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倭寇來源

“繼業,倭寇成分複雜,正如你所說的那般,真倭不足半數。其餘的都是蘇杭外海島的海盜、蘇杭各地流民,也有人冒充倭寇,藉機打家劫舍、或對生意上有競爭的人家動手。”劉裕說,“但這些事情坐下來,卻把蘇杭的局勢攪渾了。

如今,要剿滅倭寇,甚至想找到倭寇的聚集地,都不容易。當然,蘇杭這邊的駐軍,稍有戰力的軍兵,如今都龜縮在縣城、州城或各處大城,嚴防死守,勉爲其難。也致使倭寇在蘇杭橫行無忌,囂張跋扈,而一些不法之人,趁機四處劫掠,蘇杭更亂。

目前,杭城四周情況稍微好一些,那也是因爲杭城裡駐軍比較多,戰力稍強。但如果不滅倭寇,想來要不了多久,倭寇就會集結而至,到時候誰也逃不掉破家逃散的下場。

至於海盜的來源,沿海一些家族中,故意在海島上養着一羣人手。除了劫掠,也保護着他們到海外去做生意,每一年的獲利巨大,使得這些人家驟然而富有。他們得到利益,嚐到甜頭,自然用那些銀錢來招引強梁,擴張勢力,變得更強,得到更多的好處。

以後,在與倭寇對戰中,不僅要防備倭寇,也需要謹防這些人。當然,這些人是更難防備的。我們這些人,也曾有心要組建人手,對抗倭寇,但一直沒有做起來……”

“練兵養兵,除了花費巨大之外,還需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操練執法,要有一個能夠帶軍兵戰勝的勇將。”楊繼業笑着說。

“是極,是極。”劉裕笑着點頭。

“劉老先生,你們在杭城,或許聽說過荊蠻楚地、聽說過生蠻那邊是不毛之地,未開化、野人一般,吃生肉、喝生血的蠻族。不過,我在荊蠻楚地生活五年,對那裡的人熟悉了,知道生蠻在窮山惡水之間討生活,是何等艱難。也因此,蠻族軍兵武勇過人,只要能夠吃飽,當兵算是很好的討生活路子。

這也使得外面的人,對蠻族有更多誤解、歧視、欺壓,千百年來,蠻族也曾鬧過好幾次,根本原因就是有些人對蠻族欺壓過份,他們爲了存活,不得不拿起棍棒爲自己生存而戰。

我瞭解這些,便與蠻族的人商討如何改變生活境況,如今,雖然沒有多少進展,卻得到了蠻族上下的信任。也因此,我帶這批蠻族軍出山,來蘇杭剿滅倭寇,他們才肯用心用力。”

“聽繼業這樣說,那就明白了。”劉裕說,“繼業,以後有什麼我們可出力的,只管開口。我也明白,你是一個舉人功名,不能在生活上多費心思。科考纔是你該走的路,其他的事情,你派人過來就好了。”

“多謝劉老,還有各位前輩對外的幫助。”楊繼業說,“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倭寇裡除了真倭,一些生性就好吃懶做、爲非作歹的人之外,還有受到某些人操控的之外,會不會有一些,也是因爲各種困苦相逼,不得已投到倭寇之中?將這部分人找出來,接下去平定倭寇,會順利得多……”

對楊繼業所說,這些人其實沒有更具體的感受,因爲他們一直都在養尊處優,高居於上位。自然不明白窮苦人的無奈,那種無路可逃的絕望和悲切。

等這些人慢慢消化自己所說的話,楊繼業又說,“對於蘇杭這邊,如何找到這些人,難度不小。但我們如果找到了,將他們爭取過來,以後對付倭寇就有消息來源,甚至,我們可派一些人混進倭寇中,以後倭寇的行跡便容易掌握……”

說得這樣直白,在座的都是睿智之輩,自然明瞭。當下表示,他們會去做這樣的事情,只要有所進展,必然聯繫楊繼業。

這次見面,蘇杭這邊也是在表達態度,自然希望以後楊繼業和王府軍這邊能夠多關注他們所在地的安全,他們可爲王府軍提供必要的給養。楊繼業自然樂意,同時也表明了,王府軍作爲平倭軍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單獨在外而不聽軍方調令,只能說盡力而爲。

這些人都是杭城附近的大戶,資產富足,在戰亂時期,與軍方的往來、拉關係,代價肯定大。但走楊繼業這條路子,相對而言就會小得多,另外,楊繼業對於經營方面,肯定也會有所專,不然,又如何能夠讓蠻族歸心?

有些事情不需要說透,彼此心知肚明就可。不論如何,王府軍能夠全殲來犯之倭寇,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

發生在李家寨前的戰事,傳播很快,但在傳播中,也必然地發生偏差。一些不明所以者,傳成了殲滅倭寇兩萬餘,自然是以訛傳訛。

地方上的縣衙、州和府,也在第一時間得知李家寨外的殲滅戰,平倭軍已經到來,地方縣衙自然要犒軍。有好處同知劉瀟傑證實,對這次殲滅倭寇的戰績,完全可如實地對外傳揚,也使得蘇杭一帶,有一點利好消息,激發士氣。

平倭軍地第一戰,就有這樣輝煌的戰績,自然對整個蘇杭而言,都是一針及時的強心劑。

不僅是李家寨周邊,縣衙、州和府,在得知這樣大捷後,第一時間派員、帶着物資來犒勞軍兵。徐金勝、於連欣等自然開心,田雄邦等也得到不少物質。不過,另田雄邦惱火的是,王府軍圍殲倭寇,居然不向他們透露消息,不然,他也可撈得不小軍功。

如今,平倭軍的軍功可不小,但如何分配這些軍功,田雄邦幾次想探問大將軍徐金勝,可徐金勝一直在同巫虎、劉浪和經歷談倭寇之戰。

飛馬報捷,等飛馬趕到涇延鎮,張濤還在涇延鎮將養身體,雖說到涇延鎮的時間不短,但他在軍兵離開涇延鎮後,確實病倒了。這也是昨天前後勞苦所致,身體被壓垮了。

好在在涇延鎮休養半個多月,總算緩過氣來。打算過幾天,得往杭城進發。作爲一個監軍,看不看住軍兵沒關係,但自己不去杭城,又如何撈取好處?

“監軍大人,有捷報,大捷啊。”一個人跑到張濤身邊說,張濤茫然地看着突然出現的隨從,“胡說什麼?”

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74章 露臺上第454章 韓新勇新崗位第21章 再抄詩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698章 殺無赦第25章 你是誰第499章 議清剿第66章 多寶和尚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409章 沱田坳第19章 三個問題第51章 冬梅殺到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421章 訴衷腸第91章 劁 豬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553章 邀入夥第424章 接戰前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572章 換角色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293章 假 打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16章 你賴皮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218章 教 化第521章 託 付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58章 真面目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116章 削勁哥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243章 爭 辯第63章 一路衝殺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274章 身子麻第355章 殺回去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349章 新規劃第480章 死亡線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156章 二對二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8章 闖王府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632章 幫妹妹第184章 夜行軍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28章 酬 謝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241章 見學政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414章 張靖海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