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

朝廷詔令很明確,不在意二皇子隨從數量,甚至在此詔令下達的同一時間,朝廷讓成都府、荊湖路乃至京畿道的駐軍,要嚴陣以待。

不管是朝廷是不是還承認二皇子,不管官家是不是有其他謀劃,畢竟在明面上,二皇子現在算是流寇。

其實也挺怪異的,也怨不得朝臣要多想。

一個皇子,謀劃襲擊太子,偏偏沒有貶爲庶民,卻像流寇一般在境外掙扎着活。

朝廷還放他入境祭拜生母……

就連草民都不理解這是這麼回事。

對於朝臣,無一不往官家謀劃安南的趨向上想。

趙曦沒辦法,就是當初不這樣想,現在也有些亂七八糟的想法了。

事實上,對於趙曦而言,在不能確保國朝糧食供應充足之前,他真的希望安南,乃至那一片的小國都穩定…~那是國朝的糧倉。

“如今國朝的軍力,官家實在沒必要如此囉嗦,對安南有意,着一偏師即可……”

這件事章惇還是不能通透的想明白了。

“子厚真以爲這是官家謀劃?”

蘇轍跟章惇的關係,從一起進入講武堂就不錯,兩人也經常在一起聊些朝事。

“不是如此?”

“應該不是。我記得在講武堂官家有個記錄,說中原王朝的更新換代多少自北向南,也就是說,在官家心裡,安南從來都不是國朝的隱患。”

“二皇子咱們也接觸過,雖不適合繼承大統,也算是一時之才,絕不是四皇子可比的。既然北遼是心腹大患,官家爲何不遣二皇子經略北遼,而是安南呢?”

“子厚,在蘇轍看來,事情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地步,恐怕官家是因勢而導……四皇子東出,更像是給二皇子的行爲背書。”

由於皇子們都有講武堂的經歷,蘇轍和章惇對於皇子們的認知要比官家更熟悉。

甚至太子的能力,講武堂的臣工比官家的認知更全面。

只不過是大統繼承人的事,臣工們不宜摻和,甚至不會跟官家扯皇子們的事。

“那讓四皇子東行又是如何?”

蘇轍的說法章惇似乎認可了。想想整個事情的過程,確實有這種可能。

“按你所說的,國朝如今的軍力,要想取北遼,需要這般麻煩嗎?”

大宋確實有這樣的資本,從平滅西夏,收復大理的戰事,完全可以這樣傲嬌。

章惇沒蘇轍那麼細膩,所以還是有些想不通暢。

“子厚,可曾記得前段時間太子偶感風寒,朝堂卻傳言太子病重…~”

“你是說傳言是四皇子……那陳和叔……”

章惇頓了頓,看了看蘇轍,繼續說到:“格局太小,雕蟲小技,倒是有些高看他了!”

相比四皇子這種背後小動作的做法,章惇更喜歡二皇子那種直來直去的做法。

確實,據成都府奏報,二皇子是孤身一人入境。

不管怎麼說,二皇子的做法到底是光棍些,也有份氣度,不墮皇家的名聲。

不管是襲殺太子,還是將大理綁上戰車,乃至帶着殘兵入大理征戰,總算是有點血性……

“那東向之行,你可要參與?”

雖然蘇家因爲他們父子三人的原因,也算是名望大族,可畢竟在底蘊上跟章惇家有所不如。

福建章家,在整個大宋,都算是有名的大族。

“爲什麼不摻和?既然官家無意用四皇子經略扶桑、高麗,那就當成一次商事吧。”

“聽聞扶桑多銀,國朝雖定了金銀銅的貨幣等級,實際上工坊城鑄造的銀幣最少。”

如今的國朝,已經不再是先帝時那般,不會覺得疆域無用,不認爲除了中原其他地方都是蠻荒之地。

當然,這是因爲國力強盛後,讓朝臣有了這樣的底氣,敢於奢望周邊的疆域了。

……

二皇子抵朝,吸引了諸多臣工黎民的關注。

汴梁的軌道車站,今日密密麻麻的人。

“二弟……”

二皇子是孤身一人進京,太子也同樣是孤身一人接站。

形勢不明朗,或者說朝廷沒有明確的說法,朝堂的臣工沒人摻和這些事。

而太子,自然要將老爹給的機會用到極致。

“大哥……”

二皇子想跪,卻被太子托起:“進宮吧……”

不管是不是真心誠意,在車站這場合,還是要避諱的。真要是二弟說出什麼不合時宜的話,有些事沒法推動了。

勤政殿,二皇子跪在門外。王中正只稟報了一次,就再沒回信了。

整個事件,王中正是最清楚了,他可沒有朝臣的那些想法。

一個時辰過去了,調裡還沒音。

“爹爹……”

本來太子無意過來,因爲他不確定當初自己遇襲是不是老爹和二弟的謀劃。

可現在老爹還沒有召見的意思,不得不走近了徵詢一下。

“進來吧……”

老爹沒說讓誰進去,太子便把老二扶起來進了殿門。

“撲通……”

二皇子不知道是還沒緩過勁來,還是見了他老爹嚇得,進了殿門沒幾步又跪下了。

“爹爹……”

頭磕在地上,喊出的聲音不大,或者是不敢大聲,沒底氣大聲。

趙曦看了一眼,慢慢的站起來,擺手讓殿內的下人都出去了……不管是不是有什麼謀劃,都需要借這個措辭了。

“砰……”

趙曦這一腳沒有絲毫的留情。

也是這一腳,讓太子以及二皇子心裡鬆了。

“這時候知道盡孝了?你可知道,自從你忤逆以後,你孃親不曾出過一次殿門?”

“你孃親不足四十歲,卻因你而亡,你現在倒知道盡孝了!”

趙曦的聲音陡然拔高……他都無法說清自己到底是怎樣的狀態。

段氏臨閉眼,嘴裡還唸叨着這個逆子,卻不敢說出懇求自己的話。

抓着自己的手,眼裡全是祈求,嘴脣哆嗦,卻始終沒說讓赦免這逆子…~

“爹爹……”

“砰……”

這一腳趙曦收了收勁,逆子嘴角的血跡,讓他收了勁…~真要讓他死,也沒必要心裡這樣不痛快了。

“因爲你,段氏一族敗落,皇家開始了爲大統之位不擇手段的先例!”

怒氣是真有怒氣,趙曦也真有心踹死這逆子算了。

可爲大宋計,趙曦卻不得不留這逆子一條命,還得想辦法彌補他做那些忤逆之事。

趙曦真不想讓大宋的傳承有這樣的開端……

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七零五章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八四七章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八七章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三四八章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七七章 也或許是天倫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一五五章 殺不是唯一手段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六五一章第四二八章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