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二章

關於國朝年號之爭的話題,不僅限於朝臣中,在民間也以洪水猛獸般的態勢傳開了。

這個話題導致最明顯的,是四皇子剛剛拉起來的隊伍,瞬間就七零八落了······這樣的預兆,又跟漢唐之衰關聯,那些自覺跟大宋國運共命運的,不甘心的撤回了準備出海搏名的念頭。

關鍵是,沒人知道官家怎樣決斷。

自從太后離世的事昭告天下,官家就停朝了······這是至孝的做法,沒人能說什麼。

官家停朝時真正的停朝。

趙曦是真有些悲傷的情緒,不僅僅是從心裡把太后當做母親了,關鍵是,一直不停的有人告訴你一些熟悉的人死去,這種感受真的很不愉快。

同時,趙曦也想看卡,如今的大宋,在自己多年經營的情況下,能不能在沒有君王的情況下,維持一個王朝的正常運轉。

當然,他也不是真正的撒手不管,比如,他就沒有要求太子陪着他停朝,多少還是得照看着點。

打擾官家盡孝不合適。雖然內閣確定了奏請官家決斷,可也沒真的就着急的去請奏,畢竟這只是閒言碎語,等不了大雅之堂,也沒法真的當成朝政去商議。

然而這陣風卻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向······

先是那些民間的小報,開始借重臣和太后先後離世說道年號,緊接着,居然有些抵報刊登了國朝近些年尚武的對錯評判,也當然的把政和年號跟光武、貞觀相聯繫了。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在內參和時論開始接到相關文章時,也就意味着有朝臣開始摻和了,不再是那些落魄的書生士子的無病呻吟。

這些文章,雖然一直被壓着,可文章的內容卻不知道從何種渠道傳開了。

所以,狄青告病了,郭逵告病了,種顎也告病了,閣老院的那些武將無一例外的告病了。

太子不敢跟他爹說,就是內閣也不敢跟官家說。這些老將的告病,都不敢肯定是真病還是藉口。

是真病,那就是驗證市井流傳,或者說朝堂流傳的說法;是裝病,也就是說,輿論的風向已經發展到可以影響朝政的地步。無論是那一方面,都不是好事。

官家在停朝時就說過,別再告訴他那個臣工患病的消息······

可臣工病亡的消息總是很倔強。

曾鞏病故的事宜,內閣剛剛處理妥當,王安國病故了。若是平時,王安國的病故,在朝堂估計連點漣漪都驚不起。但是這時候,就不僅僅是王安石家裡的事了。

好像諸多事務都在驗證政和這個年號的不詳······因爲,當朝的內閣大臣王韶王子純,也病倒了······

這已經不是民間市井的問題了,也不是那些致仕老臣的問題了,而是有向朝堂漫延的趨勢。就像瘟疫,根本就攔不下······

“太子殿下,王相,內閣是應該向官家奏報了!”

韓縝再一次提議,這一次不是謹慎商量的態度,是相當嚴肅的肯定。

“不行!”

王安石到這時候反倒堅定了信念,反倒顯現了他執拗的本性。因爲,老王同志似乎看出了官家的意圖。

“孤也以爲以此荒謬之事奏請官家不合適,再看看吧。”

太子的身份尷尬,不太適合去決斷什麼,儘管他知道老爹不在意,也不能給內閣造成一個急於決斷朝綱的印象。

當王安石堅決了,他也就不需要在意了。在他看來,也真的不需要因爲這樣的情況去打擾爹爹盡孝。

不是要閉塞朝廷和官家的聯通,是按照他老爹對他的教化,因爲這樣的情形去奏請,恐怕老爹會真的惱火。

太子和首相先繼否定,韓縝雖然還想爭辯,呂公弼攔下了。

都是潛邸舊臣,看蘇頌和薛向,一直就是一副老神在在波浪不驚的神情。

然而,事情就是這般詭異。

沒隔幾日,內苑再一次傳來了噩耗······段惠妃也沒了!

這時候,就是王安石也有些扛不住了。朝廷即便硬卡着時論和內參,可那些民間抵報的風浪,已經將年號之爭掀成了滔天巨浪,甚至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雖然今年這類事多了些,甚至連段惠妃也走了,可趙曦真沒有跟什麼年號往一塊關聯,更不會把這類事的發生跟國運什麼的聯繫。

人老了,都會有這一步。雖然趙曦不大記得請太后娘娘原本的壽命,也不太記得請歐陽修原本壽命,但他敢肯定,應該是都比原來的壽命延長了。

至於段惠妃,自從二子出事,就一直鬱鬱寡歡,那怕是趙曦並未因此而怪罪於她,但她始終過不去心結。

原本就是一個傷春悲秋多愁善感的性子,自那以後便越發孤僻了,宮門不出,不往來,就連原本喜歡的詩詞都丟一邊了。

偶爾合一兩首詞,滿滿的全是死意。

趙曦知道這是抑鬱了,自己也是束手無策,至於御醫的湯藥,那就是個樣子。

逢這個檔口去世,說白了就是熬到頭了。

“爹爹,朝堂有些不安……”

太子還是在祭拜時跟老爹說了。

內閣有點扛不住了,而他這個太子,實在沒有決斷權,真要是決斷什麼了,說不定朝臣會怎麼樣呢,往今年這些怪事上靠也說不定。

所以,還是得跟老爹說了。若是等內閣奏報,他真的就有蔽塞視聽的嫌疑了。

“何事不安?”

“市井傳言,今年重臣亡故者多,又有內苑太后和惠妃之事,便將此與年號,乃至文武之變牽連了……”

大體就這麼個意思,太子倒也是中規中矩的陳述。

於是,趙曦出現了,在太子稟報的第二日,便出現在內閣議事廳了。

“朕連續幾日祭拜,但太子稟告朝政現狀後,朕還是昨夜通讀了所有抵報的文章……”

趙曦看了看諸位內閣……應該沒有內閣大臣什麼事。

“朕就不明白了,什麼時候朝政需要順應一小撮閒雜人等的議論了?”

“着令,由皇城司提供從中作亂者的身份,市易方面要會同開封府,從即日起,將妖言惑衆的抵報,全數查封!”

“對撰寫那些文章者,一查到底!朕倒想要看看,誰想左右朝局!”

這帽子扣大了,本來想開口勸的,也閉嘴了。

“另外,告訴那些沒病告病的文臣武將,若真想病,朕準他們永久病下去!”

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五二七章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四八七章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七二二章 撤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三四二章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七六四章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六四一章 招人恨的王安石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六五七章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三九六章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