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

對於平倭軍抵達杭城,並且首戰全殲倭寇兩千三百餘,消息傳出,當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這一個多月來,杭城及周邊的民衆、大族大戶、大商家、商號等自然安平樂見,歡喜不已。

雖說各家都會出資,但比起朝不保夕、惶惶不安的日子,這些大家大族寧願花些錢買平安。

而另一些人則爲目前的形勢變換,就在緊鑼密鼓地商討,想找到最好的對策,打破目前這種局勢。

倭寇爲患,對普通人家、一些地主、富家和大家族的衝擊非常大,但那些早有安排,早有計劃的大家族、大商戶卻推波助瀾,從中發大財。

僅僅倭寇打劫所獲之後銷贓,很多東西都流進這些人庫房,讓他們賺得翻天。

遠在寧府的升山鎮,李家李明傑在莊子裡小院站着,偶爾走幾步。平時,李明傑住在慈西州城內,在慈西州成中,李家是最大的商戶之一,當真是糧田萬頃,慈西州各行業的商務都有涉獵,佔據最大的份額。

升山鎮李家的發達,主要是近十年來纔開始騰飛的。原先李家也有不錯的基礎,但在慈西州各家族中,李家還排不到一等。李明傑雖是李家主宗,但自小就分開另立,李家安排他讀書科考,想走仕途。

任何一個家族想壯大,必然離不開有讀書人,有功名在身的親族關照。十年前,李明傑因爲秋試科考卻在科考中作弊,偏偏被當場抓獲。之後就無緣繼續科考,原先的秀才功名也被廢除。

李明傑很不甘心,對文朝和杭城的怨恨深埋在心。想要快速發家、快速聚集財富,私鹽是最好的途徑和手段。而私鹽是長期違法的生意,本身是有固定渠道的,外人很難插手。

但李明傑用李家的全部力量賭一場,埋伏了私鹽販子,後來將這一渠道接在手中。李明傑平時低調,也不受周圍人等所待見,畢竟是科考舞弊之人,成爲了人羣中的另類。

這天,李明傑在莊子裡等人。莊子從外面看,似乎很平庸,只不過佔地大一些。可真正走進這莊子,那就另有天地。李明傑在這十年,不僅經營了這個莊子,在慈西州城裡也就好幾處莊園。

從一開始的搏命一賭,到兩三年擴張的財富之後,在手中積累的財物和人力,使得李明傑有了更大的野心。手段上也更趨向於兇狠、殘忍,對財富更直接地搶掠。

寧府這邊原本有在商業上競爭的對手,但只要有利益競爭,對方不會多長時間,就遭遇匪盜火在海運上,比遭到劫掠,人財兩空。如此幾年下來,李明傑在海外聚集有七八千人的大股海盜,這些海盜中有一半是精銳。

而倭寇亂境中,李明傑首先就聯絡到了真倭寇,其中倭寇首領宮崎山直接跟李明傑搭上線。倭寇攻佔寧府、臺府、紹府、溫府等地,但李明傑這處山莊卻一直平安。

倒不是山莊就沒有倭寇圍攻,而是倭寇裝模作樣圍困幾天,就走散了。寧府、臺府真正被倭寇圍住,沒有攻破的村寨確實也有,不過,在慈西州幾乎不存在,特別是與李明傑有競爭的家族、有仇怨的家族,無一不備攻破,家破人亡。

有了倭寇之亂。李明傑逐漸走進慈西州這邊的人羣視野,因爲他的山莊在升山鎮一直存在,沒有被破。而他住在慈西州城內,做生意雖然是手下的人在跑,但真正大宗生意,還是要李明傑出面來敲定。

倭寇亂境到如今,李家在寧府都成爲市裡最強的存在,在慈西州更是地下皇的意思。

李明傑知道,他如今的財富在整個蘇杭或許不算做多的,但前十總該達到。這是他十年的積累而已,可不比那些千百年的傳世家族差了。在李明傑看來,只要倭寇之亂再持續三五年,整個蘇杭都可落到他手裡。

倭寇之亂後,李明傑在明面上也招攬了幾千人手,不然,又如何能夠守住他升山鎮的莊子?

二十天前,李明傑接到消息,說是倭寇首領宮崎山的弟弟宮崎林,帶兩千人前往杭城外圍,一直沒有返回,後來聽說被平倭軍給全殲了。

李明傑也知道平倭軍到蘇杭,原本不在意有沒有平倭軍的,因爲文朝除了北面邊軍,內地的駐軍實力差,軍額也嚴重不足,哪怕來再多的人到蘇杭,都是爲倭寇送人頭的。

倭寇殺人越多,聲威越響,威懾蘇杭的力量就越大。最後會讓一些人逐漸接受、屈從於一定的條件,來換取他們的安全。到那個時候,倭寇也就可以消失了。或者是倭寇暫且退出蘇杭,另外開闢戰場。

但得知宮崎林的兩千人被全殲,這可不一般。李明傑一開始根本不信,還聯絡宮崎山,問明真相。另一邊則派人前往杭城這邊,要查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才讓他們有所準備。

平倭軍如果真有強大戰力,那也是與倭寇和海盜作戰,對他李明傑而言毫無威脅,彼此完全不是敵人。只要等平倭軍平定蘇杭後,那對李明傑而言也是獨霸一方的局面。

但如何應對,卻要先定下來,也要與宮崎山等倭寇首腦有一個全盤的定局。這一天,他要等的人,自然是同道中人。做這些生意,也不是一個人就可完全吃下,而是要有不同環節的人幫撐,才能將東西送出蘇杭,把財物收攏過來。

慈西州這邊,有另一個叫齊洪波的齊家家主。齊家在橋臺鎮,距離慈西州也不遠,百里之內,同樣,齊家在橋臺鎮有莊子,在慈西州里也有山莊。

齊家做這樣的生意比李明傑更早,或者說一句是家傳多少代的行業,不過,齊家一直都沒有真正做起來。小打小鬧而已。

李明傑也是在幾年前,才發覺齊家的情況,彼此便互通有無,李明傑一開始準備將齊家吞下,後來覺得有合作伙伴,對於在慈西州乃至寧府都有好處,便於齊家合作。

除了齊家,另外在臺府那邊,也就幾家。

第421章 訴衷腸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512章 見老爸第349章 新規劃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699章 排禾縣第28章 酬 謝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88章 洗 臉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499章 議清剿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132章 談不攏第92章 族羣分別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75章 赴死之殺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579章 挖 坑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249章 第一招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433章 三段式第78章 啞 巴第524章 同一天第553章 邀入夥第572章 換角色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485章 勝利了第369章 招人手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6章 過 關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221章 沒找到第54章 逃得掉嗎第50章 倩影再現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387章 強行軍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35章 認死理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632章 幫妹妹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514章 一起嫁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65章 匪衆逃散第40章 端陽詩會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424章 接戰前第49章 鷹巢山匪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448章 去皇宮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18章 縣學內第262章 難選擇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448章 去皇宮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1章 逃 學第54章 逃得掉嗎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156章 二對二第79章 磨刀石第160章 三戰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