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節 齊魯

劉徹抵達東宮時,剛剛好看到館陶的馬車離開。

“太長公主怎麼在此時入宮的?”劉徹對着王道問道:“去給朕查一查……”

王道聞言,脖子一縮,背脊發涼。

這種事情,在過去是非常常見的。

太長公主殿下別說是在平明前入宮了。

她一天十二個時辰,任何時候都能入宮。

從館陶府邸到東宮之間的道路,沒有任何人敢檢查和阻攔太長公主的車駕。

此事不僅僅是公開的秘密,更是連市井百姓都知道的事實。

但,作爲一個宦官,王道很清楚,自己絕對不能想太多。

想太多的人,是很會死的很早的。

先帝時那位章德,就是想的太多了。

所以,他微微恭身,領命道:“諾,奴婢立刻就叫人去查……”

自館陶府邸到長樂宮,沿途要經過兩個北軍的營壘以及六個哨卡。

毫無疑問,這些營壘校尉,立刻就要倒大黴了。

畢竟,按照律令,宵禁之後,無天子或者太后詔,擅自出入宮闈,都屬於大罪。

而私自放這樣的三無人員出入宮闈的人。

輕則丟官,重則喪命。

劉徹微微閉上眼睛,他感覺,前所未有的好。

馬車緩緩駛進長樂宮的宮牆內。

此刻,已是平明,東方肚白,天色漸漸亮了起來。

長樂宮也從沉睡中甦醒,數以百計的宦官侍女,在宮闕內外,開始打掃衛生。

許多人看到天子車駕到來,都不明所以,拿着好奇的眼光打量。

實際上,在現在,除了少數的公卿貴族外,整個世界,依然不知道昨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甚至就是千百年後的史書上,恐怕也會對昨夜之事,諱莫如深。

甚至,只會在某些角落和個人的傳記中得窺一角。

就像宋史中的燭影斧聲,你能知道可能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情,但你永遠無法確認其是否存在。

在永壽殿附近下車,劉徹跟過去一般,走下攆車,然後在侍從們的簇擁下,進入大殿之中,立刻,殿中上下許多宦官和侍女們恭身下跪恭迎:“陛下萬壽無疆……”

而劉徹則徑直向前,來到殿中,擡頭看向端坐於上首的太皇太后竇氏和皇太后薄氏,他微微恭身,若無其事的道:“兒臣拜見皇祖母,母后,恭問皇祖母及母后安!”

“皇帝來了……”竇太后聽到聲響,立刻就道:“快快坐到哀家身邊來……”

等劉徹坐定下來,竇氏就拉着劉徹的手問道:“那太廟可處置妥當了?”

一邊說,竇氏還一邊自責着:“平陸候與紅候是哀家對不住他們啊……”

劉徹微微擡頭,一副剛剛睡醒,什麼也不知道的模樣:“太廟?太廟什麼了?朕不知道!”

他回過頭,問着自己身側的王道:“王道,太廟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何無人與朕稟報?”

“回稟陛下……”王道也被嚇了一跳,但好在,他在宮廷裡混了這麼久,早已經見慣風浪,只是微微一愣,就立刻反應了過來,他盡力平復心情,假裝驚訝的說道:“奴婢並不知道太廟發生了何事?要不,奴婢去問問?”

“還不快去?”劉徹瞪了他一眼,笑着道。

而上首的竇氏和薄氏,都是聽得一愣一愣的。

她們不傻,當然明白,這是皇帝在故意粉飾太平。

甚至,在竇氏心裡,還有着一股股暖流涌動。

“皇帝果真孝順啊,爲了哀家,居然擔下這麼大的事情……”竇氏在心裡想着。

前朝故事,指鹿爲馬,竇太后也不是沒有聽說過。

而當今這個世界上,也確實只有皇帝,能讓某件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

這樣的舉動,讓竇氏真是有些感動。

覺得自己運氣真不錯。

兒子孝順,孫子也孝順。

此生真是無憾了!

劉徹卻是低頭,沉聲道:“正有個壞消息,要告知皇祖母與母后:平陸候禮及紅候富,昨日皆薨了!禮世子道,富世子登、固等,因爲哀傷過重,也於方纔不幸故去……朕已經命令太常及大鴻臚,爲兩位宗室長者及兄弟治喪,給與美諡……”

“平陸與紅候兩位叔伯祖這一故去,元王子嗣,已無存當世……”劉徹看着竇氏請示道:“這楚國社稷如何處置,請皇祖母拿主意!”

