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

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

既然需要組織軍隊,那就必須要錢。

跟冀州北地望族要錢,是一個磨功夫的活,劉儉沒時間一直跟他們轉車軲轆。

先讓田豐跟那些衣冠巨室談去吧。

劉儉還要跟另外一批人交涉!

……

需要真正談判的人,很快就陸續抵達了鄴城。

首先抵達的冀州的,是劉儉的族叔劉齒。

當年,劉儉離開涿郡之時,曾召集了涿郡劉氏宗族各分支的宗長,大家在劉周家中相聚,並協同擰成了一股繩,共同推舉劉周爲族長。

從那之後,劉家在當地參與馬市商道,並與蘇雙合作,一同主持爲朝中𫘧驥廄以及南方各郡國供應良馬的生意。

劉宏曾於光和元年置𫘧驥廄丞,領受郡國調馬。

而各郡良馬,無疑以河北諸郡爲最,其中更以幽州爲先。

本來幽州諸豪曾對這項生意勢在必得,不想卻因光和元年,蘇雙按照劉儉的吩咐,大量投資押注於朝廷對鮮卑的征戰,而在劉儉殺死和連後,劉宏聲望大隆,而在當地絕力支持朝廷北伐的蘇雙成爲了最大的受益人,從那以後就領受了𫘧驥廄所有的良馬供應。

後來,蘇雙又按照劉儉的指派,聯合河北一衆後崛起的豪商,先通過壟斷官馬渠道逐步獲得市場份額,再慢慢的兼併了河北民間馬市,大家抱團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圈。

這些底層家族在河北獨樹一幟,以馬市作爲基礎,在這些年間收攏了巨大的財富。

而涿郡劉氏,也是這個利益圈層中的核心家族。

劉周雖然是劉氏家公,但不過是名義上的代言人,涿郡劉氏真正的掌舵人,毫無疑問,就是劉儉。

但劉儉這些年在雒陽爲官,族中的具體發展,他只能是身居雒陽千里操控,真正落實的人,都是劉氏家族的當時俊傑和年輕後輩。

其中,協助劉周主持大局的人,就是劉儉的從叔劉齒。

當年劉儉要將涿郡劉氏整合的時候,劉齒便一力贊成,竭盡心力協助劉儉促成這件事,讓劉儉對他頗爲看重。

如今,涿郡劉氏在河北的生意日漸盛隆,劉周自然總攬全局,但箇中的繁枝末節,還是劉齒協助操控的比較多。

“白身之人劉齒,拜見劉使君!”

劉齒身爲劉儉的叔叔輩,卻如此客氣,讓劉儉不由莞爾。

“叔父,你與我乃是血親,又是我的長輩,何須如此客氣?”

劉齒陪着笑道:“哎!一碼事歸一碼事,使君如今可是一州之長了!我豈敢在使君面前無禮?這規矩還是要的!要的!”

“叔父,我阿父阿母如今可好?”

“呵呵,好,好的很呢!”

“你阿父如今在涿郡,那可是和往昔不同了!”

“實乃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便是涿郡府君亦或是縣君見了,也得給他三分薄面,叫一聲劉公!那精氣神,可是不同往昔了,走道的姿勢都與昔日不同了,那真是龍行虎步,甚顯昂揚之態!”

劉儉被劉齒逗的直樂。

這老傢伙,都是當爺爺的輩分了,卻還沒個正行。

不過他這幅老沒正行的樣子,劉儉還是挺喜歡的。

“使君,有件事我可得跟你說下,伱需得有個準備纔是!”

見劉齒說的正經,劉儉隨即將身體向前靠了靠,問道:“叔父所言何事?”

“你母親年初時,又有了身孕,想來不久之後,你就要有個弟弟了!”

“啊?”

這一番話,可是把劉儉驚壞了。

劉周已經是四十大多的人了,母親胡氏也是四旬的年紀,竟然在這個時候還要了個孩子?

雖說這年頭,家族中講究一個開枝散葉,子孫繁茂。

但劉周這枝散的,也着實未免太晚了一些。

老爹啊,你可都是奔五十的人了!

真牛!

隨着劉齒先抵達鄴城,幾日之內,一衆圍繞着涿郡劉氏這些年,在河北做生意的大佬們也都相繼都抵達了鄴城。

其中,包括蘇雙,張世平,沮陽的馮蘭、狐奴的田悟、鉅鹿的平惜等三十餘位大豪商賈紛紛來此。

這些商賈有一個特性,就是他們的財富雖多,但都是近些年來在河北諸郡的後起之秀,通過一些特定的路子賺了大錢,雖是跨越了財富階級,但卻沒有政治底蘊。

當然,這些人中也有例外!

這裡面,兩個家族乃是世代兩千石的高門。

一個是中山的甄家,以及遼西公孫氏。

遼西公孫氏來的人是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

中山甄家似乎對這次會晤頗爲重視,來人乃是其家公甄逸。

甄逸曾是上蔡令,靠家族助力本頗有政治前途,但可惜近些年身體狀態屢況愈下,少時常生病,身體日漸虛弱,不適合在外地就任,只能辭去官職,歸家養病,並親自主持家中的生意。

至於甄家在仕途方面,只能是交給下一代人,即甄逸的兒子甄堯,甄儼等小一輩了。

自打光和元年,劉儉在彈汗山斬殺和連之後,這些家族在劉儉的安排和蘇雙的穿針引線之下,就一直圍繞着給𫘧驥供馬的這樁生意,逐漸掌控了河北馬市,如今河北馬市除了今日劉儉邀請的這些富家之外,沒有一個人可以再將腳伸進來。

