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

沒安南使臣什麼事,所謂的三方會談,就這樣敲定了。

宋軍會在十日後撤軍。

讓安南使臣忐忑的是,這上國二太子,到底該怎樣處置?

“章帥,郎頌和高邦…~”

鼓足了勇氣,使臣再一次提起。沒辦法,從章惇這得不到準信,他沒法交差。

“本帥十日後撤軍,大宋不會侵佔下國疆域…~不過有一點,若因爲戰事而耽誤大宋糧食供給,本帥將再次率軍南征。”

“到時候,都多想想,事情不會這樣簡單的結束。另外,本帥提個警告:火器之威,僅限於宋人使用,記住是使用!”

章惇不確定那位是不是知曉火藥的配方,或者說知道一點都可能給大宋造成威脅。

之所以這樣說,是警告,也是探詢。

“孤是宋人,至死不變,章帥還請放心。市易或許是個方法……”

章惇沒回話,章惇感覺這有點大發了。

關鍵是,章惇這時候居然有個感覺,好像從太子遇襲,就是在演一場戲……

若真的如此,那也太可怕了!不會,應該不會……

太子遇襲了,可太子毫髮未傷,二皇子忤逆了,二皇子也毫髮未傷。

因爲太子遇襲,官家明確了太子的大統繼承人之名分,二皇子謀劃奪嫡了,二皇子卻得到了開疆擴土的機會…~

一旦朝廷真的允許與這位市易火器,將工坊城庫存的淘汰火器交易給二皇子……章惇都能想到安南的結果了。

這一次,章惇沒有無禮,起身回了禮…~因爲他實在是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官家的局!

就連安南的使臣,也帶着驚詫離開了……大宋的章帥居然跟他回禮了!

章惇如此,還是在變態,給他們兩不相干的態度。

話說的明白,大宋撤軍,那麼留在安南的將不再是大宋軍卒,也將與大宋無關。

大宋只要求,不得因爲戰事影響南糧北運。

至於安南如何對待這部分軍伍,不是大宋該考慮的,那是安南的事。

不過,章惇不以爲安南敢把二皇子怎樣了,即便是這些人在這裡打不開局面,二皇子的性命,也應該沒什麼問題…~就這感覺,因爲有強盛的大宋存在。

“大帥,這幾天二皇子一直在朗頌和高邦募兵,都是宋人……”

這樣的奏報,章惇能想到,在那位要求十日後撤軍時,章惇就想到了。

這裡都是些商賈不假,可即便是商賈,那也是有玩命想法的商賈。

更不用說還有各式各樣的護衛,甚至有退役了的軍卒。

當然,新軍軍卒不存在,國朝現在有專門負責新軍軍卒退役安置的衙門……因爲火器的原因,朝廷對新軍軍卒管制很嚴格。

早些年的那些禁軍廂軍,並不是都樂意轉民,不都樂意受朝廷管制。

雖然數量不多,也是有的。這部分人大多數都遊走在與外朝市易的營生上,甚至衍生了一種護衛商賈的行業…~鏢行。

二皇子多年遊歷,不可能想不到這點。

從善闡府出逃,想必段廉義和那位收拾了不少硬貨,也算是有了他們起步的基礎……

章惇想不明白,自己這幾天爲什麼一直糾結這些。可就是捨不得出來…~他似乎有種窺探官家內心的感覺,彷彿能從這個大謀局中更多的瞭解官家。

可惜,糾結了很久,他還是沒法確定。

甚至用官家所謂的邏輯推理,仍然是各佔一半,不能肯定這是個謀局。

章惇一直這樣發愣,將領們也沒來叨擾他。反正目前也沒什麼事,就是看熱鬧而已。

十天,整整十天,章惇就一直在推演,始終還是沒能確定……

朝廷的詔令明示了,南征軍回撤,不必繼續轉道大理,只需要從廣南西路北上即可……

“彝叔,章惇這幾天一直在糾結一件事……”

章惇是個直性子,或者說喜歡直白,但也不是棒槌。在跟種建中討教時,還是有了一點猶豫。

“子厚到底何事讓你如此糾結?十數日,連舜臣都不敢接近了,都能看得出你有心思……”

章惇有心思,幾乎是全軍都知道的。

這時候,種建中直接把身份置換成了朋友,而不是上下級。

“彝叔,不怕你笑話,這些天我一直在想。從太子遇襲,到二皇子最後經略安南,這會不會是官家的謀局?”

“且聽我說完……”

其實種建中根本沒有打斷他的意思,反倒是也被驚着了。

“彝叔,本來章惇沒這樣想,甚至到了安南境內,我都沒這樣想,只是二皇子的那句:孤懂得了,還讓我把話帶到。還有市易火器……讓我有了這心思……”

折磨了十幾天,說出來以後,章惇輕鬆了好多。

再看到種建中那副沉思的樣子,就更舒坦了。

人就是這,自己不愉快的事,只要能拉進同病者,就能分擔很多。

“子厚,我認爲官家這樣安排二皇子,確實是有所指向。不過,以我來看,官家這是個謀局……”

“你確定?”

章惇不敢確定,沒想到種建中就敢直接下結論?

“子厚,你也聽我說完。我認爲的謀局與你所想不同。我認爲官家的謀局,是在太子遇襲後,皇城司調查清楚與二皇子有關之後纔有的。”

“這一步,官家不會是早就設計好的。首先,太子回朝,乃是禮部倡議。其次,官家不敢以襲擊太子作爲試探,若太子真出現意外呢?”

“所以,不可能是從開始的謀局。我所說的謀局,是僅僅針對二皇子的安排。”

“二皇子流放安南,並允許南征軍放出部分兵力,再加上二皇子本身的謀略,我以爲,官家是在爲大宋準備一條後路……”

“曾與歐陽公交流過,國朝經過官家的各項改革後,甚至說完成九州一統,金甌無缺後,大宋需要的是蕭規曹隨,按部就班。如此,太子便成了最合適的大統繼承人。”

“可子厚,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二皇子更像官家一些。這一點官家應該也爲難。”

“所以,便借太子遇襲的事,將二皇子放逐安南,給他一個開拓疆域的機會,是給大宋備個後路…~即便是皇家,也難免子不賢孫不孝的。”

確實,誰家也難說能千秋萬代。好像種建中所說的更契合一些。

唉,不好說。

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三九六章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七五六章第四三七章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三零二章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三四八章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二六二章第八六三章 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