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第172章 人事

第172章 人事

兩宮擁着趙煦回了大內,然後,趙煦自然就拿着呂公著的上書,開始請教起來。

這一句出自哪裡?那一句又是誰說的?

趙煦表現依舊穩定。

兩宮則是輪流上陣,教導着趙煦。

即便如此,也遇到了好幾個她們知識的盲點,只能暫時略過。

教到晚上,總算大抵教完了。

兩宮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欣慰、成就感以及疲憊。

趙煦在保慈宮裡用了晚膳,纔回到福寧殿裡就寢。

臨睡前,馮景趁着給趙煦端洗腳水的空擋,低聲說道:“大家,臣在御廚聽人說,好像張都知被太皇太后訓斥了……”

“連內東門和御藥院的差遣也被卸了……”

“看來是犯了什麼大錯!”

趙煦哦了一聲,輕聲譏諷着道:“獲罪於天!”

馮景趕緊低下頭去,哪怕他文化水平不算太高,但也知道下面的那句話:無可禱也!

於是他懂了!

天是什麼?不就是他面前的這位少主、大家?

所以,張茂則是賊臣?

馮景眼神閃爍了兩下,他知道的,這是個機會!

他也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盡一切可能,蒐集張茂則的罪證!

以便大家需要的時候,可以拿出來!

……

翌日,六月癸亥朔,以禮部再獻大行皇帝御容畫像故,輟朝。

趙煦和兩宮,首先在宮中仔細查看,反覆確認沒有問題,才召集都堂宰執,在福寧殿中再次瞻仰。

宰執們看完,也都說沒有問題,才命人恭敬的送去景靈宮供奉——上次,禮部畫像已經出過一次錯了,要是再錯,不僅僅禮部上下都得滾蛋,趙煦、兩宮、宰執們也不會有臉!

瞻仰完大行皇帝御容畫像,兩宮命右相韓絳留下議事。

自然,商議的是呂公著的任命問題。

雖然韓絳很想將呂公著攔在東府外,可,韓絳是個聰明人,見到兩宮都有意呂公著入東府後,立刻就變了臉,只說要回去和執政們商量。

兩宮自是欣然應允!

但出了宮門後,韓絳就眯起了眼睛。

“呂晦叔的手段,可還真是高明!”

他自然看得懂,呂公著推辭樞密使,退任知樞密院事,乃是在以退爲進。

“他若到了東府的話……”

“東府諸人中……恐怕就一個章子厚,能對付的了他!”

韓絳在都堂也有一段時間了,執政們的性格和能力他也差不多摸清楚了。

東府三位執政,李清臣性格謙和,不大喜歡和人爭執,張璪辦事能力可以,但手腕不行。

只有章惇章子厚,無論在能力還是手腕上,都可以和呂公著一戰!

可惜,章惇章子厚,似乎已經有求去之意。

這怎麼行?

韓絳扭頭就向着都堂方向而去。

他得和章惇好好說說:子厚,你也不想看到,整個朝堂上都是舊黨吧?

要知道,呂公著這一次可是來勢洶洶。

昨日就已經舉薦了五個御史!

今天更是跳過了他和蔡確挖的坑,要進東府了。

四個月後,蔡確卸任山陵使,出知地方,他這個老臣升任左相,呂公著必然進右相。

到那個時候,誰還攔得住呂公著發揮?

所以,章惇必須留下來!

於是,在這天上午,都堂的令廳裡,右相韓絳和章惇兩人閉門談了差不多半個時辰。

最後,韓絳是帶着微笑走出來的。

他得到了章惇的承諾——絕不主動請郡!

而章惇也笑的很開心——他是想過請郡,但最近幾天他改主意了!

他想在汴京城,儘可能多留些時間!

韓絳的建議和要求,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有韓絳在後面給他加油鼓勁,章惇並不懼怕那位來勢洶洶的元老重臣!

……

元豐八年六月甲子(初二),延和殿聽政。

中書請奏:乞以龍圖閣待制、知青州鄧綰,改知永興軍;原知永興軍、龍圖閣直學士劉癢知青州。

這是很正常的人事對調。

也是防止地方官,在一個地方長期任職,尾大不掉的制度。

兩宮自是允准,同時給鄧綰升了一下館職,將其從龍圖閣待制升爲龍圖閣直學士,算是對鄧綰在青州兩年的嘉獎。

右相韓絳奏:熙河蘭會路經略使,乃國家邊帥,如今原帥李憲已卸任,乞兩宮詔任新邊帥。

兩宮命韓絳及都堂執政推薦邊帥人選。

這個事情,其實早就在都堂和宮裡來回商議了很久。

所以很快韓絳就向兩宮,提供了一份名單。

涇原路經略使盧秉、環慶路經略使趙卨、神衛、龍衛四廂都指揮使劉昌祚、馬步軍副都指揮使苗授。

兩文兩武,一共四個人選。

其中,文臣的機會,相對來說最大!

劉昌祚和苗授,基本是陪跑——除非盧秉和趙卨都不願意去熙河!

但這大抵不可能!

熙河路邊帥,是元豐以來軍功最多,也是最有作爲的。

若李憲不是內臣,而是武臣,他早就是正任節度使了。

若其是文臣士大夫……

三省兩府的大門,早就爲他敞開了。

他最低也是個樞密使!

搞不好,直接拜相也不是沒可能!

當然,正常的流程還是需要走的。

所以兩宮下詔:命盧秉、趙卨、劉昌祚、苗授入闕。

其中,苗授本人就在京城。

他是在去年,被大行皇帝聖旨召回,然後拜爲步軍副都指揮使的。

於是,兩宮便命苗授明日上午入覲。

此事議處之後,韓絳上稟:尚書右丞、中書侍郎李清臣,可遷知樞密院事!

兩宮沒有猶豫,便同意了韓絳的奏請。

便下詔給了翰林學士院,命草制李清臣知樞密院事制。

因爲是東府執政平遷西府執政,所以不需要大拜除,直接寫一道簡單的制書就可以了。

在完成了這個任命後,呂公著入朝的最後障礙被掃清。

於是,在這天傍晚,兩宮帶着趙煦駕臨內東門下的小殿,召見了翰林學士鄧潤甫。

是夜,學士院鎖廳。

第二天凌晨,一道宣麻大拜除,從宮中降出。

資政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呂公著,進拜尚書右丞兼任中書侍郎。

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爲河北邊報遼使已經入境!

對大宋來說,恐遼症是造成很多事情和變故的主要推動力!

(本章完)

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504章 趙煦對孟皇后的回憶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48章 耆英會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161.第152章 撤退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196.第186章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198.第188章 賞要快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196.第186章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542章 格物風潮(2)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487章 這是陷阱!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88.第87章 京東鐵馬(2)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142.最後一天,求月票!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161.第152章 撤退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522章 和離第43章 茶藝大師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596章 西北狼煙(1)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99.第96章 覲見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94章 戰前(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425.第402章 學區房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597章 西北狼煙(2)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第596章 西北狼煙(1)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54章 仁恕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