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

“楊詠石,大將軍是誠心請你,見一面聊聊蘇杭平倭寇的話題。沒有別的意思,當然,如果楊詠石願意到軍中來,做一段時間客卿,也算是遊學的一種經歷和選擇。未來科考,有這樣的經歷,朝堂也會另眼相看。”於連欣當然想將楊繼業拉進軍中,這樣一來,蠻族軍就不需要多費心思。

楊繼業笑了笑,說,“於參贊,我年少,閱歷少,可不敢進入軍中。軍國大事,哪是我這樣後生小子可插嘴的。多謝於參贊美意。”

上馬車,與於連欣一起坐車,巫豹和楊猛在車旁隨行,於連欣見楊猛高大魁梧,說,“楊詠石,你身邊這兩位都是難得一見的壯士。”

“於參贊,大個子是自小在身邊的書童,確實有一把力氣;另外那位是我三哥,姻親關係,不放心我一個人外出遊學,也就跟着一起來了蘇杭。三哥自小習武,自身也勤苦,倒是練成了一些名堂。”楊繼業輕描淡寫地說。

於連欣對於楊猛的戰力不知,可巫豹在李家寨前的表現,有不少人親眼所見,是了不得的猛將。大將軍戰力也強,但據目睹者所言,估計這個人比大將軍都要強一分。

實際上,個人武力值達到大宗師和軍中的大將級別還是有所區別的。大宗師主要的威懾力是在單對單、單對多之間的對攻方面,而軍中大將則是在戰陣上的衝殺,更多是馬上戰力。

聽楊繼業所言,於連欣知道,軍中想要挖楊繼業身邊這兩人,那是不可能了。便多讚歎幾句,也是一種關係的鋪設。

接下來與倭寇對戰,不是因爲李家寨外將倭寇全殲,平倭軍就完全佔上風了。接下去的對戰,蠻族軍、王府軍或許不會吃虧,可另外四萬人馬,有對抗倭寇的實力嗎?

這一段時間,於連欣見看過這幾支軍兵,或許武夷土兵的戰力會強一些,可同樣的,武夷土兵也可能不會完全聽話,用起來不會順利。

就連蘇杭這邊駐軍的兩萬人,田雄邦這個武略將軍在大將軍面前,都想得到更多的利益,偏偏那些軍兵又孱弱無用。不然,在李家寨外地圍殲倭寇,前軍爲什麼都不能參與?

當然,田雄邦等作爲平倭軍下屬,整軍之後,或許能夠操練出一支可戰之兵。

於連欣在杭城大門出發會作用,一行人沒受到盤查。大門之後,是甕城,過來甕城纔是真正的杭城。

這次見面沒安排在軍部,而是在一家秦樓。楊繼業見這場面,暗自慶幸沒帶巫素貞過來,不然,她肯定會有想法。

古代秦樓的名氣太大,楊繼業第一次走進這種高檔場所。其實,柳河縣城也有秦樓,而且是一條街,垣武城的秦樓名氣更大,規模也更大。但楊繼業確實一次都沒去,雖說在垣武城期間,孫曉君他們多次相邀,他都好言推掉。

一個豐腴又多少有些豔俗的女人,迎着他們,於連欣很乾脆地報了房號,女人便招呼其他人過來帶他們上樓。

這裡鶯鶯燕燕的,對楊猛、巫豹等人而言,也是大開眼界,很不自然。在千軍萬馬之前,鎮定自若的大宗師,到這裡卻都是初哥,面紅耳赤,手腳都不知該怎麼放。

巫豹已經二十多歲,實際上早該娶媳婦了。只是他一直癡迷武藝,無心成家,才一直拖延到現在。楊繼業也想過,等平定倭寇之戰後,回荊蠻楚地時,得給巫豹找一門親事,辦了。

進房間,正有幾個青衣女子在表演舞蹈,有彈古箏女子在彈奏。楊繼業對這些雖有所知,但都是第一次見到,倒是有些興趣。

不過,今天過來是見平倭軍大將軍的,這也是他們第二次見面。上次在涇延鎮,楊繼業對大將軍說過不少話,但大將軍不以爲然。要不是自己有舉人功名在身,很可能會有麻煩。

但今天是大將軍請他過來的,原因楊繼業也知道。蠻族軍在李家寨外地表現,軍中的核心們肯定知情。如此,要想拉攏蠻族軍,自己這裡可能是最好的突破口。

見徐金勝走過來,楊繼業也快速走兩步,這個態度還是應該有的。“大將軍好,月餘未見大將軍,大將軍精神煥發,那是喜事臨門了。”

“楊先生好,月餘未見,楊先生更是名傳蘇杭。年少多才,十分了得啊。少年才俊,不及楊先生之萬一。”徐金勝說着,轉身將另一個人讓出來,這是一個陌生面孔,楊繼業微笑地看着對方,見對方也是審視的神態,也不着急說話。

“楊先生,這位是蘇杭父母,知府唐俊詞唐大人。”徐金勝說。

“唐大人好。”楊繼業也沒想到,蘇杭知府會出現在這裡,當即行禮。先不說是四品知府高位,蘇杭這邊就是這位的天下。唐俊詞更是進士出身,在文人士林裡,肯定有一席之地。楊繼業作爲士林後進,見到前輩,當然得行禮。

“楊詠石,”唐俊詞還禮,“楊詠石的文名早就傳到蘇杭,年少高才,更有報國之心。今見楊詠石,才華縱橫,堪比甘羅。杭城外施粥,活命無數,善舉慈心,定會動感九天。楊詠石定然福澤延綿,楊家百世昌隆。”

“知府老大人,謬讚謬讚,千萬別如此過譽小子。老大人這般說,讓小子如何自處?不敢當、不敢當啊。”楊繼業說,唐俊詞這番說辭,確實有些誇讚了。即便楊繼業在蘇杭這邊做了一些事情,讓蘇杭這邊的人感覺好,但也不至於到這種程度。

文人見面相互誇讚,那是平等級別的人之間,楊繼業一個舉人而已,唐俊詞也不會因爲自己的一首詠石詩,就給予這般高檔評價。關鍵是蠻族軍的動向,纔是徐金勝、唐俊詞等人關心的。

但唐俊詞這一番讚譽,傳出去,士林人肯定會傳開。對於楊繼業今後的文名是有很大幫助的,也會讓楊繼業在蘇杭士林中得到多少人的認可。

“楊詠石,少年有高才、有大能力,也無需過於藏拙啊。”唐俊詞笑着說。

第37章 劉浪出題第99章 研討槍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223章 攤子大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92章 族羣分別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379章 領軍需第19章 三個問題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2章 有鬼呀第13章 到 手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347章 芒勁角第330章 沒信心第225章 看不透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330章 沒信心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135章 談崩了第80章 單 挑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530章 新婚了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156章 二對二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38章 學內功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197章 破關卡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6章 過 關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80章 單 挑第198章 降不降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75章 赴死之殺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573章 失蹤了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38章 學內功第117章 搭搭手第98章 忠心換槍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188章 消滅掉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109章 教數字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28章 酬 謝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619章 殺上去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231章 上 朝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3章 亂鬥及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