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又得趕路

“怎麼回事?”張濤反應過來,這個人說的是什麼,對於捷報這一類,是不可能瞎說的。如今,可能會有捷報的,只是已經前往杭城的平倭軍。

“大人,王府軍在李家寨前全殲倭寇兩千三百餘,大勝。大將軍命我等前來給大人報捷。”來人解釋清楚了,張濤反應過來,心中有些着急。自己留在涇延鎮,不在李家寨那邊,這次大捷的軍功,自己能不能分?

隨後想,軍功往朝堂報,那還不是自己怎麼報都成。另一個更着急的事情,那就是要趕往杭城,不然,地方對平倭軍的感謝之情,自己難分潤了。

張濤多少有些後悔,如果這時候他在杭城,那平倭軍所有的榮耀,豆漿是他這個監軍所有,所有地方給的勞軍之物,也該是他的。

如今,哪怕急趕快趕,往杭城快馬過去,也要七八天吧。再快,很可能才修養好的身體,又會誇掉。

錯過這麼好機會,等自己趕到杭城。杭城地方上的人,估計都難以再接受自己這個監軍的權威。這樣想,心中就有怨氣,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就是王府軍。

如果王府軍沒有全殲倭寇,平倭軍到杭城也不會受到那邊的人另眼看待,自己之後才趕到,肅整軍兵,平倭軍再擊敗倭寇,就是他這個監軍的全功。

之前沒覺得王府軍怎麼樣,誰知還能夠全殲兩千多倭寇,這實力不是很強嗎。但這可能嗎?會不會是誇大了事實,甚至可能是殺良冒功?

大將軍徐金勝既然遣人來報功,這個事情只能往朝堂上報。當然,作戰細節上也得問清楚,上報朝堂纔會令人信服。張濤便將來人叫到跟前,仔細地問了李家寨前段殲滅戰。

反覆問了半個時辰,張濤面色沉靜。聽報捷的人所說,這次戰鬥是確有其事。倭寇總人數有多少,確實有待覈實,但殺倭寇是肯定了。

讓報捷的人離開,張濤便開始擬寫捷報。大捷得肯定,殺掉倭寇的人數甚至可以增加,但有一點,那就是自己作爲監軍,必須是功勞最大的一個。

杭城知府唐俊詞也是在天黑前得到了捷報,從一開始的懷疑,到後來採信。他一直覺得是在夢中一般,因爲這一年多來,蘇杭所得到的消息,都是倭寇攻佔了哪裡。

能夠將倭寇全殲,平倭軍那得多厲害,戰力多強橫?不管如何,既然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地方上就該有所表示。

犒勞參戰將士,送物資送錢。另外,還得想辦法讓王府軍留在杭城周邊駐紮,這樣才讓杭城安全。估計這也是杭城周邊那些大家大戶所想的,錢財物資,倒是不用官府這邊出多少。

對了,還有軍糧也得儘快集齊,送到軍中去。唐俊詞這邊的捷報,是他的副手同知劉瀟傑送來的,戰報詳細。王府軍在李家寨之前作戰過程,基本都敘述了,這種高度保密的資料,唐俊詞不會對外多透露。

平倭軍五萬人,像田雄邦所帶的兩萬軍兵,能夠與倭寇對戰嗎?作爲同知的唐俊詞,自然知曉。另外,武夷土軍一萬,他們的戰力有沒有王府軍強?而王府軍中,最厲害的就是蠻族軍這一部分。

這次殺敵,蠻族軍的軍功就佔去六成,劉瀟傑的附函中,對蠻族軍所述更清楚。只要將蠻族軍留在杭城周邊,三千軍兵,足夠防住倭寇襲擾。

五天之後,李家寨外的殲滅戰影響力達到高峰,杭城幾乎人人知曉這一戰,也在傳揚這一戰。似乎平倭軍到達杭城,平定倭寇就指日可待。

這幾天對平倭軍的宣傳,也沒有可以將蠻族軍凸顯出來,更沒有人提到楊繼業在殲滅倭寇之戰中所起到的作用。

楊繼業自己,這幾天一直在做粥場的工作。劉家和另外幾家,送來的米糧足夠粥場這邊運行,楊繼業雖說也出銀錢給米糧作價,但這些大族卻用另外的途徑,來補償楊繼業。

雙方關係快速拉近,楊繼業卻沒有立即提到生意的事,明白,彼此真正確立關係還要等剿滅了倭寇,生意上的事情,纔可能做起來。

楊繼業這些天安心在粥場,主要也是想盡可能多找一些可靠的人。上次他表明這個想法之後,鄭明亮邀集的人也就到了,隨後,楊繼業見到這些人,確定將他們留在這邊,擴大外出購買米糧的隊伍。

如今,粥場米糧不缺,但外出到各村寨走動,熟悉這些地方,就是對他們的鍛鍊。楊繼業也是有要求目標的,那就是以粥場的名義,求購米糧,不論收購多少,只要收購得到都算是這些人的成績。

做生意的核心就是與人打交道,在目前這種特殊局面下,如果說這些人能夠購買到米糧,說明他們的能力不差。

如今,楊繼業更在意在杭城這邊,培養出一支隊伍。鄭明亮這一批人,來歷明白,加上受過倭寇之亂的危難,心裡和精神上一旦找到安放處,他們會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

這些天也可看到,鄭明亮和每一個被接收到粥場的人,哪怕要他們做一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事,他們都會認真去做。

特別是外出購糧的隊伍,如今已經擴展到三支,雖然每天出去,更多時間都是空手而回。楊繼業卻要他們在返回之後,一起討論失敗的原因,如果加以改正,能不能就說服對方讓村寨人家賣米糧給他們?

楊繼業對外出購米糧的人們,要求就是必須與村寨、人家進行溝通,至於能不能買到米糧,沒有任務和要求,但能夠買到米糧,則會記錄下來,一段時間後,會根據這些記錄進行獎勵。

獎勵分幾種,有口頭表揚的、有少量物資獎勵的,也有將一些稍微重要的責任交給對方來做。

對鄭明亮、趙佩龍他們而言,加入粥場之後,就恍如有了新的家。雖說在楊繼業身邊做事,這邊並沒給他們任何承諾,但楊繼業是舉人老爺的身份,卻讓他們有依靠感,後來在楊繼業身邊做事了,感覺就完全不同。這個年輕的少爺,對人對事,都有自身的一套做法,完全與蘇杭這邊老爺們不一樣,卻讓他們深刻感受到被信任的美好。

第433章 三段式第338章 追 擊第717章 算你狠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483章 全 滅第362章 想不透第72章 平叔現身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184章 夜行軍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516章 找王爺第443章 傳假令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157章 互 罵第1章 穿楊箭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204章 賺大了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135章 談崩了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3章 老 媽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573章 失蹤了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243章 爭 辯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285章 趕時機第81章 攢 刺第349章 新規劃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249章 第一招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58章 真面目第655章 勝三傑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533章 多高士第406章 祥山鎮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696章 破王家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710章 密 謀第535章 來戰——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478章 又受挫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230章 求 寶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403章 三件寶第16章 你賴皮第535章 來戰——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182章 第一親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5章 抄 詩第330章 沒信心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424章 接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