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沱田坳

大海船最爲關鍵的還是動力系統,蒸汽機技術,對於楊繼業而言,也僅僅瞭解一些工作原理。要將這些原理變成實物,肯定會有很長的路要走,甚至都難以成功。

不管怎麼樣,目前給劉裕等人先畫出一個大餅,至於吃不吃得下,那是以後的事情。

杭城附近不適合做造船業,但對鋼鐵的研究和發展,提升鋼鐵的質量,卻遠比鷹巢山那邊要便利。蘇杭這邊工業的發展遠比荊蠻楚地要強,初步的大工廠、規模集成生產,都初現端倪。

蘇杭一地,生絲、紡織是這裡的主要經濟生產,爲海內外提供了大量的貨源,也因此使得蘇杭在經濟上,要比文朝各地的經濟要更好。

經濟更強就吸引更多有技術的人才匯聚過來,這些人爲了要提高生產效率,常年在鑽研改進生產工具,也使得他們在研究上有更開闊的思路,掌握的一些基本原理也多高於文朝其他地區。

尋找匠做、大匠,招收這些人蔘與榮盛鏢局的升級,都交給劉裕等人來負責。另外就是選址問題,地點距離杭城要有一定的範圍,遠了不利,太近又會讓很多人盯着。

鍊鋼業不僅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人力、物力,對於環境也會有較大影響。要瞞過杭城人們的關注,勢必要選在最爲隱秘的所在。

另外對火藥、火槍的研發,也需要有一個相對避世之地,纔不會驚擾到官府。這些東西,不論運用在哪裡,官府方面都不樂意見到。威力太大,直接威懾到朝廷的穩定。

蠻族軍的火槍分配給十幾家,他們派人過來,學習火槍的使用。蠻族軍這邊派三人作爲教練,指導客戶們如何運用火槍,實彈演練,火槍護理等。

對蠻族軍而言,火槍的推廣既能夠壯大己方實力,然後彈藥的銷售也是一筆不小收益。

楊繼業不在關注火槍的事情,而是帶着巫素貞、巫豹和楊猛等人,在杭城周邊四處走,選擇更適合做研發的地塊。

粥場的人對杭城周邊以及往臨省方向是熟悉的,但往寧府方向卻沒有過多滲透,因爲那邊有倭寇存在,粥場這些人沒有多少自保能力。

研發選址要往寧府那邊靠,才近海,對於後造船、建設港口等才方便,減少運輸環節。在文朝的運輸,最便利、運輸力最大的,還是水運。

陸地的運送,馬拉人扛,效率都不好。在陸運上,路是一大問題,另外就是車。車輪要升級,勢必要做出軸承。而軸承又是一個技術難關,至少,楊繼業目前的體系,還無法做出這樣的東西。

只能說,這個滑輪的基礎物件,是必須弄出來,但又只能先提出一個方案,落實到時間無法敲定。

實際上,這個團隊的攤子才鋪開,要做到事又特別多。每一件事情,都超出文朝所擁有的基礎,只能說,慢慢研究,成功與否,更多是看運氣。

幾天之後,有粥場的一個小組到楊繼業面前來彙報,說在距離杭城兩百里的地方,有一個寨子比較適合。那也是他們無意中碰見的,四周是山,只有一條小河從山裡出來,沿小河上走,幾裡後豁然開朗。

此地名爲沱田坳,不足百戶人家。雖然沒有給倭寇燒殺過,但寨子的人都逃散了。楊繼業帶着一隊人過來,看到寨子顯然是逃荒年多的景象,不知寨子人還會不會返回。

一股流量比較足的泉流,從山寨對面半山涌流,然後,形成一條小河。進寨子的路,就是沿小河而上,沒多少險阻。不過,如果山洪暴發,進寨子的路就完全沖毀。

這裡的優點很明顯,一是水流足;二是隱秘,除了進寨口,其他都是山嶺圍裹,便於守護。在寨子裡做研發,外人想得知信息,幾乎不可能。

不過,真要將這個沱田坳作爲研發基地來經營,勢必要修築進寨大路。這一點,對目前的團隊而言,確實不難。

粥場這邊,如果說要招人做事,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傳一聲,幾百人,上千人都能夠招攏。但目前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沱田坳的產權問題,原本住民如今不知在哪裡,找不到這些人,權屬問題不解決,總是有虧。

親自到沱田坳看了,用於做研發基地,是適合的。至少,在前幾年是夠用的。至於要造大海船,那得重新找港口,建立深水港才成。

隨後,楊繼業往寧府那邊潛行,看了從沱田坳通向寧府的通道。出沱田坳不遠,就有水運的大河,運輸上還是比較便利的。以後,如果將這裡作爲中心,完全可沿着小河進行開掘,挖出一截運河來。

從沱田坳返回,楊繼業與劉裕等商討,如何才能找到沱田坳的原住民,然後將這地方拿下,作爲研發火炮、研發鋼材的隱秘基地。

這樣的基地,自然要封鎖所有消息,還要嚴防有人摸進去。與原住民溝通,並將這裡的地產拿下,就是必然的前提。

劉裕等人表示,這些工作都可交給他們來做,總能夠找到那些人並溝通好,讓楊繼業先派人到沱田坳將工作開展起來。

粥場這邊招收的流民,就有不少人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各種匠人、匠戶,先前也都刻意地聯絡,關注,而這一部分人,一旦吸收進來,再請他們將認識的同行招進粥場,在春節前後,其實也找到不少有專業的人才。

原先將這些專業的人才都集中在一個部門進行管理,如今,確定了沱田坳爲研發中心,自然將這些人都帶進去。

具體負責這一塊工作的,暫時交給粥場的王敬寶負責管理。實際工作上,王敬寶還是爲中心專業的人做好後勤和雜務工作,這兩三個月來,王敬寶一直在處理這一塊的事務,也算熟悉了。

至於這裡的安全問題,就完全交給榮盛鏢局。削勁不親自在這坐鎮,但他選了一個得力的人,帶着三百人,在這裡訓練、值守、處理蘇杭這邊情報等,新造出來的火槍,也需要這批人來試槍,他們將是最精熟火槍的一批人。

第230章 求 寶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63章 一路衝殺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173章 衝上去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69章 精銳齊出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61章 見面歡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221章 沒找到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4章 一幅對聯第308章 知書堂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483章 全 滅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198章 降不降第84章 又見啞巴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530章 新婚了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655章 勝三傑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20章 曲解經典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38章 學內功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90章 知與行第499章 議清剿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433章 三段式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572章 換角色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336章 殺 賊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202章 開 倉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516章 找王爺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167章 誰出戰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524章 同一天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644章 聚仙樓第8章 闖王府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468章 煽耳光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524章 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