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

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

趙煦睜開眼睛,便看到了向太后坐在榻前的身影。

“母后怎來了?”趙煦問道。

向太后嘆了口氣,將兩封謄寫的邊報,拿給趙煦看。

“這是昨夜收到的邊報……”

“呂惠卿言:西賊殘暴,寇我不成,竟暴虐於橫山各部!”

“各部首領,泣血以求,求我王師出塞,接其各部入境,以爲我朝邊戶……”

“折克行也說,近日來多見,橫山羌部,扶老攜幼,逃入我境……”

趙煦接過來,拿在手裡看了看。

呂惠卿也好,折克行也罷。

都是他很熟悉的人。

所以,他只掃了一眼,就大概明白,呂惠卿這個滿肚子壞水的福建子,恐怕又在搞事了。

這是呂惠卿的性格。

生命不息,搞事不止!

無論在朝堂還是在地方,這位熙寧變法的‘護法善神’,總是這樣的。

他總是帶着旺盛的精力,不斷的想方設法的在他身邊掀起一次又一次的事端。

除了王安石、趙煦的父皇,還有上上輩子親政後的趙煦外。

沒有人能按得住這個福建來的相公。

向太后在趙煦看的時候,在旁邊接着說道:“除了邊報外,呂惠卿也送了一封橫山各部首領的血書……”

“文字懇切,言辭謙卑……乞以我朝王師援手……以救倒懸之民……”

若只是兩個邊臣的邊報,向太后或許還不會這樣糾結。

她甚至早就在昨天晚上接到邊報的時候,就給了呂惠卿批覆:不得生事!

可有了橫山各部的血書以後,事情就不一樣了。

向太后就糾結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

各部求援,若大宋見死不救,就等於將橫山各部推給西賊。

向太后雖然沒有什麼軍國經驗,但也可以靠着自己樸素的道德和認知,知道若是這樣做了,以後橫山羌部就不會有人心向大宋了。

橫山羌部、党項,諸部足足有百萬之衆。

這些人生在沿邊長在橫山。

若他們全體倒戈西賊,西賊國力必然增長!

如此一來,六哥將來豈不是要面對一個比今天更強大的西賊?

趙煦假裝看着邊報,實則在心裡開始思索。

呂惠卿擅作主張,讓他很憂慮。

可又不得不給呂惠卿擦屁股,想辦法在朝堂上圓過來。

想到這裡,趙煦就問道:“母后,可曾和髃臣們商議?”

向太后搖搖頭:“還未……”

趙煦點點,還沒有下都堂,這就好!

只要未下都堂,這個事情就可以暫時控制在小範圍內,輿論就不會立刻發作。

“六哥,該怎麼處理?”向太后問着。

趙煦想了想,輕聲道:“母后,朕讀《春秋》,觀聖人之微言大義,皆以戎狄不稱人也!”

“若稱人則必因戎狄行仁義之事!”

“仁義不興,則攻守之勢異也!”

“我大宋仁義之邦,禮儀之國,若連仁義之事都不做,何稱中國?”

“北朝使者,如今已經入境……”

“兒擔心……若是我朝因懼興兵而不救遠方之民……恐北使有輕我朝之心!”

先把孔子的牌坊立起來。

然後反手一個友邦驚詫,挾契丹自重。

這是趙煦急切之間,暫時能想到的辦法。

不過,很好用!

向太后聽完,也是點頭:“六哥說得對!”

這些日子,她和太皇太后親自教六哥春秋經義。

自然知道,整部春秋,包括穀梁傳的解釋,戎狄四夷,基本不稱人。

其後綴是沒有‘人’這個名詞的。

經義上也說的很清楚:此聖人特貶之!

但也有例外!

戎狄做了好事,行了仁義或者遵守禮法的時候,他們就能搖身一變在聖人筆下有一個‘狄人’、‘戎人’的稱呼。

戎狄行仁義,尚且可被聖人稱人。

堂堂大宋,若失了仁義禮法,四夷如何看待?天下人又如何看待?

尤其是,北使已經入境了!

向太后可是聽說過的。

北朝開國之主耶律阿保機,生平最崇拜漢高祖劉邦,自詡爲劉邦後人。

契丹的後族蕭氏,更是直接明牌:我乃漢丞相蕭何之後!

此外,北朝制度,分南院北院,其中南院完全照抄的大宋文法,只稍作了改變!

昨日,向太后還問了鄧潤甫,北朝君臣如何看待大宋的問題。

得到了一個叫向太后心驚的答案:北虜蔑視我朝!

至於如何蔑視的鄧潤甫不敢說,只是暗示:我朝如何看北虜,大抵北虜也是如何看我朝……

大宋將北朝契丹,視爲北虜。

那麼,契丹人怎麼看大宋?南蠻?南寇?還是汴賊?

向太后只是想到這一節就憂心忡忡。

和西賊比起來,北朝契丹,纔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在向太后心中,是絕不能讓北朝輕視大宋,特別是六哥治下的大宋!

於是,她道:“那母后去和太母商議一下……”

趙煦點點頭,說道:“最好也請西府兩位執政,也一起商議商議……”

“這等軍國之事,還是需要執政們參謀……”

這就是把東府,隔離在這個事情的決策圈外。

向太后點點頭:“六哥所言甚是!”

“確實需要和西府兩位執政通氣!”

於是,向太后便去了保慈宮尋太皇太后商議此事。

而趙煦則在福寧殿裡,慢條斯理的洗漱然後用膳。

等吃飽了,他才帶着人,前往保慈宮。

趙煦到保慈宮裡的時候,西府兩位執政,已經被傳召到了殿前。

正在和兩宮彙報着事情。

見到趙煦到來,他們連忙持芴退避一側,同時行禮:“臣等恭問聖躬萬福!”

趙煦點點頭:“朕萬福!”

然後到了兩宮帷幕裡,給兩宮請了安。

在這個過程中,趙煦觀察了一下,太皇太后的神色,並無異樣。

於是趙煦笑着坐到了兩宮身邊,問道:“太母、母后,兩位執政怎麼說的?”

向太后答道:“六哥,兩位執政也都言:天子新即位,北使已經入境……若我朝連救橫山受難之人都不願……恐北使以爲我朝無人……”

太皇太后則道:“老身只擔心,邊臣生事,藉機挑釁,釀成大戰,致生靈塗炭……”

趙煦聽着就懂了。

只要不發生大戰,那麼太皇太后其實也支持來一次橫山特別軍事行動!

於是,趙煦道:“那就下詔嚴格訓誡呂惠卿等,令其不可在救人之外生事!不然國法無情,定不輕饒!”

兩宮聽了,都是眼睛一亮:“官家的主意好!”

(本章完)

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590章 戰爭中的各方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592章 聞戰則喜(1)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451.第428章 廷推(2)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12.第202章 加一分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510章 聖質深邃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386.第366章 謀國第593章 聞戰則喜(2)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62章 條貫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498章 熙河(1)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467.第443章 決戰(1)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369.第349章 恩賞第34章 命運之日(1)第506章 入甕104.兩宣麻大拜除。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48章 耆英會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283.第269章 第一茬第18章 母子(2)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67.第253章 張茂則之死(1)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450.第427章 廷推(1)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492章 朕愛叔叔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第39章 太子(2)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289.更新要晚一點第62章 條貫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82.第81章 王珪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