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節 土雞瓦狗(2)

劉徹冷眼看着眼前的這些臣子,這些士大夫貴族們。

他的心裡,一座火山正在噴薄。

“卿等難道就無人能佐朕了嗎?”劉徹冷冷的問道。

每一個字都如同一柄利劍,插到了這些大臣心坎上。

但,羣臣依舊無人敢站出來。

只是一個個都跟小學生一般,頓首而拜:“臣等無能……”

“你們不是無能……”劉徹提着天子劍,站起身來,看着他們:“只是不敢而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漢家朝野上下,就颳起了一股歪風邪氣。

尤其是兩千石朝臣之中,這股歪風邪氣,刮的非常猛烈。

相互推卸責任,踢皮球。

這只是尋常而已。

更可怕的是,這些九卿兩千石,爲了政績和名聲而相互推卸責任,踢皮球。

或許有人會奇怪:相互推諉責任和踢皮球什麼時候也能成爲政績?

但事實就是如此。

當漢家政局漸漸穩定後,朝堂上就出現了‘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歪風。

當然,這個鍋呢,要劉徹的祖父,那位‘聖人’天子來背。

當初,北平文侯張蒼佐太宗爲相十四年。

因爲在新恆平一案和改朔問題上,張蒼堅持己見,跟皇帝剛正面。

雖然最終事實證明了,張蒼是正確的。

但悲劇,恰恰因此而來。

正因爲張蒼是正確的,所以,他被罷相,逐出長安。

從那以後,百官中流行起了所謂‘長者範’。

什麼叫長者範呢?

張釋之就解釋過:夫絳候、東陽侯稱爲長者,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學此薔夫喋喋利口捷給哉!?

張釋之的說法,或許不爲過。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後面的人把這個風氣帶壞了。

以石奮、張歐和直不疑這樣不靠能力靠資歷和名聲做官的人的成功,更是將這股歪風邪氣,推到了高峰。

石奮爲官五十年,啥事也沒幹過,最終卻以兩千石上大夫勳退休。

張歐當了三年廷尉,前前後後,總歸批准了十幾個死刑犯的死刑。

就這,他還是流着眼淚,痛不欲生的批准的。

彷彿殺的是他的子侄一樣……

直不疑就更妙了,除了相貌和人品外,劉徹幾乎沒有聽說過他還有其他什麼特長的。

所謂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官僚一看這些成功例子,哪裡還不懂學習?

既然累死累活,都不一定比的上袖着雙手,跟個雕塑一樣立在朝堂上的人。

爲何要去累死累活呢?

我輩士大夫,坐在家裡清談雅問,豈不快哉?

而這次齊魯的陣仗,可是嚇壞了這些官僚。

這麼大的事情,不管是怎麼說,怎麼做,最後都會有錯。 щшш▪ тт kΛn▪ c○

既然如此,皇帝想罵就罵,想噴就噴唄。

又不會掉塊肉!

劉徹對這些傢伙的想法,簡直是洞若觀火。

若在過去,劉徹還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

看看這些傢伙吧!

靠山不是姓竇,就是姓薄,都是些近親繁殖下的產物!

“一朝天子一朝臣!”劉徹在心裡想着:“是時候換點新鮮血液入場了!”

正好,這些蠢貨給了劉徹最好的藉口。

居然承認了自己的無能!

或許,他們以爲現在的朝局,還是一個月前的朝局!

“爾等既然承認自己無能……”劉徹提着天子劍,冷笑着說道:“那麼就乞骸骨罷!”

“朕的天下,朕的國家,不養無能之輩,不用五蠹之臣!”

“尚書令何在?”劉徹拔劍出鞘,劍指前方。

“臣在!”汲黯立刻步至臺階下,跪下來,恭身受命。

“錄詔吧!”劉徹說道:“宗正丞負,上大夫容、內史丞章、少府丞徐等,不能佐朕治國家,其皆罷之!”

將劍收回鞘,劉徹轉身,提着綬帶,回到御座之下。

而他的身後,十幾位千石至兩千石不等的朝臣,過去顯赫的大人物,甚至是薄竇外戚的關係戶,紛紛愣住了。

然而,如今的天子,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即刻就有沉默的武士上前,持着斧鉞,對他們說道:“諸位貴人,請吧!”

這些大臣,這些顯赫的貴人,曾經在朝野擁有龐大力量和無邊威勢的所謂清流團隊。

此刻,一個個都雙眼無神,只能是跪下來,深深一拜,然後解下自己腰間的綬帶,奉上印璽,脫下冠帽,頓首再拜,道:“臣等謹奉詔!”

不奉詔,還能如何?

