨後清廷調任袁世凱爲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以及奕劻一起主持中央政府日常事務。

“大人,朝廷的此番舉動對袁大人來說簡直就是明升暗降啊,我等倖幸苦苦的保家衛國,可萬萬沒想到這個朝廷竟然在後面做出了這樣的事情,還要接管大人手下的軍隊,這簡直就是在欺負人啊,大人!”會議室內顧晨對上方的王賓說道。

“是啊,大人尤其是這個將袁大人調爲外務部尚書這雖然是升官了,但是這仍誰都知道這外務部尚書的權職那裡比得上直隸總督加北洋大臣這一職位啊!”一旁的樑子龍也是開口說道。

在清末的那斷時期裡面,中樞大臣的地位雖然要比邊疆大臣的地位高出不少,但是隻有邊疆大臣的權力纔是實權,所以在清末的時候邊疆大臣的名聲是極大的,而這些軍機大臣和各部尚書就不用說了,雖然地位高但是知曉他們的人又有多少?(。

第175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三)第107章 再一次的交易第321章 長驅直入四十章 徵兵第125章 駐軍奉天(一)第217章 試探(一)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第268章 巡視鳳凰城第294章 揮軍直隸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95章 亂民結局第77章 一方來使二十七章 老爺子的用意第277章 肺癆?小事一樁!第133章 合作(四)第250章 一探究竟(二)第176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第285章 天變了第113章 盛京將軍第48章 軍閥生活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21章 學堂第114章 要錢第88章 夜談(四)第6章 步兵訓練方針第76章 戰後反應二十二章 王青天很忙第260章 南滿我收回了第240章 無題第301章 工商業的發展第243章 二選一十六章 下馬威二第247章 王賓的對策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三十三章 拉攏第90章 駐軍新民府第43章 軍事會議第270章 強朝阻日第101章 最後的比試(一)第120章 講武堂第95章 亂民結局第45章 歷史的拐點(一)第7章 進擊的馬自楷第254章 圖謀九連城第193章 複製軍火第292章 謀其國(二)第78章 三方會談(一)三十七章 反手一擊三三十八章 到達新民第122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一)第158章 分崩離析的北洋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233章 陰你一波(二)第244章 對策第6章 步兵訓練方針第298章 防務三十六章 反手一擊二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15章 下馬威(一)第160章 準備剿匪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173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一)第257章 日本政府的決定第86章 夜談(二)第136章 入朝人選第248章 查探結果第一百八十四章第9章 駐防錦州二十四章第318章 投降主義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259章 坑一波英國佬第77章 一方來使第159章 東三省總督第148章 稅收第178章 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一)四十一章 無題第5章 遲來的福利第86章 夜談(二)第315章 東平州的危局第88章 夜談(四)第10章 戰爭的車輪第110章 絞肉機第98章 141的建立(二)第123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二)第80章 交易達成第219章 立見尚文的異動第78章 三方會談(一)第222章 算計第85章 夜談(一)第278章 王伍到來第74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二)第306章 異動第159章 東三省總督第20章 交易第73章 不打你能忍?第65章 迫擊炮的威力(一)第98章 141的建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