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

“你確定要這樣?”

趙曦知道自己這個兒子不算差,卻也從來沒有自作主張過。而今天,似乎不一樣。

“你是否想過尾大不掉?朕之所以遣老四東行,並沒有考慮什麼北遼,北遼現在對我朝而言,就是隨時可以摘取的果實,不需要什麼謀劃。”

“說白了,朕確實是不想有朝一日出現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情形,纔出此下策。但是,這樣是有隱患的。老二和老四,都不是易於之輩,你不擔心有一日他們做到比你更強大?”

既然兒子跟他表心跡,趙曦倒不介意把話說得更明白些。

“爹爹,孩兒若不能延續大宋之強盛,說明孩兒不是大統的最佳繼承人,到時候就是讓賢也應該。有爹爹打下的基礎,孩兒自認爲不至於不如弟弟們······”

趙曦愣了一下。聽完兒子所說的話,趙曦有點刮目相看的意思了。

一直以來,太子給人的印象是敦厚,再往深說,就是守成有餘,開拓不足,或者說沒有多大的魄力和野心,中規中矩。

而今天太子所說的話,趙曦發現自己好像對太子不是太瞭解。

倒是真有點看輕這個兒子了。

“爹爹,孩兒知道,之所以孩兒被定爲太子,是因爲長幼有序的原因,孩兒在爹爹眼裡或許並不是最有能力的。”

“爹爹,孩兒從小受爹爹教導,先後經歷講武堂、工坊城乃至科考,再到地方履職,對於國朝的瞭解自覺不遜於任何人。”

“國朝的大方略已定,不需要折騰,這是孩兒認同的,是故,孩兒便……”

太子今天好像豁出去了,好像是剖心跡一般,囉囉嗦嗦說了很多。

趙曦就那樣聽着……

對於繼承人的選擇,趙曦倒沒有什麼長幼有序的觀點,無非是從從朝廷發展的需要來定。

對於大宋,趙曦自認爲可以打下基礎,或者說定下發展的方向。這樣的朝廷,需要一箇中規中矩的君王,儘量少些折騰……

“朕守孝停朝,你自己決定吧。”

趙曦有一點恍惚……想了想,太子本性敦厚,並不代表太子就愚鈍。愚鈍和敦厚還是有區別的。

倘若太子真沒有信心和野心,對於大宋來說也不是好事。

趙曦曾經有過一些後悔,覺得讓太子出宮歷練,並且還是從基層做起,擔心太子缺少一份統籌全局的視覺。

缺少的全局陽光,做事自然會有些小氣。

如今看來,倒是自己想多了。就太子這兩句話,說明太子還是有一定自信的,也真的有了全局視覺……

太子乍聽老爹的話,心裡還緊了一下,見老爹神色並無異常…~

這算是認可了吧?太子想了想,應該是認可了,也預示着國朝的大統之位沒任何意外了。

太子明白,不管是老二還是老四,確實是一時之才,可他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就差。

自己遇襲,老二出走,再到老四將東行,太子知道,這是老爹在爲自己掃清障礙。

這樣的動作也表明老爹對自己並不看好,或者說是老爹對於老二和老四的能力認可……

這並不是太子想要的,最起碼不是太子想留給老爹的印象……自己平庸!

這一次,老二想回朝,內閣大臣猶豫,又有老四的一番動作,太子覺得,或許到時候給老爹表明心跡了。

一個從小就被老爹以帝王品質教導,先後經歷講武堂的文臣武將接觸,又在工坊城歷練,再加上科考以及地方州府履職的經歷,太子又怎能簡單?

他記得老爹偶爾說過,君王應該按朝廷需要確定,也聽老爹說過。國朝不需要折騰……

這麼多年,老爹終於算是認可了。

因爲,老爹讓自己決定此事,就意味着老爹有意讓自己將此事決斷來左右臣工的印象。

同時,此事決斷,也就意味着老爹準備把臣工們以爲謀劃安南和北遼的大局交給自己了。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授權。

“官家恩准此事由孤決斷……”

太子回到內閣議事廳,內閣大臣都還在等着。

畢竟這事很微妙…~

太子決斷?看來官家真對二皇子不管不顧了,連生母出殯的大事都要拒絕了……

二皇子才趕出去,在朝廷並沒有昭告什麼貶爲庶民,更沒有針對二皇子的事商議過。

都以爲,那真的是官家的謀劃。

結果,這時候官家交給太子決斷~~太子是當事人,是當初二皇子謀害的對象,是大統繼承人。

“王相,由內閣來起草吧,允許回朝祭拜,不必限制隨從數量……”

“呃……太子殿下,這…~隨從最好限制比較好……”

心思還在考慮如何勸太子呢,比如說寬懷仁厚,比如說國朝以孝治國等等,比如說決斷錯對對太子名望的影響……甚至王安石都準備挑起話題讓內閣一起來勸說呢。

畢竟太子不是官家,還不至於讓內閣大臣畏懼,也敢於說教。

沒想到太子會是這樣的決斷,王安石一時沒反應過來,只能以隨從的說辭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孤以爲,我大宋不應該擔心幾百隨從,即便是那些遊兵散勇皆入境又怎樣?章閣老既然能趕出去一次,就能再次讓其落荒而逃…~”

“這倒是!烏合之衆而已,若有異動,章惇不在意披甲再戰!”

章惇倒不是順從太子的話,而是他最瞭解到底是怎樣回事。

當初官家在臨出征前的面授機宜,章惇就懷疑那是場戲,目的只不過是要拿下大理。而二皇子只不過是具體執行者…~

章惇這麼多年,一直沒放下過這種念頭,這時候太子這樣說,反倒證實了他的猜測。

或許,當初太子遇襲也是一齣戲吧?

而現在,無非是官家將這件事的主導權交給太子而已,同時也讓太子在臣工中落一個仁厚的名聲。

事實到底怎樣,真相到底是什麼,不管內閣大臣是不是懷疑過,或者猜測過官家當初的意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現在都明白官家的意思……

詔令很快擬訂,畢竟很快就到出殯日了,而二皇子還在邊境呢。

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四三七章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五九五章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一六四章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三七二章 殺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七四一章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四四八章 擔什麼責第六七四章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