劉氏天子,利用這樣的忽然襲擊和冷箭攻擊,拔除那些他所不喜歡和欣賞的政治勢力和政治團體,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太宗放丞相絳候周勃,逐北平候張蒼時,都是這樣,在朝會上抓住他們的一個失誤或者就是捏造了一個藉口。

輕輕鬆鬆,簡簡單單的就讓這兩位一個有扶立之功,一個輔佐十四年,政績斐然的巨頭黯然退場,甚至晚景淒涼。

看着這些舊時代的舊官僚們退場,劉徹坐在御座之上,問着其他人:“現在,還有誰是無能之臣?”

先前,這個殿堂上,除了丞相和御史大夫,以及負責去處理平陸候和紅候喪事的太常、大鴻臚,還有在齊魯和滎陽督辦齊魯案件的執金吾和廷尉諸官外。

漢家九卿各司曹千石以上大臣濟濟一堂。

四十多位衣冠楚楚,身佩印綬的大人物們,臨襟正坐。

但此刻,卻是風吹雨打去,一下就少了超過四分之一的同僚。

這些人,幾乎全部都是過去漢家朝堂上所謂的‘清流’和‘長者派’。

簡單的來說,就是平時袖手做雕塑,有事一拜謝君恩。

自太宗以來,這個派系逐漸強大和興盛,甚至曾經出現了張歐擔任丞相的偉業。

彼時,他們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但現在,他們卻如同土雞瓦狗一般,被當今一句話,全數逐出朝堂,放之於四野。

很多人甚至都還沒反應過來,這到底是個情況。

一個曾經龐大的派系,煙消雲散。

“臣等伏唯陛下之命!”在短暫的失聲後,其他大臣立刻就爭先恐後的叩首而拜,唯恐遲疑片刻,自己也要被逐出朝堂。

“以大農丞番訓爲上大夫,以上林苑監司馬安爲少府丞,以丞相徽事文禁爲宗正丞……”既然辭掉了一批官員,當然就要提拔一批官員。

劉徹自然毫不猶豫的就將他即位以來,自己有印象的一批能幹的中層官員,直接提拔到朝臣的位置上。

這樣,就等於告訴了其他人:朕,不缺人當官!

於是,臣子們就更加戰慄了。

但除了戰慄外,卻沒有多少人意外。

一朝天子一朝臣,當今天子能拖到現在,纔開始大規模的插手和安置自己的親信大臣,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當年先帝一即位,可是就將整個朝堂上的九卿都換了一遍!

劉徹掃了一眼已然是驚弓之鳥一般的大臣們,拍拍手掌道:“那就接着議齊魯民衆鳴冤之事吧……”

“諸卿以爲,朕當如何啊?”劉徹笑眯眯的問道。

現在,大臣再也不能裝啞巴,更不敢把手往袖子裡一縮,當個雕塑和應聲蟲了。

要知道,宣室殿門外,排着隊想進這個大殿之中,哪怕是在角落裡有個位置的人,能從長安城一直排隊排到雒陽。

更可怕的是,地方上的郡守,也都在虎視眈眈。

他們更是巴不得天子雷霆震怒,將朝臣們全部趕回家種田。

這樣,他們纔好上位!

“陛下,臣以爲,陛下何不命一德高望重之長者,前往安撫,明示陛下以恩,約結齊魯民心……”有人建議道。

這個主意雖然會得罪郅都和廷尉的那幫法家官僚。

但,無疑卻是最主流和大家最直觀的看法。

自古,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尤其是對官僚們來說,誰鬧的厲害就安撫誰,只要能穩住局面,不讓自己頭疼就可以了。

更何況,這還是政治正確。

自古以來,三王五帝以及三代的賢王名臣們不都是這麼幹的嗎?

因此,一下子就有許多人紛紛附議。

然而,劉徹卻將眼睛,從他們身上掃過。

然後,將他們的名字一個個的記下來。

這些人,已經被劉徹統統歸入了政客的行列之中。

可以當狗,但絕不能託付重任!

