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大儒登門

收拾情懷,不管自家如何,在來客面前,韓立仁要表現出那種文人的豁達。

客廳有人在座,大兒子韓泉小心在陪坐。隨即,韓立仁見客人是誰,心頭一振,跨步進屋,說,“張老,您大駕光臨寒舍,是韓家榮耀。只是我失禮了,請張老包涵。”

來人是太子少保張洪庭,正二品的大員,關鍵是張洪庭目前是京都士林一派儒家之首領。人雖在太子府,但聲望正隆,逐漸替代當初的右相楊盛文。

這樣的名宿大佬到韓家來,那是韓家的榮耀,也可能會導致韓家處境的改變。不過,張洪庭目前的重心在養望,對官家皇權沒去分心。即便太子劉靜沒了,換一個人做太子,估計他依舊是太子少保。

張洪庭肯定不會閒着沒事到韓家來,韓立仁多少有些忐忑,卻不能表露在外。

“立仁回來了。”張洪庭站起來回一禮,他身份、地位和年齡都在那擺着,對韓立仁算是客氣。

寒暄之後,韓立仁陪坐。韓泉見父親回來,身上的壓力小一些,也是依舊陪坐一旁,這是對張洪庭的禮貌,也許聽一聽張洪庭這位大宗師的一些言辭,會讓自己在儒學上有所增益。

韓家目前的情況看,已經在朝堂沒有前路,只能走儒學一途。只要韓家兄弟在儒學上有所建樹,那勢必會讓韓家的地位提升起來。

“立仁,今天突然到府上來,打攪你家。也是受人所託,前來韓家求一寶。”張洪庭自然不會多廢話,寒暄之後,就說出自己的來意。

“哦,張老,韓家但有之物,儘可說來。韓家自不會吝嗇。”韓立仁當即表態,能夠讓張洪庭出面,會不會是親王府的動作?不過,韓立仁隨即否認。張洪庭這樣的存在,哪會爲親王府屈尊。

“老友所求,自然是韓府稀世之寶。老友原本該親自登門的,因由種種,他未能前來,才託請老夫。倒不是我那老友失禮於韓家,還要請立仁海涵。”張洪庭先不急着說出爲何事而來,卻表達了一些情由。

“張老客氣,張老到寒舍,令寒舍蓬蓽生輝。”韓立仁笑呵呵地說,見張洪庭越客套,反而令他更不安。

“其實,我對老友託請之事,也不知詳情。只是登門來請立仁給一個承諾而已,既然立仁覺得好,那位就直言了。”

“張老請說,自是無不可之事。”張洪庭親自上門,韓家又有什麼不答應的?也不敢不答應啊。

“那老夫先恭喜立仁,”張洪庭站起來,行一禮,韓立仁急忙還禮,張洪庭又說,“老夫的老友楊盛文,立仁沒忘記吧。他託請老夫到貴府來,請立仁答應將令千金嫁給楊家小兒楊繼業。

楊家的情況立仁也知道,他是不能到京都來的。這是皇命,不可違逆,倒不是楊盛文無禮,還請立仁和韓家多諒解。”

韓立仁聽說是這個事情,心中感嘆。該來的事情,總是無法避免的。好在楊家託請了張洪庭這樣的大佬,對韓家而言,也算是給足了臉面。女兒已經到了楊家,那是安全順利抵達荊蠻楚地,說到底,韓立仁心裡放下一樁牽掛和擔心。

“張老,不知小女目前……”韓立仁說。

“老夫也不知具體,你也知道,老夫與楊盛文之間雖是老友,但在儒學上各有見解,他是不會多說的。”張洪庭微微搖頭,然後也解釋一番。

對於這個事情,張洪庭自認爲是一樁美事,至少,楊盛文以後會承自己一份人情的。

韓立仁也知道,荊蠻楚地窮山惡水,不教化之地,也不知楊家是怎麼樣的水深火熱。而女兒到那邊去,得受多少苦難。再者,楊家那位小兒,是有名的書呆子,這種人或許不會欺負女兒,但有如何給女兒幸福?

如果當初楊家不定下婚事,後來不退婚,韓家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其他想法。可楊家已經退婚,楊韓兩家已經沒有那一層約束,再將女兒嫁過去,韓立仁是不捨的。

靜默一會,張洪庭也不催。韓家是什麼態度,對張洪庭而言沒有多少關係。他不過是受人之託,表達楊家的意思而已。楊盛文託請自己出面,那是給韓家很大的面子了,也說明楊家對韓家之女的重視。

“父親。”韓泉見老爸不說話,便在旁邊輕輕地說。楊家如何切不說,妹妹已經到荊蠻楚地了,楊家既然託請了張洪庭到韓家來,家裡還能改變主意的事實嗎?說不定,妹妹與那楊家兒郎都有夫妻之實了。

對楊家那位,韓泉也是有印象。不過,之前似乎又有所改變,據說《詠石》一詩就出自他的手。《詠石》詩在京都傳開,楊詠石這個名號,讓不少人傳頌,但這些人都不知楊詠石到底是何人。

韓泉是從妹妹那得知的,或許是這樣的詩,才讓妹妹下定決心去荊蠻楚地。

當然,罪魁禍首還是皇孫的壓迫,但韓家又如何訴這冤情?

韓立仁這時也是驚覺,當即對張洪庭說,“張老,下官失禮了。”

“立仁牽掛女兒,那也是人之常情。韓家有千金,楊家有才子。其實天早就作合,中途轉些波折起伏,以後必然是千古傳奇之美事。”張洪庭說,從衣袖裡拿出幾張紙,放在桌上,然後推給韓立仁。

韓立仁將紙拿起,其上有詩三首:《詠石》、《竹石》和《秋江獨釣》,三首詩中唯《詠石》一詩在京都傳揚,並傳出楊詠石名號。

韓立仁也有耳聞,這時候,看到《詠石》一詩,重讀起來,就感覺到詩者那種千古雄厚的意志和決心。再看《竹石》,詩中所言,恰好是楊家目前的境況,非常切貼。最後一首詩《秋江獨釣》倒是奇特,應用九個一字成詩,每篇詩的意境高妙,確實都是名傳千古的詩作。

韓立仁讀罷,看了一眼張洪庭,心裡終究還是疑惑,難道這都是楊繼業所作詩篇?

如此看來,這個書呆子還真不一樣了。環境改造人,能夠改變如此之巨大?

第704章 安 睡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12章 討價還價第1章 穿楊箭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9章 找王爺第707章 密 談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387章 強行軍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223章 攤子大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8章 闖王府第369章 招人手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77章 猜對了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455章 喜與優第163章 竹 詩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100章 我們做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94章 應對問答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68章 決戰起第35章 認死理第117章 搭搭手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708章 有多強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330章 沒信心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330章 沒信心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499章 議清剿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569章 分頭跑第17章 夜校之議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307章 辦學堂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98章 忠心換槍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572章 換角色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499章 議清剿第40章 端陽詩會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64章 巫虎逞威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80章 單 挑第61章 豹虎鬥第668章 見先生第27章 笨死了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