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

在進入茶樓雅間那一刻,富弼所說的半晌清閒就沒了。

趙曦雷厲風行的習慣,都已經習以爲常了。官家白龍魚服在汴梁街頭,還把幾人直接喚來,不可能真的是爲了飲茶來的。

不過,諸位沒人有怨言,有時候跟官家在一塊處理政務,能給他們很多啓發。這種啓發,在官家還是少年時,富弼就有感觸,這麼多年過去了,一如既往。

官家總是能從很繁雜的事務中抓住重點,並想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來。

相比後世,大宋政務的複雜程度這才哪到哪呀。

“說一下國營寺這邊,國營產業不需要審批許可······這一點其實從開始諸位就在理解上有了誤區。既然朝廷制定了許可審批的制度,就不應該區分國營還是商賈。”

“審批許可的制度,不是爲朝廷斂財的,朕的本意是監管,是追溯,是有利於掌握整個國朝產業的發展變化,給朝廷制定政策提供參考,有利於讓朝廷糾正政策偏差·,並適時作出調整。”

“國營產業,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在整個國朝產業中的權重大,國營產業不經許可審批,很容易造成朝廷在部署產業調整上的偏差。最重要的是,很容易給鑽空子的人留下餘地,張冠李戴,形成貪腐的溫牀,滋生腐敗!”

“從即日起,監察衙門首先要清查朝廷和地方國營寺的真實舉辦主體,嚴查其中的錢權交易。同時,從即日起,市易寺開辦國營產業許可審批事項。”

不知道這些臣工是不是有摻和這些事的,趙曦希望是沒有。不僅僅是這些重臣,趙曦希望整個朝堂的臣工都沒有犯錯。

事實上,趙曦也清楚,這或許不可能。

“官家,一旦調查屬實,該如何處置?”

這事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是多大事。說白了,國朝現在的稅制,就是國營寺也一樣納稅,連皇產都納稅了,國營寺又怎樣?

這樣的事項查出來,也僅僅是規避了市易寺的許可而已,涉及的錢財不會太多。所以,範純仁纔有此一問。

“這是朝廷制定制度上的不健全,純粹將板子打在地方州府,打在商賈身上也不合適。補辦許可吧。”

後世也有個說辭,法不禁止即可爲。趙曦雖然不是既往不咎,事實上這確實是朝廷的失誤,怨不得被人鑽空子。

“朕今日還有一事,也是臨時想起來了。本來想初步跟師正談一下,待成型後再交予內閣商議。既然今日都來了,就在這茶樓聊一聊吧······”

茶樓和茶鋪的茶,品級確實大不同。趙曦啜一口茶,似乎能找到記憶裡那種茶香。

“今日被茶鋪的店主款待,倒是聽聞了不少閒話。有一點朕聽後覺得是朝廷的責任。”

“皇家銀行網點的設置,受經營成本限制,網點設置多了,人員成本增高,網點少了,確實對那些小商賈有影響。”

“規模大的商家,可以委託鏢行做,可對於那些小商戶,一日幾百錢或者幾貫收益,想當日存入銀行,就存在問題了。”

“朕是這樣想的,皇家銀行和國營寺,是否可以組建官方的押運隊伍。”

“在汴梁先試運行,每日早晚兩趟,分區域收發錢幣,專門對小商戶服務,適當收取費用,用薄利多銷積少成多的法子,解決小商戶的困擾……”

店主確實跟趙曦閒聊過這事。每日就幾百錢,三五日也就幾貫。

擱早年,都是自家藏着埋着……其實早幾年,有幾貫現錢的,都是殷實富裕家戶纔有的。

這些年,由於儲蓄生利還安全,有點閒錢都會選擇存起來。

就像他們這些小商戶,攢夠了十幾貫錢,就得有一兩次往皇家銀行跑……

累人不說,關鍵是私人帶這麼多錢不安全。

每一個裡坊都希望皇家銀行能在自家坊門口有個點。

小商戶不像大商賈,多是異地往來,只需要匯票即可,全靠密押。

小商戶的錢,都是現錢,從現金流而言,反倒是小商戶充裕些。

銀行的本質,趙曦還是多少清楚的。對於銀行而言,小商戶的儲蓄是確保銀行流動性的基礎。

“諸公考慮一下,若是可行,回頭薛師正這邊與樞密院、兵部接洽一下,作爲安置退役軍卒的渠道之一。”

“至於這個部門,不要侷限於同城轉運,適當可開展短程的武裝押運,甚至開展軌道沒有貫通的貨物押運,包括航道上的武裝保護。”

“如此,便可以嘗試是否可以自給自足。另外,是否需要保留軍伍序列,或者還是參照工坊城護衛、國營工匠的身份等,內閣議定吧……”

趙曦已經很少在具體事務上如此詳細的陳述了。

這些年,趙曦一直是在引導。所以,他這樣點幾下就撒手的情形,都也理解。

待形成文案後,官家最終還是會審覈修改的。

“官家,回宮嗎?”

趙曦不想回也沒法繼續了。就這一大羣老頭陪着,玩什麼微服私訪呀?

“官家,老臣其實也想看一看奏摺之外的大宋……臣以爲,是否可由內閣每日遣一到兩人,陪着官家?”

“調一隊軍卒,明暗護衛着,這樣我等也好放心理政……”

後面這句,纔是富弼最終想表明的。

官家已經不是臣工能隨便指責的了。擱先帝時,若官家有這樣的行爲,臣工面君了首先是劈頭蓋臉的指責…~

不知道從何時起,官家已經在朝堂形成了絕對權力,絕對尊敬!

“就遵富相所言吧!”

趙曦也知道,今日這事被內閣知曉後,想要再這樣出宮可就難了。

囉囉嗦嗦的嘴,煩也能煩死你。

“中正,回頭從茶樓買點好龍井,這可是一槍一旗的明前茶……”

雖然炒茶的方法跟後世還有差別,畢竟有了後世茶的味道了……至於自己開始喝的宜州茶,趙曦就是胡亂弄的,草腥味兒還在呢。

“官家,這茶宮裡有。一直以爲官家只喜歡宜州茶,就沒動過,就是宜州也沒敢改變官家的炒茶方法……”

王中正這麼說,讓趙曦有陣愣。

楚王好細腰…~唉,自己那就是因爲不喜歡煮茶,見了新茶後胡亂弄的,倒成了標杆了。

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六七四章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六三五章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五八一章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五八章 繁亂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七八六章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五八一章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七一七章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