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天不負

蘇杭一隅發生什麼事,對於整個文朝而言,還是太小了。與倭寇之戰,勝也罷敗也罷,對於京都的朝臣們,沒幾個人放在心上。

從秋試之前,天氣炎熱到大年到來,乃至於新的一年開始。京都的氣溫也是變化極大,年後的京都,已經到零下十幾度,寒冷和節日是得京城這裡的人都不願意出門。大人,該有的營生,那些靠這些營生而生活的人羣,自然得抗着艱辛的條件,日復一日地勞作,不能有絲毫停滯。

從藥浴缸中站起來,太子劉靜在感受着自己身上的力量。可以說,從去年秋試之前,身體達到某種極限之後,他就有着很明顯的感知。那種非常輕微的變化,如果不是他多年來一直體會着絕望和無力,都沒法抓住那一絲的變化。

一開始,大約在八月左右,劉靜以爲是自己對兒子的思念才造成的幻覺。因爲只有自身強大和好轉,纔有可能呵護兒子、找回兒子。

等劉靜看到自己身上開始滲透出黑色的液汁,身體感覺到一絲細微的力量,明白這些年來的堅持和努力,總算是上天不負有心人。

御醫也感知太子的變化,及時地調整了藥浴的用方,使得劉靜身體內的毒素加快消解。從一開始發覺那一絲變化,到如今不過四五個月時間,劉靜已經能夠自己站起來,就是這些年來最大的提升。

太子府如今也籍着入冬和大年、新春,劉靜儘可能少出現在人們眼前,免得對手察覺到他的變化。一旦對手意識到太子可能會恢復身子,之前的努力,就會白費勁力,自然會繼續動作,往死裡做出孤注一擲的手段。

太子府這邊目前,確實沒有多少力量可抵禦。之前,太子府是有一些高階武力值的存在,最高等等那位,已經被太子派遣保護兒子劉銘,至於如今是死是活,毫無信息。

但劉靜知道,兒子應該沒被人找到,不然,對手肯定會將兒子的頭顱送到他案前,來徹底打擊他的意志。這件事情沒有發生,正好說明兒子沒死,至少沒有死在對手手中。

“太子,想來,再有三五個月,身上的毒素就差不多清空了。”太醫說。

“也不知我能不能等到,隨緣吧。”劉靜對於自己的生死,確實不怎麼放在小女生,但又有着最固執的生命追求,因爲他如果倒下,那兒子劉銘顯而易見的後果,是他不能接受的。

帝王家,這樣的冷酷、殘忍是常態,這也是他中毒之後,才體會到這些。如今,如果說讓他回到以前,劉靜也沒有信心能夠做到。

“又是一年,不知銘兒身在何方。”雖說在太子府,但能夠接觸到這樣核心事情的,也就兩人。這些話,除了在中間密室中說說,換一個空間劉靜都不敢在心裡想,擔心自己在夢中說出不該說的話。

“太子,唯有等你身子康復,再聚太子府的力量。小王爺纔可能回來,不然,小王爺又如何與太子相見?”御醫溫和相勸。

“太子,那個人也在的,我想,他會保護好小王爺。”劉靜貼身護衛勸說。如今,劉靜說話雖說依舊有些吃力,但不像之前那般,說一句話或一個動作,都要耗費所有的力量。

身體的變化,讓太子劉靜有所期待,但如今的太子府連當初十分之一的力量都不如,又能做到什麼?經歷這樣的變化,也充分認識到,可信可用的人,總是太少。而如今的太子府,又有誰肯爲之賣命?

縱然有心要尋找兒子,可目前也無力派出人手去搜找。兒子目前的情況,只能在心中祝福和禱告。

自從女兒離開京都,皇孫劉世博確實沒到韓府作亂,但韓立仁也觀察到,韓家這邊總人陌生人出現,可能是皇孫派過來的人。韓家在朝堂不過是小小的一家,影響不了什麼。

親王府之所以不再過來攪擾,很可能是不想因韓家,而鬧出一個什麼不利的名聲。這樣的名聲對韓家影響不大,但親王府想要得到文士集團的認同,就不得針對任何文人。

如此情況下,倒是讓韓家得到一些安逸,少一些實在的磨難。不過,朝堂一旦變遷,他們這些太子府一系的人,自然不會有好結局。

女兒被逼迫離開京都,跑去荊蠻楚地楊家了。這個事情讓韓立仁多少有些不甘,主要是一家目前的境況,完全不能自保。而那個書呆子,又如何配得上自家女而?

女兒美貌、靈秀,才思敏銳,遇事能斷,以後完全是一個可主持一個大家族的女子。不過,韓立仁對女兒做這樣的選擇,既心疼又無可奈何。

他也不敢離開京城,前往荊蠻楚地將女兒接回來。女兒既然到了楊家,名節上就成楊家的人,接回來,也難以另嫁。真不知女兒如何想,心思卻放到那個書呆子身上。

當初兩家訂親、退婚,恩恩怨怨的,也是因爲兩家之間的命途變遷。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太子府一直在衰變,但上面那位就是沉默,不說一個字。在朝堂的人看來,那就是讓太子府自生自滅。或許是因爲上面那位不忍心刺激到病重的太子,加重病情,任由其苟延殘喘,等哪天太子沒了,太子府這些屬員也就打散。

明知道去太子府坐班也無事可做,太子府體系已經逐漸散掉,目前只剩下幾個人還沒走。韓立仁按點下班回家,心中已經無所求,甚至對今後太子府解散了該如何選擇,他都懶得去想。

回到家,突然見家外有一輛車,那是有客人到來,還是身份比較高的人,纔會有這樣的車。

到底是誰來訪?本已麻木的心,韓立仁突然有些好奇。難不成,朝堂終於要動太子府了?

進家門,還在猜會是哪一位大佬光臨,對韓家而言,又意味着什麼變遷。是生還是死?自己倒是無所謂了,可惜兩兒子,多少有些不錯的名氣,又年輕,本該是有高光的前途。

這一切,僅僅是因爲韓家是太子府一系,就完全斷送了希望。

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553章 邀入夥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4章 詭 異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50章 倩影再現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30章 新婚了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18章 縣學內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644章 聚仙樓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148章 第一戰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338章 追 擊第157章 互 罵第387章 強行軍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355章 殺回去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14章 巫 家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94章 應對問答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218章 教 化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551章 纏 鬥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554章 留火種第91章 劁 豬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178章 勝 出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91章 劁 豬第72章 平叔現身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234章 碎馬腳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96章 再進王府第456章 追與逃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379章 領軍需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655章 勝三傑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75章 赴死之殺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551章 纏 鬥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284章 孫大炮第379章 領軍需第44章 一幅對聯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337章 衝陣強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