更別提未來讓他們出任九卿、地方郡守什麼的了。

道理很簡單,九卿和地方郡守以及重要事務,必須由政治家出任。

政客與政治家之間的區別就在於。

政客遇到問題,首先的反應,就是自己的地位和烏紗帽能不能保住,然後就會考慮會不會有麻煩,最後他們纔會去想怎麼解決問題。

而政治家則不然。

政治家遇到問題,首先考慮的是怎麼解決問題。

倘若需要殺人,他們絕不手軟;倘若需要安撫和寬容,他們也絕不拖沓。

他們的眼睛,從不看在現在,而是關注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乃至於百年的未來。

所以,政治家能解決問題,而政客永遠只會製造問題。

可惜的是,自古以來,一百個當官的裡面,起碼有九十九個是政客,剩下的哪一個,都不一定是政治家。

現在劉徹手裡,能夠稱得上政治家的官員。

其實也四個半。

一個是丞相周亞夫,一個是御史大夫晁錯,一個是執金吾郅都。

剩下那一個半,分別是汲黯、公孫弘以及張湯。這三人只能算是半個政治家。

他們或者是太天真,或者是太過於功利,或者是太過稚嫩。

還需要時間和歷練來磨礪。

即使如此,劉徹也覺得自己很幸運了。

古代的賢王,能得到一個政治家輔佐,就足以安天下了。

若能有兩個,便可致太平。

三人就足以霸天下。

現在他居然有四個半!

單單是這個成績,就足夠他吹牛逼,炫耀幾百年了。

但劉徹的心很大很大。

所以,四個半,還是不夠!

這朝堂上的朝臣,至少要有一半是政治家,才能稍微滿足一下他的野心。

所以,在可見的未來,他依然會不斷的提拔新興官員,打擊和放逐那些不幹人事的政客。

以此來保障國家始終能引進新鮮血液,避免近親繁殖。

當然,這方法和策略還是要講的。

就像現在,劉徹當然不能直白的否定這些政客的建議。

因爲政治不正確。

在中國,無論如何,皇帝都不能公開要求自己的大臣對自己的百姓下死手。

即使那些所謂的‘百姓’壓根就從來不是百姓。

仁德,是天下人評判和對一個皇帝的最基本要求。

在天下人心裡,他們的帝王,必須要對所有的臣民充滿‘愛’。

至少表面上要這樣。

即使是殺人,也要流着眼淚,被迫無奈的殺。

但這種風氣,也不能助長!

劉徹很清楚,他現在要是安撫了,妥協了。

那國家律法和朝廷威嚴就要一朝喪盡!

更可怕的是,這些人,這些齊魯的地主和士大夫根本不會領情,更加不會反省!

他們一旦重獲自由,就必然變本加厲,比過去更加肆無忌憚。

連朝廷和天子委派來的執金吾和廷尉,尚且不能致法我等,天下之大,還有誰能制裁吾等?

他們會越跳越高。

最終,變成一個個龐大的根深蒂固的讓子孫後代連下手都不敢下的怪物!

也就是所謂的門閥世家!

劉徹豈能容許這種怪獸出生?

發現苗頭就要立刻打死!

九品中正制和它一起衍生的門閥政治,就不該出現!

“朕皇祖高皇帝,皇祖父太宗皇帝,皇父仁宗皇帝,所立之法,在爾等眼中,難道是可以私相授受,隨意篡改的?”劉徹低聲問道,然後,他提高了調門:“先帝立法,朕不敢有所辱!”

但其實這個話,他自己都不信。

老劉家是出了名一代天子一代法。

他自己上臺四年,更是把祖宗之法都改的不成樣子了。

現在蕭何要是復活,估計都快認不出他當初制定的漢律了。

但,這同樣是政治正確。

漢室,孝道最大。

誰又敢對皇帝說:祖宗之法不足法呢?

何況,有這樣膽略的人,也就不會是政客了。

“卿等還是再議吧……”劉徹揮揮手道。

但實則,他心裡已經有了想法。

****太祖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在劉徹眼裡,一切官僚地主和權貴,都是紙老虎,都是土雞瓦狗!(。)

第499節 問題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360節 微服(3)第710節 骯髒時代(1)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876節 戰俘的問題第1442節 魔爪第1530節 刷經驗(2)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1210節 新法家(3)第490節 競賽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1501節 商賈的力量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756節 命名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04節 栽贓第1476節 見聞(2)第1029節 狂歡(3)第871節 覲見(2)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428節 戰爭!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642節 廟算(4)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398節 失望第1152節 安排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467節 期許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131節 洗腦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802節 入關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1532節 金本位的思考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852節 影響(2)第1474節 衆智(2)第88節 扁鵲傳人!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42節 長漂第825節 腹黑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025節 恐怖的安東(2)第1446節 正確的道路第973節 陌刀威武(1)第99節 水軍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467節 家宴(1)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5節 推恩(上)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1182節 講道理(3)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464節 甜棗第1473節 在安東(4)第943節 微行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438節 收買(3)第1250節 調整(2)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934節 分野(1)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1249節 調整(1)第444節 劉徹的問題第426節 換皮第355節 決定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752節 遠航(1)第675節 神蹟第747節 國葬(1)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1352節 決戰(4)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