這些年來,雖然一直在爲諸家穿針引線的人是蘇雙,但大家都知道蘇雙背後靠着的,就是近年來新近崛起的涿郡皇親。

就算是從沒見過劉儉本尊,但是大家也都能猜到是他在裡面搞事情。

直到今日,答案正式揭曉,在坐諸豪終於見到了蘇雙背後的這位隱藏了多年的大佬。

若是三年前,劉儉坐在這些豪商家族面前的時候,大家雖然也會對他有所敬佩,但絕不會有過於巨大的畏懼和尊仰之情。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現在的劉儉在他們面前高不可攀。

劉儉是州牧,執掌四郡,一州之地的最高長官,可以說是整個河北最有權勢的人物了。

同時他還是天子親認的漢室宗親,陛下親呼其“皇弟”,此事也是天下皆知。

鄭學的掌門人,大儒鄭玄的女婿,名揚儒林。

袁氏二代家主,太僕袁基的刎頸之友,等同於他與天下最有權勢的閥閱之門是穿一條褲子的。

不論是政治地位、學術地位、皇室地位……在場中人,誰敢說能在劉儉之上?

此時,一衆豪富商賈看着坐在上位的劉儉,打從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敬懼之意。

劉儉看人都齊了,隨即道:“這麼多年來,我們在座的諸位,圍繞河北馬市,各取其利,可謂彼此相知。”

“我雖未與諸君見過面,一切馬市事宜都有蘇兄代爲聯絡,但關於諸位的事情,我是一件都不曾落下的,蘇兄與我時常通信,諸家各自之所爲,我大抵知曉。”

“不得不說,這些年,諸位還是很守規矩的,河北馬市,該是誰家的錢,就是誰家去賺,從來沒有擅自僭越,違規不聽統籌之舉,這一點讓劉某很是驚訝,也很佩服,很是感激,能做到這點的人,殊爲不易,更何況還有這麼多!只能說,在座的,都是赤誠君子!”

說罷,便見劉儉舉起面前的茶卮,道:“以茶代酒,相敬諸君!”

衆人紛紛舉起了面前的茶卮,道:“盛飲!”

喝完之後,先聽代表公孫氏家族的公孫範道:“實話實說,我公孫氏一直偏居遼西,族中雖也有馬市生意,但卻從不曾與朝廷有所牽扯,更是從沒想過,能夠在官馬販售上走的這般遠,公孫氏如今能在幽州佔據一份馬市份額,全賴劉使君庇護,如今使君就任於冀州,更是我等諸家之福,以我之意,咱們這些人,爲何非要拘泥於馬市一道?這河北四州,三十餘個郡國,能做的生意可是太多了!”

在場衆人聞言,皆是紛紛點頭。

若是能夠做更多的生意,將諸家綁定在劉儉身上,是他們樂不得的事情。

要知道,除了做生意之外,他們大多數人對劉儉,還有另外一個企圖。

這些人之中,除了中山國的甄家和遼西的公孫氏是兩千石的名門,其他諸家雖然有巨大的財富,但一不是家傳經學之門,二族中三代又無千石以上官吏,三又沒有舉孝廉做官的晉升通道。

若是在魏、晉、南北朝時代,這些人就是妥妥的寒門庶族。

他們手中有錢,有糧,也有人丁積累,什麼都全,唯獨缺一項。

就是不能當官!

真是十全九美啊。

他們只能遙望着閥閱士族和衣冠巨室的脊背,可望而不可及。

那些已經成勢的衣冠世家,通過察舉制和經學解釋權的壟斷,一代又一代的緊握着入仕通道,連一個手指縫也不給寒門庶族們打開。

但寒門庶族們會心甘情願嗎?

當然不會了!

寒門庶族和貧民是不一樣的,漢朝的物質生活需求,他們已經完全得到滿足了,甚至在物質方面,他們與某些衣冠巨門還不相上下。

最終所差的,是仕途!

對於這些寒門庶族,天下世家望族防他們如同防賊!

以基礎數量來說,寒門庶族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雖然沒有確切統計,但其家族數量肯是十倍二十倍的多於世家郡族。

大漢朝的政治蛋糕就那麼大,真讓這幫人涌進來,已經形成的政治資源利益鏈就得重新分配!

有一個新人爭到一口蛋糕,那就等於有一個人得吐出一口。

這是從閥閱之門,再到世家郡望,再到有資格入仕的天下士族們所絕不允許的事情!

但是在劉儉看來,時代是在進步的,有些事情是要順應時勢的。

你想防,對不起,防不住的。

……

劉儉聽完公孫範的話,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不錯,公孫兄此言正和吾心,如今諸州紛亂,賊寇絡繹不絕,流寇日重,田地荒蕪,各地糧價物價參差起落不定,民生疾苦,我身爲冀州牧,旁的州郡管不了,但對河北民生,我一定要盡我的綿薄之力。”

“當此國難時節,爲了穩定商貿時局,限制北地諸家借國難起財,我想成立一個河北商業聯合會,由州牧署組織牽頭,在場諸位皆是會員,規範河北的鹽、鐵、馬、糧等主要行業規矩,在各地反叛日漸增多,諸郡縣不穩的情況下,穩定行市,保證河北民生與諸家之利,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還有一章,可能稍稍晚點

(本章完)

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694章 義子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713章 破袁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439章 夏侯之殤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712章 赦俘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春節快樂!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359章 大洗牌後,文丑前來第739章 大捷報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54章 鄭家婿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739章 大捷報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558章 劉儉 袁術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15章 家中豪飲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母親突然腦梗了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70章 送禮之人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720章 殲援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58章 劉儉上雒第763章 益州危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761章 蜀亂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