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

有心學文臣那樣,隨便拖出幾個指揮使來砍了算了。可,這真的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說趙曦沒指揮以及調集這些軍伍的文憑,就是有,他估計也不會砍幾個立威,沒意義。

就這情況,互不統屬的支援,在蔡州城外十幾二十裡的地方,嚇唬着蔡州的反軍!

趙曦也沒打算招呼這些所謂的軍卒攻城,他就等着虎蹲炮來了,護衛營兩千軍卒,看能不能打下蔡州。

實在不行,他寧願讓護衛營潛藏暗殺,都不想用這些嚇唬人的軍卒。

真的很寒心,也讓趙曦感到後怕。這就是國朝的防務呀!

這次外出,本就不是爲打戰的,護衛營攜帶的也就是常規彈藥的量,連睡袋都沒帶,更別說紮營的器具了。

倒是有人過來邀請,請太子殿下,以及護衛營到他們營盤歇息。

拒了,或者說根本沒搭理纔對。

訕訕的都走了,而護衛營就在蔡州城下百步左右的距離歇下了。

次日,趙曦卻見着了更讓他覺得荒唐的事。

王素帶着兵趕來了,沒辦法,他是真擔心太子殿下的安危。

反軍不怕,遲早會被剿滅的。可太子殿下,就帶着兩千軍卒,他擔心太子殿下用這兩千人去攻城……至於其他馳援的隊伍,就是王素也沒往心裡算。

讓趙曦覺得荒唐的是,跟王中正李憲一起的,狄青居然來了。

至於嗎?就這點反軍,居然需要狄青這樣的名將來?

“殿下,青如今是蔡州招討使。而完成反軍剿滅後,吾將直接擔任蔡州團練使、信陽知軍。”

狄青跟趙曦實話實說,沒遮掩,說的很苦澀。

這這麼可能?狄青是樞密副使,相當於副總長。這蔡州團練使、知信陽軍又是什麼?那是地方長官!

“爲何?”

趙曦必須得知道原因。

“護衛營與襄州練兵,朝堂有人提起。本沒什麼,青以爲此爲可行,便建言朝廷,應拆分護衛營,並分散至國朝各軍。”

“同時將護衛營練兵之法推廣,從而提高國朝軍卒素養。偏偏這時候,朝廷得到奏報,這信陽軍反了。”

“朝臣責問,倘若信陽軍有了護衛營之戰力,可只是行進至蔡州乎?故,武人不可信。”

真的很荒唐!一條道,因爲有一個坑扳倒人了,然後就把這路給廢了不成?

可朝廷還真就做出了這事。

怎麼說呢,狄青懂趙曦,可他沒懂了官家。

狄青說練兵沒錯,說提高國朝軍卒素養也沒錯,甚至讓護衛營幫忙訓練都行,可他不該說拆分護衛營。

所以趙禎就順水推舟,藉着文臣們的討伐,把狄青直接支到蔡州了。

趙曦在襄州幫王素練兵,即便是朝堂上有人提了,可反駁的人比贊同的人多。狄青還以爲是太子殿下讓朝廷的風向變了,有意發展軍備呢。

所以,很少參言的他,也就提了那麼一句,還是很委婉的。

然後就這樣了。

他跟趙曦講述時很直白,其實他在朝堂上說的很含糊,很委婉。結果還是被貶到這裡了。

“狄帥,來日方長!”

趙曦也只能這樣說,他應該說:我信任你,最終會重用你。可這不是私下裡,是大庭廣衆之下。有些事還是需要忌諱的。

既然狄青來了,趙曦也沒必要越廚代庖,狄青是正牌的招討使,有權利指揮所有的軍卒。

當然,得受王素節制……這是國朝的體制,那怕王素只是一路援軍。

狄青似乎是真的懂趙曦,把各路援軍都召集過來,並沒有憑人數上的優勢攻城,而是讓各路援軍,一路一路的來……

誰死了算誰倒黴,活着也是浪費錢糧。

磨蹭了一天,每任何效果,也不會有效果。

叛軍不惜命,但攻城的惜命。愣的怕不要命的,這陣仗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

還就怪了,越怕死,就越死的多。

差不多了,趙曦也是真不忍心就這麼讓他們送命。

所以,護衛營帶着襄州軍開始攻城了……

只是又換了一波人而已,叛軍並不在意。

能打退前面的,也就能打退這一部分。不就是萬數人嗎?自己蔡州城裡三萬多軍卒呢!

張炎本以爲朝廷該來人招安了!可是沒有。也就是說,他們這股反叛還沒做到讓朝廷重視的地步。

所以,也狠了心了,準備往死裡打,一定要打的朝廷疼了,打怕了,那樣才能爲兄弟們搏一份好的將來。

把軍卒盡數召集到城牆上,不爲啥,就爲告訴朝廷,我們有的是人。

然後幾乎把整個蔡州的軍械庫都搬到城牆上了。什麼滾木擂石,什麼牀弩神臂弩,做出了一副視死如歸的陣勢。

虎蹲炮已經改良了,因爲製作馬車的事,蘇頌給虎蹲炮也裝了輪子。

所以,並不是由人揹着的。這幾天援軍攻城,虎蹲炮一直是在襄州軍營裡放着的。

這時候該上場了……

趙曦看了一眼城牆上……幾個意思?這叛軍爲何如此配合?

虎蹲炮單彈適合破城門,而碎石彈針對密集軍伍最有效。

蔡州城是國朝的,本來就準備有效殺傷後攻城,儘量不去毀壞城門。結果人家叛軍如此配合……

“砰…砰砰…砰……”

四聲,四尊虎蹲炮,在軍卒未攻城時,先來了一輪。

怎麼會是這樣?

叛軍等着攻城呢,比如雲梯,比如投石機,比如牀弩和神臂弩什麼的。

可就見到推過來這麼一輛奇怪的小車車,然後……然後就是一陣陣的慘叫了。

不僅僅是叛軍,就是襄州軍,包括那些遠遠的看熱鬧的,全都愣了。

“攻城嗎?”

指揮權是狄青的,但這時候他問趙曦。

剿滅叛軍是一定的,但具體怎樣剿滅,有太子殿下在,那就是太子殿下說了算。

“再打幾輪吧!”

算震懾也好,還是告訴軍卒們國朝的軍備也罷,趙曦覺得應該再打幾輪。

又打了一輪,第三輪還沒開始,叛軍要投降了!

城門開了,出來的是蔡州知州,叛軍並沒有弄死他,就爲這一刻呢。

來意說明了,意思是叛軍請求投降,只需要朝廷讓他們改民籍做工即可。不管是軌道工還是礦工,都可以。

“繼續攻城!”

趙曦也只是聽了聽,卻感覺跟沒聽一樣。

“殿下……”

“學士,不是吾殘忍。倘若反叛都可以得到原諒,那反叛的代價也太小了!反叛者決不饒恕!攻城!”

第七六六章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七六六章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九四七章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二六二章第四六三章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六六二章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三八七章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五八一章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九二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不善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六七六章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八章 甲子桃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八七一章 適逢其會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一六四章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