這是劉徹最後的試探了。

而且是抹了蜂蜜的毒藥。

竇氏自然不知道也不清楚這些,她微微一嘆,道:“哀家老矣,餘生之願,長守宮廷,爲太宗及先帝祈福,這天下之事,皇帝自己拿主意吧!”

她慈祥的撫摸着劉徹的臉頰,說道:“哀家當年就說了,皇帝跟太宗皇帝很像,現在,就更像了,簡直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漢家天下和江山社稷,就交給皇帝吧!”

她的話語,也讓劉徹回憶了起來。

似乎,自己的這位皇祖母當年確實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劉徹記得,那是在上林苑的虎圈之旁。

那次的會面,對他當時的助益非常大。

甚至可以說,鋪平了他通向太、子、宮的道路——沒有東宮的認可和同意,漢室的太子就不可能被冊立。

“朕或許有些過了……”劉徹在心裡也有些內疚起來,當然,他更明白,在政壇上,唯有勝利者方有權力內疚和同情。

就像在戰場上一般。

失敗者哪來什麼內疚和同情的資格?

所以這種情緒,只在他心底一閃而過。

“皇祖母言重了……”劉徹做出一副婉拒的模樣:“這天下和江山,還是需要皇祖母來……”

但他話只說到一邊,就被竇氏打斷:“哀家老了,眼睛也瞎了,實在是沒有那些精力了,這楚國、趙國,還有那些政務政事,皇帝和宮裡上下,從今以後都不要來請示哀家了!哀家,已經決定,從今日起避居永壽殿西廂,潛心清淨,爲先帝和太宗以及皇帝祈福……”

“哀家之意已決!”竇氏嚴肅的對劉徹道:“皇帝和太后都不要再勸了!”

她舉着自己手裡的那個太皇太后鳩杖,命令:“這是哀家的命令,皇帝立刻奉命……”

於是,劉徹只好在‘固爭之而不得’的情況下,俯首而拜:“諾!”

“孫兒謹奉懿旨!”

……………

等到出了永壽殿,劉徹立刻就對身旁的王道下令:“命令羽林衛,在東宮與外界交通之地,設立營壘,駐紮一隊羽林衛士,保護太皇太后清修,任何人敢打擾太皇太后清修,皆視爲大不敬!”

“諾!”王道立刻領命。

這當然不算軟禁。

太皇太后依舊可以隨心所欲的出入東宮,到處遊玩。

只是,所有從外面進入東宮的人,都會受限。

在平時,館陶啊、樑王啊,甚至先帝和太宗的老臣、孤臣,都可以正常出入,無所阻礙——只要他們有合法手續。

但在關鍵時刻,這裡就變成一個黑洞。

劉徹此舉很顯然,是爲了以防萬一!

“太皇太后既然已經不願意再理政……”劉徹又吩咐道:“少府諸事及少府上下人事,不必再事事上奏東宮,由蘭臺決斷即刻!”

這就是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使。

長期以來,少府衙門就處於三重領導下。

皇帝、東宮和皇后,都可以干預甚至處置少府上下官員的任免。

就像現在,少府六丞,只有兩個是劉徹任命的。

剩下的四人裡,有太皇太后任命的,也有皇太后任命的,甚至還有皇后任命的(館陶)。

這樣的情況,劉徹必不會繼續容忍下去了。

少府,國之淵。

不是他竇家跟陳家甚至劉家的私人提款機。

劉徹雖然暫時還不能堵住那些宗室外戚貴族在少府伸出的觸角。

但絕不能讓他們再繼續肆無忌憚的猖狂下去了。

定向反腐是沒辦法在少府用的。

因爲,少府情況複雜,結構臃腫。

單單依靠人力,哪怕是皇帝之力,沒有個十年八年,休想理清楚。

既然這樣……

“那就另立一塊牌匾!”

就像後世,幹不死鐵道部,就成立鐵道公司。

雖然不過是個換了馬甲,但,性質一變,事情就好辦了。

鐵道部的獨立王國轟然倒塌。

此刻也是一樣。

只要將少府那些問題重重,弊端重重的部門和機構抽離出少府就可以了。

離開了少府的保護和遮掩,他們就會暴露在陽光下。

而暴露在陽光下的黑暗,還會黑暗嗎?

即使還不行……

大不了解散該部門,重新掛塊牌匾,換個名稱,要不了多少錢!

