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一飛沖天

張洪庭見韓立仁的神情,但他卻點點頭,不解釋。韓立仁見了再次讀三詩,說,“這些詩真不錯。”

“何止不錯。”張洪庭說,“都是傳頌千古的篇章,之前的那個少年,可能已經完全不同了。哦,對了,楊繼業在秋試中已經高中舉人,遺憾的是,他不能來京都參加會試。不過,才十六歲的少年郎,三年後再來京都會試,未嘗不是好事。《秋江獨釣》就是中秋文會上,拿到魁首的詩。”

即使韓立仁覺得楊繼業不可能有如此詩才,可有張洪庭的話,自然不會再有懷疑。也知道,楊盛文作爲文壇名宿,他不可能爲兒子出名而自損名聲。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是在說蠻族人,還是楊家人?”韓立仁搖搖頭,隨即看着張洪庭,又說,“張老親自爲楊家勞累,我韓家自是答應這樁婚事的,只是,荊蠻楚地不毛之地,倒是讓女兒受苦,那也只能說是她的命了。”

張洪庭搖搖頭,說,“立仁啊,荊蠻楚地或許偏遠,但鎮邊王府不是一直在那裡嗎。楊繼業有此才情,不過幾年時日,必定大鵬展翅,一飛沖天。”

張洪庭這樣的話,不過是吉祥言語而已。對楊家以後會有什麼樣的變遷,從目前來看,確實沒有什麼轉變的契機,要變的可能是更壞的情景。

這時候,又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張洪庭見韓立仁答應,說,“哦,我之前一直在琢磨三詩,還有一樁事倒是忽略了。”張洪庭說着,對外叫一聲,讓隨行的人將放在車中的東西拿進門。

四個盒子,大小不一。不過,看端過來的人也不怎麼費力,韓立仁明白,那是楊家送來的訂親禮物。人不能到京師,但禮物肯不能少,這是禮數。

放桌上,張洪庭說,“立仁,這是楊家從荊蠻楚地送過來的,我所知的楊盛文身無餘財。在荊蠻楚地五年,多是文友饋贈,得以度日。來人說了,大盒子是楊盛文的一副墨寶,也是他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了。其餘三件,是楊繼業親自準備的,連楊盛文都沒打開看過。”

盒子密封着,韓立仁自然不會有什麼指望,因爲楊家的生活狀況,京都裡只要關注楊家和右丞相府的人,都明白這一點。楊盛文名氣、才情和能力都強,就是家無餘財,一身清風。

不過,像楊盛文這樣的人家,確實不用擔心過不下去,總會有文人或家有富裕的人,給他送去,不至於捱餓。

“謝謝張老,辛苦您啦。”韓立仁說,不管兩家如何,對張洪庭這樣居中跑腿的,總要感謝。韓立仁看了一眼大兒子,韓泉知道該做什麼,因爲他也是成婚了的人,原本該是楊家答謝張洪庭的,如今只好韓家來付出。

不一會,韓泉拿來一個紅禮包,禮貌裝了銀十二兩。自然是小小心意,對於張洪庭而言這樣的心意也不會在意。

張洪庭見韓泉送來,笑着說,“立仁,俗禮就免了吧。楊盛文的面子,老夫這裡就夠了。”

“張老,這是韓家一點心意,與楊家無涉。小女那個有一去處,也令我這個做父親的心安。”韓立仁解釋說。

“立仁,把楊盛文的墨寶打開瞻仰瞻仰吧。”張洪庭說,京都這邊,不知有多少人求楊盛文的墨寶而不得,使得楊盛文的字就成爲稀罕物。

韓立仁當即將最大的一個盒子打開,禮貌果然是楊盛文的一副字。展開後,字爲:“子曰”。整幅字端正沉靜,隱隱透出一股浩然正氣來。這樣的字掛在書房,對讀書人會有非同尋常的助益。

“好好好,好字。右丞相府果真不同凡響。”張洪庭雖說與楊盛文在儒學之義上,爭論二十餘年,而他比楊盛文大十來歲,可在書法上,確實不得不讚美楊盛文。

韓立仁、韓泉父子看到這樣一副字,也是喜不自勝,僅憑這一幅字,就足以爲傲。楊家對於自家女兒,還是很上心的。

韓泉對於妹妹韓玉芝去楊家的事情,知道更多一些,當初逼不得已離開京都,那是有陳羽霏相陪。陳羽霏的來歷確實不知詳情,但她不會害了自家妹妹。

兩女長途跋涉,不知是不是還有其他人陪護。不過,如今楊家既然託請張洪庭來家裡求親,自然是一切安好。等定下親事,韓家這邊給他們送一些財物,總不至於受多少苦楚。

張洪庭坐一陣,也不肯留下吃飯,好在將韓家的答謝禮收下,讓韓立仁心頭多少好受一些。說不定因爲這件事,以後萬一太子府有變,張洪庭會關照一句,韓家的處境會好一些。

等張洪庭走後,韓家父子送出門,看着馬車遠去。韓立仁不由地感嘆一聲,韓泉說,“父親,妹妹有這樣的歸宿,未必不是好事。她心裡願意就好,何況,妹妹是有自己主見的人,我們也干涉不了什麼。”

“我何嘗不知?她肯私下離開京都,去荊蠻楚地,那是打定主意的事。”韓立仁說,心裡多少有些不滿,畢竟對女兒說來,這樣的婚事太簡單了。

回家,韓母也出來,得知女兒的情況,便是滿面淚水,哽咽不可語。

韓泉說,“母親,妹妹在楊家,她就無事。我們知道她安穩,就是好事啊。楊繼業也不錯,如今他的詩名已起,想來今後會有不小成就。”

韓立仁將桌上的字幅收起來,得找時間親自裱好,掛在書房才行。另外三個禮盒,韓泉拿起來,準備送進父親書房。韓立仁說,“打開看一看,以後我們給楊家送一些東西過去,也好比照。”

韓泉原不指望什麼,因爲張洪庭說明了這些是楊繼業自己準備的,他會有什麼東西?說不定就是三首詩。

但父親說話,而母親也在等待,他便將最上面的盒子打開。盒子打開,隨即見裡面是一塊玉牌。品質很高的玉器和飾品,在京都雖說不少見這樣品質的,但在荊蠻楚地那偏遠不毛之地,楊繼業從什麼地方得到這東西?

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672章 心與善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204章 賺大了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240章 求 聯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573章 失蹤了第293章 假 打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456章 追與逃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568章 軍營破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38章 學內功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78章 啞 巴第330章 沒信心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165章 竹 石第485章 勝利了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406章 祥山鎮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8章 酬 謝第67章 一聲炮響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7章 鐵 叔第230章 求 寶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163章 竹 詩第35章 認死理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50章 倩影再現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201章 誰 錯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89章 一屋不掃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574章 太子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