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密談(二)

在大家都先後坐下來之後,由於王英楷是東道主所以自然是先由王英楷開口說話了,於是王英楷在坐下來之後便開口說道:“這現在大家要說的閒話也都說了,下面也該說一說這一次的目的了,芝泉兄你和我佑德族侄此番都是秘密前來,雖說這我們之間的駐地不是太遠,但是這事情總不能時間拖得太長,遲則生變所以現在我們還是好好的說一說正事吧!”

王英楷這麼一開口算是將今天的話題直接點了出來了,而王賓和段祺瑞在聽了王英楷的話之後也就不再磨磨唧唧的,隨即王賓便收回了剛剛輕鬆的神色當即正了正神色說道:“王叔這一次邀請小侄和段統制前來,可是有了什麼對策?”

這一次的密談其實就是討論怎麼對付朝廷要削自己等人的兵權一事,命根子都被人家給動了那還了得,所以這一次的密談實在是在朝廷的逼迫之下不得已而爲之的事情。

這一次的會議說白了就是想三個人暫時聯合起來對付朝廷的舉動,要知道這三個人的手中一共加起來可是有五個鎮的軍力,在加上王賓在奉天雜七雜八的巡防營還有巡警這些後備兵員,別的不敢說,十萬人的軍隊還是有的。

“那裡來的對策啊,眼下朝廷的動作實在是太過緊迫,這對付朝廷的辦法總得要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的吧!”

王賓和段祺瑞一聽,合着王英楷也沒有想出什麼辦法,這一次就是爲了讓自己這三個人聚在一起好好的想個辦法出來。

說完之後,王英楷便朝段祺瑞問道:“芝泉兄,你駐紮在永平府不比我們這些駐紮在關內的,你可知道近來都發生了些什麼?”

段祺瑞和王賓王英楷不同,王賓和王英楷都是駐紮在關內,而段祺瑞則是駐紮在關外的永平府,這個永平府更是屬於直隸,所以很多的消息段祺瑞必定是要比自己等人先知道的。

段祺瑞在聽了王英楷的話之後,先是深吸了一口氣隨後才說道:“這關內的情況,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袁大人被撤職之後一羣人的心思頓時就活絡了開來,咱們這個當兵圖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圖有個好一點的靠山,然後光宗耀祖,但是現在這個靠山倒了,剩下的人自然要爲自己的錢途着想了。”

說到這裡之後段祺瑞的神色便顯得有些憤怒,越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越是能看出北洋一系之所以權勢極大無非就是靠袁世凱撐着,但是袁世凱一倒了,其餘的人管自己是不是袁世凱的嫡系,牆倒衆人推這靠山沒了自己總是要找一條後路的。

於是偌大的一個北洋在袁世凱顯出沒落的樣子之後,一個個頓時便都心生異樣。

緊接着段祺瑞又繼續說道:“這大人一倒,其他諸鎮的統制都生了別樣的心思,一個個都開始給自己找條後路,尤其是段芝貴這個小人大人剛一調職這個小人就迫不及待的換了個靠山,在陸軍部成立之後更是直接將軍權交給了陸軍部,還有馮國璋這個人也是的我段某人早就知道這個人靠不住,要不是大人給了他平步青雲的機會哪有現在的風光,現在倒好這以前書讀多了滿腦子的忠君思想,奪他的軍權竟然一點反抗都沒有!”

“現在倒好,偌大的一個就剩我們三個因爲靠的比較近實力比較大,還沒有動手,其他的幾個鎮基本上都歸順朝廷了。”

段祺瑞的話說出了一絲的不滿,萬萬沒有想到只是袁世凱的暫時失勢便有這麼多人對其棄之如履。

王賓雖然對於段祺瑞的話早有耳聞,但是遠沒有聽段祺瑞當面親自講出來的那麼震撼,在王賓的瞭解當中袁世凱的對於籠絡人心是有一手的,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聚集在他的手下,但是令王賓所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時代人們太過於重視靠山的實力和眼前的好處,所以只有一個強勁的靠山才能保證自己的前途,既然這個靠山倒了,那不如再重新找一個。

這樣情形也深深的給王賓上了一課:無論何時何地自己手上的軍權都不能丟,也不能向任何一個人保持臣服,不然的話袁世凱的下場很有可能便是自己的下場,利益永遠是連接一個勢力的標準。

而王英楷在聽了段祺瑞的話之後也是說道:“朝廷的這些舉動簡直是在將我們往死路上逼啊!”

