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

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

兩宮議定,西府兩位執政也同意。

於是,一道旨意,便從宮中發出,通過急腳馬遞,發往葭蘆寨。

旨意大抵和趙煦的意思差不多。

只在用詞上更加嚴厲,對呂惠卿的約束也更具體。

此事,自然也不可能瞞得住人。

很快,都堂上下就都知道了呂惠卿報告羌人求援的事情。

第一天到都堂履職的呂公著,還沒得及召見中書省六房佐吏,就驟聞此事。

旋即就眉頭緊皺起來。

他前兩天上書,才說了止息兵戈,休養生息的事情。

今天就要興兵?

這就讓他面子有些掛不住了。

不過,呂公著沒有立刻發作,他不動聲色的派人去將西府的同知樞密院安燾請來。

安燾算是呂公著在都堂上,除了右相韓絳外的最熟悉的人了。

因爲元豐三年,呂公著在樞密院的時候,安燾時爲權三司使,因爲大軍後勤調度、輜重轉運以及其他錢帛上的事情經常打交道。

所以,呂公著對安燾有一定好感。

知道這個大臣,雖然是新法一系,可在一些地方的立場傾向舊黨。

也曾經弱弱的指出過一些新法的弊端。

但他聰明,見勢不妙,立刻就假裝自己沒有說過,反過來大肆吹捧。

這種人,外人會覺得,蛇鼠兩端,可呂公著明白這就是官場生存之道。

只有站在都堂上,才能影響國家,才能改變時弊。

若因自己一時之氣,就甩手不幹或者因此被貶。

那除了自己得了一個好名聲外,於國何益?

呂公著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

既然給趙官家當差,那就得受趙官家的氣。

甚至得想方設法的哄好趙官家!

安燾很快就赴約而來,到了呂公著面前,拱手一拜:“省佐有事尋某?”

呂公著上前,扶起安燾,拉着他的手,坐到令廳上,微笑着道:“一別三載,厚卿風采依舊,老夫着實羨慕!”

“省佐言重了……”安燾坐下來後,就問道:“省佐尋某,可是爲了今日兩宮手詔河東一事?”

呂公著點點頭,道:“厚卿應當知道,我朝已連年用兵,沿邊百姓,備受戰火顛沛之苦……”

安燾點點頭。

他雖然是新黨也支持王安石。

可他對拓邊,一直持不同意見。

立場雖然沒有舊黨的弭兵息戰這麼極端,但也是不太主張繼續擴大戰爭的。

實在是花錢花的太多了!

而且,年年都在花錢!

呂公著看着安燾,問道:“那爲何厚卿?”

安燾拱手道:“大義之前,小節自當忽略!”

“嗯?”

“呂惠卿隨邊報,附上了羌部豪酋的血書……”安燾平靜的說道。

“少主言:春秋聖人以戎狄不稱人,獨戎狄行仁義而稱人……聖人微言大義,在仁義二字!”

呂公著聽着,瞳孔轉動。

安燾接着道:“兩宮也擔憂,若橫山羌部求援,而我朝見而不救,不僅僅將大失橫山諸羌之心,使彼爲西賊所用!”

“更憂慮着北使!”

“北使如今已在河北,若其知我朝連近在咫尺的羌部求援也無動於衷,難免輕視我朝!”

呂公著緩緩的點頭。

這個理由,已經能夠說服他了。

北使……

那可是隻要找到機會,就會對大宋極限施壓,恫嚇、威脅,無所不用其極!

慶曆增幣,就是因爲北使蕭特末,在御前以戰爭恐嚇,嚇住了仁廟才達成的。

此外,少主的態度也讓呂公著謹慎起來。

何況,少主說的確實是有道理的。

仁義二字,立國之本!

大宋爲正統,若連仁義都不堅守了。

那麼四夷還會服嗎?

尤其是橫山羌部,若其因此徹底倒向西賊,那麼,沿邊各路從此永無寧日!

安燾看着呂公著的神色,微笑着道:“省佐不必憂慮!”

“兩宮和少主,發往河東的手詔,用詞極爲嚴厲,只許河東救人,並無開戰、用兵之事……”

“呂吉甫這個人雖然跋扈,但也絕不敢抗旨不尊!”

呂公著緩緩點頭:“若如此,天下幸甚!”

只要不掀起大戰,只要不再來一次五路伐夏、永樂城大戰這樣的事情。

沿邊各路和天下財政,就還能堅持。

於是,呂公著拱手謝道:“辛苦厚卿了!”

“不敢!”

……

司馬光放下手裡的筆,側耳聽着門外的議論聲。

他聽到了河東、呂惠卿、羌部一類的議論。

於是,司馬光對範祖禹說道:“純甫,出門去問問,發生了何事?是否是河東又起了兵戈?”

這是司馬光現在最擔心的事情。

兩宮震怒,將鄜延路的張之諫重罪。

現在,又聖旨要召回鄜延路另外一位邊帥劉昌祚。

這樣一來,呂惠卿小人得志,一人兼兩路!

他若擅起兵戈,蒼生不幸!

沒多久,範祖禹就回來,將他打聽到的事情和司馬光說了。

司馬光聽完,一張老臉立刻就拉了下來。

“老夫就知道!”司馬光喃喃自語着:“呂惠卿此子,必懷亂政之心!”

“張之諫獲罪也必然助長他的野心!”

範祖禹聽着,問道:“您是要上書談論此事?”

司馬光看着範祖禹,搖搖頭,道:“非也!”

“少主所言,自是有道理!”

“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

“如今,羌部血書求救我朝,少主發仁義之聖心,以王師救之,可謂至善!老夫爲何要阻止?”

對現在的司馬光來說,那位少主就像一汪從未被人涉足的泉水。

善良、純聖,仁義發乎於天性!

自然是不可能會有‘因利興兵’的心思。

只能是出於天性的善良,爲了救人而做出的決定。

這樣的仁義之舉自然只能歌頌,怎麼能阻攔呢?

“那……”範祖禹不太明白了。

“老夫要阻止的是朝堂治張之諫的重罪!”

“張之諫不止不該被罪,反而應當重重獎賞!”

“使天下皆知,我朝息兵之決心!“

“也由此,完全徹底的打消,那些邊帥武夫,擅起邊釁,藉此邀功買名的心思!”

對司馬光來說,這纔是關鍵所在。

張之諫,對不對?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抗拒了呂惠卿欲圖作亂的行爲。

只要邊臣人人都如張之諫,西賊再如何挑釁,也只堅守城池。

那裡還會有戰爭?

一旦沒有了戰爭,那麼,因爲戰爭而生的那些倍克、殘民、亂國家的邪法,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本章完)

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504章 趙煦對孟皇后的回憶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215.今天更新晚一點386.第366章 謀國420.第398章 汴京風雲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570章 壽宴(2)第14章 通風報信119.第114章 司馬牛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95章 戰前(2)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第620章 戰局(2)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393.第373章 掮客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441.第418章 惡龍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第590章 戰爭中的各方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119.第114章 司馬牛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550章 逆練神功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342.第325章 預算461.卡文第616章 御前會議(1)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573章 外交(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60章 朕的錢!!!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368.第348章 交子務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467.第443章 決戰(1)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136.今天沒有了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585章 逼捐(2)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159.第150章 軟肋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38章 太子(1)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第503章 斷尾求生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99.第96章 覲見第46章 文德殿(2)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619章 戰局(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51章 登基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414.感冒了。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247.第235章 囑託第45章 文德殿上 (1)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57章 元老之間第555章 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