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

王中正話,讓趙曦連繼續在這裡飲茶的興致都沒有了。

王中正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說錯話了,見官家沒言語就起身離開了,他還是從茶館買了點。

“富相,諸公,宜州茶和這龍井,那個口感好些?”

出了茶樓,趙曦也覺得自己有點莫名其妙了,倒是並排跟內閣大臣閒聊起來了。

“說真的,官家每年賞賜的宜州茶,老臣很多不喝了……”

富弼倒沒客氣,沒正面回答,卻也是直接的答案。

“唉,這就是人呢!官家的就是好的?不能因爲有了官家這個名頭,就違心的奉迎!”

“宜州這事,恐怕太子也有錯吧?”

太子在宜州任職過,時間還不短。宜州保留自己的炒茶方法,多少應該跟太子有關係。

“官家,臣倒是相對喜歡宜州茶,不丟本。飲茶並無定法,即便是如今泡茶大行其道,一樣有喜歡煮茶者。”

“官家,宜州茶的炒茶之法,或許官家以爲不成熟,可或許對宜州而言,這樣的炒茶法可以讓宜州茶農收益,又何必在意呢?”

王安石這是狡辯,可並非沒有道理。

看太子的表情,太子任職宜州時,肯定是對保留官家炒茶之法用了心的……畢竟都以爲官家喜歡那味道。

“其實,朕不單純想說宜州炒茶之法,朕在想,僅僅一個茶,即便是市面上有了新品,而因爲朕發明了炒茶之法,即便宮裡有新茶,朕依然嘗不到。”

“以此類推,朝政又該如何?朕不想知曉的,朝臣又如何會以奏章形式遞上來?”

“有些事,唯有親身體會了,才能真正的感觸。”

十幾二十人隊伍,倒不用擔心低聲說話的聲音在熱鬧的汴梁大街傳出去。

再說了,即便十幾二十人排成了幾排行走,多年上位者的氣度外露,也讓街面上的行人不由自主的閃開了。

原本趙曦還想能在汴梁的館子裡換換口味,或者說品嚐一下大宋的大排檔。可這情形,沒得想了。

若自己真要堅持,恐怕這些老頭子們,會憋不住的。

“中正,叫車吧……”

既然沒法體驗市井,趙曦也不想這般受汴梁人指指點點的溜達了。

……

官家白龍魚服微服私訪,汴梁子民根本不知道,可在朝臣中,那可是大事件。

只要是在京做官的,誰家沒個買賣?所以,一時間,各家的掌櫃都被主家叫回去。再三的囑咐,一定要按規矩辦事。

官家還要繼續逛市井的消息,臣工們多數都知道了。甚至連官家今日與內閣大臣的詳情,也傳的有鼻子有眼的。

不過,有保密法令在那,都還是知道分寸的。

“大哥,聽聞官家要拆分市易寺?大哥爲朝廷盡心竭力,就因爲一個小茶鋪的閒話,官家就要拿下大哥不成?”

呂升卿沒有呂惠卿的智慧,在性子上卻比呂惠卿還不堪。

呂惠卿也是知道自家弟弟的毛病,在去歲官員轉任時,將弟弟調進了祥符縣,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好能照看着點。

也不知道受誰攛掇了,居然這樣問話!

“誰告訴你這些的?”

“小弟就是聽人說了…~”

呂惠卿的嚴苛,就是呂升卿也害怕。

“蠢貨!人家是讓你來探聽消息的!誰告訴你拆分市易寺就是爲兄要被冷落了?無知!”

“看來,讓你進京確實難爲你了……”

“大哥……我…我……”

“你什麼你?轉任祥符,爲兄跟你說過什麼?如今國朝的監察衙門因爲無所事事,常被人詬病,監察官想案件都想瘋了。”

“滿朝堂的臣工,都各自謹慎。官家出宮,白龍魚服,你看今日汴梁的店鋪,提早關門的多少家?都在擔心出什麼事。”

“內閣大臣都閉口不言,滿朝堂臣工都在猜測,唯有你!居然跑來爲兄處開口埋怨朝廷?你以爲你是誰?”

“刑恕交好國朝大儒如何?蔡京是大族又如何?三五日就要問斬了!連累蔡確不得不卸任副總監察,讓位於曾布。”

“誰給你膽子敢隨意非議官家?你要想死,自己脫離呂家,想怎樣折騰隨便,別連累呂家!”

呂惠卿唾沫都快噴呂升卿臉上了,連珠炮式的話,一句句的錘在呂升卿的心上。

“撲通~~大哥……小弟……小弟…~”

呂升卿是真怕了,他從來沒見大哥這樣失態過,還這樣跟自己說話。

以前,頂大就是斥責幾句,哪像現在這樣,好像要趕自己出家門一樣。

“起來…~起來吧……”

呂惠卿也是真擔心他這個弟弟給他找麻煩!正是自己的關鍵時刻,容不得一點差錯,他甚至不惜逐出家門來恐嚇呂升卿。

別人覺得拆分市易寺是壞事,可呂惠卿知道,官家這是準備讓自己入閣了。

並且,自己在入閣後,肯定還是繼續分管市易寺,還會增加鹽鐵,收攏部分三司使的公務。

這時候,是真不能有一點差錯。

“回去吧!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別想那些有的沒的。你沒到那個層次,就別操那些亂心!爲兄沒事!”

這樣的情形,或者是雷同情形,在汴梁上演着。

官家的一次微服私訪,所造成的影響,可不僅僅是龍井茶需要選擇貢品這麼簡單。

趙曦不清楚這些,他在考慮既然想要看看真實的大宋,是不是應該離開汴梁看一看。

不用走遠,就以一天的路程爲限。

“中正,明日準備一天的口糧,咱們明日到周邊縣城或者鄉下轉轉……”

“官家……”

這不是去滑州救災,也不是出征,這是微服私訪,是不能調軍伍,不能攜帶火槍。

雖然皇城司親從官都攜帶的是精良的短槍,可出宮還是出城,對於官家的安危,王中正心裡沒底。

所以,王中正想勸。

“別廢話了!順便給內閣的一位閣老也準備好,還有監察衙門的範純仁……”

“十幾歲朕就帶你到處跑,十幾二十年過去了,朕還沒怎麼呢,你小子倒是金貴了!”

“你就對朕的大宋這般沒信心?還是對朕沒信心?這麼多年,朕從未放下過鍛鍊!別磨蹭,趕緊準備去……”

趙曦是真對自己的安危不擔心。別說還帶着皇城司親從官,就是沒有,自己也能夠應付一般的意外。

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六八章 沒死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三五一章 氣勢如虹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八二二章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八四章 射殺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五八章 繁亂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三二章 推進第七五四章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二五四章 衆生相第五八章 繁亂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六八章 沒死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二三章 童英宴(二)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