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張濤到杭

這次見面,除了主角徐金勝、唐俊詞等,還有兩三位士林名宿。楊繼業扮演少年兒郎,與這些前輩聊天也習慣了。

這次見面,不過是一個姿態,也是一種態度。楊繼業與徐金勝、唐俊詞等都沒有談到倭寇、平倭軍、蠻族軍等話題,主要是談詩詞、科考等方面。

對於詩詞,楊繼業不會多說,但之前做過的《竹石》、《秋江獨釣》等詩,自然會說出來,這些也經不起外人查證。

另外,在垣武城榮盛酒樓外,至今還懸掛的上聯:煙鎖池塘柳,的徵聯故事也拿出來說事。對於這種事情,士林文人自然有更多的興趣。

談到這些話題,也讓蘇杭這邊更多瞭解楊繼業這個舉人。可對於楊家的情況,楊繼業卻一直不提,哪怕唐俊詞有意將話題拉到這,他也是微笑而已。右丞相府的情況,在文朝是比較複雜的,蘇杭這邊是什麼立場,楊繼業目前還不想借助老爸的餘威來做事。

不想走到哪裡,人們都說,這位是右丞相府小少爺,而希望是自己將右丞相府撐起來。

見楊繼業之前,徐金勝與於連欣已經有了默契,對於拉攏蠻族軍之事,由於連欣開口說,比較恰當。但整個見面過程,於連欣都沒提到這事,等送走楊繼業,徐金勝才說,“於參贊,說不好?”

“大將軍,我也沒說,但我知道蠻族軍是不可能落在我們手中。不過,楊詠石的態度,我們在平倭戰上,蠻族軍不會反着來的。我們只要以平常的做法,蠻族軍自然會殺敵立功。不過,張濤這個監軍到了後,還會不會與蠻族軍相處平和,真的難以斷定……”

“……”徐金勝也知道張濤難相處,之前在京都,自己多次拜見,這位連面都不出現。如今在戰場上,他說監軍,對平倭軍而衙門,就是權力最大者,他對蠻族軍會有什麼樣的態度?

因爲這不是徐金勝所能夠控制的,而張濤對權和財物也是貪婪,名聲在外。三年前,爲了出頭,他在朝堂上,極盡所能罵自己,與這樣的人共事,又如何會順利?

張濤急急忙忙趕到杭城,一到杭城外,便讓中軍軍部的人去迎接他。徐金勝與張濤之間,本來是一個負責軍事行動方面,一個負責軍隊歸屬方面的工作,但在文朝,張濤在地位上,卻是要高出徐金勝的。

徐金勝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然後帶着平倭軍裡的大大小小,去杭城外迎接張濤這個監軍。

等見到人之後,張濤已經知道李家寨外,殲滅倭寇兩千餘人的具體細節,心裡也在關注着王府軍和蠻族軍是哪幾個人。因爲到了蘇杭來,與倭寇作戰,潛在的危險還是存在的。如果有蠻族軍在自己身邊,至少會安全。

田雄邦當然很自覺,首先上前給張濤跪下,表達了對監軍大人的仰慕。說監軍大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纔有李家寨外地大捷。

張濤聽了微笑點頭,說,“武略將軍果然不錯,頭腦清醒,想來是很強的。到蘇杭之後,肯定會爲國立下大功。”

田雄邦忙站起來,給張濤跪下道謝,表示一定會盡心盡力,爲國而戰,爲監軍爭光。張濤微笑着點頭,隨後看向其他人,說,“蠻族軍是哪位將軍領軍?”

但沒有人迴應,徐金勝見張濤臉色微變,說,“監軍達人,蠻族軍如今是伍虎將軍領軍。不過,伍將軍今天沒趕來,他的軍兵駐紮在三十里外,嚴防這倭寇前來襲擾杭城。”

“哼。”張濤自然不滿,蠻族軍的人沒過來,那是對他這個監軍不滿。對於蠻族軍的桀驁不馴,張濤多少聽說了,這時候見到對方這樣的態度,只能將不滿壓在心裡。

田雄邦自然看到這些,心裡暗自高興。只要蠻族軍在監軍心裡有那種心思,以後就有他們受的,哪怕你能打,又怎麼樣?你三千軍兵,還能滅掉三萬倭寇?就算拼掉三萬倭寇又如何,自己也得拼光!

這些蠻族軍自以爲勇武,就可不尊其他人,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於連欣、唐俊詞、劉瀟傑等人也看到張濤這個監軍對蠻族軍的不滿,但此時也不能如何美言。再說,以後蠻族軍在對倭寇作戰上,能不能真用上,誰也不敢斷言。

楊繼業自然知道,監軍張濤到杭城來,會對蠻族軍有什麼樣的態度,但要蠻族軍改變態度,迎合這個張濤,那是不可能的。平倭軍中,可戰之兵不多,包括武夷土兵在內,都差不多。

武夷土兵的戰力可能要強一些,最多能夠與倭寇一拼,但武夷土兵願意拼光自己嗎?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以後在作戰過程中,如果說監軍張濤故意陷害蠻族軍,那蠻族軍撤離戰場的速度,也會讓這些人驚呆的,而後讓他們自食惡果,未嘗不行。

一開始明確自己的態度,以後在蘇杭這邊就可丟棄那些束縛,與倭寇作戰,也會更靈活。只有這樣,才能將蠻族軍全須全尾帶回去。

對於在蘇杭這邊作戰的軍功,如果平倭軍要刻意篡改,那也隨張濤的意思。反正蠻族軍參戰,軍功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一些物資獎勵。

這些天,隨着蠻族軍駐紮安定下來,繼續訓練,和總結李家寨前與倭寇作戰的得失,是巫虎他們要做的事情。另外,楊繼業還給他們另一個要事,那就是招收輔兵。

三千蠻族軍是正兵兵額,之前有榮盛鏢局的人手協從做生活方面的事務。如今,蠻族軍挾全殲倭寇的大捷,對外招收輔兵,效果不錯。

招收輔兵,名義上完全站得住腳。而蘇杭這邊,很多家破人亡的青壯,對倭寇是仇深似海。有蠻族軍大捷的底子,這些人都願意過來,加入到平倭軍來效力、復仇。

這些人,主要是各寨農家子弟,身體素質還不錯,能夠吃苦。而蠻族軍這邊,對於選兵這個問題,早有標準。這一次,在十幾萬流民中,精選幾千人,自然會得到不少好兵。

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343章 耍蠻氣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262章 難選擇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50章 倩影再現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54章 逃得掉嗎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19章 三個問題第20章 曲解經典第80章 單 挑第655章 勝三傑第308章 知書堂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218章 教 化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330章 沒信心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1章 穿楊箭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32章 談不攏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35章 認死理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112章 土茯苓第63章 一路衝殺第660章 了心願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708章 有多強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65章 無戰損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178章 勝 出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338章 追 擊第225章 看不透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37章 劉浪出題第262章 難選擇第491章 進 城第112章 土茯苓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285章 趕時機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349章 新規劃第514章 一起嫁第221章 沒找到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49章 鷹巢山匪第33章 看夜校第22章 刺 殺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109章 教數字第112章 土茯苓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379章 領軍需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62章 殺匪虎第710章 密 謀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34章 《勸學詩》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248章 暗 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