這樣事情之所以發生簡而言之便是袁世凱的太過張揚了,當他自己已經爲位極人臣的時候卻依舊沒有忘記進一步的掌控新軍扶植自己的勢力,於是這樣的袁世凱自然要被當局所忌憚了,這就是不懂得掩飾自己的下場,哪怕袁世凱的初衷出爲了延續大清的國運。

所以位極人臣的袁世凱先是遭到了慈禧暗中支持下的清流的打擊,將袁世凱的新官制改革坑了一把然後又將徐世昌踢出了中樞,隨後又借袁世凱急於報復的心理悄無聲息的將風頭正盛清流又打擊了下去。

這樣一來袁世凱因爲聲名大振便失去了任何的防範,於是來自慈禧最爲凌厲的一擊在袁世凱最爲鬆懈的時候出現了。

慈禧直接將練兵處和兵部以及太僕寺組成了陸軍部掌控天下陸軍,又大袁世凱明升暗降的打發爲了外務部尚書,最後更是直接掐死的袁世凱翻盤的力量:北洋六鎮。

Wωω⊙ Tтkǎ n⊙ C ○

直接將北洋六鎮的軍權收歸陸軍部,可以說朝廷只要按照慈禧的步伐走了下去徹底的將北洋六鎮的軍權收了下來,可以說北洋一系多年來的努力成果都會化爲烏有,屆時北洋一系的大佬們要麼接受朝廷的處理,要麼就是被調往他出,反正要是不服從朝廷向朝廷效忠的話,北洋一系的諸多大佬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所以說慈禧的這一招着實是打到了北洋一系的軟肋之上。

而在這裡面唯一一個能夠得到善終的估計只有王賓一人了,畢竟在關外王賓可是說一不二,而且朝廷在關外也安插不進什麼勢力,要知道王賓的三個鎮的軍力可不是放在那裡玩的,到最後朝廷無非就是和王賓妥協給王賓一個什麼東三省總督的名頭。

但是僅僅是這個名頭可並不夠啊,面對一個這樣有些混亂的局面,且不說就算應了朝廷東三省總督的名頭,到最後朝廷緩過勁來第一個就要打壓王賓,所以現在的王賓可不能就這麼容易的讓朝廷緩過勁來慢慢的接手原本屬於北洋的遺產。(。

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299章 防務(續)第166章 陰謀(一)六十四章 新兵們的進攻第170章 剿匪(一)第2章 叔侄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202章 分歧第236章 要擴軍的王賓第119章 資本家的聯合第316章 九里關的陷落(一)第263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上)第127章 幕僚(一)第162章 選官第313章 解圍(下)第202章 分歧第248章 查探結果二十三章 空間變化第321章 長驅直入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317章 九里關的陷落(二)第105章 二零三高地(一)第128章 幕僚(二)第232章 陰你一波(一)第284章 奉系第166章 陰謀(一)第84章 袁世凱的視察第286章 雙雙離世第103章 旅順,旅順(一)第43章 軍事會議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9章 駐防錦州第195章 至關重要的情報第269章 收繳日本人的武器第96章 事後第143章 打他一票(一)第48章 軍閥生活第191章 應對第200章 大烏龍第18章 我也不知道該叫什麼標題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第74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二)第239章 帷幕二十一章 憲兵隊的成立第187章 小動作(續)第110章 絞肉機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43章 打他一票(一)二十六章 錦州日常第296章 南清朝第207章 各方反應第124章 結束的戰爭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156章 亂局初顯第3章 前去赴宴第221章 坑的就是你第11章 袁一翔剿匪記第260章 南滿我收回了第80章 交易達成第161章 東三省的野望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98章 141的建立(二)第107章 再一次的交易第2章 叔侄第55章 來自東瀛的拜訪第77章 一方來使第173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一)第213章 撤退第213章 撤退三十章 募股建廠二第312章 解圍(上)第307章 義陽三關第126章 駐軍奉天(二)第103章 旅順,旅順(一)第113章 盛京將軍第153章 密談(三)第267章 簽訂協議(續)第244章 對策第56章 資敵賣國(一)第101章 最後的比試(一)第101章 最後的比試(一)第261章 忍讓中的日本人第255章 局勢頓轉第53章 新式火炮(一)第254章 圖謀九連城第4章 軍演前的準備第5章 遲來的福利三十八章 到達新民第13章 錦州新軍(二)第156章 亂局初顯第241章 王賓的反擊第198章 軍事會議(二)二十三章 空間變化三十八章 到達新民第118章 對馬海戰(二)第148章 稅收第291章 謀其國(一)第207章 各方反應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第154章 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