…………

接下來的這一天,整個長安城,都處在驚疑之中。

無數八卦和小道消息,傳的滿世界都是。

畢竟昨夜的聲響和動靜太大了。

連武庫和戚里的交通都被封閉了,大量軍隊,在街頭建立了營壘,路面上更遺留了許多痕跡。

這不能不讓八卦黨們腦洞大開,各種臆測。

甚至有人傳說:某某圖謀不軌,意圖政變,所幸爲忠誠勇敢的南北兩軍所制裁。

至於這個某某是誰?

無數人紛紛躺槍。

甚至遠在睢陽的樑王劉武,也不幸背鍋。

至於某某能政變成功這個選項是不存在的。

忠誠勇敢的南北兩軍和護衛天子的羽林衛和虎賁衛,足以粉碎任何陰謀。

即使如此,坊間也一度人心惶惶。

甚至某些危機感比較強的傢伙,還在家裡開始準備儲備食物和飲水。

好在,到了下午的時候,大部分的猜測和腦洞,都被證僞了。

官府的佈告,也貼到了每一個閭里的露布之下。

“天子夜夢東南山崩,醒而驚聞:平陸候禮及紅候富及其世子皆薨……不禁哀從心來,於是夜謁太廟,告罪於先祖……”

這個官方的說法,很快就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任。

當然了,資深八卦黨們,還是嗅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但是,少府下屬的宣達司和繡衣衛拼命的到處宣揚這樣的言論,將這個‘事實’灌輸到百姓腦海裡。

加之劉徹於下午,公開帶着自己的兄弟們,浩浩蕩蕩,前往上林苑遊獵,消除了百姓對於兵變和政變的猜疑。

既然天子無事,那大家自然就能放心了。

對長安城的百姓來說,只要未央宮沒有危險就好了。

其他人,就是死一籮筐也不干他們的事。

況且,這官府還能撒謊不成?

於是,所謂的天子夜夢東南山崩,醒而元王無後的說法漸漸深入人心,也解答了許多人的困惑。

在沒有證據和其他佐證之前,就是最疑慮的八卦黨,也乖巧的閉上了嘴巴。

其他事情可以隨便八卦。

但這種敏感之事,一個不小心,就要被廷尉請喝茶,甚至被流放三千里。

八卦黨們又不傻,自然不會去觸這個黴頭。

當然,在私底下,在內心深處,許多人都知道,這裡面有鬼!

這樣又過了兩三天,長安的輿情和議論終於平息了下來。

甚至沒有人再去關心幾日前的所謂‘政變’或者‘兵變’之事。

因爲,一個更大的新聞發生了。

執金吾郅都在曲阜,一日判處三百名士大夫地主官僚死刑!

漢家的地方郡守,雖然這些年來一直是殺人如殺雞,逮着看不順眼的地方豪強和貴族就是一頓亂砍。

但執金吾郅都,在齊魯地區,已經先後讓四位諸侯王,十一位兩千石,三十五位千石,外加一千多名士大夫地主官僚‘死有餘辜’了。

除了那四位諸侯王,以及去年冬天所殺的幾百人外。

剩下的人,都還沒死。

只是被判處‘死刑’。

因爲,現在是春天,馬上就是夏天,不是處死的季節。

依照漢律,冬天才能處決罪犯(當然指的是一般性犯罪,重罪和大罪,是可以直接處死的)。

而且,依照劉徹去年頒佈的命令,所有地方的死刑,必須由他這個天子親自核準和複覈。

這就給了那些齊魯地主和士大夫官僚們一線生機。

於是,長安城的街道上,一下子就出現了數百個身披孝服,一步一跪,喊着‘冤枉’的齊魯民衆。

他們的到來,立刻就搶走了整個長安的關注焦點和目光。

再沒有去想什麼‘前幾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八卦黨們更是興趣盎然的投入到了圍觀齊魯鳴冤隊伍的行列。(。)

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031節 河陰與宜樑第1131節 洗腦第518節 昆明池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842節 顏異的麻煩(1)第347節 兄弟們(3)第933節 廣關(2)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147節 陽弋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189節 佈置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795節 動員(2)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681節 法度第437節 猜疑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991節 諾!陛下!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824節 影響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179節 姊弟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098節 分蛋糕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506節 陷阱第1023節 替死鬼(2)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1467節 期許第1209節 新法家(2)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9節 蝴蝶效應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1174節 矯正(1)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181節 講道理(2)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86節 傳播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109節 設計第1583節 敲竹槓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1473節 衆智(1)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33節 竇太后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404節 無題第1069節 反撲(1)第1014節 切割第1112節 屈射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215節 漢鼎!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1305節 問題第402節 法統(2)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1010節 內閣(2)第1446節 正確的道路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449節 土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