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知府有請

年後的楊繼業依舊是忙碌,活動呈多點,主要在杭城內外。

粥場、劉裕老先生莊子、知府、平倭軍中軍大帳,偶爾會走一趟見湖鎮,使得他的時間排得緊緊的。

蠻族軍和輔兵的訓練、派遣人員潛入倭寇實控區域、蒐集情報,繼續擴收輔兵等軍務上的事情,楊繼業不過是確定一個大體目標,剩下的都丟給巫虎去落實。

巫虎早些年在巫家寨就開始領軍,然後處理鷹巢山匪的甄別與訓練,再後來手下人員過萬,到帶軍出荊蠻楚地到蘇杭,與倭寇兩戰皆全勝,使得他在領軍能力上,有極大提升。

加之楊繼業提出的要求,巫虎在實踐中也證實了優勝性,如今楊繼業所說,他都會落實並思考這樣做的益處在哪裡。

蘇杭城外,巫龍沒過來,這邊暫時還找不到一個全面負責工作的人手。特別是粥場擴展,年後這邊的人員發展也接近萬人這個大坎。雖說體系是楊繼業之前就確定下來了,但每一環節的體現,都因爲人數的驟然增加,變得臃腫。

最初的負責人鄭明亮、趙佩龍、王敬寶,倒是中心耿耿,但畢竟見識有限,着眼點和執行力,調控能力都顯得不夠。

好在時間還短,很多弊端沒有爆出來。楊繼業居中處理事務,有時候也感覺到自己分身乏術,或自身的能力也到天花板了。

從後世到文朝,可借鑑的經驗確實夠用,但在處理具體事務、處置一些人力安排上,還是有所不足。

這時候,就需要有大掌櫃工作經歷的人,來作爲幫手。只是一時間也難找到這樣的人,還是可信賴的人。

要從上萬人中選取有組織才幹的,可不容易。好在粥場的整個體系,都是以小組小隊伍的形態,散佈出去,成爲一個走腳貨郎的模式。這樣的模式,只要有足夠的貨源,收支之間的核算,一級級地綜合起來,也不會出大錯。

最主要的是,目前吸納的都是流民,這些人對粥場的感恩很深,有這樣可依靠的寄居之所,會很珍惜這份安寧。

每一個人的能力或許不同,但小組之中的總結、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將後世的洗腦涌過來,對於文朝的人,其改變力確實很強。

楊繼業意識到這一點的可怕,但也是自找一些理由來說服自己:只要自己不爲私利而虧待他們,苛刻他們,以後的發展,不管到哪一種程度,得到的收益都會按照比例分配下去。

年後的一個多月,楊繼業就在這樣的雜亂無章中度過。這一天,楊繼業被知府唐俊詞派人找去府衙,見到唐俊詞。楊繼業說,“知府大人,學生有禮了。”

“楊詠石,到我這裡無需多禮。今日請你到府衙,是想聊聊蘇杭春耕的事情。”這件事,之前談過。

“大人,春耕的法子已經對外傳揚。只要平倭軍那邊配合,流民和平倭軍軍兵一同,白天耕種,晚上返回縣城或就近村寨。即使有倭寇來襲,也能夠抵擋吧。”楊繼業對這一事情的思考,也是琢磨過,至少目前杭城周邊和紹府兩地,完全可以推行。

“日前春耕還早,但這一事務卻必須早定下來。平倭軍那邊,大將軍也是顧慮重重,擔心這樣推動春耕,倭寇會各個擊破,讓平倭軍損傷太大。”聽唐俊詞所言,看來還真與徐金勝討論過這件事。

平倭軍確實沒有協助地方事務的責任,一旦這樣做,倭寇當真來襲擾,平倭軍的損失肯定不小,這都是大將軍之責。這個責權,徐金勝和唐俊詞都是明知的。

“唐大人,臺府、寧府兩地,目前確實難以涵蓋,但杭城這邊、紹府一地,以及靠近紹府周邊的農耕,是完全可以推動起來的。最爲關鍵的,還是地方官衙有沒有作爲,地方上的大戶,難不成他們的耕地也肯荒而不耕作?”楊繼業說,“大將軍有顧慮,那讓王府軍都去紹府一線駐紮。這一點,大將軍不會反對吧。

另外,武夷土兵那邊的情況,我不熟悉。大人也可給他們一些許諾,看看這一萬人馬,願不願意去寧府邊界。這既是推動蘇杭寶基本活命線的事務,也是平倭軍威逼倭寇之舉。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

楊繼業雖說是紙上談兵,但與巫虎等人討論過,以目前蠻族軍和輔兵足有一萬,鎮守一方,趁着倭寇還沒聚集大隊兵馬,做出這樣的決策,搶佔先手,是可行之舉。

平倭軍即便不能與倭寇硬碰硬作戰,但撒出探子,偵知倭寇靠近,軍民一起撤進村寨,憑險而守。其餘平倭軍得心,合圍倭寇,也可將倭寇逐步滅殺,不失一調動倭寇之戰。

倭寇在蘇杭雖說有幾萬之衆,可他們也分成多股,真正上萬人數的大股倭寇,不過兩三股而已。其餘的,多數是幾百、幾千人聚集在一處。

對蠻族軍而言,四五千人的大股倭寇,正面對戰,他們是不怕的。除非倭寇大肆聚集,有一兩萬人,真有如此大股倭寇,這邊也會探知消息,先一步避開正面衝突,憑險而守。

倭寇的武器主要是刀槍,弓箭都稀少。而平倭軍目前對弓箭的配設,做了調整。因爲平倭軍大多數軍兵,都不能與倭寇正面對戰,那就多利用遠程武器,將倭寇殺傷或殺散。這也是中軍研究與倭寇作戰後,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有了足夠的箭矢,即使射手稀缺,但普通軍兵操練十幾天拉弓,總您好將一些軟弓可用,射出箭矢傷敵。平倭軍的前軍、客軍和武夷土兵在大年之後的一個月裡,就專做這方面的訓練。

蠻族軍需要的弓,多半是硬弓,他們也進行訓練。弓箭在作戰中,發揮的作用還是很強的,巫虎等人自然要對軍兵做這方面的訓練,以適應同更多敵人的拼殺。

平倭之戰,對蠻族軍而言不過是一種實戰訓練,這些人不是強敵。真正的強敵是在北方,那些蒙匈族、後金等野蠻組別,一直在虎視文朝,今後必然是不可避免會決戰的。

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699章 排禾縣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67章 一聲炮響第65章 匪衆逃散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12章 討價還價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697章 欽差到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80章 百十斤第16章 你賴皮第539章 約 戰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36章 選 兵第74章 露臺上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293章 假 打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287章 行動了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92章 族羣分別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171章 對 衝第48章 耶律鍾玉第243章 爭 辯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579章 挖 坑第37章 劉浪出題第710章 密 謀第214章 娶 你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61章 豹虎鬥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132章 談不攏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709章 新仇舊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