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祥山鎮

從見湖鎮到祥山鎮,也是幾百裡的路程。大軍行動,以正常的行軍速度看,至少要七八天才會抵達。以蠻族軍的行軍速度,也要兩三天才回到答。

在蘇杭,前往祥山鎮的行軍,基本處在敵人視野之中,蠻族軍自然不會做強行軍這種事情,免得敵人對蠻族軍有更全面瞭解,提升防範。

蠻族軍會離開杭城,對杭城這邊的人而言,也是一種壓力。蠻族軍的離開,極大減弱了對杭城的保護。

劉裕等人得知消息,找楊繼業到山莊喝茶,提到平倭軍行動之後,杭城的安危該何去何從。

“劉翁,只要平倭軍一直保持對倭寇的壓制,倭寇哪還能分出餘力來襲擾杭城?不過,杭城周邊各處,也不能大意。防人之心不可無,倭寇萬一做出決死之志,平倭軍那邊未必能夠提前偵知。”

劉裕點頭,說,“楊詠石,杭城外的粥場還是要運轉吧。你是留在杭城,還是隨軍到寧府?”

“劉老,軍隊作戰,我不會混跡其中。粥場這邊,之前承諾過會開到今年新糧產出爲止,自當踐言如一。”楊繼業微笑地說,“如今,粥場這邊吸納的流民不少,要讓他們有一口吃物,就得點撥他們去自行謀求獲利之道,不然,誰養得起?”

劉裕多少了解楊繼業在粥場吸納了多少人,笑着說,“楊詠石所作,目前苦一些。等蘇杭安穩,這些人也該學會如何謀生了。他們未必就會離開楊詠石而去,到時候……”

“劉老,火燒黃鱔,熟一截吃一截,到時候再說吧。”楊繼業笑呵呵地說。

“祥山鎮處在寧府和餘州之間,到紹府幾百裡。老夫覺得蠻族軍這樣突進,過於孤軍深入。楊詠石,你覺得呢。”劉裕說,也是真關心蠻族軍的前途命運。如果蠻族軍在蘇杭被打垮,整個蘇杭還有誰能夠與倭寇對陣戰而勝之。

шшш⊙TTKдN⊙¢ O “是的。劉老,有一句話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楊繼業表明蠻族軍會有考慮,“倭寇勢大,但他們終究分散爲小股爲患。想要聚集起與蠻族軍抗衡並且擊敗蠻族軍的實力,那必須是幾大股倭寇聚集。真到那一步,蠻族軍這邊也是有警惕,收縮回防、據險而守,完全可自保。”

“以目前蠻族軍的戰力論,只要蠻族軍不大意,倭寇確實沒辦法找到蠻族軍的弱點,自然不可能破蠻族軍。”劉裕說。“寧府和餘州,可有不少暗藏的敵人,千萬小心。”

“那個李家、齊家,距離祥山鎮有三四百里吧。”楊繼業笑着說,他沒到過實地,而蠻族軍雖有人前往兩家所在地去探查,一時半會不能返回。

“遠距離偷襲固然是奇計,但存在的危險和不定因素也太多,能不用,最好別用偷襲之策。”劉裕說,“楊詠石,據我所知,那邊每一家中,暗藏的兵力都是以萬計,平時分散藏着,更多的是留在海島。可若是真心人手收回山莊,則必被彼等所乘,不得不防啊。”

楊繼業站起來,對了劉裕行一禮,說,“劉老,我記下了。”

“老夫也知楊詠石處事謹慎,兵之詭計,行險之危險,世人不取。持重而行,謀全策固然不可得,慎之又慎,乃上冊。”劉裕與楊繼業和蠻族軍,已經存在較深的利益關係,絕不想蠻族軍出事。

在餘州不遠的慈西州,據說有大戶李姓一族。最初做海貿往來於倭國。後來發跡,李家一族與倭國之間密切,兩三年前甚至更早,蘇杭這邊就傳出李家一族在海島積蓄人手,但凡往海外而去的客商,沒有李家的掛旗,必然會遭遇海盜攔截,船、貨、人全沒。

蘇杭這邊出海做生意的人多,自然有船出事,有人賺錢。過兩三年,不少人就窺出其中奧妙,可李家的人依舊低調,只有一個小圈子中的人,才明白李家的存在。而李家也從不直接與外人接觸,都是通過中間人來操作。

如此操作,雖說李家的人隱藏在背後,但時間長了,蘇杭這邊的人就起疑心。縱然大家都無從覈查背後的勢力,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也無需說透。

劉裕在杭城外影響力高,自然會聽到一些信息,同樣也是沒有核查準確,但明白這就是真實。如今提醒楊繼業,免得蠻族軍摸到李家那邊,結果被人反咬一口,那損失就大了。

劉裕也是儒家大佬,雖說沒有高到文朝流派代表的程度,但在蘇杭或華南幾省,也是舉足輕重的。

退隱回蘇杭,在這邊經營,生意方面即便不直接處理,身邊也有人做這些俗務。不然,劉家又如何能夠開大粥場,救濟流民。

楊繼業的粥場到如今已經發展到建立幾個山寨的程度,在杭城周邊大量購置農田、山林。上次在見湖鎮全殲倭寇,繳獲的金銀、器物,變現後,蠻族軍這邊掌握了大量的錢財。

這些錢財流向幾個方面,一是以不同的人置辦產業,作爲這個體系的分支點;二是給近萬名遊走貨郎們提供原始資本,要這些人在三個月內逐漸做到自給自足,不需要集團給他們輸血;三是將這些錢用在蠻族軍和輔兵的養兵、訓練、研發武器等方面。

對於火槍的研究和製作,在鷹巢山那裡有一個研發中心,在楊繼業出軍蘇杭之前,就已經拿出第一代火槍。雖說產品的性能、質量,離楊繼業的要求距離還遠,但如果真拿這些槍械上戰場,會給敵人意想不到的暴擊。

對於火槍兵的訓練,蠻族軍中一直在進行,不過,主要是蠻族軍裡的特種部隊。專用於長途奔襲、突破敵人封鎖。目前對火槍運用,連王府軍那邊都不讓知情。

每一次訓練,特別是實彈訓練,都選擇在深山老林,確保周邊沒人的前提下,才進行演練。總體而言,這樣的火槍兵真拉到戰場,估計也難以適應劇烈的衝殺。

在楊繼業的規劃中,至少,目前與倭寇對戰的剿滅倭寇過程,是不會將火槍這東西公諸於世的。

哪怕,文朝其實也有竹筒槍裝配軍伍。

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35章 認死理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274章 身子麻第587章 知與行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70章 攻楊家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231章 上 朝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16章 你賴皮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50章 倩影再現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11章 一拳之威第20章 曲解經典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77章 猜對了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172章 打 獵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17章 夜校之議第157章 互 罵第382章 槍來——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61章 豹虎鬥第512章 見老爸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362章 想不透第468章 煽耳光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553章 邀入夥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74章 露臺上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627章 再出手第632章 幫妹妹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339章 挽 留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22章 刺 殺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696章 破王家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章 穿楊箭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14章 巫 家第380章 陷 阱第632章 幫妹妹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