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訪(二)

店家泡茶的手法還很不算熟練,甚至比不上趙曦這後世半把刀

茶端上來,王中正着急的要去嘗試,趙曦一眼瞪回去了。有些事,沒有多餘的行爲纔是正常的。趙曦不以爲這個店家有謀害自己的可能。

“這是龍井!不過,店家,你這龍井雖然也是今年的茶,可不是上品······”

“客官偶果然行家!小店只是茶鋪,比不了那些貴人去的茶樓。”

“市易寺不限制?”

“不限制。就是官辦的茶坊茶營也不限制,商賈的就更不限制了。茶品分等級,這是常識,炒茶這幾年朝廷也組織評級了。小店原來也有些上品的,賣不出呀······”

店家見趙曦真的懂茶,談興就更加高了。前半晌,茶鋪的客人不多,店家乾脆就陪着趙曦在這閒聊了。

茶鋪本來就有這樣的場所,就是給人扯閒篇的地兒,店家這樣做也不顯得突兀。王中正繃的很緊,趙曦很放鬆。

從龍井茶說到炒茶和煮茶,在說到茶產業、茶品級,最後在延伸到整個汴梁的熱聞,市井的各種傳言等等。

在清閒時候,有這麼一個好聽衆,對於店主而言也是打發時間的好事。關鍵是這位客官。總是能撩撥到他的談興,幾乎到了知無不言的地步。

“中正,把太子、呂惠卿、薛向叫來······”

從茶鋪出來,已經快到午時了。王中正很想讓官家回宮,可看官家的樣子,不敢提。這又讓叫太子等人了,看來回宮是不可能了。

傳信自然有傳信的人,雖然官家是白龍魚服,可皇城司親從官在人羣中隱藏的人數,幾乎佔了皇城的一半還多。

半晌沒見着官家,朝堂並無異常······這纔是規範的朝堂。即便是後世的單位,趙曦也覺得領導越沒有什麼存在感,說明這個單位的制度越健全。

然而,事與願違,本來沒什麼事,王中正擔着干係呢,心裡一直惴惴不安,所以,就趁傳信的機會,把風聲搞的大了一些。

太子雖然已經掛職開封府尹了,可多數時候還是在內閣理政的,而薛向和呂惠卿更是在勤政殿自家公廨裡。所以,這一次傳信就出現了整個朝堂內閣烏泱泱一羣出宮門的情形。

趙曦出宮並沒有走多遠,只是一個茶鋪,有這麼一個善談的店主,足可以讓他了解很多。即便如此,當內閣諸位閣老和太子等人趕到時,也都是氣喘吁吁的。

還好,都還知道着便服出來,問題是,一大羣年齡層次不齊、氣度不凡的臣工,就這樣在汴梁的大街上,不被人注意太難了。

關鍵是,臣工們的身形,總是帶着恭敬,每向前一步,都似乎在跟隨着自己的步調······這還私訪個屁呀!

王中正已經撤後了,躲在富弼的身後不敢擡頭。雖然他沒這個意思,只是想讓有個閣老出來,誰曾想都來了。他也知道惹官家不爽了,所以就躲開點。

“官家,倒也不怪那憨貨,我等也難得有這樣的清閒時刻,得謝謝官家給我等這樣休閒時光······”

富弼是越來越平和了,沒責怪官家的行爲魯莽,倒是給王中正遮擋了。

“富相,朕就是想看看如今該是怎樣的大宋,不僅限於奏章。”

“正如官家所言,老臣也有此意。官家可知道,多少年了,老臣真的很少有應酬了,政務繁忙是一個,自己也確實有些體力不支。”

“官家可知,今天內閣接到了工坊城王陶王樂道的致仕摺子······樂道病了······”

富弼的意思含蓄,趙曦也聽得出來。王陶資質中平,主持工坊城這樣繁雜的地方,他需要付出多於別人很多的精力。富弼同時想說,他們這些先帝時的舊臣,是真的老了。

還有爲王中正興師動衆做個解釋,即便沒皇城司的吆喝,內閣因爲王陶和攻防戰繼任者的事,也需要官家定奪的。

“富相是說該回宮了?”

“那倒未必,好不容易借官家的風出來閒一晌······”

可這陣勢,那還可能私訪呀?一羣七八十歲的老頭,就這般圍攏着他······誰看誰彆扭。

清香苑······趙曦好像今日跟茶有緣,說話間又看到一間茶鋪,不對這不是茶鋪,這有點後世茶社的規模了,這應該是是那店主口中的茶樓了。

“來一間雅間······”

趙曦這前半晌倒是也知道了不少茶樓的規矩,挺熟練的喊上了。

“都來了也好,朕在市井聽聞了些,趁這機會朕一併說了······”

都坐定了,趙曦開口了。本來就忐忑的呂惠卿、薛向以及太子,更緊張了。呂惠卿和薛向這兩個官家新設的衙門,應該說是當今朝堂最爲繁忙的衙門。

龐大的體系,真的有點擔心有什麼紕漏,他倆也是真的不可能全數照顧到,即便是有監察官也難免出現紕漏。

至於太子,他現在正式的職銜是開封府尹,所有發生在汴梁的事,他都脫不開。

“呂吉甫······”

“臣在······”

官家最煩推脫的人,呂惠卿明白,即便忐忑,也硬着頭皮出列了,躬着身,等着官家的責罵。只要官家責罵了,未必就是壞事。

“吉甫不錯,特別是行業規劃的設想並執行到位,很不錯。但是,朕今日聽說,在汴梁許可最短也需要半月的預約方可遣人現場勘驗?”

“回官家,確實如此。市易寺吏員非不足,也不是辦事不利,實在是需要勘驗者甚多,難以顧暇。”

“要解放思想!既然能想到根據坊裡分區域,爲何不能將市易寺的事務分類?或者根據汴梁商業區域,以申辦規模分設衙門?朝廷已有鹽鐵司,完全可以參照鹽鐵司的做法,進行劃分許可分類。”

“一般產品還好說,若是有固定使用期限的新產品如何說?比如說西番、或者南方的吃食,這半個月有可能讓商賈血本無歸呀。”

“當然,朕今日並不是要責罰,就是給諸公提個醒。至於市易寺······諸位閣老也在,朕有意將鹽鐵司合併至市易寺,同時將市易寺根據產品的屬性拆分成不同的二級衙門。”

“隨後吉甫與太子商議,如何分設衙門和設立二級衙門。比如工業、比如農產品、比如輕工業等等,爾等要有詳細的調研,多方徵求意見。”

說是讓商議,其實官家說出來的就基本成定局了。

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六七六章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五三零章 防患於未然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七十章 騎行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八四章 射殺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八五零章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